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國債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9      字數:4631
  渝都。

  明國大樓,八樓。

  “他們太過分了!”劉勁有些憤憤不平,拍著案桌,說道:“朝廷用來用去,就這一招了嗎,對袁紹是這樣,對我們也是這樣,難不成他們看那一方諸侯不順眼,就能定為叛逆乎?”

  昔日曹操和袁紹開戰,用了也是這一個詔書,下聖旨,不接,自然就是叛逆,這一點,也沒有毛病啊。

  “你說的沒錯!”

  胡昭神色冷沉:“他們現在就有這樣的權力,天子在曹操的手中,自然是曹操說誰是朝廷的叛逆,現在他們說我們明國是叛逆,我們明國就是叛逆,最少天下百姓,都願意相信朝廷!“

  眾臣聞言,微微有些沉默,對視了一眼,能看得出對方的眼眸,都是略顯苦澀的。

  大漢四百年底蘊太深厚了。

  雖然各方諸侯獨立,大漢已是名存實亡,可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天下子民,皆為漢民,百分之七八十,都在尊崇天子。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這時候就徹底的體現出來了。

  如今天子在許都。

  自然是許都說什麽,那就是什麽了。

  許都要拿捏一個牧景的罪名,不要太容易了,天子的聖旨,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聖意,聖意之下,不尊者,不是叛逆,是什麽。

  “好了!”

  牧景倒是笑了笑,道:“也別怪人家用老手段,正所謂計謀這個東西,不怕用舊,隻要合適,就足夠了,現在他們用過這一招,對付我們,剛剛好,我們現在無可辯言,孤隻要不去許都,怎麽都是叛逆!”

  “計謀倒是不錯的,就是有些太惡心人了!”戲誌才也很冷靜,這個結果,在之前就已經猜測得到了,如今不過隻是證實了而已。

  “吾等還是商討一下,該如何應對,大軍壓境的時間,恐怕已經你不需要很久了,如果我們應對不及時,邊境線就會被突破,屆時我明國百姓遭殃,民心必然動蕩!”

  秦頌幽幽的開口說道。

  “雖朝廷有勢,然天下子民非皆然愚昧者,此事尚有挽回之意!”蔡琰冷沉的說道:“最少在明國境內,百姓們還是支持大王的!”

  以他這個身份,說出的這句話,就已經說明,他有足夠的能力,能穩得住明國境內的民心歸屬,不會讓明國沒有對外開戰,就先陷入了一個民心自亂的局麵。

  “我軍調動,已經開始,兵力調動並不難,一來我明國在馳道建設上冠天下之絕,近些年大廝修路,不管是官府的還是民間籌資的,不少道路建起來,等於打通了我們明國四方的聯係!”

  黃忠最後開口,他直接就在軍事上下了決心:“如果樞密院願意,能在半個月之內,把西境駐紮的昭明軍兩個軍還有我們境內的景平軍四個主力軍,直接調上戰場,但是……”

  他話音一轉,微微有些苦澀:“就算我們主力能調遣上去,後勤沒有能補充的上,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作戰會變得異常艱難!”

  眾人聞言,瞬間變得有些深沉起來了。

  打仗,始終打的是國力,是一個國家的生產力。

  一對四,在軍事上,其實明軍並不怕他們,哪怕是堂堂正正正麵廝殺,明軍也自然為主有足夠的戰鬥力。

  可是一旦後勤跟不上,這個後勤包括糧草,軍械,等等的東西,都跟不上,那就會出大問題的。

  明軍有很大的優勢,這優勢,有一個部分也是集中在軍械先進之上,憑借著超於很多諸侯的軍械配備,明軍的戰鬥力穩穩的能超過他們一半,可軍械會消耗的,如果補充跟不上,很容易就會失去這方麵的優勢。

  如今的局勢,明軍在兵力上,肯定是劣勢。

  一旦失去軍械優勢,那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黃忠還沒有考慮把主力調遣上去,就已經開始籌備後勤了,但是後勤進展的速度,還真是不夠快。

  “後勤方麵,催促後勤司和軍工司,同樣,政事堂方麵,不惜一切代價,為戰爭讓路!”牧景沉默了一下,直接下了之以。

  “諾!”劉勁等人拱手領命,但是神色卻不太好,打仗的消耗,太大了,他們倒是怕,明國有些撐不住。

  牧景倒是看出來幾分了:”政事堂那邊,很緊張嗎?”

