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袁紹之謀;曹操之心;劉備之哭
作者:大日浴東海      更新:2020-03-21 10:00      字數:3662
  曹操檄文,天下震動,有誌之諸侯,紛紛躁動。

  渤海郡,袁府。

  “主公,大喜,大喜啊!”

  逢紀拿著一張檄文飛奔入府。

  “元圖,何喜之有?”

  袁紹放下茶杯,詢問道。

  元圖是逢紀的字。

  “主公且看!”

  逢紀遞了過去。

  “這……!”

  袁紹看罷曹操檄文,神色不停的變化。

  “主公,董卓亂政,曹操發此檄文,正是我們趁機崛起的好時機!”逢紀激動道,“主公有滅宦官之名,四世三公之望,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雙臂一呼,必然群雄響應,輕易就能成為一方諸侯,而不至於如今呆在一個小小郡縣,還有受韓馥節製。”

  “如今確實憋屈!”

  袁紹站起身,眼光一凝,神采飛揚,卻是已經有了決定。

  此時的他,眉分八彩,目若朗星,英姿勃發,確實有幾分梟雄之姿。

  “主公,當應曹操之邀,兵發洛陽,到時諸侯聯軍,必然會選取盟主,以主公之威望,盟主之位,手到擒來。到那時,威望穩固,招賢納士,畜養兵卒,若誅滅董卓,主公之威能必然達到頂峰,天下士人必然以主公為首,可挾天子以自重,培養勢力,待時而起……!”逢紀頓了頓,又道,“哪怕最終敗了,以主公之威望,退回之後,可謀奪冀州!”

  “冀州?”

  袁紹聽的麵色潮紅,卻強行壓住激動的心情,接了一句。

  “想做大事,不占領一個州,沒法站住腳根。現在冀州強大充實,但韓馥才能平庸,取而代之,成為大後方。進,放眼天下,退,固守一方。”

  逢紀說道。

  “元圖不愧有經天緯地之才,吾之子房也,一番言語,天下在望,咳,來、來、來,元圖,咱們好好說道說道!”

  袁紹更加興奮。

  兩人坐下,開始細說,推演未來的種種變化。

  卻在這時,一個管家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袁紹臉色一沉,十分不悅。

  “主公,大事不好!”

  管家顧不得擦去額頭上的汗水,就遞過來一卷帛。

  袁紹站起身接了過來,打開一看,臉色狂變,以手捂胸,悲呼一聲:“痛煞我也!”

  他倒坐下去。

  逢紀不解,走了過去,看了一眼,就感覺頭暈目眩,好懸沒有跌倒,他難以置信的喃喃自語:“廢立之時,少帝得高祖賜福,當庭殺董卓,斬李儒,命呂布封鎖四門,殺董卓滿門及其部將,頭顱滾滾,屍骨如山。當庭,斬袁槐,誅近百大臣……已經頒下聖旨,袁家謀逆,誅九族,天下可共逐之!”

  “元圖,何以教我?”

  袁紹回過神來,一把抓住逢紀的手臂,好似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逢紀強行穩定住心神,眼珠飛速的轉動,最後眼睛一亮,就道:“主公,你相信少帝十幾歲的年紀,能當庭殺董卓乎?”

  “高祖賜福?”

  “主公,高祖已經死了幾百年了,他還會從棺材裏跳出來?”

  “你的意思是?”

  “主公,定然是呂布!”逢紀的思緒已經平穩,快速說道,“以少帝之能,唯唯諾諾,如何殺得了董卓?必然是呂布所為。呂布者,拜丁原為義父,結果殺之;又拜董卓為義父,以如今的情況推測,也必然殺之,然後接管帝京,挾持少帝,可令諸侯。呂布三姓家奴,野心勃勃,想要謀奪大位,葬送大漢江山。我們袁家勢大,呂布小兒必然忌憚,就脅迫天子下了以這一條命令,想要掃清障礙!”

  “是的,一定是這樣!”

  “可世人不知啊!”逢紀又道,“主公,為今之計,就是通傳天下,言說呂布狼子野心,殺董卓,挾持少帝,當日斬百官,欲行廢立,取而代之。傳天下諸侯共討之,清君側。”

  “謀逆之罪已經在身,誰能聽?”

  “主公,現在是要亂天下!”

  “亂天下火中取栗!”袁紹露出狠色,“先取冀州,站穩腳跟!”

  “隻能如此!”逢紀道,“原先是要先養威望,再定根基,如今要反過來了!先取冀州,站穩腳跟,然後呼嘯天下。如今大漢已經分崩離析,諸侯異心,誰不想自立為王?就以呂布為借口,鼓動天下諸侯,最好……!”

  逢紀舔了舔嘴唇,眼睛眯了起來:“主公,如今之計,隻有更狠,才有一線機會。那就是,殺少帝,徹底的坐實呂布叛逆之名!”

  “殺少帝!”袁紹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許久才將濁氣吐出來,“隻能如此,才能保我袁家,才能……!”

  袁紹轉過身來,望向了北方。

  這時,家奴來報,外有一老者前來。

  “碧眼童顏,手執藜杖的白發老者?”

  袁紹心中不由一動。

  “莫非是……!”

  逢紀卻一顫。

  兩人相視一眼,就快速的迎了出去。

  冀州。

  韓馥愁眉不展,不由詢問:“沮授,如何是好?”

