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兒時代 1----2節
作者:草河      更新:2021-07-15 08:01      字數:18215
  (1)

  ??金勇小時候常常睡在奶奶的房間裏。

  ??七歲那年的一個秋夜,他半夜起來準備上廁所時,看見奶奶眼含淚水在油燈下看一張照片,他悄悄走到奶奶身邊看了一眼,見是一個光頭大眼睛的男人照片,小聲問道:“奶奶,這是誰呀?”

  ??“小孩子家不許亂打聽。”奶奶急忙收起照片擦去淚水撫摸著金勇的頭說道:“奶奶有照片的事不要告訴別人,好不好?”

  ??“那爸爸和媽媽也不能告訴嗎?”

  ??“不能告訴他們,誰都不能告訴,要不然奶奶就不喜歡你了,能不能做到?”

  ??“能......”金勇疑惑地看了一眼奶奶。

  ??那時候金勇的家是在遼東山區高陽鎮車站東邊的山坡上,站在家門口就可以將全鎮風光盡收眼底。遠遠西望就是高高的大黑山,山下那條玉帶般的河就是金沙河。金勇常常和奶奶一起坐在門口,望著遠處的風景聽奶奶講故事,這是他最開心的時候。奶奶迷信,喜歡講一些鬼神故事,告訴金勇說到了春天首先見到蝴蝶這一年就平安無事,如果見到蛇就不吉利要加十分的小心。奶奶的故事很多,其中讓金勇記憶深刻的就是金沙河深水潭的傳說。金沙河有兩個很大的深水潭,兩潭相距十裏左右,上潭叫小龍灣,而下潭叫老龍灣,但人們不清楚這兩個深水潭形成的年代和原因。每逢盛夏,兩個龍灣卻是男人們絕好的浴場。人們到了這裏便沒有了顧忌,不分民族和職務的高低,個個脫的精光,盡情地在水中嬉戲,忘卻了人間所有的煩惱,然後上岸躺在沙灘上,用熱沙覆蓋冷水浸濕的身體,享受著老天賦予的溫馨。中午和晚上是大人們的天下,孩子們隻好錯過這個時間再去戲水玩耍。女人們不甘心男人霸占著兩個龍灣,她們自發地組織起來,懷著男女平等的願望和衝動多次闖入老龍灣,轟走了男人,並且設置了警戒崗哨……她們不屈不撓的鬥爭,終於贏來了曙光,老龍灣漸漸成了女潭、男人們的禁地。高陽鎮的那個年代兩個龍灣就是人們最好的遊樂場,也是孩子們的天堂。奶奶告訴金勇,關於深水潭的傳說還是搬家到這裏後聽大姑的婆婆講的,她說很久以前,住在這裏的人們常年遭受一個似人非人的巨頭怪獸淩辱,它不僅收刮人們的食糧,暴怒起來還傷人,人們卻對它毫無辦法。在這屈辱的日子裏,人們常常夢見一位白衣老人告訴他們,隻有住在老龍灣裏的水神能夠收拾這巨頭怪獸,卻沒有說如何才能見到水神。怪獸越來越瘋狂,幾乎每天都要吃人,連小孩子也不放過。它的行為終於激怒了美麗的姑娘赫麗華,因為怪獸傷害了她的心上人。她自告奮勇地要去見水神,求它製服怪獸。她的話震驚了家裏人,母親在哭,父親皺著眉頭說:“所有的大人都沒辦法去見水神,你一個黃毛丫頭有什麽神通能見到水神?”

  ??“爸爸,我不知道大人們是不是真的想去見水神,也不知道都用過什麽辦法對付過怪獸,這麽多年了,可它還是在橫行霸道,咱們不能眼瞅著它這樣禍害人哪。”

  ??“大人想過的辦法多去了,你看見誰家吃過肉?所有的豬羊不都是拴石頭沉到老龍灣,送給水神了嗎?你不知道就是了。”

  ??“那水神為什麽還不趕快收拾怪獸呢?”

  ??“那是因為怪獸的劫數未到,老天爺還讓它活在世上,水神也不敢去碰它。時辰一到,那怪獸還有活路嗎?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家裏吧。”

  ??“老天爺應該不會讓怪獸殘害生靈的,可是怪獸害死這麽多人,他卻不管不問,說明它泯滅了天性。現在看來隻有水神可以救咱們,我還是去求他吧。”

  ??“不許說老天爺的壞話!我們的一切都是老天爺賜予的,我們要懂得感恩。”

  ??“我知道老天爺的恩德,我也知道不能說老天爺壞話,可我看見怪獸害人就憋了一肚子火,忍不住才說的。可是這麽下去,不等怪獸的劫數到,咱們都得讓它害死了,與其這樣等著死,還不如拚一把,有可能換來活下去的機會。爸爸,我不是為了出風頭逞什麽英雄,要是沒有怪獸害人,我可能嫁給阿青,過著安穩的日子,可是現在......”說到這裏,麗華的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

  ??父親沉思良久,說道:“李青山是個好孩子,所有的人都想為他報仇。大人們商量好了,都在準備家什要和巨頭獸血戰一場。報仇是男人們的事情,你呀,還是在家好好呆著吧。”

  ??麗華聽了父親的話吃了一驚,立刻說道:“爸爸,現在所有的男人加在一起也是打不過怪獸的,隻能白白送掉性命,使更多的家庭支離破碎,剩下的妻兒老小任由怪獸宰割。聽女兒一句話,我先去見水神,要是水神不答應製服怪獸,你們怎麽辦我就無話可說了。在沒有得到我的消息之前,千萬不要去招惹怪獸。”

  ??父親聽了馬上臉色大變,十分生氣地說道:“你是鐵了心要去見水神嗎?告訴你,這件事你想都不用想,老老實實在家呆著,不聽就把你鎖在家裏哪也不許去。哼,哪有父母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去送死的?再說了,誰見過水神?做的夢還能當真嗎?我看你是讓那夢迷了心竅。”

  ??麗華知道再說無益,但她的決心已定。當天深夜,她在父母沉睡的時候悄悄起身走出房門站了一陣子,然後離開消失在黑暗中......

