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天火焚城,阿裏什地獄【4000字·欠賬加更9/9】
作者:橡皮泥戰士      更新:2021-08-30 08:14      字數:4297
  埃及的這次攻擊,並不隻是針對以色列空軍這麽簡單,這是一個龐大的空陸協同作戰計劃,否則也不需要三軍總司令伊斯梅爾親自下場,通宵達旦的進行戰前部署了。

  地中海空戰爆發的同時,已經不可能受到任何空中威脅的埃及陸軍開始按照既定方案分頭行動。

  第二軍團以渡河的橋頭堡為中心,沿著運河兵分兩路,向北、向南步步逼近,穩穩推進,清掃巴列夫防線的殘餘敵軍。

  雖然巴列夫防線背後的以色列主力部隊已經被成建製火化,但在渡河的橋頭堡南北兩個方向仍然散布著大量的哨所,如果不拔除,埃及軍團的補給線將時時處在他們的騷擾之下。

  這個工作宜早不宜遲,否則哨所中的猶太兵逃到提赫高原的山區打遊擊的話,就不好辦了……

  巴列夫防線,以軍有17個加強哨所,間隔10-30公裏。

  防線(西奈一側)向東延伸2-10公裏雖然有一條平行於運河的容易通過的平地,卻又散布著大量的灘塗、沼澤,有天然形成的,也有開挖運河造成的,這對裝甲部隊的通過不是很友好。

  好在這一點也同樣困擾著之前的侵略者猶太人,而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在之前六年已經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從這一條平地再往東延伸,是一片緩緩升起的沙丘,一直延伸到沙漠邊緣的山脊線,以軍在這條山脊線背後構築了南北向的炮兵公路,便於防區內的裝甲部隊快速移動。

  現在,這條路屬於埃及第二軍團了。

  第二軍團開拔之後,第三軍團則離開了薩姆-6防空導彈陣地的保護傘,開始向東挺進,直逼阿裏什。

  坦克可以用自己的履帶摩托化開進,但長途摩托化開進的機械損耗非常大,尤其西奈半島北部這種灘塗沼澤遍布的路況,等抵達阿裏什的時候,可能很大一部分坦克都因為各種故障不能動彈了。

  為了保障攻擊質量,指揮部將第二軍團和調過來協防的第一軍團的坦克運輸車全部集中起來,將第三軍團的所有坦克都裝上大平板拖車,由重型卡車拖帶行進。

  當然,這樣的開進高度依賴良好和暢通的公路,這個問題依然被猶太人提前解決了。

  但危險的是,在行進中整個運輸線會拉得很長,而且不具備任何防禦能力,無論是遭遇空襲,還是遭遇裝甲部隊伏擊,都會對整個坦克部隊造成極大的傷亡……

  正因如此,伊斯梅爾雖然早就準備好了坦克運輸車,卻仍然等到地中海空戰打響,以色列空軍騰不開手時,才下令讓第三軍團開拔。

  至於以色列的裝甲部隊嘛,他們還在趴窩!

  這個時候,龜縮在阿裏什的三個以色列裝甲旅和兩個機械化旅還在一片混亂中等待著他們的指揮官到來,戰爭爆發後的14個小時內,他們所做的僅僅是搶修了雷達和高炮陣地而已,至於霍克導彈陣地,那已經是一片廢墟了……

  為什麽要等指揮官呢?

  這就歸功於以色列跟國防動員一樣複雜而且怪異的軍製了。

  以色列國防軍最高軍銜是中將,而總參謀長是國防軍中唯一的中將,軍區司令、海陸空軍司令以及裝甲部隊司令都是少將,所以國防軍實際的晉升上限就是少將軍銜,以身殉國的奧倫·穆夫曼準將絕對算是空軍的重量級大佬了……

  更加怪異的是,以色列的的預備役比常備軍更能打!

  由於國家小,人口少,無力常年維持一支大規模的現役的常備軍,以色列實施全民兵役,男女都一樣,但猶太人從軍的熱情,其實也並不都是很高漲。

  所以,很多有才華的猶太人服完兵役,不願在軍中發展,而是早早回到社會。

  在一定年限之前,這些人都是預備役,當然他們離開軍隊的原因不是因為軍事素質不好,而是因為地方上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就比如沙龍,他再往上升也就是總參謀長,可以色列國防軍中比他資曆足的大佬比比皆是,而且總參謀長埃拉紮爾將軍的身體很好,誰知道他能熬到什麽時候?

