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二章 救還是不救?
作者:酥酥麻麻      更新:2021-07-17 10:16      字數:3771
  其實除了這兩條路,還有一條路就是投降,從吳文榕與王有齡等諸多清庭變節官員的經曆來看,投降民盟軍的結果並不差,可問題是,曾國藩與李鴻章各有各的難處啊。

  ??王楓俘虜曾國荃之後,二話不說就殺掉了,並且還隱約放出風,要把曾氏抄家滅族,這讓曾國藩哪敢去投?

  ??曾國藩是理學大家,卻不是純粹的理學大家,清末的理學大家,絕大部分都是把理學當作步入仕途的敲門磚使用,學習理學是為了迎合滿清主子的需要,如丁善慶那樣,真正做學問的老學究是很少的,曾國藩明顯不在此列。

  ??如果能投入民盟軍,把理學一腳踢開也沒什麽,他相信憑著他的才能與手段,將來在民盟軍中的地位不會比王有齡差,但可恨的是,王楓的態度絕了他的希望。

  ??李鴻章也不敢向民盟軍投降,因為張宗禹在王楓手下效力,他擔心王楓會把他交給張宗禹處置。

  ??兩個難兄難弟大眼瞪了小眼好一陣子,曾國藩才歎了口氣:“漸甫啊,軍中將官的家眷陷入敵手倒是小事,隻需要在消息未散播開之前退軍就可以了,等過了黃河,難道還能再回去?

  ??本官擔心的是,大軍一退,必致人心浮動,十來萬軍隊的撤退不是件小事,稍有不慎,恐怕會重蹈淝水之役苻堅的覆轍啊,因此退軍乃下下之策,不過我們可以向僧王爺求援,僧王爺久曆戰陣,慧眼如炬,當能根據形勢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僧王爺坐鎮濟南,由宿州過去五百來裏,快馬兩天可至,你我立刻聯名修書給僧王爺,請他秘密發兵來援,若是輕騎簡行,五日之內可抵宿州,今天是正月二十,我們再堅持十天,倘若月底還不見僧王爺的援軍到來,那麽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應即刻北上渡黃河。”

  ??民盟軍雖然占了阜陽亳州,但是主力還在信陽,需要收編降卒,需要安撫當地民眾,怎麽說都要有個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而一旦民盟軍整合完畢,主力會於數日之內兵臨宿州城下,假如僧格林沁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發兵來援,這十幾大軍隻能是被圍殲的結果,所以曾國藩才會定下十天期限。

  ??如果十天的時間都見不到援軍,就可以認定僧格林沁根本沒有來援的意思,沒有援軍,不在民盟軍合圍之前跑路,難道還留下來等死?這個時候,已經不能考慮退軍的後果了,而是保命的問題。

  ??“好!學生去拿紙筆過來!”李鴻章也明白這個道理,快步向一邊走去。

  ??......

  ??當天中午,曾國藩與李鴻章的聯名求救信由宿州送出,快馬北上奔赴濟南,到第三天中午的時候,送到了僧格林沁的手上,僧格林沁麵色驟變。

  ??“僧王爺,出了什麽事?”兵部尚書穆蔭探著腦袋問道。

  ??僧格林沁理都沒理穆萌,把信奉給形同於監軍的怡親王載垣:“是曾國藩與李鴻章的來信,請怡王爺過目。”

  ??載垣是鹹豐的叔叔,貴為親王,是大清十二家****之一,而僧格林沁雖然身為一軍之主,卻隻是個異姓王爺,又是蒙古人,是滿人的家奴,在大清皇室麵前,該有的謙躬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穆蔭盡管是滿人,也盡管熱臉貼了冷屁股,但他絲毫不以為杵,恭恭敬敬地從僧格林沁手裏接過信件,轉奉給了載垣。

  ??這也不能怪他,穆蔭就和死在王楓手上的勝保差不多,都沒有顯赫的出身,屬於特權階層中的平民。

  ??穆蔭最初是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翰林侍讀,鹹豐元年才得以任五品京堂候補,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三年,遷了禮部侍郎,署左翼總兵,尋調刑部,年前剛剛被擢了兵部尚書,他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到了今天,深得官場三味!

  ??載垣展開信件一看,瞬間也是麵色大變,破口大罵道:“這兩個漢奴,合該千刀萬剮,穆大人,你看看!”

  ??穆蔭取信看了起來,頓時,他渾身都軟了,誰都想不到,淮北局勢竟然如此惡劣,淮北一失,魯南孤掌難鳴,二十萬八旗子弟遲早也是被殲的命啊。

  ??“曾國藩李鴻章,禍我大清,可憐皇上身在病榻之上,還對捷報望眼欲穿啊!”穆蔭朝正北方向拱了拱手,滿臉的悲憤。

  ??鹹豐的身體本就虛弱,又被穆拉約維夫強索去了六十餘萬平方公裏的祖地,心誌鬱結之下,結果一病不起,要說病危還沒到那地步,但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無論怎麽進補服藥都不見效。

  ??其實誰都明白,自鹹豐繼位之初,天下便動蕩不休,大清江山風雨飄搖。

  ??鹹豐雖有中興之誌,卻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國勢糜爛已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非他一人之力可以逆轉,他的身體,硬生生的被大清朝拖垮了,如今能支撐鹹豐的,隻是這一場對民盟軍的全麵反攻,勝了,或許身體能好起來,而敗了的話,誰都不敢往深處去想。

  ??內有短毛咄咄逼人,外有洋人巧取豪奪,這千鈞重擔未來都將由孤兒寡母承擔,這是王朝末路的兆頭啊!