  ??她的失蹤在村裏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把找回麗華當成了最要緊的事情。他們紮了木筏直奔老龍灣,在碧綠的水麵上打撈了三天三夜,結果卻讓大家失望......人們又把目光轉向山野平川,凡是想到的地方都留下了足跡,還是沒有找到麗華......

  ??麗華的母親哭瞎了眼睛,她的父親急成了白發翁......

  ??村裏的年輕人都願意把兩位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顧他們......

  ??自從麗華離開村子後,雖然還能聽到怪獸的吼叫,但再也沒有見到它那可怕的身影。因此,村裏的人們把麗華當成了保護神,對她的父母照顧的更加認真仔細......

  ??三年後的一天深夜,麗華回到家裏,把一個男孩兒交給父母,說道:“爸爸,媽媽,三年前我不辭而別,傷了你們的心,是我的不對,當時是我一時糊塗,沒有好好和你們商量就離開了這個家,確實不應該,請你們原諒。我見到了阿青,還和他成了親,雖然不在人間,但過的很好,而且有了孩子。現在我把孩子交給你們,就等於我在你們身邊。我的孩子叫大力,兩年後他就可以製服怪獸,你們放心。”

  ??麗華說完這些話,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沒等父母說話就在他們眼皮底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力雖然是孩子,但長的精壯結實,從不說話,也很少看到他的笑容。僅僅過了一年就長成了力大無比的英俊少年,跑起來快如閃電。他可以上山打柴,捉得山雞野兎,他還時常把獐麅野豬從山野扛回來交給村裏的人們。又過了一年,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他突然開口說了話,對外祖父說道:“我找到了怪獸,請告訴人們,明天都要呆在家裏關好門窗,不管聽見什麽聲音都不能出門觀望。我走了。”

  ??大力就像他的母親離開的時候一樣,說完立刻不見了身影。

  ??他的外祖父驚疑片刻,走出家門摸黑挨門挨戶去告知大力說的話,辦完這件事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清晨,他躺下來就進入了夢鄉。突然,外麵雷鳴般的吼叫聲和打鬥聲又將他驚醒過來,直打得驚天動地聞者失色,人們知道這是大力和巨頭獸在進行殊死搏鬥,每個人都希望大力能夠打敗萬惡的怪獸。過了兩個時辰,外麵恢複了平靜。人們急切想知道結果的時候,從高空傳來大力洪亮的聲音:“各位父老鄉親,巨頭獸已經被我抓住了,以後再也不用怕它,都可以安心過日子了。”

  ??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翹首仰望,看見大力用鐵鏈鎖住怪獸站在雲朵之上,誰都沒想到小小少年竟有如此壯舉。他的外祖父擔心地大聲道:“我的好外孫,你下來呀,站在雲朵上幹什麽?摔下來怎麽辦?”

  ??“不會摔下去的,放心吧。我在大黑山頂挖了一口井,要把怪獸永遠鎖在井裏,免得它禍害人間。這是我媽媽吩咐這麽做的,現在我要把這頭怪獸送到井裏鎖好後回去見媽媽。再見了,外公。”

  ??村裏的人們這才知道他是保護神赫麗華的兒子,喊著赫麗華的名字跪在地上叩頭。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大力牽著巨頭獸飄向雲霧環繞的大黑山頂......

  ??傳說歸傳說,但大黑山頂確實有口古井,井裏有粗大的鐵鏈,隻是那個美麗而淒涼的傳說卻慢慢飄出了人們的記憶......

  ??(2)

  ??高陽鎮是龍原縣三大鎮之一,鎮政府管理很多工廠企業、街道和一個園藝生產大隊,大隊下轄四個生產隊。鎮周圍有十二個村落七十八多個生產隊,所以高陽還設有鄉人民公社。金勇的家在園藝四隊,是隊裏七十八戶當中唯一的朝鮮族家庭。金勇在兄弟三個當中排行老二。家裏除了父母、奶奶,還有叔叔招工在縣城造紙廠上班,兩個姑姑已經出嫁。園藝隊社員們主要從事蔬菜生產供應市場,解決鎮民的吃菜問題。生產隊也有一些稻田和旱地,自產的糧食不夠吃就吃國家的補貼糧,所以也像非農業戶家庭一樣有一本封皮顏色不同的糧食供應證,逢年過節也能領到一點細糧。

  ??金勇上小學的時候國家麵臨嚴重的自然災害,加上國外敵對勢力的經濟封鎖,給老百姓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年輕的共和國並沒有被嚇倒,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勒緊褲帶應對災荒。金勇的家裏沒有多少糧食,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隻好喝菜湯充饑。盡管生活艱苦,但金勇學習十分用功,成績優秀,班主任尹華傑老師非常喜歡他,經常送給他一些吃的,還送他一些衣服和鞋。金勇在二年級的時候和同學要了一條膠皮帶,做了彈弓打鳥,打下一隻家雀就可以讓菜湯有了點肉的味道。打壞了五個彈弓之後,差不多就成了神射手,讓他看見的小鳥很容易成為他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這一天,金勇拿著彈弓和弟弟在房前屋後轉了好幾圈也沒看見家雀,弟弟說道:“二哥,我餓呀,能不能給我弄點吃的?”

