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4      字數:5007
  說話間,郭嘉斂起笑容,神情鄭重地說道:“鑒於目前形勢,河南大營五萬將士收縮兵力,抽調三萬步軍支援安邑,餘下兩萬將士放棄河南郡,緩緩撤往河西。河東郡同樣收縮兵力,各縣盡量轉移百姓,一分為二重新安置,一部退往函穀關內,另一部撤到安邑城以西。此外,我們鼓勵百姓前往河套平原安家,一律免費發放牛羊牲畜,兩年內免交賦稅,待遇極其優厚。

  ??至於我軍眼下如何禦敵,很簡單,隻有四個字‘固守待援’!

  ??在主公親率大軍沒有抵達安邑大營之前,我軍不得擅自出擊迎敵,若有抗命不遵者,一律嚴懲不殆!”

  ??說完最後一句話時,郭嘉神情肅然,臉上殺氣騰騰,與之前笑眯眯的文士模樣儼然判若兩人。

  ??“諾,我等遵命!”眼見郭嘉心意已決,滕霄、徐榮和郭猛等一眾將領縱然神情不悅,卻依舊起身領命。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司隸加強布防警戒之後,安邑大營的主將之位一直空置著,即使是主將滕霄也坐在帳下,而現在主持軍務戰事的郭嘉同樣坐在帳下,沒有前去上階主位落座。

  ??敲定禦敵之策後,眾將相繼離開大帳,隻有郭嘉、滕霄和徐榮二人仍舊留在帳中。

  ??“軍師,不知主公何時能來大營?”目送眾將離去,滕霄輕聲問道。

  ??郭嘉聞言微怔,既而輕笑道:“雲龍將軍為何有此一問?須知此乃犯忌之言,主公行蹤豈是我等臣下能夠隨意打聽的?”

  ??滕霄咧嘴訕笑道:“軍師言重了。末將駐守安邑至今已有兩年有餘,其間從無大戰,都是些小打小鬧的零碎廝殺。這些年實在憋得很是辛苦,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場大戰,軍師卻嚴令不得出擊迎戰。這可真是要老命啊!”

  ??“哦,原來如此。”郭嘉恍然應聲,既而對滕霄和徐榮二人微笑道:“二位將軍的求戰之心,我都能理解。不過眼下敵眾我寡,貿然出戰實在太過凶險,稍有不慎,非但危及數萬將士的性命,還會導致整個安邑大營失陷。因此,目前我軍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安邑防線,轉移百姓,等待主公大軍到來。二位將軍都知道,我軍步卒大半集中在司隸境內,餘下多為戰騎。一旦司隸失陷,就意味著我軍將折損數萬步軍,到時候難道我們要讓戰騎下馬守城嗎?此外,我可以明確告訴二位,三日內主公必定趕到大營,到時候兩位將軍若想主動出戰,可以當麵向主公請令。”

  ??“哦?”滕霄和徐榮二人驚愕之餘,欣然大笑:“主公來得這麽快,如此甚好。哈哈哈!”

  ??正在這時,從大帳門口走進一個身姿挺拔的高大身影,人未至笑先聞:“嗬嗬嗬!快嗎,我倒是感覺太慢,沒能趕上諸侯會盟的熱鬧場麵,甚為遺憾哪!”

  ??“主公!”隻聞其聲,滕霄、徐榮和郭嘉三人便知來人是誰。不過來人出現得實在是太過突然,讓他們三人頓生措手不及之感。

  ??“我等拜見主公!”驚愕之中,帳內三人疾步迎上去,驚喜莫名地躬身施禮。

  ??李利伸手扶起郭嘉,隨之抬手示意滕霄、徐榮起身,笑道:“來得有些突然,沒有打擾你們商議軍情吧!”

  ??“主公說笑了。我等可是天天期盼著主公早點前來安邑大營坐掌中軍,主持大局。可謂是望眼欲穿哪!”滕霄笑嗬嗬地說道。

  ??李利聞言失笑,指著滕霄說道:“這話我相信。你這家夥是個好戰之人,這兩年駐守司隸,我每次巡視到此,你都要請纓出戰,此次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這次可是一場空前大戰,說不定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艱苦鏖戰,再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嘍!”

