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事不妙
作者:黎湘王爺      更新:2021-06-30 19:47      字數:3004
  第124章大事不妙

  ??早在那日劉六為鄭圖告假之時,小種相公便與劉六見過一麵。

  ??對於鄭圖手下這個機靈的掌櫃,小種相公還是有很深的印象的。

  ??可如今劉六竟以西夏密探的身份來到李清的軍營,小種相公心中很是驚駭。

  ??若不是李清與西夏勾結之事本就是鄭圖舉報,小種相公都差點懷疑起鄭圖來。

  ??而劉六一進了帳篷也看到了小種相公,害怕小種相公誤會,便趕緊找了個機會暗中朝小種相公使了個眼色。

  ??看到劉六那般表情,小種相公的心裏才算安定下來。

  ??看來本經略的眼光還不算太差,起碼這個鄭圖就沒有看錯!

  ??小種相公在心裏這樣安慰著自己。

  ??劉六見到李清趕緊裝作十分緊張的樣子說道。

  ??“李將軍,大事不妙!昨天晚上,我們給您送信的密探被人發現了,投誠我大夏之事,還請李將軍速速做出決斷!”

  ??看著劉六一副緊張的神情,李清隻是指了指被綁在一邊的小種相公,將昨日之事對劉六說了一遍,麵色莊重地對劉六說道。

  ??“如今本將軍已經再無退路,小種相公在被我扣下之事隻怕瞞不了多少時間,最遲今晚,本將便會帶著手下的軍隊投奔大夏!”

  ??“你且速速回去,趕緊派人在邊境上接應本將軍!”

  ??“在下明白,不過……”

  ??當著李清的麵,劉六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小種相公對李清說道。

  ??“咱們大夏皇帝曾多次說過,這小種相公乃是世間不可多得的帥才。”

  ??“將軍若是能將之生擒回我大夏國,我大夏皇帝必有重賞!”

  ??“這是自然,盡管放心,本將軍一定把小種相公活著帶到你們皇帝麵前!”

  ??劉六如此言說自然是為了保住小種相公的性命,而李清也知道,小種相公便是自己與西夏皇帝討價還價的絕佳籌碼,自然不會對小種相公動殺心。

  ??交談中,劉六也曾試探著對李清提議讓自己先帶著小種相公回到西夏。他想要接著這個由頭直接把小種相公就出來,卻被李清一口回絕。

  ??劉六見狀也隻好作罷,隻是象征性的與李清討價還價了一番。

  ??而後,劉六便以回西夏匯報為由趕緊向李清辭行。

  ??李清軍營外的小山上,鄭圖正在擔心劉六有沒有露出破綻之時,便見到劉六從營帳裏走了出來。

  ??鄭圖趕緊對一旁的龐萬春說道。

  ??“龐大哥,你去接應一下劉六,留意一下他屁股後麵有沒有尾巴!”

  ??龐萬春領命而去,不久,便帶著劉六回到鄭圖身邊。

  ??“怎麽樣,你此般進得軍營可看到小種相公?”

  ??“大官人盡管放心,現下小種相公隻是被李清那雜種綁在營帳裏,沒有性命之虞!”

  ??“小的怕李清對小種相公下手,還特地告知李清西夏皇帝對小種相公頗為仰慕,要讓他把小種相公活著帶到西夏。”

  ??“做得好!”

  ??鄭圖讚賞的拍了拍劉六的肩膀。

  ??而後鄭圖趕緊吩咐在場的丁壯先找一處不會被李清軍隊察覺的地方休息,養精蓄銳準備到了晚上再去劫營。

  ??龐萬春、魯達等人被鄭圖安排守在幾處必經的山道上,以防止有真正的西夏人前來與李清匯報情況。

  ??而鄭圖則一個人大搖大擺的跑到了李清的軍營前。

  ??“來者何人!”

  ??鄭圖剛到了營帳外便被一眾軍士攔住了去路,他下馬拿出提轄腰牌呼喝道。

  ??“咱家乃是渭州經略府上提轄鄭圖,今日特來此接小種相公回經略府!”

  ??見到鄭圖手上的腰牌,守門的軍士趕緊到大帳中向李清報告。

  ??李清自是不能讓鄭圖知道自己將小種相公扣下之事,便趕緊帶著幾個衛士出門將鄭圖迎接到營帳之前。

  ??鄭圖剛要走進大帳,便被李清攔下。

  ??“鄭提轄,小種相公正在營帳裏醒酒,你若是貿然進去隻怕小種相公會怪罪!”

  ??說罷,李清假模假勢地在營帳外施了一禮,喊道:“小種相公,經略府上的鄭提轄過來接你會經略府了!”

  ??一會,便從營帳中傳來了小種相公的聲音。

  ??“原來是鄭圖啊,本經略昨日飲酒太多,現下還有些頭疼,就先不回經略府了!”

  ??“那要不要卑職在此處等上幾個時辰?”

  ??聽到鄭圖的言語,李清暗道了一聲難纏。

  ??營帳中,小種相公被一個衛士用長刀頂著咽喉,他知道,鄭圖此來是為了穩住李清,便向營帳外喊道。

  ??“不必了!本經略還有些事情要和李將軍商量,最近幾天便在這裏住下。”

  ??“你且先回經略府讓老虞侯把府上的公文一道送來,本經略也好在這裏辦公!”

  ??見小種相公領會了自己的意思,鄭圖便施禮告辭。

  ??看著鄭圖離去的背影,李清長舒了一口氣,卻不知道自己心裏的算盤早就被鄭圖摸了個一清二楚。

  ??而後鄭圖便趕緊回到渭州城找到了老虞侯。

  ??“鄭兄弟,我已經讓三千人馬埋伏到邊境上,隻要看到李清的部隊便會衝上去阻擊!”

  ??聞聽老虞侯之言,鄭圖皺了皺。

  ??三千人馬實在是太少了,若是李清全力逃竄隻怕很難將他留在大宋邊境以內。

  ??看到鄭圖那般神色,老虞侯便知道鄭圖是嫌棄兵馬太少,有些無奈的對鄭圖說道。

  ??“鄭兄弟,你就莫要嫌少了,想要調動城外的官軍需要樞密院下發的文書,就是這三千人馬都還是經略相公的私軍呢!”

  ??聽到老虞侯如此一說,鄭圖才想大宋的兵製。

  ??在宋朝,統兵權與調兵權勢分離。小種相公雖然是一方經略,但實際上並沒有隨意調動軍隊的權力。

  ??好在到了北宋末期,武將的地位略微有些提升,很多地方的大將都有了自己的私軍。小種相公的種家軍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種家三代人的經營下,種家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萬計。

  ??正是憑借著這萬餘精銳,小種相公才得以雄踞西北,在與西夏的戰爭中屢建奇功。

  ??老虞侯能夠從萬餘種家軍裏調出三千已經不易了。

  ??想到這裏,鄭圖便不再糾結兵力的問題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