  ??“我想想,給你弄點吃的......”金勇看了看門前生產隊種的苞米地又說:“你先進屋等著,我一會兒就回來。”

  ??他走到地裏又四下望了望,見不到人迅速彎下腰從地壟摳出苞米種子粒。發了芽的種子有甜味好吃,但金勇還是每一垵都留下了兩粒。他弄回來一小把苞米粒洗了洗遞給弟弟說:“你把這個吃了,可你不能把吃苞米種子的事告訴別人,對誰都不能說,要不然以後我就不帶你玩了。”

  ??“二哥放心,我誰都不告訴,就連大哥都不告訴。”

  ??等到莊稼苗出土的時候山野已經披上了綠裝,人們可以采食野菜樹葉。金勇最喜歡吃的是薺薺菜的根,很甜可以生吃。每天放學回來先到地裏挖一小筐洗淨放到餐桌上供家人食用。有一次他上山采野菜的時候還打死過一條蛇,拿回來剝皮讓全家人吃了一頓蛇肉湯。

  ??就在那一年八月十日的上午,金勇和同學們做完間操回教室,忽然聽到負責搖鈴的校工大爺喊道:“誰叫金勇?你媽死了,趕快回家吧。”

  ??金勇聽了腦子裏“嗡”的一下不知所措愣在那裏,尹老師上前拉他一把小聲說道:“趕快回家看看吧,路上加小心,別摔跤。”

  ??金勇直接從操場跑出校門,他邊跑邊想:“會不會弄錯了?媽媽早晨起來還做了飯,好像對爸爸說肚子痛就躺下了,不至於這麽快吧?”

  ??回到家裏,最不想看到的情況出現在眼前:母親躺在木板上,身上蓋了白布......

  ??******奪走了金勇最可愛的兩位親人:奶奶和母親。父親在朝鮮戰場上爬冰臥雪得了病,身體本來就不好,家庭的變故使他難以承受壓力,病情加重,即使這樣厄運並沒有結束,父親的打擊很大,身體垮了,而且脾氣變得越來越壞,常常和叔叔吵架,鬧得家裏雞犬不寧。由於生活所迫,金勇的哥哥金浩小學沒畢業隻好退學到生產隊勞動。

  ??常言道禍不單行,金勇住的房屋年久失修,柱子腐爛,已經開始傾斜,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全家人動手用木頭做支架,暫時保住了房子。大隊書記老劉來看過之後向鎮裏做了匯報,李鎮長的意思把以前吃大鍋飯時蓋的食堂折價賣給金勇家,但是,和金勇父親心存芥蒂的生產隊長張誌強卻說:“老金他一分錢都拿不出來,為了治病他跟隊裏借了一百八十多元,到現在也沒還呢,再欠房錢他這一輩子也還不上。”

  ??李鎮長:“咱們總不能看著房倒屋塌出人命吧?還不上就送給他。”

  ??“他父親的曆史問題還沒弄清楚,就這麽把房子給了他,社員意見不能少了。”

  ??“這是兩回事兒,不能混為一談。”李鎮長皺了皺眉頭說道:“他父親的問題所以沒弄清楚是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和證明人,也找不到證明人。咱們現在知道的隻是道聽途說而已,我們要的是真憑實據,不能隻憑一封密告信就下結論。再說了,老金參加過抗美援朝。我認為他是個好同誌,況且他還是朝鮮族,國家有照顧少數民族的政策,房子的事情不用再討論了。回去告訴社員,這是鎮裏做的決定,有意見可以找我談。”

  ??金勇一家告別了點油燈的日子,搬下山住進了原來大食堂的房屋。老房子在拆支架的時候轟然垮塌,金勇望著老房子的廢墟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這裏畢竟有他的童年,還有奶奶和她的故事。父親在病床上躺了一年,在貧病交加的環境中離開了人世,那年他才四十二歲。彌留之際把剛剛結婚的叔叔叫到床前,首先對自己吵架的事情做了道歉,然後把自己的三個兒子托付給他照顧,並囑咐等他們長大後都要找朝鮮族媳婦。

  ??叔叔辦完哥哥的喪事,把兩個姐姐找來商量三個侄的問題,他的意思是想把老大金浩交給大姐領養,金勇交給二姐,自己帶老三金燦。大姐沉思良久說道:“這雖然是個辦法卻不好辦,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有公公婆婆,還有太公,三個小姑子、一個小叔子都沒找對象,一窩子的人擠在四間屋子裏,金浩去了吃住都是問題。你二姐住在城裏,屋子窄的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金勇去了同樣也是問題。再就是他們的戶口問題,俺們兩家都是非農業戶口,他們落不了戶,這是最大的問題。他們的舅舅和姨媽家都是在雙河鄉的朝鮮族生產隊,他們種水稻收入高,生活條件比咱們好,他們能不能幫忙?”

  ??叔叔搖搖頭道:“他們的舅舅是省勞動模範,當生產隊長,他們一直就對大哥抱有成見,咱們父親的事情公開以後就不來往了,指望不上他們,還得咱們自己想辦法。”

  ??“你不是沒問過嘛,沒問過怎麽知道他們娘家那邊管不管?二妹,你的婆家就在那個生產隊,你去一趟探探他們的口風,聽聽他們的意見,看他們是怎麽想的。”

  ??金勇的二姑苦笑道:“不用問,他們不會管就是了。他們對咱們老大有想法不是一兩天了,已經到了不相往來的地步,在那裏傳說大嫂是被大哥害死的,不然就不會死的那麽突然,還有很多的話就不能說了。兄弟剛結婚,要是收留三個侄確實不容易,可是分出去也不好辦。我的意見他們三個還是留在這裏,咱們齊心協力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供兩個小的念書,他們讀完書就好辦了。”

  ??叔叔:“說話容易,二姐夫能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能舍得往這投錢嗎?你們不管就算了,還是我自己想辦法吧。”

  ??大姑道:“你先別生氣,咱們還是商量著辦吧。我看他們還是留在這裏好一些。金浩已經參加了勞動,可以幫你一把,金勇、金燦雖然上學,學校給他倆免了學雜費,給了很多照顧。老二也就是三、五年吧,也得下來幹活,那時候你家都是壯勞力,不用發愁了。咱們住得近,有事可以商量。雖然現在的情況不太好,可我們兩個當姐姐的不會看你笑話就是了。”