  所以,趁著現在聲望甚篤,投身政界才是明智的選擇。

  這些預備役官兵回到地方上後,每年依然要回到軍隊中接受強化訓練,軍事技術並不放鬆,由於他們不受常備軍軍官崗位輪換製度的限製,官兵一起訓練,配合默契,凝聚力極強。

  而且,以色列這種豬嫌狗不愛的,又要常年打仗,預備役幾乎都是見過血的老兵,實際戰鬥力自然超過常備軍了!

  戰爭時期緊急動員之後,預備役師長常常由離任的軍區司令或者兵種司令擔任,不僅資格足夠,而且對戰區和作戰計劃熟悉,能很快形成即戰力。

  這樣一來,以色列南方司令部,就出現了有趣的一幕:

  剛剛出任南方司令部司令不到三個月的戈南少將,麾下兩個精銳裝甲師的師長竟然都是他三個月以前的老首長……

  阿裏埃勒·沙龍少將在三個月以前退役,並投身政屆,參與組建利庫德集團,戰爭爆發後,他被緊急征召出任預備役裝甲師師長。

  而在三個月前,他和戈南少將的位置是反的,沙龍是南方司令部司令,戈南是預備役師長。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半個月前剛剛從裝甲兵司令的位子上退下來,還沒來得及再就業的亞伯拉罕·布蘭·阿丹少將身上:

  沙龍擔任南方司令部司令期間,阿丹擔任裝甲兵司令另,戈南則是阿丹的嫡係部下。

  阿丹當第7旅旅長時,戈南是第7旅的營長,阿丹當塔爾師副師長時,戈南當第7旅旅長,戈南當預備役師長時,阿丹已經是裝甲兵司令了。

  手下兩個主力師長都是自己的前任上司,而且是以色列功勳卓著的猛將,而且倆人本來就是六年來西奈半島作戰計劃和消耗戰防務的主要策劃人,這讓南方司令部的指揮關係變得非常微妙……

  由於部隊規模經常變化,一個預備師說沒就沒,說有就有,為了便於戰時指揮,部隊番號就用指揮官的姓名替代,比如:

  阿丹師和沙龍師。

  阿丹師是駐守西奈半島的第一個裝甲師,後來阿丹升任部隊司令,這個師的番號可以改了,但他們仍在阿丹麾下作戰,所以名字就沿用至今,直到被火化……

  被火化兩萬八千人,聲名顯赫的阿丹師這個番號已經消失,也就是阿丹半個月前閃了,否則他將會先於奧倫·穆夫曼準將成為——

  以色列開戰以來犧牲的最高將領!

  現在,問題出在阿裏什。

  阿裏什的三個以色列裝甲旅和兩個機械化旅隸屬於不同的三個師,這在昨天並不是一個問題,可後來他們的師長卻帶著本應該趕來匯合的六個坦克旅掉頭去支援戈蘭高地了!

  於是,指揮官的任命就成了一個問題。

  戈南去開會之前,考慮讓阿丹或者沙龍去阿裏什,因為在這個時候,隻有他們倆才鎮得住這些個隸屬不同的驕兵悍將,但是究竟派誰去,這又很為難。

  阿丹的部隊已經沒了,作為老部下戈南很想把這五個旅給他,好讓老首長能借此重整旗鼓,血洗恥辱……

  但是,按照總參謀部的部署,那五個旅是棄子!

  這要是把阿丹派過去,萬一埃及第二、第三軍團東進,就算強如阿丹也絕對抵擋不住,到時候別說血洗恥辱了,晚節保不保不住都不一定……

  那麽,讓沙龍去?

  但是這個家夥又不好忽悠,沙龍是出了名的桀驁不馴,關鍵他又能跟士兵們打成一片,在軍中威望極高,要是冒冒失失把這個命令甩出去,那邊肯定會吐他一口鹽汽水——

  艸尼瑪,當老子是煞筆啊?

  猶豫再三,戈南決定把這個頭疼的問題帶到會上,反正他這個南方司令部司令也快成個空殼兒了,大不了一拍兩散,誰愛當誰當……

  阿丹對戈南的想法一無所知,他正在南方司令部焦急的等待著去總參謀部開會的戈南司令回來,因為以目前狀況看,他的最高司令部對他的任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讓他帶著兩萬八千鬼魂去戰鬥嗎?

  沙龍還沒有到,他比阿丹這個沒事兒老在軍區晃悠的家夥瀟灑多了!

