【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4178
  隨後三天,諸侯盟軍先鋒大軍凶猛如虎,勢如破竹,一路橫掃而來。

  ??安邑大營敗報頻傳,一次比一次敗得快,敗得慘,使得西涼軍人心惶惶,茫然失措。

  ??恰在此時,主帥李利坐鎮中軍帥帳,爽朗洪亮的大笑聲充斥在帥帳周圍,繞梁不絕。但凡經過帥帳周圍的將士都能清晰聽到,隨之他們心中大定,繼而口口相傳。是以盡管前方戰事接連失利,但安邑大營一切如常,軍心穩固,堅若磐石。

  ??在所有西涼軍將士心目中,主公李利就是一麵矗立不倒的大纛,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的無敵統帥,料事如神,無所不能。

  ??區區幾年時間,李利從龍驤營別部司馬開始,迅速崛起,繼而一發不可收拾,實力一天天壯大強盛,蒸蒸日上。自平定長安之亂後,李利率領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西涼全境,而後厲兵秣馬,休養生息。短短兩年之內,西涼二州舊貌換新顏,集市一天天熱鬧繁華起來,官兵百姓的日子天天向好,各州郡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安寧祥和,人人安居樂業。

  ??與此同時,全軍將士的食宿條件和軍餉待遇也在漸漸提高,軍紀嚴明,令行禁止,上行下效。這讓很多老兵恍如隔世,不敢相信西涼軍也能變成這樣一支精銳之師,而主帥李利對待麾下將士之優厚,全軍將士都能切身感受到;從之前一日兩餐變為一日三餐,僅此一項就足以讓全軍將士對主帥李利敬若神明,牢牢記在心裏,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換句話說,兩年之間,李利雖然沒有率領大軍打過大仗,卻在悄無聲息中收攏軍心。兩年來,全軍大多數將士都親眼見過主帥李利,甚至很多人還與李利說過話,被李利笑嗬嗬地誇獎一番。毫不誇張地說,西涼統兵將領無論誰想背叛李利,所部將士懵然不知還自罷了,一旦被將士們得知實情,其人必定自食惡果,死無葬身之地。

  ??與此同時,兩年間,原董卓麾下的西涼舊部與李利麾下武威軍徹底融合為一軍。很多原本對李利抱有懷疑觀望態度的中低級將領也隨之收心,心悅誠服地尊奉李利為主公。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尊敬李利,心甘情願為其賣命,至死不悔。當然,其間也難免存在一些貪心不足之人,不過這終究是一小撮人,不足為道。

  ??上下一心的一支軍隊無疑是很強大很可怕的存在,隻要李利出現在軍營中、戰場上,全軍將士就能嗷嗷叫地往前衝,奮勇拚殺,悍不畏死。因為戰死沙場就是為主帥李利盡忠,死後妻兒家小仍然會得到很好的照顧,子女還能進入太學讀書,謀個好前程。

  ??這對經曆過先秦時期“重大夫、輕士卒”的老秦人來說,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好光景。老秦人生來就是戰士,敢打敢拚不怕死,卻惟獨害怕自己死後子女無人照料,衣不裹體食不果腹,忍凍挨餓,四處流浪。

  ??但凡是人,都有護犢之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從李利決定厚待全軍將士及其家屬且嚴格執行落實的那一刻起,他就贏得了全軍將士的強烈擁戴,已然走在天下各路諸侯前麵。而兩年減免稅賦,大力屯田發展農桑,就是穩固根基和收取民心之舉。

  ??事實證明,李利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雖然兩年來西涼軍沒有擴張疆域,也沒有大肆擴軍,卻贏得民心和軍心,戰鬥力與日俱增。當今世上,軍隊訓練鬆弛、裝備不好,隨後就可以補充,唯獨人心難買,收攏人心不易,隻有團結一心的軍隊才是一支打不垮、摔不爛的戰無不勝的精銳之師。

  ??————————————

  ??中軍大帳內,李利端坐帥位,神色自若地低頭翻看戰報竹簡。雖然案頭上堆放的都是敗報,可他卻看得津津有味,聚精會神,臉上沒有絲毫不悅之色。

  ??嗵嗵嗵!

  ??大帳木質地板上響起清脆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而來,沒有經過通傳,來人便大步走進帥帳。

  ??聽到腳步聲的李利沒有抬頭,絲毫不感意外,因為他知道來人是誰,並且能夠自由進出帥帳之人屈指可數,都是他身邊親信之人。

  ??“主公恕罪,這又是一卷敗報。”躬身遞上一卷竹簡,賈詡麵帶愧色地低聲說道。

  ??李利聞聲抬頭,隨手放下竹簡,微笑道:“文和回來了,一路勞頓,快坐下說話。”

  ??賈詡躬身一禮,隨之退到左側帳下落座,這時李利起身走到他身邊,緩緩落座後,不以為意地笑聲道:“敗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防守嘛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久守必失,丟失幾座城池也在所難免。自古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文和不必介懷,盡管安心坐下歇息便是。嗬嗬嗬!”

  ??賈詡聞言錯愕,詫異道:“主公啊,截止現在,諸侯盟軍四日內攻取我軍六座城池,勢不可擋啊!這個時候,老臣豈能不急,如何還能坐得下來?若是任由形勢發展下去,五天之後敵軍先鋒部隊就要兵臨城下了!”