  ??最後的結局還是沒有改變現狀,小哥仨留在了叔叔這裏。讓金勇感到意外的是在雙河鄉朝鮮族生產隊當隊長的舅舅突然來看望他們,還帶來了十斤大米。

  ??金勇在實驗小學讀到四年級上學期時,高陽鎮調整了學區的劃分,原來駐軍的子弟小學改為高陽鎮小學,家在車站以北的學生都轉到那去學習。金勇和本隊的同學馬友德、林耀華都在轉學之列。離開實驗小學的那天,尹華傑老師又送給金勇棉衣棉褲和一雙棉鞋,說道:“我不擔心你的學習成績,就是擔心你的生活。冬天就要到了,注意保暖,吃飯的時候不要挑揀,一定要吃飽,時刻要愛護身體。”

  ??金勇頓時熱淚盈眶:“我記住老師的話了......老師,我借的兩本書還放在家裏,一會兒回家拿來還給你。”

  ??“兩本書?噢,我想起來了,你說的是《芥子園畫傳》和《格鬥技巧》吧?我送給你了,就算是咱們分別的禮物吧。”

  ??“謝謝老師......”

  ??“你喜歡畫畫,要是把這門藝術學深學透,將來也許會派上用場。至於那本《格鬥技巧》沒有用,扔了吧,有時間多練習畫畫。”

  ??金勇來到新的學校,和馬友德、林耀華一起分配到四年一班,班主任是王菡老師。兩個月後的期中考試,金勇在四個班級一百七十三名同學當中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得到了學校的表揚,王老師調整了班級幹部,讓金勇擔任班級中隊長,馬友德當勞動委員,林耀華任體育委員。以前的中隊長袁玉嬌學習雖然不錯,但是和金勇比起來還是差一點,調整後擔任學習委員。金勇在期末考試成績還是同年班總分第一,學校決定讓他兼任少先隊大隊學習委員,學校師生對這個衣著樸素的同學不得不另眼相看。金勇喜歡幫助同學,有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不懂的問題都可以找他幫忙,所以都對他有好感,沒有人因為他的家貧而小看他,都願意接近他和他相處,做好朋友。在他的影響下,班級漸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和金勇同桌的劉偉由以前的後進生,也逐漸轉化為學習好、各方麵表現突出的好學生。王老師更是喜歡得不得了,因為有了金勇她不必過分操心班級的事情,學校勞動以及文體、學科競賽等等各種活動隻要交給金勇就都能得到很好的結果,學校老師們都對金勇寄予厚望。

  ??第二年春天,鎮政府給各學校分配種植蓖麻任務,並發放了蓖麻種子。鎮小學領導將校田地重新劃分給各班種蓖麻,秋後收入做班費。校田地邊是水溝,過了水溝就是大路。四年一班分到的地塊離水溝有五米遠的距離,這個距離內的地麵堆放著以前從地裏清理出來的大小石塊。金勇看了一陣,對馬友德說道:“咱們要是把這些石塊搬走了,就可以擴大班級的地盤,多種點蓖麻掙錢。”

  ??“這麽多的石頭往哪搬?搬到哪還得占地盤,總不能送到別的班地裏吧?”

  ??金勇笑道:“你扯哪去了?咱不幹那損人利己的事兒。我的意思是把這些石頭拿去砌水溝的偏牆,這樣就把石頭處理掉了。”

  ??“這麽多石頭要是搬到水溝邊,得搬一陣子了。”

  ??“咱們班男同學都來搬的話,多說一個小時就搬完了。好在這些石塊都不大,咱們搬得動。”

  ??“班級裏數咱倆加上林耀華力氣大,咱仨搬大塊的,剩下的讓他們搬就行。”

  ??“不過這事兒得問問老師,老師說不行就算了。走,咱倆一起去問問。”

  ??兩人找到班主任說了這件事,王老師特地到地頭看了看,然後去找校長商量,校長同意清理地頭種蓖麻,但一再強調搬石頭要注意安全。王老師覺得學生砌偏牆不行,擔心出現安全問題,特地請了兩位男教師幫忙。

  ??金勇、馬友德、林耀華等人組織男同學利用課餘時間搬石頭,女同學也不甘示弱,袁玉嬌領著她們來到地裏,金勇勸她們不聽,隻好讓她們撿小石頭。大家把石頭堆放在水溝邊,路過的一位老農看了問金勇:“你們把石頭堆在這裏幹什麽呀?”

  ??“準備用這些石頭砌水溝的偏牆。”

  ??“石塊太小砌偏牆不行,一場大水下來牆倒堵塞水溝就是麻煩事兒。我看不如把這些石頭賣給我砌豬圈,你們能要多少錢?”

  ??“大爺,俺們不賣石頭。這塊地準備種蓖麻,想用點糞肥,你把石頭拿走,送給俺們一點糞肥就行。”

  ??“這麽大的地塊得多少糞肥呀,我可給不起。”

  ??“都怪我沒說明白。不用大爺送那麽多的糞,俺們班夠用就行。這麽辦,你按這個石堆大小送糞肥,你看行不行?”

  ??“行啊,按石頭堆的大小送糞有點少,我多給你們送點兒。”

  ??王老師聽說用石頭換了糞肥很高興,原來打算是準備讓每個學生從家裏帶一小包糞肥種蓖麻,這樣以來省了一件麻煩事,另外還不欠兩個男教師的情,覺得金勇很會辦事。蓖麻種下地,很快露出了小芽,澆水除草是同學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校長看見學生下課就往地裏跑,上課鈴響不能及時回教室,影響上課,便做出決定,各班隻有值日生可以到地裏澆水除草,時間定在早晨和晚上打掃衛生的時候,其他時間什麽人都不許到校田地裏。

  ??四年一班的蓖麻由於上的糞肥多,長得又齊又壯,和其他班級種的蓖麻相比高出一截,金勇和他的同學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馬友德看著地裏的蓖麻對金勇說:“咱們班不但學習好,種蓖麻也是全校第一,這可不是吹的,誰不服就試試。”

  ??“嗬,沒咋地自己吹起來了,好不好得別人說才行,可不能自己誇自己。下一節是地理課,劉老師這個人嘴黑,不講情麵,咱們趕快回教室準備一下功課,可別讓他訓了。”

  ??上課鈴聲過後,劉老師走進教室說道:“上一節課講了非洲的氣候,請問,非洲是什麽類型的氣候?”