  ??說話之間,李利緩步走上帥位坐下,正在這時大帳門口又走進一群人,赫然是以賈詡為首的隨軍將領,足有三十餘人之多,且大多是各主力戰營的統領,餘下便是新近崛起的將領。

  ??於是,剛剛走空的大帳頓時又來了一批將領,並且都是西涼軍中屢立戰功的得力戰將。

  ??待眾將相互見禮之後,李利擺手示意眾人不必拘禮,各自落座。

  ??“剛才奉孝下達的命令是正確的。眼下諸侯盟軍剛剛結盟,勢頭正盛,兵鋒強勁,因此我軍不可與之正麵對戰,應暫避鋒芒,固守城池,以守代攻。”

  ??說話間,李利看著滕霄和徐榮二將,笑聲道:“你們二人久居司隸,當是此地的地主,正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現如今盟軍進入你們的駐地防區,如何抵禦敵軍,如何利用有利地形打擊敵人,這都是你們兩個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防守城池和阻擊敵軍前進步伐的重擔就落在你們二人身上,具體如何布防,如何對敵,我不過問,一律交給你們。

  ??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半個月內務必將敵軍拖在安邑城以東,盡量消耗他們的糧草軍械。當然了,你們若有難處或是遇到猶豫不決之事,可以直接告訴我,也可以請教兩位軍師。怎麽樣,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防守任務?”

  ??“呃!”滕霄聞言愕然,疑聲道:“怎麽又是防守?主公素來主張以攻代守,為何此次卻是以守代攻?”

  ??“嗬嗬嗬!”李利聞聲失笑,“剛才我還說你這廝是個十足的好戰分子,現在看來,還真是一點不錯。你率軍駐守河東已有兩年多了,應該對河東各縣地形十分熟悉,那麽你來告訴我,安邑城以東的各縣之中,哪裏適合近百萬大軍正麵對決,又有哪裏適合我軍十餘萬戰騎展開衝殺?”

  ??“這、、、”滕霄聞言語塞,一時間還真是想不出合適的決戰地點。

  ??河東郡地處黃河北岸,多為丘陵地勢,山脈起伏,遠不如河南各郡地勢平坦。何況滕霄跟隨李利多年,深知自家主公所說的合適地點並不是單指平原地帶,而是既要有利於戰騎廝殺,又要便於戰騎追殺,並且不給敵軍留下設伏的有利地勢。惟有如此,才是李利所說的合適決戰之地,但有一條不能滿足條件,都談不上合適地點。

  ??片刻後,滕霄似有所悟地說道:“就目前形勢而言,符合主公所說的合適地點正是安邑城。末將明白了,謹遵主公軍令!”

  ??滕霄欣然領命後,徐榮同樣恭聲領命:“末將遵命,一定配合滕霄將軍固守城池,不負主公重托!”

  ??“嗯,如此甚好。”李利微笑頷首,說道:“眼下諸侯盟軍士氣高漲,人多勢眾,若想將他們擋在河東郡以外,我軍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盟軍兵鋒正盛,我軍不可與之爭鋒相對,理應避其鋒芒,隨後積極尋找有利戰機,繼而給予敵軍強力還擊。

  ??此次盟軍號稱七十萬大軍,實際也有四十七萬兵馬,兵力之多,兩倍於我軍。盡管盟軍良莠不齊,戰力有強有弱,但其中不乏戰力強悍的精銳之兵。有道是:蟻多咬死象。在兵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適當防守是很有必要的,斷不可一味地猛衝猛打。因此,大家不要氣餒,不要以為防守很窩囊很丟人,我們為什麽要築造城池,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防範來犯之敵。

  ??更何況,我早已說過,此次與諸侯盟軍對戰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戰事,也不是取得一兩場勝利就能徹底平息戰事的戰爭,而是一場不亞於五年前十八路諸侯討伐董相國的大戰。遙想當年之戰,前後鏖戰一年有餘,曆經大小數十戰,最終方才各自罷手,平息戰事。此次我軍與盟軍開戰,戰況之劇烈、曆時之長,恐怕都在昔日陳留會盟之上。所以,諸位不必過於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要急於求戰,急功近利。”

  ??說到這裏,李利語氣突然加重,朗聲道:“還是我先前說過的那句話: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得。隻要我們兵力不損,即使丟掉一城一地,哪怕連續丟城失地,亦不足惜,也不必氣餒;等到合適的時機,我們轉手就能重新奪回來。故此,而今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保存實力,把伸出去的拳頭收回來,一旦戰機成熟,即可重拳出擊!”