  “去年的時候,可能沒想過今年會打這麽大一場傾國之戰,在很多地方,消耗了很多錢帛,另外我明國建立時間短,而且在這期間,一直進行改革,貫徹新政,因此明國在這方麵投入比較大,卻還沒有到一個可以收獲的季節,所以我明國的國庫並沒有想象那般的滿,反而有些空!”劉勁實話實說,在做的皆為昭明閣參政,是明國決策層,沒有什麽好瞞著的,他苦澀的說道:“局部戰爭可以打,可傾國之戰,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國庫必空!”

  “孔明,你的意思呢?”牧景聞言,眸光閃爍了一下,最後落在了胡昭的身上。

  “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看大王願不願意!”

  胡昭道。

  “說!”牧景眸子微微眯起來,有些銳利。

  “明豐錢莊!”胡昭說道:“據我所知,單單是明豐錢莊這塊招牌,就值一年稅務收入了,如果大王願意把明豐錢莊拿出來了,那麽我們,能輕而易舉的渡過這一次的財務危機,而且有足夠的財帛糧草來支持這一戰!”

  這些年,明豐錢莊就好像滾動的雪球,越滾越大,甚至已經有了足夠撼動朝政的力量,卻遊離在朝堂之外。

  這已經讓胡昭很眼紅了。

  關鍵執掌明豐錢莊的明麵上是牧景,可暗地裏他是知道的,那是往後蔡琰,想到蔡琰執掌了明豐,他就有些坐立不安了。

  不過一直沒有機會,他也不敢亂來,畢竟這個龐然大物要是動起來,整個明國都會地震。

  牧景也明白胡昭的心思。

  這人一心為公,倒是沒有多少私心,之前和蔡琰聯手逼迫自己,如今提防蔡琰,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為了明國未來的發展而已。

  不過他的眼光,還是有些太過於短淺。

  “殺雞取卵,並非好事!”牧景輕輕的搖搖頭。

  在這個關頭,其實很多人都心情動蕩的,他們甚至不知道,明國能不能撐得住,特別是商戶,商戶敏銳性強,利益心重,有時候更善於趨吉避凶。

  明豐錢莊和商戶之間糾纏太深了,大宗交易,基本上都是在明豐錢莊的見證,大部分資金走的也是明豐錢莊。

  如果在這個人心不穩的時候,把明豐錢莊給拿回來,日後不管如何,這一塊招牌,肯定就是毀掉了。

  在牧景的心中,明豐錢莊可是相當於支持整個明國金融體係的支柱,日後將會是發展明國經濟的一柄利刃,他怎麽可能做出殺雞取卵之事。

  “可是大王,如今我們明國,已是為危在旦夕,若能渡過今日之危急,哪怕明豐錢莊毀掉了,日後還能重建一個明豐錢莊,不過相對而言需要多一點時間而言,可若是渡不過,一切皆休也,吾認為,哪怕殺雞取卵,也是值得的!”

  胡昭強硬的說道。

  “還不至於!”

  牧景搖搖頭:“我明國雖難,可也還沒有到這個地步,財務有危急,那是正常的事情,必然孤以一國之力,迎戰整個天下,豈能不難也!”

  “那大王可有解決之法?”

  劉勁站出來了,緩和一下兩人之間的氣氛。

  這一君一臣,這兩年的氣氛就不太多,針鋒相對的場合並不少,雖然所有人都知道,胡昭為為公之心,包括牧景也知道。

  可是繼續這樣下去,讓劉勁有些擔心胡昭,畢竟牧景是君,你樣樣都把他頂死了,遲早會積怨成恨的。

  “辦法倒是有一個!”

  牧景這些天,豎起來枕頭,想過了,融資的手段,對他來說,並不少,他甚至能在短時間之內,籌集到大量的資金。

  可這些手段,都有缺陷,俗稱坑蒙拐騙,畢竟打仗是付出,並非盈利的活,消耗的是真真實實會的物資。

  所以想來想去,他隻認為,一個辦法是最有效的。

  那就是攤開來說。

  少幾分套路,倒是多一些真誠,這樣或許更有用一點。

  “大王明示!”

  眾人的目光看向了牧景。

  “借錢!”

  牧景淡淡的吐出了兩個字。

  “向誰借?”

  這才是關鍵的,胡昭直接問出來了。

  “明國百姓!”

  牧景淡淡的說道。

  “明國百姓?”