  戰爭爆發的前一天下午,沙龍在利庫德黨總部忙著收尾競選的事,接到了最高司令部的電話,要他馬上向自己的師部報到。

  結果等他給南方司令部打電話之後,又得知情況沒有什麽變化,以色列並沒有準備先發製人,於是沙龍就帶著老婆孩子,前往內格夫沙漠裏自己的農場度贖罪日了……

  不過,平靜的贖罪日很快被殘酷的戰爭打破。

  接到南方司令部的催促,沙龍隻好整理了隨身物品,與家人道別,急匆匆的返回師部。

  但這時候,總參謀部又有了新的部署,他的師下轄的包括圖維亞·拉維夫上校、海姆·埃萊茨上校和阿姆農·雷謝夫上校的三個坦克旅被調往戈蘭高地支援,跟阿丹一樣,沙龍成了光杆師長……

  踏馬的,調老子的兵,還不讓老子指揮?

  那還玩個蛋!

  一氣之下,沙龍索性驅車離開師部,回家抱老婆去了!

  基於上述原因,阿裏什的五個旅就那麽亂哄哄的在軍營裏混吃等死,直到雷達被修好,他們才開始關注地中海上空的激戰。

  殊不知這個時候,埃及第三軍團已經磨刀霍霍向豬羊了!

  當穆罕默德上校率領大勝而歸的195架飛機返航的時候,蘇伊士運河西岸的空軍基地悄然飛起25架圖-16轟炸機。

  這一次,他們有恃無恐,並沒有在埃及上空盤旋,而是越過運河徑直向阿裏什的以色列基地飛來……

  圖-16轟炸機的最高飛行速度為0.86馬赫,150公裏的航程隻需要不到9分鍾時間,當然他們並不需要飛150公裏,機翼下掛載的兩枚AS-5“蛙魚”空地導彈射程在50~150千米。

  所以4分鍾後,25架圖-16轟炸機在距離阿裏什100公裏的一萬米高空投下了50枚AS-5“蛙魚”空地導彈!

  與上次不同,這50枚“蛙魚”的戰鬥部裝的是反輻射彈頭,阿裏什的以色列基地之前用雷達照射著地中海方向,在發現195架埃及飛機的返航路線上又多了25個亮點時,並沒有引起重視。

  畢竟那還在100公裏以外,而且就算重視了,又能怎麽樣呢?

  霍克防空導彈陣地還在燃燒呢……

  直到他們發現50個小目標徑直衝著自己飛了過來,這才一陣雞飛狗跳,關雷達的關雷達,呼叫高炮的呼叫高炮,甚至把庫存的高射機槍都擺了出來。

  然而,並沒有埃及飛機來襲!

  基地雷達提供了強烈的輻射源,50枚AS-5“蛙魚”空地導彈以1.3馬赫的初速度速度從萬米高空疾墜直下,高炮、高射機槍什麽的並沒有對它們造成任何威脅。

  超過四十次劇烈的爆炸之後,以色列駐留在阿裏什的五個旅經過短暫的複明之後,又變得又聾又瞎了……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25架圖-16轟炸機開始剛剛返航,100架米格-17戰鬥機和80架蘇-7B攻擊機組成的180架龐大機群又飛過了蘇伊士運河,而他們的機翼下全部掛載集束炸彈!

  昨天下午轟炸巴列夫防線東側的以色列阿丹師的時候,埃及空軍還有些生澀,甚至帶著一絲恐懼,怕以色列戰鬥機不知什麽時候就會來臨……

  然而,在目睹了早上的那場空戰之後,那一絲恐懼早就被驕傲和自豪而代替,這些米格-17戰鬥機、蘇-7B攻擊機飛行員都快羨慕死那些開米格-21的家夥了!

  這種好事兒,啥時候能輪到咱們頭上?

  這不,好事兒來了!

  使用集束炸彈是一種非常殘忍的轟炸方式,整個彈體由小型炸彈集合而成,每個小型炸彈稱為子炸彈,因此又稱子母炸彈。

  每枚集束炸彈的彈體中,都有數百顆約網球般大小的球形子炸彈,空投之後降低到目標高度再進行空中分解,散布子炸彈到廣範的地麵造成區域性殺傷。

  數百枚集束炸彈同時被投下,數以十萬計的子炸彈鋪天蓋地的激射到整個軍營裏,這對於集中在軍營裏的以色列戰士而言,簡直像是地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