  ??全班三分之二的同學舉手。

  ??“劉偉,你來回答這個問題。”

  ??“非洲主要是熱帶氣候。”

  ??“回答得很好,請坐。上節課我讓同學們預習課本上提到的非洲國家名稱及所在的位置,非洲有兩個剛果,誰知道這兩個剛果的全稱?”

  ??金勇馬上舉了手,當他看到其他同學都沒舉手,便立刻把手放下來。但劉老師還是把他叫了起來:“金勇,你說一下這兩個剛果的全稱。”

  ??“一個叫布拉柴維爾剛果,另一個叫利奧波得維爾剛果。”

  ??“回答正確,請坐。”劉老師的眼神掃過全班學生又說道:“我在四個班都問過這個問題,隻有金勇一個同學能夠答上來,其他同學是不是沒提前看過課本?是不是把我的話當成了耳旁風?這樣的國家名稱很容易成為考試題,希望同學們以後在自習課時間多做練習,做筆記。下麵繼續講課。”

  ??下課後,馬友德對金勇說:“課本上說了一堆非洲國家的名,誰知道老師能提問哪個呀?要是背這些國名那別的課就不用學了。”

  ??袁玉嬌問金勇:“你怎麽記住了這兩個剛果的全稱?”

  ??“我看非洲有兩個剛果就覺得奇怪,多看了幾眼就記下來了,沒想到老師這節課能提問這個問題。”

  ??“我也看了兩個剛果的全稱,就是沒記住。”

  ??馬友德:“不是沒記住,是外國名啼哩禿嚕的不好記。什麽‘不拉柴火捆兒’,什麽‘你要菠菜籽兒’,亂七八糟的誰能記得住?走吧,出去玩一會兒再說。”

  ??金勇:“你先走,我收拾一下書包就出去。”

  ??馬友德走出教室,袁玉嬌沒走,看著金勇收拾書包,指著課桌裏的飯盒問:“你今天怎麽帶午飯了?飯盒裏是什麽好吃的?”

  ??“沒什麽好吃的,就是菜餅子和一點鹹菜。今天中午家裏沒人做飯,我就得帶午飯了。”

  ??“菜餅子好吃吧?是白麵的菜餅子嗎?”

  ??“俺家沒有白麵,隻能用苞米麵做菜餅子,你嚐嚐?”金勇見她不說話,便打開飯盒拿出菜餅子分一半給了她,袁玉嬌吃了一口說道:“挺好吃的,我是頭一次吃這樣的菜餅子。”

  ??“那我以後多給你幾個菜餅子,讓你吃個夠。”

  ??“不用給我拿了,我嚐嚐味道就行了。我看你天天穿這件衣服,家裏沒有別的衣服嗎?”

  ??金勇笑了笑說道:“還有一件也是破的,有點小,不能穿了。等過年再買一件新的。”

  ??“別等過年了,我明天讓媽媽給你買一套衣服吧。”

  ??“不行不行,那可不行,你拿來我也不要。以前聽我爸說過,拿人家的東西手短,欠人家的情不

  ??好還,輕易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

  ??“那我就不給你買新衣服,從我哥的衣服堆裏挑兩件舊的給你行吧?我哥有一大堆衣服。”

  ??“不管多大的堆那也是你哥的,我不能要,你也別拿來。”

  ??袁玉嬌有點生氣了,轉身走出了教室,金勇看著她的背影想說點什麽卻沒有說出口。第二天早晨,金勇走進教室看見袁玉嬌一個人在掃地,便說道:“你來的真早哇。”

  ??“你來得也不晚哪。我今天值日呀,不早點來行嗎?”

  ??“你值日就應該早點來。”金勇走到自己的座位看見課桌裏有一個包裹,又問袁玉嬌:“今早是誰開的教室門?還有誰來過咱們教室?”

  ??“是我開的教室門,也沒人進咱們教室。”

  ??“那我這課桌裏的包裹是誰放進去的?”

  ??“是我給你拿的舊衣服,你不喜歡就扔垃圾桶裏吧。”

  ??“你真的給我拿來了?那我還就不能扔了,謝謝你吧。”

  ??袁玉嬌的臉上有了笑容:“我還以為你能扔呢。有人來了,你先別打開包裹,拿回家看吧。”

  ??金勇把衣服帶回家對嬸娘說:“我有個同學叫袁玉嬌,她是班級的學習委員,學習成績也很好。她的父母都是軍官,都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昨天說要給我買新衣服,我說不行,拿來我也不要,沒想到今天早晨她把自己哥哥的舊衣服給我拿了一套,還說我不想要就扔了。我尋思她已經拿來了,再讓她拿回去肯定不行,扔了更不好,隻好拿回家了。”

  ??“她實心實意送你的就得留著,別傷了她的好意。你穿上試試,看看合不合身。”

  ??金勇穿上袁玉嬌給的衣服,這是八分新的藍灰色衣服,嬸娘看了很滿意。第二天金勇悄悄對袁玉嬌說道:“我試過你給的衣服了,我嬸娘說這是八分新的衣服,顏色也好,挺合身的。我嬸娘說應該給你錢才行,讓我問問你能要多少錢。”

  ??“我是送給你的,怎麽能要錢呢?我哥還有一套草綠色的衣服也不想要了,讓我送給你呢。”

  ??“先別拿了,我收了這一套已經感謝不盡了,再要就不像話了。”

  ??“我哥說不要就得扔了,等星期天我把那套衣服洗了再送給你吧,你要是不想要就送給別人。”

  ??袁玉嬌在送第二套衣服之前,還送給金勇一飯盒餃子,後來還給過饅頭烙餅.....作為回報,金勇的嬸娘把娘家送來的打糕裝了飯盒讓金勇送給袁玉嬌,還送給她辣白菜。

  ??劉偉的父親是卡車司機,了解到金勇的家庭情況後特地讓劉偉把金勇找到家裏吃飯,還給了他一些零花錢。

  ??第二天上學的路上,馬友德交給金勇三塊錢,說昨天在街裏遇到了尹華傑老師,“老師說了,讓你用這錢買文具,必須用在學習上。”

  ??金勇拿著錢眼眶濕潤了......