  “曹操討董卓,這是大義,當發兵。可如今董卓已死,陛下當政,自然聽軍令。至於讓州牧擒拿袁紹……!”沮授遲疑道,“當然遵從旨意!”

  “隻是,某這個冀州牧,乃是董卓之命,待來日,陛下會不會清算?還有,某畢竟是袁家門生,若是將袁紹等一幹人等擒拿,這不就是忘恩負義了嗎?”

  韓馥極其糾結。

  他先接到曹操檄文,又得聖旨降臨,讓他左右為難。

  “如今天下,紛紛攘攘,看不清前路,猜不透未來。堂堂董卓,竟然當庭被殺,究竟是呂布所為,還是陛下得高祖賜福?”沮授搖頭道,“主公,為今之計,當以穩為先!聖旨是大義,若是不尊,一紙令下,罷去官職,主公當何以自處?”

  “那就捉拿袁紹!”

  韓馥不再猶豫。

  陳留之地。

  曹操拿著一張聖旨,一張袁紹檄文,還有一張剛剛得到的消息,臉色露出怪異之色。

  他滿腔報複,不得施展,前不久聚集族中兄弟,如曹仁、曹洪、夏侯淵等等,拉起一直隊伍,發下檄文,邀請天下諸侯征討董卓。

  可不久,就形勢大變。

  讓他都反應不過來。

  曹操祖父曹騰,是東漢地位顯赫的宦官。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自幼機警,喜結交名士。二十歲時,受州郡舉薦,以“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造五色棒懸於尉廨門上,有犯禁者,不論地位高低,皆棒殺之。後遷頓丘令,征拜議郎。

  靈帝光和七年,改任騎都尉,隨皇甫嵩鎮壓穎州黃巾軍,遷為濟南相。中平六年,曹操與袁紹討伐董卓兵敗。後鎮壓黃巾軍,隊伍日益壯大,於建安元年,迎漢獻帝都許縣,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從此,曹操大權在握,號令四方,滅呂布、破袁紹,征烏桓,統一了中國北方。

  這本是曹操原本大致的軌跡。

  如今,卻有了變化。

  “阿滿,你將兄弟們召集過來,到底是何事?莫非要出兵了?”

  曹仁詢問。

  曹洪、曹真,夏侯淵等等都望了過來。

  “你們看看!”

  曹操將聖旨還有袁紹的檄文,以及從洛陽傳過來的消息遞了過去。

  陳留之地在洛陽東,距離並不遠,他得到的消息,遠遠比袁紹和韓馥更為詳細。

  “少帝殺董卓,呂布臣服,幾乎不費一兵一卒,收服董卓之軍?當庭之上,殺袁槐,斬百官?還有少帝得高祖賜福,得赤霄劍?”

  曹仁驚呼。

  顯然這是曹操得到的消息,極為詳細。

  “陛下命阿滿率領我等,前往洛陽覲見?知我等之才,要重用?還說要文武分開,互不統屬,要聽阿滿的意見?”

  夏侯淵的眼睛亮了。

  “隻是,袁紹卻說,呂布挾持少帝,這……!”

  曹真疑惑了。

  “我得到的消息為真,陛下聖旨為真,如今洛陽,陛下掌權,呂布、華雄等等全部臣服。陛下已經掌軍十五萬,還有徐榮等等也已經臣服,率領大軍前往洛陽,聽候安排,加上這些軍隊,陛下手中之軍,至少二十五萬!”曹操道,“至於袁紹,嘿,袁家的那些手段,能瞞過其他人,卻瞞不過我,沒想到也被陛下識明,斬袁槐,誅袁家在洛陽滿門,通緝袁紹、袁術等人。袁紹無法,隻能兵行險著。”

  “阿滿,我們當如何?”

  曹仁詢問。

  “陛下的手段,未免太酷烈了些吧?消息稱,前些日子,洛陽人頭滾滾,三分之一的大臣被殺,數萬人死亡,不知多少人被抄家!”

  曹真遲疑。

  “看一看殺的都是什麽人?”曹操卻搖頭道,“不是董卓的死忠,就是袁家的門生,當然該殺。至於軍中之人,又死了幾個?除了董卓的死忠之外,幾乎都沒死,而且,都官升幾級。特別是呂布啊,已經成了衛將軍,這讓我都忍不住羨慕嫉妒。陛下文武分立,從今以後,武將再也不受文臣節製,隻聽陛下差遣,這是前所未有的壯舉,若是順利推行,我們大漢王朝,再可強盛四百年不難。隻是陛下行事太過倉促,天下未穩,又殺大臣,恐有逆反,一旦失敗,這大好山河……!”

  他搖了搖頭。

  “阿滿,陛下這不是讓你前去,聽你意見嗎?”夏侯淵說道,“顯然,陛下知你之才,也能聽下意見,再加上文武分立,阿滿,這可是我等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啊!”

  “你們呢?”

  曹操看向了幾個本家兄弟。

  “嘿,我說阿滿,我們還不都是聽你的?”

  “那就好,明日啟程,前往洛陽!”

  曹操當即決定。

  另一邊,一直鬱鬱不得誌的劉備接到了聖旨。

  “嗚嗚嗚,陛下知我,陛下知我啊,要讓我等三兄弟前往洛陽,封官加賞,從此不再窩囊!”

  劉備愣了半天,這才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