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陰霾
作者:虎賁中郎      更新:2021-07-17 10:42      字數:4200
  兗州,東郡州牧府。

  ??去歲,曹操之父曹嵩經徐州轉道兗州的途中,受到徐州牧陶謙盛情接待,並派遣帳下小校張闓護送曹嵩一行人前往兗州。不料張闓見財起意,率領所部百餘名衛隊殺死曹嵩在內的所有家小和扈從,隨之劫走錢財,逃之夭夭。

  ??噩耗傳至兗州,曹操悲痛欲絕,連續兩天滴水未進,日日哀嚎。隨即曹操一邊上表朝廷,一邊給周邊諸侯送去書信,言明其欲為父報仇,領兵征伐徐州,誅殺陶謙,以慰亡父在天之靈。在派遣快騎傳達書信的同時,曹操親率麾下將士身披孝衣、頭裹白綾,浩浩蕩蕩地殺向徐州。

  ??旬日之間,曹操親率大軍攻入徐州境內,沿途所過郡縣,殺戮無盡,雞犬不留,手段極其凶殘,兵威強盛之極。徐州牧陶謙領兵奮起反抗,卻連戰連敗,不敵曹操麾下的兗州將士,無法阻其鋒芒。被逼無奈之下,陶謙隻得領兵據城死守,節節抵抗,從而拖延曹操大軍進取郡縣的步伐,消耗兗州軍錢糧軍械。

  ??雙方大戰數月,直至嚴冬降臨,曹操大軍兵鋒已挫,大戰陷入僵持之狀。此時,徐州已有近半郡縣落入曹操手中,卻沒能攻陷徐州治所,更沒有殲滅陶謙主力大軍。大軍迫於糧草壓力,曹操急攻徐州的初衷沒能實現,反倒因其殺戮太甚,激起徐州各郡百姓眾誌成城,竭力抵抗。大戰持續至年底,天寒地凍,兗州軍糧草消耗殆盡,無法繼續征戰。眼見於此,曹操隻能率領大軍退回兗州,待春暖花開之時,再戰徐州。

  ??冬去春來,興平元年如期而至。

  ??入春之後,兗州軍再次整裝待發,東郡上空充斥著揮之不去的殺伐戾氣。

  ??東郡郡守府。

  ??正堂內,曹操高居主位,坐在高堂之上。

  ??堂下,長史荀彧、主簿荀攸和參軍程昱等幕僚悉數坐於右側,左側坐著一眾曹氏和夏侯氏親信武將。眾人正襟危坐,小心翼翼觀察著曹操的神色,暗自揣摩著即將到來的戰事,以及天下局勢。

  ??“荀彧,大軍出征糧草籌備的如何了?”堂上,曹操神色淡然,說話間臉上浮現著自信從容的笑意。

  ??曹操現年三十九歲,年近不惑之齡。他身高七尺有餘,五官普通,其貌不揚,雙眉稀疏,八字黑須,頜下一縷寸餘長的黑髯;頭戴黑玉冠,身著暗紅色錦袍,腰係黑蛟蠻腰帶,腳踏黑色絨錦靴。他身形不算魁梧,也談不上高大,卻頗為健壯,雙肩寬厚,腹部略顯發福;一雙眼睛深邃內斂,宛如深穀寒潭,高深莫測,眉宇間極具威嚴。

  ??高坐在主位上,曹操神色隨和,舉止得體,從容大度,盡顯諸侯霸主之雄姿。

  ??階下,聞聽曹操詢問後,荀彧起身稟報道:“稟主公,眼下正值春荒,我兗州境內連年兵禍,又屢遭蝗災,百姓生活困頓,流民遍地,不事耕作;是以糧草拮據,無力供應大軍出征所需用度。屬下無能,多方籌措之下,僅籌得大軍一月所需糧草,餘下便無能為力了。”