  ??暑假期間,由於金勇和馬友德、林耀華三家相距不遠,三人成為一個學習小組,經常在金勇家寫作業,劉偉也時常跑來湊熱鬧。天熱難耐的時候,他們就跑到老龍灣洗澡,幾個人當中數金勇水性最好,他曾經潛水掏洞捉過一條鯰魚。八月的一天早晨,劉偉背著書包來到金勇家說:“我不想呆在俺們那個學習小組,俺們小組都是女生,到一塊嘰嘰喳喳說起來沒完沒了,太鬧心了,我和你們一起寫作業得了。”

  ??“學習小組是班級討論定下來的,你隨便換組不好吧?”

  ??“班級的事兒就你說了算,何況你們小組都是班幹部,你們同意就妥了。”

  ??“那也得你們小組的組長先同意才行。”

  ??“我和她說過好幾回,昨天總算同意了。”

  ??馬友德、林耀華走進屋子,金勇對他倆說道:“劉偉想加入咱們學習小組,你們看行不行?”

  ??馬友德:“好哇,為了歡迎你,今天都到我家吃梨。”

  ??金勇:“這時候吃什麽梨?”

  ??“我家有一樹‘謝花甜’,昨天下午我摘幾個吃了,很甜。你們不去的活,過兩天隊裏的人就能把樹上的梨摘光了。我爸說了,先讓咱們吃個夠,走吧。”

  ??四人來到馬友德家房後的梨樹下,馬友德拿著小筐上樹摘了梨下來分給金勇等人,金勇吃了一個,發現這種梨又脆又甜非常好吃,一口氣吃了五個,馬友德又摘了一筐分給三個人。他們吃得正歡,馬友德父親來到後院看著他們笑道:“嗬,你們來的是時候,要不的話就吃不著了,我讓隊裏的社員下午下班到這來吃梨呢。”

  ??金勇:“馬叔,這一樹梨不夠俺們吃呀。”

  ??“臭小子,你可以管夠吃,別把肚皮撐破了就行。別忘了,走的時候多拿點回去給弟弟。”

  ??“那我謝謝馬叔了。這麽好吃的梨能不能保存到冬天?”

  ??“不行啊,這種梨水分大擱不住,過兩天就掉下來爛了。明天刮大風下大雨,今天都得摘下來。”

  ??金勇聽了馬叔的話馬上想到校田地裏的蓖麻,對馬友德說道:“明天如果刮大風下大雨的話,咱們班的蓖麻就危險了,最好是用繩子都連起來固定在木樁上。”

  ??“這需要很多繩子,哪怕有草繩也行,可是咱們什麽都沒有哇。”

  ??“這繩子......”

  ??林耀華:“山城溝南坡都是葛藤,咱們去弄點怎麽樣?”

  ??金勇:“弄葛藤行是行,就是太費時間了,咱們上去弄一天也弄不了多少,時間來不及。”

  ??劉偉:“哎,我經過煙廠大門外垃圾堆的時候看見一大堆爛繩子。不是麻繩,也不是草繩,在那堆了好長時間,好像是樹皮做的繩子。”

  ??林耀華:“管它是什麽做的,隻要是繩子就行。咱們去看看再說。”

  ??金勇:“對,咱們去看看。”

  ??四人來到煙廠門外垃圾堆旁邊一看,確實有一堆發黴有味的繩子,金勇拿起一根短繩仔細看了看,抻了兩下,繩子還算結實,可以用,就是不知道這繩子是用什麽原料編的。這時走過來一位老人,金勇問道:“大爺,這繩子是用什麽編的?”

  ??“這是檾麻編的繩子,沒有線麻繩結實。你們想幹什麽用啊?”

  ??“聽說明天刮風下雨,學校種的蓖麻又高又大,有可能被大風刮斷了,俺們想用這繩子把蓖麻攔腰紮起來連在一起,不知道能不能行。”

  ??“聽廣播說是明天刮風下雨,風還挺大的,我看今晚就能下雨。你們用這繩子捆紮蓖麻連起來也許有用,最好是立木樁,把繩頭綁在木樁上,地邊有樹就綁在樹幹上,這樣牢實。”

  ??“謝謝大爺的指點,謝謝了。”

  ??老大爺走後,四個人把繩子捋出來分成四小堆,每人抱一堆來到本班的蓖麻地。劉偉道:“現在有繩了,下一步幹什麽?”

