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3      字數:3704
  “奉孝一語中的!”

  ??聽完郭嘉一番話後,李利神情讚賞地欣然而笑,頷首稱讚。

  ??隨之他稍稍梳理思路,眼神深邃看著郭嘉,緩聲說道:“奉孝所言句句在理,分析透徹,入木三分。但是,這些都是目前呈現出來的格局,並非一成不變。

  ??奉孝精通兵法韜略,深諳時局變化之道,自知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眼前徐州局勢便是如此。

  ??曹操借著為父報仇之名出兵徐州,名正言順,當為大義之兵,堂堂正正之師,因此中原各路諸侯盡皆冷眼旁觀,沒有人出兵救援徐州陶謙。然則,他舉兵抵達徐州之後,原以為陶謙老邁,隻需施以雷霆手段便可逼迫陶謙屈服,拱手讓出徐州,從而讓他不費吹之力輕取徐州六郡。

  ??可惜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曹操率兵攻入徐州後手段太過凶殘,每攻下一城便大開殺戒,肆意屠城,燒殺劫掠,暴行令人發指,以致激起徐州百姓同仇敵愾,眾誌成城,誓死抵抗。此舉當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念之差其結果就會謬之千裏,物極必反。

  ??曹操太心急了,太想得到徐州了,以致不擇手段,大肆屠城,罔顧蒼天有好生之德,生生逼得陶謙和徐州百姓拚命反抗!”

  ??舉目眺望煙雨朦朧中的郯城,李利搖頭說道:“曹操眼下想要攻占徐州,除非殺死陶謙,盡數攻下徐州所有城池,否則他就得不到徐州。然而,一時之失並不能說明曹操不智,碌碌無能。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曹操太聰明,心機太深,才會釀成今日這般騎虎難下的局麵。

  ??而平原劉備正是看準曹操行事過激、殺戮過甚的弱點,又發現陶謙和徐州百姓竭力抗曹,因此他才會孤注一擲,帶著收下區區數千之眾就敢前來支援陶謙。他這不是善心善舉,也不是仁慈仗義,而是看準了陶謙年事已高,餘日無多,趁著徐州戰亂之際尋找壯大自身實力的良機。否則,天下間身處險境的諸侯大有人在,他怎麽不去救別人,卻偏偏率眾馳援素有長者之風的陶謙陶恭祖。因為劉備知道,隻要幫助陶謙度過大難,陶謙必然會重重答謝他,絕不會讓他白白出力,空手而歸。

  ??顯然,劉備眼光很準,賭對了。去歲他幫助陶謙抵抗曹操大軍第一次進犯徐州,戰後陶謙不但給他提供大批糧草,還撥給他四千丹陽精兵,並竭力挽留他留在徐州,將下邳城讓給劉備駐軍棲身。”

  ??說到這裏,李利不禁怔怔失神,既而頗為感觸地搖搖頭,稍稍穩定心神後,輕聲詢問道:“奉孝不妨細想一下,劉備之舉與曹操所為有何不同?”

  ??“背道而馳,爭鋒相對!”

  ??郭嘉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既而詳加解釋道:“曹操攻打徐州,看準徐州六郡久疏戰事,百姓安享太平久矣,因此施以雷霆手段,大開殺戒,借此脅迫陶謙請降。不過曹操此舉確實殺戮過甚,過猶不及,因此便給天下人留下一個暴戾之名。而劉備此番作為,卻是與曹操背道而馳,賺足了仁義之名,在天下人麵前呈現出曹操暴虐而他劉備仁慈的鮮明對比。如果陶謙此次能夠躲過此劫,保住徐州六郡不失,那最終獲利之人也不是他陶謙,更不是曹操,而是劉備!”

  ??經過李利一番講述,郭嘉赫然發現自己順著主公思路說出的這番話,在不久之後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隻要陶謙能夠抵擋住曹軍攻城,待曹操撤兵之後,徐州六郡固然得以保全,那最終名利雙收之人必是劉備。果真如此的話,待徐州之戰結束後,劉備必將名揚天下,而且還是賢名美名,仁義之名。此外,劉備還會在徐州百姓心目中樹立仁慈美名,甚至還有可能得到徐州氏族的認可,成為徐州境內聲譽僅次於陶謙的第二號人物。

  ??一念至此,郭嘉不由失聲驚呼:“主公,若是徐州陶謙此次能夠抵抗曹操,最終迫使曹操退兵的話,那劉備就有可能名利雙收,在徐州站穩腳跟。甚至、、、等到陶謙死後,劉備很有可能取陶謙而代之,盡得徐州六郡。當然了,如果陶謙戰敗,劉備便不會有名利雙收這種好事了,反而回落下一個螳臂擋車自不量力的名聲。倘若如此,那劉備此番馳援陶謙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自此再無翻身機;畢竟他出身寒微,無糧無兵,如果再沒有一個好名聲,那他想要出人頭地,便是癡心妄想。

  ??而此次劉備率部馳援徐州,就是想要借此打出自己的旗號,成敗在此一舉。若是成功了,他就能躋身諸侯之列,自成一路諸侯;如果失敗了,那他要麽身死,要麽繼續回到公孫瓚帳下效力。值此天下局勢混亂不明之際,劉備率部支援陶謙,其實這是一場豪賭。如此看來,其人野心不小,頗有膽識。端是不可小視!”

