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張季回歸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0-10-13 23:10      字數:3416
  八月二十四日,清晨,在許昌的都尉周府,趙虞接見了一位故人,那便是四個月前前往江東的舊日家衛,張季。

  張季的回歸,讓趙虞十分振奮,拍拍張季的臂膀表示親近:“總算是把你等回來了。”

  聽到這話,張季抱拳笑道:“事實上,我前兩日便回到了潁川,不過我當時奔著昆陽去了,到了昆陽才知道,公子竟然在升任了潁川都尉……”

  在說這番話時,張季的心情也十分振奮,畢竟,他當初與趙虞、靜女重逢時,趙虞才隻是昆陽縣尉,而如今在短短四個來月後,這位二公子連升三級,從昆陽縣尉一路升到了潁川都尉,這種升遷的速度,讓張季也咋舌不已。

  片刻後,待重逢的喜悅逐漸消退,趙虞這才埋怨張季道:“這一趟怎麽去了那麽久?我以為七月差不多就可以回來了……”

  張季點點頭道:“我本來也是那麽想的,覺得三個月的時間足夠往返潁川與江東,沒想到我到了江東之後才發現,大公子並不在江東,而是去了濟寧……”

  他口中的濟寧,隸屬於東平郡。

  “濟寧?”

  趙虞的目光微微一凜。

  他忽然想到了張季在四個多月曾對他透露過的那些,皺著眉頭說道:“倘若我沒記錯的話,陳門五虎之一的章靖,曾有意在濟寧阻擊江東義師……江東贏了麽?”

  聽到這話,張季先是恭維了趙虞的記憶,旋即滿臉笑容地說道:“贏了!縱然是陳門五虎,亦不是公羊先生的對手……”

  “……”

  趙虞驚詫地微微張了張嘴。

  事實上據他所知,公羊先生此前就擊敗過一位‘陳門五虎’,即駐江夏將軍韓晫,此人是晉國當朝太師陳仲收養的義子之一,論年紀在一幹義兄弟中排行第四。

  現如今在陳郡、陳留鬧得不可開交的江夏義師渠帥陳勖,曾經就被韓晫死死壓製,勝少敗多。

  當初得知這位‘韓將軍’敗在公羊先生手中時,趙虞大抵還是認為應該是韓晫太過於輕敵,卻沒想到,這回連章靖都敗在了那位公羊先生手中。

  章靖,陳門五虎中排行其三,堪稱是趙虞最‘熟悉’的,畢竟雙方當初可是交過手的,文武兼備,當時著實讓趙虞感到頭疼,好在他最終將計就計,使了一招離間計,這才將章靖憤然離去。

  倘若說,韓晫還有可能是因為輕敵而敗在江東義師手中,那麽章靖就不可能再輕敵了——弟弟敗在江東義師手中,他這個當三哥的,怎麽說也得討回顏麵。

  然而,章靖最終還是敗在江東義師手中。

  也就是說,前後有兩名‘五虎’敗在了公羊先生手中?了不得啊,這位先生……

  趙虞暗暗咋舌。

  想當年,那位公羊先生是他們魯陽鄉侯府的東席先生,受他們父親魯陽鄉侯托付,教導兄弟二人文識,然而就當時趙虞看來,那位先生也就隻是一位普通的儒士,沒想到,這位老先生竟然如此精通用兵。

  “不隻是精於用兵。”

  見趙虞說起那位公羊先生,張季笑著說道:“公羊先生對於治民、治軍皆爛熟於心。在治軍方麵,公羊先生賞罰嚴明,重賞有功,使得江東義師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在治民方麵,公羊推崇井田製,迅速穩定了民心……”

  哎喲,井田製,儒家的‘祖宗之法’啊……

  趙虞強忍著想要笑出聲的衝動,著實憋地難受。

  在他看來,井田製其實已經是落後的製度了,無論是秦國時期隱患巨大的‘軍功爵製’,亦或是漢國時期的‘名田製’,都要比井田製更適合據周朝至少一千年後的當代。

  但奇怪的是,儒家弟子就偏愛井田製,哪怕是孔子、孟子等幾位聖賢亦是如此,包括今日的那位公羊先生——說句玩笑話,看公羊先生如此推崇井田製,可見他是非常‘純正’的儒家弟子了。

  當然,調侃歸調侃,看這兩年天下的動蕩程度,趙虞覺得那位公羊先生推行井田製倒也沒什麽問題,畢竟井田製的核心是‘公田’:分發私田於百姓,換百姓出力耕種公田,使占有公田的國家、公族、貴族獲利,這即是井田製的本質。

  但人都有私心,久而久之,絕大多數百姓都忙著經營自己的私田,不肯為國家、公族、貴族占有的‘公田’出力,甚至於,就連貴族、公族都在忙著經營私田,不肯出力耕種國家的‘公田’,再加上鐵製耕具與耕牛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農耕的效率,使得私田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公田,因此井田製便名存實亡了。

  但現如今,大河以南幾乎都陷入了戰火的動蕩,無數難民流離失所,在這種情況下,公羊先生推行井田製,倒確實可以起到‘安民’、‘積糧’的效果:分發私田可以快速籠絡民心,安撫民心;而公田則可以最大程度為江東義師籌集糧草,可謂是一石二鳥。

  這與潁川郡丞陳朗推動的‘以官田安頓河南難民’,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井田製終歸是落後的製度,即便能短暫地發揮作用,終究也會被淘汰——昆陽的‘戰時管製’亦是如此,隻能用於一時應急。

  在思忖了片刻後,趙虞問張季道:“這麽說,江東義師已經打下濟寧了?”