  眾人麵麵相窺,有些想不透牧景的葫蘆裏麵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如果說向一些世家門閥,鄉紳豪族,甚至是向一些商戶,他們都能理解,畢竟明國這些年經濟繁榮,富裕的人豪族並不少。

  可普通百姓,能拿出多少錢啊。

  “孤這兩日,做了一份計劃書,你們看看,然後我們再商量一下,有沒有實行的可能!”

  牧景拍拍手。

  霍餘把幾分計劃書遞出來了,放在一個個參政的案前。

  這上麵寫的一些術語,有些複雜,相對而言,黃忠這樣的將軍,看了略微吃力一點,但是牧景已經盡可能的寫的簡單一些了。

  胡昭戲誌才劉勁這些人,倒是看的很快,也看明白了不少。

  “國債,倒是一個挺新穎的方式!”

  一個時辰之後,胡昭合上了計劃書卷宗,目光看著牧景,問:“有兩個問題,大王可願意為我解惑?”

  “說!”牧景咧嘴一笑,說到金融,那可是他最擅長的,在這個領域之中,他是宗師級別的,糊弄這些人,不要太容易了。

  “第一,舉國而債,從未有的過的事情,如此以來,必然會國人知朝堂之近況,需要欠債,代表入不敷出,一個入不敷出的朝堂,會不會讓百姓惶惶不安起來了,民心若亂,別說外敵,我明國就已經自絕與黃泉路上了!”

  “這個問題,問的好!”牧景笑了笑,道:“民心這東西,看你怎麽去理解的,相信你的人,會用一百種方式來說服自己相信你,不相信你的人,也能找出一百個懷疑你的理由,如今我明國,已為天下之敵,朝堂之上能藏得住事情的並不多,要打仗,就必然是要消耗,舉國之力而戰,消耗之大,可想而知,財政出了問題,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若是出不來問題,他們才會懷疑,所以我們堂堂正正的欠債,反而是一種安撫民心的手段!”

  “不明白!”

  眾臣一頭霧水,聽明白了一些,但是也聽不明白一些。

  “舉個例子,漢升將軍,如果戲誌才那廝欠你一萬錢,你是希望他突然暴斃,還是希望他長命百歲?”牧景看著旁邊的黃忠,問。

  “那當然是希望他長命百歲,他死了,誰換我錢啊,與其麵對孤兒寡母哭哭啼啼,還不如讓他穩穩當當的把錢還給我!”黃忠不用思索,直接說道。

  “那不得了!”牧景道:“若是我明國皆欠天下子民之錢帛,恐怕最希望我們屹立的,就是他們了,有時候民心也可以很現實的!”

  欠錢的都是大爺,這一點,不管是哪個朝代,其實都不變的,道理就是這個道理,變的或許是方式而已。

  “好吧!”

  胡昭被牧景有些歪的歪理給的說服了,因為他把這種例子放在自己的身上,他也會做出黃忠那樣的選擇:“這點算你說得通了,那我問你第二點,你如何能讓國債銷售出去,如今關口,天下皆惶惶不安,我明國百姓,或許有大半都在認可,明國根本撐不住的,他們還會來購買國債劵嗎?”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去!”牧景平靜的回應胡昭:“第一,利誘,借錢就有利息,國債的利息,我會定的高一點,錢帛所誘往往是有人會奮不顧身!”

  “第二,這件事情,明國朝堂不會親自操辦,而是利用明國未來五年的稅務作為抵押,交托給明豐錢莊去操辦,這樣顯得更加公正有說服力一點,明豐錢莊比較是底蘊深厚,我相信他們會這麽認為,就算我們載了,明國完了,明豐錢莊還有足夠的錢,賠他們!”

  這就是保證。

  以明豐錢莊的錢財底蘊,就是一個保證。

  曾經有人傳言,這些年明豐錢莊如同一個賺錢的機器,收攏的四麵辦法的錢帛,包括金餅,五銖錢,通寶,等等的錢幣,甚至在儲備上超過一百萬金。

  雖然隻是傳聞,但是也說明的明豐錢莊這些年在經濟上的影響力了。

  他們還真的比明國朝堂,更能讓下麵的百姓相信。

  “而第三,造勢!”

  牧景說話的條理很清楚,有依有據,並非張口就來的:“人是一種的群體生活的動物,如果你想要他們做點什麽,那就要去引導,隻要有人願意先做了,自然就會有人跟著去做,隻要把這個勢頭做出來了,孤相信明國的百姓,會持著對我明國的信任,而把這些國債券購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