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昏迷不醒
作者:悅兒彎彎      更新:2021-07-16 06:29      字數:2500
  沈牧童看到夏侯楠的手被火灼燒的全是血,趕緊吩咐身旁的小太監:“大殿下受傷了!快去找太醫!”

  ??沈牧童又說道:“殿下,奴才幫你拿著吧。”

  ??夏侯楠仿佛沒有聽到一般,他目光空洞的看著沈牧童,嘴裏喃喃自語道:“母妃沒了,母妃沒了……”

  ??說罷,眼睛一翻直接昏了過去。

  ??“殿下!”沈牧童麵色一變,厲聲道:“太醫,太醫來了嗎!來兩個人把殿下抬出去。”

  ??淩宇宮火勢嚴重,肯定無法安放大殿下,沈牧童沒法,隻能和其他幾個人一同將大殿下扶到了宮外,而沒過一會,二皇子和三皇子就趕到了淩宇宮,見到躺在地上的夏侯楠,心裏一驚,連忙上前詢問:“這是怎麽回事?大皇兄沒事吧?”

  ??沈牧童搖了搖頭,解釋道:“太醫還沒來,但我仔細看了一下,應該沒有大礙,隻是吸入了太多灰塵,情緒又過於激烈,才昏迷不醒的。”

  ??夏侯逸鬆了一口氣,見夏侯楠麵色發白,手裏好像緊緊抱著什麽東西,眉頭一皺,又道“那把皇兄放在這裏也不合適啊,不如先放到我殿裏。”

  ??沈牧童還未回答,而這時,皇帝和皇後就聽聞了消息匆忙趕來,見到躺在毛氈上昏迷不醒的夏侯楠,憤怒地大吼道:“大皇子怎麽躺在地上,我看你們是不想活了!”

  ??天子一怒,眾人連忙跪倒在地,身體嚇得微微顫抖。

  ??沈牧童上前一步,解釋道:“陛下,大皇子突然暈倒,宮內火勢嚴重,奴才隻能將大殿下安置在這裏,請陛下息怒。”

  ??皇帝看到是沈牧童,理智稍微回來了些許,揮了揮手,對身後的侍衛吩咐道:“把楠兒抬到慶華殿去。”

  ??話音剛落,在場的眾人神色都變了,而皇後麵色一白,想要說些什麽,但看到皇帝的臉色極其難看,隻能咽了回去。

  ??沈牧童也是吃驚地看了皇帝一眼,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重視夏侯楠。

  ??慶華殿並不是普通的宮殿,而是皇帝本人的寢宮,一般別說讓人住了,即使是私自前往都是窺探皇帝的重罪,淩宇宮距離慶華殿雖說不算遠,但是二皇子的宮殿顯然離得更近看來皇帝情急之下,已經忘記了這一切了,隻記得自己最為熟悉的宮殿,按這麽看,皇帝應該極其重視夏侯楠才對,又怎會十年如一日的忽視這個長子呢。

  ??沈牧童跟在大隊伍後麵,一直伴在夏侯楠的身後,看到侍衛將其放在了床上,她連忙上前,用濕手帕輕輕擦拭夏侯楠站著炭灰的臉,直到臉蛋恢複白淨,沈牧童發現夏侯楠的臉上處處都是擦傷,雖然不大,但是看著卻可憐極了。

  ??皇帝看著沈牧童如此細心地伺候夏侯楠,心裏不由地對沈牧童更滿意三分。

  ??剛剛奔入慶華殿的太醫,頭上的汗都沒來得及擦,一路小跑來到了殿中,見到皇帝連忙行禮,結果皇帝不耐煩的打斷了他們,厲聲到:“什麽時候了還行什麽禮,還不快點滾過來給楠兒醫治!如果有大礙,看朕不砍了你們的頭!”

  ??太醫們就直接奔到了床榻邊,小心翼翼地給夏侯楠把起脈來。

  ??半響之後,太醫又翻動了夏侯楠的眼皮和口腔,幾個太醫輪流查看了一下,彼此間確定了一下意見。其中太醫裏官職最大的太醫院首王澤,上前一步,道:“皇上,大殿下雖然吸入了一些灰塵,但是並沒有什麽大礙,昏迷的原因是因為情緒大起大落導致的,而且大皇子常年鬱結在心,長久以往心結不解,隻怕有礙壽命。”

  ??“情緒大起大落?又鬱結在心?”皇帝的視線看向昏迷的夏侯楠,發現他哪怕昏睡,眉頭依舊緊皺,話語中帶著些疑惑:“這是為何?”

  ??太醫自然無法回答皇帝這個問題,他隻能醫病,卻治不了人心。

  ??皇帝又轉而看向沈牧童,發現她麵容帶著一抹沉思,便問道:“牧童,你伺候大皇子這麽長時間,可有知道些什麽?”

  ??沈牧童垂首,低聲回答道:“奴才隻知道,大殿下昏迷前嘴裏一直喊著母妃……”

  ??聞言,皇帝的臉色一變,目光有些呆愣,“母妃?”難道楠兒是因為柔妃才常年鬱結在心的嗎?

  ??而這時,負責給大皇子擦拭傷口的太醫喊道:“陛下,大皇子手裏抱著個盒子,抱得太緊,臣取不下來,無法給大皇子的手上藥……”

  ??“盒子?”皇帝回過神,疑惑地看了過去,果然發現夏侯楠手裏的盒子,哪怕鮮血直流,也不鬆開。

  ??皇帝親自坐到了床榻邊上,嗓音低沉磁性:“楠兒,把手上的東西交給父皇好不好。”

  ??皇帝的語氣極其的溫柔,仿佛在哄著調皮的幼子。

  ??不知道夏侯楠是否聽得見,但是手的確慢慢鬆懈了,皇帝一個眼神,沈牧童連忙上前將木盒從夏侯楠的手裏拿了出來。

  ??太醫都小小的鬆了一口氣,等到木盒拿出來,皇帝才發現大皇子手上竟沒有一塊好皮,全是被火撩傷的水泡,有的水泡已經破裂,流出手心粉嫩的肉,十指連心啊,沈牧童隻看一眼都覺得疼得厲害。

  ??皇帝看著自己的兒子受如此大劫,心裏擰巴在一起,難受的厲害,他打開木盒,隻見木盒裏放著一支白玉發簪,簪身上刻著一個字,柔。

  ??發簪的主人,顯而易見。

  ??正是大皇子的母妃,過世多年的柔妃。

  ??皇帝沉默地摸索著手裏的發簪,過去的一切在他腦海裏一幕幕地浮現,那些恩愛的,訣別的,不舍得,甚至是痛苦的,那些塵封多年的記憶,隨著這支發簪,清晰地被挖掘了出來。

  ??皇帝隻覺得心裏疼得厲害,半響後,他輕聲歎息了一句:“朕竟然沒有想到,你是她的兒子,你們的偏拗的性子也是一樣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