  ??金勇:“林耀華去找值班的老師借兩把鍬,咱們三個從學校的木頭堆裏挑十多根碗口粗的木頭扛這來立樁。”

  ??值班室沒有人,林耀華從本班教室裏拿了一把鍬,從二班教室的窗戶跳進去又拿了一把鍬,這邊金勇等人扛來了三根木頭。四人合計了一下,地塊靠水溝的地方有樹不用立樁,地中間立四根樁。馬友德繼續挑木頭扛到地裏,其他三人挖坑立樁。劉偉對馬友德說:“一共需要十九根木頭,這有了五根,你還得扛來十四根木頭。”

  ??“你可真夠笨的,我扛來十三根保證夠用。你自己掰手指頭好好算一下,手指不夠加上腳趾頭。”馬友德說完去挑木頭。這邊劉偉和林耀華挖坑,金勇負責立樁填土夯實。

  ??林耀華:“劉偉呀,以後不管遇到什麽事兒千萬不能多嘴多舌,這次就是教訓。”

  ??劉偉撓撓頭:“我多算了一根。一會兒馬友德要是累了,我換他。”

  ??“他比你有力氣,你看,這回他扛兩根木頭來了。”

  ??馬友德放下木頭對金勇說道:“值班的張老師來了,他問拿木頭幹什麽,我說明天刮大風,俺們在蓖麻地裏立樁紮繩防備蓖麻被大風刮倒了。他說如果風特別大立樁沒用,弄不好連片刮倒了。”

  ??“管他說什麽,咱幹咱的。”

  ??馬友德很快扛來了所需木頭,然後幫助金勇立樁。立好木樁後,四人先把蓖麻發黃的老葉子摘掉,以利通風,然後用繩子把每棵蓖麻的主幹和大的枝杈從中間綁好相互連接起來,最後把繩頭綁在木樁及水溝邊的樹幹上。他們顧不得吃午飯,一直幹到天黑才結束回了家。

  ??半夜開始下雨,天亮後刮起了大風,金勇從窗戶玻璃看見井台旁邊大柳樹的枝杈被刮斷掉在地上,眼看著生產隊的黃瓜架被大風刮倒了一大片。下午風停雨小了,金勇光著腳丫跑到學校蓖麻地查看受災情況,本班的蓖麻幾乎完好無損,隻有五棵蓖麻的頂杈被大風刮斷了,其他班級的蓖麻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全都倒伏在地有一部分攔腰折斷了,最慘的是二班的地塊,所有的蓖麻都折斷了。馬友德和林耀華來了,不一會兒劉偉也來了,他看著金勇的腳說道:“你怎麽光腳跑來了?”

  ??“光腳跑得快呀,你參加比賽還光腳呢。”

  ??“那是兩回事兒。”劉偉接著說了“咱班的”三個字便沒有了下文,馬友德道:“咱班的怎麽了?你怎麽說半截話?”

  ??“我不說了,聽你們說吧。”

  ??林耀華笑道:“劉偉是因為算術沒學好不敢亂說了。”

  ??馬友德:“這和算術有什麽關係?你想說什麽就隨便說。”

  ??劉偉:“那我說了。咱班的蓖麻又高又大,昨天咱們要是不捆綁枝幹和木樁連起來,現在肯定比其他班的蓖麻更慘。”

  ??馬友德:“那還用你說呀,淨說沒用的廢話。”

  ??林耀華:“昨天他可沒說廢話,多虧他發現了一堆檾麻繩,要不的話咱們幾個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行。能保住蓖麻劉偉的功勞最大,老師看了蓖麻肯定能表揚咱們,劉偉應該排在第一號。”

  ??馬友德:“老師肯定會高興,興許能表揚咱們,可是咱們沒經過學校領導允許就把木頭拿地裏立了樁,校長不能樂意,說不定還會在大會上批評咱們一通呢。”

  ??金勇:“要是校長追查木頭的事兒,你們就往我身上推,我是學校大隊幹部,應當承擔責任。”

  ??林耀華:“那咱們現在拆了繩子拔了木樁送到木頭堆不就行了嗎?”

  ??金勇:“現在是多風季節,暫時不能動,等開學以後聽老師安排。走,回家。怎麽看也是咱班的蓖麻最好,出一分力就有一分收獲,這是有數的。”

  ??開學後,王老師走進班級表情嚴肅地問道:“是誰把學校的木頭立在咱們班的蓖麻地裏,那麽多的繩子又是從什麽地方弄來的?”

  ??金勇馬上站起來說道:“是我把學校木頭立在咱們蓖麻地裏的,繩子是從垃圾堆撿來的。”

  ??馬友德、林耀華、劉偉也站了起來。

  ??“除了你們四個,還有誰參與了這件事兒?”

  ??金勇:“就俺們四個幹的,沒有其他人。我是主謀,願意在學生大會上做檢討。”

  ??同學們都以為金勇會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卻沒有想到老師笑著說道:“檢討什麽呀?你們四個做了一件大好事兒,校長在老師會議上表揚咱們班了,你們為班級爭了光。”

  ??同學們熱烈鼓掌。

  ??金勇說道:“我就扛來一根木頭,其餘的都是馬友德扛來的,繩子是劉偉搞到的。”

  ??“你們四個都有功勞。”王老師詳細問了事情的過程,又把他們誇了一頓。

  ??第二天下午學校停課各班收拾校田地,把倒伏的蓖麻扶起來培土支架,折斷的連根拔了送到地頭堆起來。金勇所在的班級沒有參加勞動,在教室上自習課。放學後,金勇、馬友德、林耀華和二班的張世盛一起回家,金勇對他說道:“你們班幹得快呀,其他班還在地裏幹活呢,你們班放學了。”

  ??“俺們班的蓖麻全都兩截了,拔出來送地頭就完活兒,不像別的班得把倒地的扶起來支架,麻煩事兒多,到了放學時間都回不了家。”

  ??馬友德:“按你的意思大風特別照顧你們了,要不然你們得多幹活兒。”

  ??“照顧什麽了?俺們班蓖麻造成這個樣兒,就怪你們班把蓖麻捆綁連起來,大風從你們地裏刮不過去就轉到俺們地裏來了,應該讓你們包賠俺們班的損失才對。”

  ??林耀華:“你少扯,憑什麽怪俺們?你們也可以把蓖麻捆綁連起來嘛,你們不幹怨誰。”

  ??馬友德笑道:“我可沒聽說有會拐彎繼續朝前刮的大風。”

  ??金勇:“俺們把蓖麻下半截的老葉子全都摘掉了,大風可以從下麵穿過去。你們班種的蓖麻底肥少沒長起來,個矮枝幹脆,風一吹就斷了。現在你們的地塊清理幹淨了,老師沒說再種點什麽呀?”