  ??郭嘉這番話著實讓李利大吃一驚,令他暗自驚歎:“郭奉孝當真了得,窺一斑而知全豹,舉一反三,對劉備的一番論斷竟然如此精準,真不愧是當世頂尖智者,一代謀主啊!”

  ??想到這裏,李利不禁開懷大笑:“哈哈哈!奉孝大才,今日這番話極有見地,頗具遠見卓識。待徐州之戰結束後,奉孝所言就會得到驗證。不過我相信奉孝沒有說錯,曹操攻打徐州,成功了還便罷了;若是失敗了,那就成全了劉備的仁義之名,讓蟄伏多年的劉備一飛衝天,徹底名揚天下!”

  ??語氣稍頓後,李利若有所思地說道:“名士許劭曾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事實證明,曹操確實極為不凡,刺殺董卓不成卻能全身而退,諸侯結盟討伐董卓時獨力率部追殺,身中埋伏卻最終還是化險為夷。這些年來,他在兗州一步一個腳印,生生占據大半個兗州,已然成為中原各路諸侯中實力僅次於冀州袁紹的第二大勢力。照此發展下去,要不了幾年,他就能與袁紹的實力相當,甚至後來居上,成為中原第一大諸侯。因此,在我李利心裏,兗州曹操的份量遠比冀州袁紹更重。

  ??相比曹操而言,涿郡劉備同樣不可小視,更不容忽視。不過此人眼下根基淺薄,所作所為又是投機之舉,根基遠不如曹操穩固。故此,目前劉備尚不足慮,縱然他日後能從陶謙手中得到徐州,但要想保住徐州卻是不易。別人暫且不說,單單是曹操就不能容忍劉備坐收漁利,誓必還會出兵攻取徐州。

  ??所以,近幾年間徐州怕是不得安寧了,這麽大一塊肥肉擺在這裏,各路諸侯誰不惦記,就連我李利也對徐州垂涎已久啊!可惜我們距離徐州太遠,鞭長莫及,隻能坐看其他諸侯爭搶肥肉,卻有心無力,望而興歎。不過這樣也好,讓他們爭吧,至於最終誰能笑到最後,還要憑借自身實力說話!”

  ??“主公高見。”郭嘉深以為然地點頭說道:“眼下我等偏居西涼一隅,對沿江各州郡確實是鞭長莫及,就連長安朝廷對江南一帶也沒有多大影響,一條黃河加上浩浩蕩蕩的長江,極大削弱了我西涼軍對天下諸侯的威懾力。此番主公遊曆荊揚二州,除了走一走看一看之外,應該還有其它目的吧。否則主公日理萬機,哪有閑工夫遊山玩水啊!嗬嗬嗬!”

  ??說著說著,郭嘉不禁坦然而笑,知道主公李利此次南下絕不是遊曆那麽簡單,必然還有更深的用意。

  ??的確,以李利如今的身份地位,天下眾多諸侯中有誰能想到他敢走出西涼地界,前往江南遊曆。然而,李利卻果真這麽做了,而且已經去過冀、幽、豫三州,並涉足兗州和徐州,而今更是輕裝簡行前往荊揚二州。

  ??待此行結束後,大漢各州之中,李利沒有涉足的州郡已然不多了,剩下幾個州郡大多與西涼接壤;如果李利要去這幾個相鄰州郡,那就不是遊曆了,而是領兵前去攻城拔寨。

  ??眼見郭嘉對自己此行目的十分好奇,李利淡然一笑,說道:“要說此次南下的真正用意,其實我還真沒有特殊目的,純粹是前來瞧瞧這條長江,看看沿江各州郡的風土人情和奇聞趣事。所以我此行沒有帶領衛隊前來,輕裝快馬,來去隨意,不受羈絆。不過若是能夠遇到像之前甄家商隊那樣的幸事,那自然是越多越好,來者不拒。但我想這種好事能遇到一回兩回就已經是得天眷顧了,此番再想碰上這等好事,隻怕有些異想天開,白日做夢。

  ??所以我們四人這次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也不要有負擔,權當我們忙裏偷閑出來遊山玩水,吃喝玩樂便是。都說北雄南秀,江南之地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而且這裏的女子溫良秀麗,楚楚動人。值此亂世之中,能夠一覽江南風光,會一會江南才子佳人,也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嗬嗬嗬!”

  ??看到主公李利神情輕鬆,不似作偽,郭嘉不禁長噓一口氣,一直懸浮不定的心終於穩定下來,徹底安心了。

  ??畢竟此次南下一行隻有四人,勢單力薄,萬一再發生冀州那樣危險的事情,那主公李利的安全就是個大問題,吉凶難料,能不能全身而退尚未可知。因此郭嘉不能不掛心李利此行的真實用意,若是李利真有其它念頭,他就會出言阻止,或是早做準備,盡量避開實力較強的諸侯地盤,以免發生意外。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