  ??“主公英明!”帳下眾人躬身應道。

  ??李利微微頷首,麵帶笑意道:“是否英明,此時言之尚早。隻有最終取勝的一方才是真正的大贏家,在此之前,一切都是虛幻泡影,小勝固然可喜,奪取最終的勝利才是可喜可賀的大喜事!”

  ??帳下眾人若有所悟地欣然點頭,隨之李利對賈詡微笑說道:“文和,這幾日你負責巡視安邑周邊各處城池的防禦情況,五日後你與各營統領返回大軍駐地。河東戰事仍由奉孝負責,一切都像往常一樣進行,半個月內我隻看不說,更不會下達任何出戰命令。此外,安邑大營仍舊懸掛帥旗和主將旗號,其他將旗暫時不要掛出去,切莫讓敵軍知道我已經抵達安邑大營。好了,夜已深沉,諸位早些安歇吧。”

  ??隨著李利話音落下,帳下眾將躬身行禮離去。這個時候最為忙碌的人還是滕霄和徐榮二將,他們作為地主,理應提前安排好眾將營帳,豈料今夜李利突然率眾而來,讓他們措手不及。

  ??“主公今夜並未率領大軍進駐大營,莫非我軍尚未到達河東?”待眾人離去後,郭嘉輕聲問道。

  ??李利微笑頷首:“奉孝一語中的。此番大軍出征,糧草輜重頗多,行軍速度緩慢,眼下大軍屯兵函穀關內。而我因為放心不下河東戰事,便帶上賈詡和各營統領星夜兼程趕來,今夜隨行人員不過區區五百餘人。隨後龍驤營和各營抽調出來的部分將領會陸續進駐大營,如此安邑大營就有十萬兵馬,夠用了。”

  ??“如此說來,主公方才所言卻是另有所指?”郭嘉詫異問道。

  ??李利微笑擺手,“戰局瞬息萬變,且戰且看,此時言之過早,隨後奉孝自可知曉。”

  ??郭嘉心有所感地輕輕點頭,沉聲道:“眼下戰局對我軍頗為不利,孫策率領先鋒前軍日行一百餘裏,一天之間竟然就深入我河東境內,而袁紹則親率大軍隨後跟來,前後相距不過五十裏。可謂是一鼓作氣勢如虎,步步緊逼呀!”

  ??“孫策?”李利神情微變,輕笑道:“我原以為他還要蟄伏兩年,不成想他現在就迫不及待地跳將出來。此子勇猛果敢,有膽有識,其才能比之其父孫堅有過之而無不及,確實是個極為難纏的江東猛虎。不過他此番前來會盟,很有可能是特意前來找我尋仇的,這倒是可以利用一番。嗬嗬嗬!”

  ??“尋仇?孫策與主公有何仇隙,為何不遠千裏趕來尋仇啊?”郭嘉神情愕然地詫異道。

  ??“是啊,尋仇!”李利輕歎一聲:“本來我和他素未謀麵,自然沒有仇怨。這不是前番到揚州遊曆一番嗎,經子敬介紹認識了周瑜,隨之費盡心力將周瑜收入麾下。殊不知周瑜竟與孫策是總角之交,情同兄弟?這樣一來,孫策豈能與我善罷甘休!”

  ??說到這裏,李利思量著說道:“孫策其人別看在袁術帳下處境艱難,困頓不堪,實際卻是個驕傲到骨子裏的家夥。這廝生性剛烈,眼睛裏不容半點沙子,說好聽點算是寧折不彎的倔強之人,說得直白些就是個眥眥必報、目空一切的傲慢之徒。如今周瑜在我麾下效力,他豈能忍下這口惡氣,勢必要來尋釁報複。最為讓人苦惱的是,周瑜一直念及與孫策的兄弟之情,曾與我許諾,若有機會定當補全與孫策的兄弟情義。不知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聞言輕笑,“主公是當局者者迷,否則翻掌之間即可收拾孫策,且又能成全周瑜的兄弟情義。正好此番孫策前來會盟與我們為敵,趁早了解這段恩怨,這次就將他們之間的事情徹底解決。”

  ??隨即郭嘉低聲輕語一番,繼而恭聲道:“主公意下如何?”

  ??“這、、、倒是個上上之策,隻是未免有失光明,而且運作起來頗為不易,分寸不好把握。”李利遲疑道。

  ??“主公盡管放心,此事由我親自籌辦,定然辦得妥妥當當。”郭嘉欣然笑道。

  ??李利微微頷首,自此不再提及此事,轉而與郭嘉商議戰事,一直持續到深夜方才作罷。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