  ??“我問過老師在地裏種點小菜行不行,老師說現在是九月份了,種什麽都不趕趟。”

  ??第二天早晨,金勇對王菡老師說:“二班把地塊撂了,咱們要來種點小白菜可以嗎?”

  ??“有句諺語說是頭伏蘿卜二伏菜,現在三伏都過去半個月了,不行吧?”

  ??“有一份菜籽叫‘小花心’,生長期短,五天前咱們隊裏把黃瓜架拔了種的就是這份菜。咱們種了之後勤除草多澆水,好好蒔弄,長差不多了就賣給部隊養豬場,多少能增加點班費。咱們班的袁玉嬌、戴琳、曹曉露他們幾個是部隊家屬,讓他們出頭聯係部隊的養豬場。”

  ??王老師笑道:“你的道道就是多,我還忘了你和馬友德、林耀華都是園藝隊的人。園藝隊種菜確實有一套,大概你們也懂點種菜的方法。不過要用二班地塊的話,我得問問校長和二班的班主任,他們說不行就不行了。你為班級想方設法搞創收是好事兒,可你不能把心思都用在這裏,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是你的頭等大事兒。同學們都在看著你,以你為榜樣,你的成績下滑了,那全班同學就泄氣了。”

  ??“老師放心,我絕不會放鬆學習的,不會丟了西瓜撿芝麻。”

  ??“對,一定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

  ??校長和二班的班主任同意了王老師的要求,王老師回來給了金勇菜籽錢。金勇、馬友德、林耀華從家裏帶來?頭,其他男同學找來鐵鍬,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先把二班的地塊翻了一遍,然後扯繩打壟。金勇和馬友德借來生產隊的糞桶,又找了幾個男同學在星期天把廁所糞坑裏的糞水裝桶子抬來澆到壟溝裏,又抬來水溝裏的淤泥鋪在壟溝合攏,壟上踩窩種了白菜。三天後小白菜露頭了。金勇對袁玉嬌說道:“女同學老是埋怨不讓她們到地裏幹活兒,現在有個活就得讓她們動手了,去地裏間苗。”

  ??“間苗是什麽意思?”

  ??“就是把每一撮白菜苗當中挑弱小的苗拔掉,可不能拔太多,每撮最少也得留六七個苗。”

  ??“這活好幹,今天放學後我帶她們去間苗,拔出來的菜苗怎麽辦?”

  ??“就讓家在附近的同學拿回家喂雞鴨。”

  ??放學後,金勇、馬友德、林耀華現場指導女同學間苗,天黑前完成了間苗任務。第二天早晨,袁玉嬌對金勇說:“昨天我拿回家一把小白菜打湯吃了,我爸說很好吃,問咱們種白菜幹什麽用,我說賣錢做班費呀,我爸說部隊需要白菜,有多少都要。”

  ??“那好哇,原來就打算讓你聯係部隊買咱們的菜呢,就怕白菜長不好。”

  ??“那不用擔心,好的貴一點賣了,不好的賤賣,反正都得賣給他們。我還有個建議,再間苗的時候白菜就大了點兒,紮成小捆送給老師嚐嚐咱們的勞動成果。”

  ??“不能光給咱們的老師,還得送給二班的班主任,因為咱們種的是他們班的地。”

  ??“那得看有多少捆,多的話分給所有的老師。”

  ??兩天後男同學把地壟鏟了一遍,又用?頭勾了一遍壟溝。第二次間苗的時候白菜確實大了一些,同學們把白菜紮成小捆送給所有的老師,每人送了三捆,剩餘的分給了一班和二班的同學。定苗的時候拔出來的五棵小白菜就可以紮成捆了,最近的部隊炊事班全要,每捆八分錢,一共賣了一百六十二捆,這是班級的第一筆收入。

  ??男同學們分成小組,除了雨天之外,幾乎天天下午放學後都給白菜澆水。由於底肥足不缺水,白菜長得特別快,金勇和馬友德認為比生產隊早種的白菜還要好。到了十月十三號,炊事班來了三個人,他們仔細看了白菜後決定每棵白菜一角五分錢全包下來,從這一天開始由他們負責白菜的管理,讓學生們安心上課學習。金勇和同學們數了白菜,共計七百八十六棵白菜,收入一百一十七元九角錢,這是一筆較大的收入。

  ??蓖麻成熟了,學校收獲了一百三十斤蓖麻籽,其中八十六斤出自金勇班級,而且是一等,每斤三角錢。王老師對同學們說道:“經過大家的努力,咱們班成了全校最有錢的班級,一共收入了一百七十二元六角六分錢。我建議用這錢給你們交下學期的學費,每個人再買五個各科練習本,你們同意嗎?”

  ??“同意!”全班一致通過。

  ??王老師又道:“在搞創收過程中,班級幹部付出了很多辛苦,特別是金勇出力最多,可他的家庭條件很不好,我想用班費給他買雙棉鞋,同學們有沒有意見?”

  ??“沒有!”又是全班一致通過。

  ??金勇站起來說道:“我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為我著想,不過我家裏有棉鞋,不用買了。”

  ??馬友德:“你的那雙鞋早就破了,再說你現在的腳大了,那雙鞋也穿不了。”

  ??“還可以將就穿。反正不能用班費給我買鞋,我寧可光腳也不要這雙鞋。”

  ??王老師笑道:“好吧,我尊重你的想法,可我不能看著你光腳上學,買鞋的事兒暫且不談了。現在是秋季,天氣不冷不熱是學習的最好時機,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保持班級的榮譽,期末考試隻要咱們坐穩各科總成績同年班第一的位置,那咱們今年就是雙豐收了。”

  ??三日後,王老師送給金勇一雙八分新帶毛的皮鞋,說這是她弟弟以前穿過的,當兵走的時候留在家裏沒人穿了。金勇試穿覺得鞋大,王老師讓他拿回去多墊幾付鞋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