  ??李利搖頭輕笑道:“不,十日之內敵軍都到不了安邑城,最起碼也要等到半月之後才能大軍壓境,兵臨城下。此外,文和有一點說錯了,那就是攻取我軍六座城池的軍隊不是諸侯盟軍,而是孫策率領的六萬先鋒前軍。

  ??據戰報上說,孫策所部四日內攻下六座城池和營寨,盡管勢不可擋,但其自身也傷亡上萬名將士,如今已經不滿五萬人馬了。也就是說,孫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要付出不下於兩千人的傷亡代價,並非不費一兵一卒地輕取我軍城池。另外,敵軍進兵三天以來,袁紹中軍與孫策所部相距一百四十裏,這一點也很值得關注。照此下去,再有兩天,敵軍先鋒部隊與袁紹中軍之間的距離就會拉大到兩百裏,可謂孤軍深入。

  ??所以,我剛剛傳令滕霄、徐榮二將,從第十天起我主力戰營正式參加戰鬥,阻擊孫策所部先鋒大軍。區區四五萬餘人馬而已,就敢孤軍深入我河東腹地,這個孫策還真沒把我李利放在眼裏,是時候給他迎頭一擊,給他敗敗火,清醒一下。”

  ??“哦?”賈詡聞言錯愕,若有所思問道:“如果孫策突然止步不前又當如何?”

  ??“你說孫策會止步不前?”李利沉吟一聲,隨之微笑搖頭,說道:“不,若是換做其他將領擔任先鋒將軍,或許會見好就收,但孫策絕對不會這麽做。此人高傲到骨子裏,披堅執銳,勇猛彪悍,和他的父親孫堅一樣。

  ??當年孫堅擔任諸侯盟軍先鋒,孤軍深入,貪功冒進,以至於被李肅、樊稠趁夜襲營,大敗而逃。今日孫策自恃勇武,帶領白波賊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拔寨,其勇猛勢頭比之其父孫堅有過之而無不及。值此大勝之時,他絕對不會就此罷手,必定趁勝追擊,再接再勵,繼續攻取我軍城池營寨,企圖進一步擴大戰果。”

  ??說話間,李利話音稍頓,冷笑道:“孫策這廝此番之所以不遠千裏率軍前來會盟,其本意就是想踩著我李利的肩膀揚名天下,憑此作為他立足揚州,圖霸天下的資本。還真是好算計,居然把我李利當成他揚名立萬的墊腳石。嗬嗬嗬!”

  ??“呃,原來如此。”賈詡恍然大悟,沉聲道:“我道孫策籍籍無名之輩,究竟有何倚仗膽敢如此狂妄,原來他是江東猛虎孫堅的兒子。這就不奇怪了,當年孫堅勇猛凶悍,帶著區區萬餘人馬孤軍深入,半月內連續攻破白馬等十餘座營寨,聲勢滔天,由此博得‘江東猛虎’之威名。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如今中原諸侯再度聯手結盟,這個孫策還想走其父孫堅的老路,借助盟軍的兵馬再度揚名天下,從而奠定他逐鹿天下的基石。此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他何以有膽量挑戰呂布,爭奪先鋒將軍之位,現在看來他並非魯莽之人,而是早有謀劃,為了一戰成名而不顧一切,簡直就是個瘋瘋癲癲的亡命之徒!”

  ??話鋒陡轉,賈詡神情十分不屑地冷笑道:“不過孫策此次卻是打錯了主意,錯把主公當做可欺之人,想借主公威名成就他的赫赫戰績;主意雖好,卻未免太過不自量力,自視過高了。

  ??僅憑他手下區區兩萬人馬,還不夠我軍塞牙縫的,翻掌之間就能將其覆滅。可笑孫策還以為得計,一路高歌猛進,氣焰囂張,不可一世。殊不知他所攻取的六座城池和營寨不過是我軍主動放棄的空城和棄營,其內大多數百姓都已轉移出去,留守兵馬都是未加訓練的郡兵,尚未納入我西涼軍序列之內。而這一切,他卻懵然不知,還在自鳴得意,真是可笑之極!”

  ??李利微微頷首,說道:“駐守司隸的郡府兵,兵器陳舊,訓練鬆弛,軍紀鬆散,與我麾下正式編入西涼軍序列的郡府兵不可相提並論,戰鬥力更是差距懸殊,完全沒有可比性。兩年多來,司隸各郡名義上歸屬我李利治下,實則由各大士族門閥暗中操控。

  ??這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曾經多次想整飭司隸各郡吏治,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借口,無從著手。此次諸侯會盟倒是一個好機會,不用我親自出手,盟軍就會替我除掉這些絆腳石。等到除去這些礙手礙腳的門閥之後,就輪到我們出麵收拾殘局了。”

  ??“嗯,主公所言極是。”賈詡欣然點頭附和道。

  ??正在這時,李摯腳步輕快地走進大帳,躬身遞上一疊錦帛,稟報道:“請主公過目,這是剛剛收到的北伐密報。周瑜將軍已於昨日傍晚率軍攻克匈奴王庭,生擒包括新任匈奴單於呼廚泉在內的一百餘名匈奴部落首領和貴族,俘獲控弦之士三萬餘眾、匈奴族人十餘萬,繳獲牛羊牲畜和輜重無數。

  ??至此,南匈奴部落徹底覆滅,我軍北伐大獲全勝。此時北伐軍還在高柳城休整,不日便可出兵並州,攻取除朔方、五原、雁門、上郡之外的其它各郡。”

  ??“好,甚好!”李利看著捷報,隨之交給賈詡,大喜道:“公瑾不負眾望,終於一戰功成,收複河套失地了!”

  ??“哈哈哈!”隨即,帳內主臣三人開懷大笑。喜悅的笑聲隨風飄出帳外,飄進數以千計的守營將士耳朵裏,令他們心神大震,身心愉悅,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希望,鬥誌昂揚。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