  “是的。”

  張季點了點頭,微帶笑容地說道:“我到山陽郡的時候,義師就已經打下濟寧了。……哦,公子可能不知山陽郡在何處,山陽郡位於東平郡的南側,東平郡的東部,即是濟寧。”

  雖然張季做出了解釋,但趙虞還是沒有一個大概。

  於是,張季簡單畫了一副地圖,標注了已被江東義師占據的幾個郡縣。

  這一看不得了,如今江東義師的地盤,比魏蜀吳三國時期的吳國還要大了。

  “江東接下來有何打算?”趙虞正色問道。

  張季想了想說道:“我來時,義師已在攻打東平郡。……章靖既敗,東平郡已無抵擋之力。想來公子要問的,是江東打下東平國後,到底是往東打濟北、泰山、山東,亦或是向西打濟陰、陳留、梁郡……”

  “唔。”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見此,張季便解釋道:“公羊先生的本意是打濟北、泰山、山東,繼而以泰山、濟水為天塹,與晉國分而治之,厲兵秣馬,但其餘幾路義師卻希望江東攻打梁郡……本來,其他幾路義師意願並不能影響到公羊先生,但奈何大公子亦堅持要打梁郡……”

  “哦?”

  趙虞眼眸中閃過幾絲異色,輕聲問道:“莫非是為了那個……童彥?”

  張季笑了下,旋即收斂的笑容:“大公子沒有明說,但大概是這個意思了。”

  事實上,不止梁郡都尉童彥,梁郡的郡軍,亦是他們打算報複的。

  張季不會忘記,以他族叔張純為首的一大批在鄉侯府當衛士的族人,當日就被那些從梁郡調來的軍隊屠戮,雖然那些士卒也隻是聽從軍令,但這並不意味著張季會放棄報複。

  他們的大公子,亦是如此。

  話題,逐漸變得沉重了呢……

  抬手揉了揉額角,趙虞又問張季道:“你回來前,想必與我兄交代過了吧?他有什麽話讓你帶給我麽?或許我能給江東提供一些助力。”

  “有。”

  張季猶豫地看了一眼趙虞,一臉遲疑地說道:“大公子的原話是……報仇有我,你莫插手!”

  “……”

  趙虞愣神地看著張季,半晌才仿佛夢醒般問道:“抱歉,我方才沒聽清,他說什麽?”

  見趙虞臉上沒了笑容,張季訕訕說道:“公子息怒,大公子的心思是好的……當我告訴他公子您還活著時,大公子喜極而泣,此事我親眼所見,絕沒有半點虛假。但……”

  他偷偷看了一眼趙虞的神色,委婉地說道:“但大公子不希望公子您插手報仇的事,他希望您安安分分地過日子,延續趙氏血脈……”

  “……”

  整整長達十幾息的工夫,趙虞默不作聲,神色莫名地看著張季。

  旋即,他這才笑著說道:“好個江東的‘伯虎公子’,幾年不見,口氣變大了嘛……”

  盡管他曾經口口聲聲說‘我兄長’、‘我兄長’,但平心而論,趙虞從未將他兄長趙寅真正視為長兄,畢竟趙寅比他大不了多少——趙寅是寅時生,而趙虞是申時生,兄弟倆隻相差六個時辰。

  鑒於某些原因,趙虞反而將其視為弟弟。

  而現如今,這個‘弟弟’口氣大了,居然擺起了長兄的架子,這讓趙虞著實有些不爽。

  可能是感覺到眼前這位二公子心中不快,張季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些年,大公子吃了不少苦,確實有了一些改變……”

  說到這裏,他忍不住又看向眼前這位二公子。

  他由衷覺得,論吃苦、論變化,眼前這位二公子亦不遑多讓。

  誰能想到,七年前為了捕一隻蟬而從樹上摔下來的這位二公子,僅帶著一名侍女,就收服了一夥山賊,甚至於,今時今日成為了潁川郡的都尉。

  輕哼一聲,趙虞淡淡說道:“哼,我就當他沒什麽話托你轉告。”

  “……”

  張季不禁苦笑了一下。

  唉,兩位公子年紀都大了,脾氣也都見長了……

  而就在這時,卻見趙虞伸出右手,滿臉笑容地說道:“總之……歡迎回來,張季。”

  張季心中一震,當即起身,於趙虞跟前單膝叩地。

  “張季不勝榮幸。”

  至此,張季回歸趙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