  ??“唉!”僧格林沁狠狠一拳擊上椅子扶把,滿腔怨氣泄了點,才緩緩道:“曾國藩與李鴻章操演團練,盡心盡職,淮北落至如此田地也不能全怪他們,根源還在於俄人被全殲,荊襄盡失,短毛以區區數萬兵力輕鬆東進,隨後又天公不作美,被短毛利用江淮的連綿陰雨拖垮了信陽守軍,並連下阜陽亳州等淮西重鎮。

  ??此時不是追究責任之時,而是應盡力挽救危局,曾李兩位大人聯名請求本王立刻發精兵赴宿州與短毛決戰,怡王爺,穆大人,二位意下如何?”

  ??“不可!”載垣連忙揮著手道:“我軍與魯南短毛相持,維持著不勝不敗的局麵,若是僧王爺帶兵赴宿州,帶多少?帶少了無濟於事,帶多了會影響到前線戰局,如果我軍陣地因人手不足被短毛突破,立將是一潰千裏的下場啊。

  ??短毛則必然趁勝追擊,強渡黃河,進攻京畿,僧王爺應該清楚,北京的兵力大半都在這裏,倘若這裏守不住,北京又如何能守?一旦讓短毛攻破北京,你我是萬死都不足以辭其罪!”

  ??“這....”僧格林沁陷入了為難當中,他知道截垣句句屬實,去救援淮北戰場的風險難以預料,但是不救,數十萬大軍隻能是死路一條,救了還有一線生機。

  ??其實想想也挺憋屈的,八旗加上湘軍淮軍,主力並未受損,加起來有三十多萬兵力,這無論放在哪兒,都是一股決定性的力量了,更何況長江裏還有洋人的數十條軍艦巡曳,而現實卻是有力無處使,被活生生的逼上了絕路。

  ??僧格林沁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了,熟讀兵書,經驗豐富,一般的陰謀詭計不可能瞞過他的眼睛,這時,他一遍遍的捫心自問,為什麽戰局會發展成這樣,尤其是民盟軍也沒有什麽出奇的戰術,穩紮穩打,一步步走來,他想不通啊!

  ??最終隻能得出王楓確實是當世奇才這一結論。

  ??暗暗歎了口氣,僧格林沁沉吟道:“我們旗人與漢軍不一樣,漢軍不敵可以投降,而我們絕沒有投降的可能,在族滅人亡的壓力下,每一名戰士都會效死命。

  ??由濟南到宿州五百餘裏,以輕騎奔襲,來回加上作戰時間,二十日足夠,即便本王帶走十萬精騎,剩下的十萬大軍難道還擋不住短毛二十天的進攻?”

  ??載垣問道:“僧王爺有幾成勝算?”

  ??僧格林沁的臉麵現出了苦澀,他不知該怎麽回答,與王楓作戰,他一成勝算都沒有,想當初在臨清城下,天時地利人和都有,兵力上又占絕對優勢,卻被王楓利用臨清特殊的地形包了餃子,後來又在北京城下當著數萬人麵給割了兩個頭頭,通過換俘的方式才得以釋放。

  ??每當僧格林沁看著自己那光禿禿的胸脯,都是羞恨交加,也是他揮之不去的噩夢,臨清兵敗給他帶來的影響遠超常人想象,王楓就象一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想報仇雪恨,又害怕麵對王楓,大概是患上了恐王症!

  ??他之所以主張救援,隻因為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如有可能,他絕不願再麵對王楓。

  ??“本王明白了!”見著僧格林沁的神色,載垣兩手一攤:“既然勝算不大,那又何必去送死?這二十萬兵力是我大清唯一能信賴的力量了啊,萬萬草率不得。”

  ??穆蔭也拱了拱手:“僧王爺,這或許是個陷阱,請恕下官說句不中聽的話,您有沒有想過,倘若曾李二人暗中與短毛有了勾結,有沒有可能把我軍精銳誘往宿州聚而殲之?”

  ??僧格林沁不淡定了,關鍵還在於曾國藩與李鴻章都是漢人,滿人對漢人本就有猜忌,尤其自民盟軍崛起之後,時常都有綠營團結與民盟軍聯手屠殺滿人,因此可以認為,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曾李二人完全有可能把滿人賣給王楓邀功。

  ??雖然穆蔭隻是猜測,卻存在這種可能性,哪怕隻有一絲,也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