  ??說這番話時,荀彧神情坦然,不卑不亢,盡顯賢士能吏之氣度。

  ??“嗯,甚好!”曹操微微頷首,擺手示意荀彧落座。旋即他眉頭微蹩,沉吟道:“去歲我大軍出征徐州,本想一鼓作氣打敗陶謙,奪下徐州六郡。倘若一戰功成,我等便不會被錢糧所累,可盡得徐州陶謙積攢多年的兵馬錢糧,實力大漲。不承想,陶謙雖然年老力衰,卻深得徐州百姓擁護,節節抵抗,眾誌成城,以致我軍勞師遠征,無功而返。

  ??然則,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事絕難善罷甘休!若是不能除去陶謙,我曹操有何顏麵立於天地之間,又有何顏麵與眾諸侯並立於世?前番我等出征徐州未果,令我兗州軍大失顏麵,袁紹、袁術等人恐怕正在看我曹某人的笑話!

  ??如今冬去春來,我軍卻苦於糧草不濟,無法長期征戰。反觀徐州陶謙,經去歲一戰,他必然加固城池,招兵買馬,據城死守,時刻提防著我們。此消彼長之中,我軍短期之內很難攻克徐州,勢成騎虎啊!”

  ??堂下,荀彧、荀攸和程昱等幕僚自然聽得出曹操話語之中透漏的無奈之情,似有暫不攻取徐州之意。細想之下,曹操此言也合情合理,可謂明智之舉。隻是他們同樣聽出曹操說話時很不甘心,因為曹操借著陶謙部下殺死曹嵩之事而出兵徐州,這個足以掩人口食的借口,著實來之不易。如果曹操此時休兵罷戰,那就意味著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此後就很難再找到攻打徐州的借口了。

  ??“稟主公,攻打徐州,事在必行,斷然不能放棄!”正當堂下眾人暗自思量之際,荀彧一邊神情絕然地開口說話,一邊再次起身出列,躬身繼續說道:“而今我軍糧草短缺,這是事實,並且短期之內也無法徹底解決大軍所需糧草。但是,主公卻不能因此而休兵罷戰,反而應當積極操練兵士,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再次出兵征討徐州!

  ??與此同時,主公還要派遣快馬給陶謙送去戰書,言明我軍不日便會出兵,再度攻打徐州。如此以來,方能讓天下諸侯得知主公攻取徐州之決心,令他們不敢擅動,坐觀徐州成敗。而我軍則可以暫緩出兵,積極備戰,待春耕過後,主公便率兵攻打徐州。即便我軍此番仍然不能一舉攻下徐州,卻還要出兵攻城,藉此表明主公為父報仇的決心。

  ??惟有如此,方能表明主公對徐州勢在必得之心,既而震懾周邊宵小和諸侯勢力,促使他們不敢輕視我軍,更不會覬覦徐州。倘若主公就此放棄徐州,南陽袁術和冀州袁紹等輩很有可能趁著陶謙不備,出兵襲取徐州。到那時,即便主公再想攻取徐州,卻迫於袁紹、袁術等人的強大實力,再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從容出兵了。故而,縱有百般困難,主公也不能放棄徐州,無論如何也要克服困難,拿下徐州!”

  ??荀彧話音方落,其叔荀攸立即起身出列,接聲說道:“文若所言極是。徐州地處中原咽喉重鎮,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豈能輕易放棄!何況,徐州六郡經過陶謙數年治理,人口眾多,錢糧充足,實乃中原各州之中不可多得的富庶州郡。主公若要征伐中原,必須攻取徐州,獲取其錢糧,作為我軍日後進取的錢糧供給和戰略縱深之地。

  ??而今我軍雖占據兗州之地,卻未能收複全境,陳留和冀州邊郡仍舊掌握在張邈、呂布和袁紹等人手裏。再者,兗州乃四戰之地,東臨青州,有黃巾賊肆虐;北麵與冀州袁紹相鄰,南接豫州,又與袁術相爭;西麵與司隸接壤,時刻麵臨西涼軍的兵鋒。故而,兗州作為根基尚可,卻不是成就大業之地。”

  ??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的話,聽得曹操神情微變,不禁頷首認同。

  ??眼見二荀先後諫言,參軍程昱自然不能一語不發,置身事外。於是他起身出列,恭聲道:“稟主公,文若、公達所言甚是。去歲長安朝廷敕封天下各路諸侯,徐州陶謙、荊州劉表、幽州公孫瓚、公孫度兄弟,冀州袁紹和豫州袁術等人盡皆得到朝廷敕封,就連陳留張邈、呂布等小諸侯都得到了想要的官職。唯有主公非但沒有得到兗州牧之職,反而得到了一個鎮北將軍的虛銜,反倒是袁術舉薦的金尚卻被敕封為兗州刺史。

  ??現如今,雖然主公已經誅滅金尚奪得兗州,進位兗州牧,卻終歸是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得到朝廷正式敕封,很難令百姓信服。究其原委,不外乎我軍實力稍遜,不及袁紹、袁術、劉表等諸侯實力強大,使得執掌朝堂的李傕、李利叔侄不把我等放在眼裏。有鑒於此,屬下極力讚成出兵攻取徐州,迅速壯大我軍實力,此乃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哼!”程昱這番話正中曹操的痛處,致使他勃然大怒,神情極為不忿地斥罵道:“李傕、郭汜、徐榮這幫亂臣賊子著實可恨!昔日這群人跟著董卓獨霸朝野,橫行天下,聲名何其響亮。不承想這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竟然被李利這個黃口小兒悉數擊敗,反倒淪為李利小兒麾下之鷹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今李利小兒手握數十萬西涼軍,掃平西涼二州,暗中掌控天子,私設雍州,以弱冠之齡提領雍州牧、涼州刺史,僭越衛將軍之職,位及三公。可憐昔日威震天下的西涼上將李傕名為大司馬,輔國攝政,坐鎮朝堂,實則卻是個毫無用處的傀儡,朝廷真正主事之人還是他的侄子李利!

  ??隻是李利小兒不知為何偏偏與我曹操過不去,肆意刁難,敕封我鎮北將軍之職,卻不將兗州牧敕封於我。當真可惡之極!”

  ??曹操這番話乍一說出口,便讓堂下眾人的心頭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一股壓抑至極的氛圍悄然籠罩在大堂之中。

  ??事實上,武威李利的威名早在兩年前便已傳遍大江南北,上至各方諸侯,下至黎民百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百姓們隻知李利掃平西涼,平定西邊蠻夷禍亂,卻不知其人已經暗掌天下權柄,權勢滔天。但各州郡的文武官員卻對西涼局勢心知肚明,而衛將軍李利之名更是成為蒙在天下梟雄霸主心頭上的一層陰霾,使得他們如芒在背,如鯁在喉,諱莫如深。

  ??但是,迫於形勢所逼,中原各路諸侯非但不能和西涼李利正麵交惡,還需歲歲進貢示好。畢竟此時的西涼軍不比從前,昔日董卓統帥西涼軍雖然兵鋒強盛,卻有馬騰、韓遂等人在涼州後方掣肘,而今武威李利則不然。李利收降李傕、郭汜等西涼舊將之後,獨攬西涼軍權,整合西涼大軍,掃平西涼全境,再無後顧之憂。

  ??近兩年來,西涼全境休養生息,西涼大軍厲兵秣馬,整戈待旦,隨時都可以出兵攻取中原。麵對武威李利異軍突起,中原各鎮諸侯具是驚懼不已,隻能加快攻城略地,積極壯大自身實力,小心提防西涼大軍的調動,卻沒有哪一路諸侯願意招惹西涼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大軍。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素懷大誌的曹操無疑壓力最大,因為他所占據的兗州大部和司隸一部,就在西涼軍攻取中原的最前沿,首當其衝,時刻麵臨西涼軍強大兵鋒的威脅。

  ??“眾將聽令,各營整頓兵馬軍械,積極備戰,待入夏之後,再戰徐州!”眼見堂下眾人一個個心不在焉,曹操長身而起,厲聲下令,隨之拂袖而去。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