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新政辯論 一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4760
  不見硝煙,不見血,但是戰爭總歸是戰爭,隻要是戰爭,哪怕是最大限度減弱傷亡,總歸還是存在傷亡的。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明侯府要完成變法改製,必然要對地方根深蒂固的鄉紳豪族動手,一旦動手,聲譽上會受到折損,也多多少少會有傷亡。

  這都是免不了的事情。

  但是既然要下定主意,做一件事情,那就要的做到底。

  牧景本來就不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

  哪怕明知道前方困難重重,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下去,因為他堅定的相信,他所做的是對了。

  “主公,這些名帖,怎麽辦?”霍餘最近比較苦惱,一張張遞上來的名帖,不好處理啊。

  “先壓著!”

  牧景也苦澀,他想到了有困難,但是想不到反應會這麽大,一個地方,總有一兩個德高望重的讀書人。

  年歲都是過了花甲之年了。

  在這個平均年齡都不到二三十歲的時代,花甲之齡,算得上是人瑞了,加上讀書人的身份,他們都是那種被供起來的。

  平日不招搖的情況之下,他們的影響力還不如一般大儒,但是一旦他們出山了,哪怕是當世大儒,見的麵,都要尊一個長輩。

  現在他們都被炸出來,一個個投上拜帖,擺明是來炸牧景了。

  畢竟牧景現在要做的事情,已經讓很多地方都開始變得亂起來了,這世界,真不缺自認為正義的人。

  他們認為牧景逆天行事,以大義之名,前來阻礙,這是道。

  “可就怕壓不住啊!”霍餘低聲的道:“昨天有個脾氣躁的老家夥,說的,要是不讓他見你,他直接一頭撞死在我們明侯府的門前!”

  “這些老家夥,一把年紀了,在家裏麵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不好嗎,非要出來鬧事情!”

  牧景搓搓額頭,有些不爽。

  可年紀大的就是長輩。

  看他們六七十歲的,自己要是蠻橫一點,還真的說不過去了,在這個孝道大過天的時代,自己要是被冠上一個不尊老的帽子,總歸是有些影響的。

  “明日我去視察白帝山軍工坊,你把這消息傳出去!”牧景想了想,說道。

  這招惹不起。

  隻能躲一躲風頭。

  下麵就看,劉勁他們能不能撐得住了。

  …………………………

  “明侯視察地方了?”

  “這麽巧?”

  “是不是明侯不願意代價我們這些老不死的啊!”

  “明侯此舉,難道是看不起我們這些讀書人嗎?”

  “……”

  不用兩日,明侯府門前就多了一群拿著拐杖,一個個都是留著白胡子的老儒生,正在鬧騰起來了。

  “諸位老人家!”

  牧景躲了,這明侯府躲不掉,胡昭暗中叫苦也隻能是暗中,可明麵上,總歸是要站出來了,為牧景擦屁股的。

  “明侯視察地方,乃是政務,此如何能作假,諸位若是的有心,不妨等上幾日的時間,屆時明侯定以宴席招待諸位!”

  胡昭的聲音倒是足夠的穩重,多少能安撫一下現場。

  “胡長史,汝亦為聖賢門徒,儒家學子,如今明侯被人慫恿,弄得益州民不聊生,汝卻未能勸諫,此為何意啊?”

  開口的老人聲音很洪亮,穿著一襲布衣儒袍,看起來不太像是鄉紳豪族出來了,倒是有點好像寒門或者清流的意思。

  ”鴻山先生!”

  “原來你還認識老頭子啊!”這個鴻山先生也不是簡單的老人,他輩分很高,屬於那種能熬死很多人的那種人,雖然說他知識不算是很淵博,可他善於造勢,很多年前就給自己披上了一層皮,多得士林儒者所尊重。

  他在蜀郡倒是一直很安分的。

  從不言政務。

  這一次他突然站出來了,自然是有些蹊蹺的。

  不過胡昭也無懼。

  “鴻山先生名震巴蜀,昭雖然不能案前聽講,可豈能不知!”

  胡昭拱手行禮:“然,汝今日此言,昭不能應,天理昭昭,總有定數,然現新政為名,汝等豈能這麽快就下了定論,明侯府的新政是否亂天下,還是安天下,日後當有結論,可諸位今日聚於此,乃逼宮之勢,汝等或許是不願意尊我明侯府!”

  這話一出,眾人麵色都變了變。

  他們雖是年紀大,但是不見得就是一群不怕死的人,真要是被扣上了一個帽子,那明科之下,還真沒有幾個人能的脫身。

  “我們隻是來拜會明侯,明侯避而不見不說,還以權勢欺人,難道明侯府現在連道理也不講了嗎!”

  鴻山先生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既如此,邵某人在此,汝等拘之便可!”

  “說的對!”

  “明侯府也不能的這麽不講道理!”

  “我們是隻是來拜會明侯而已!”

  “明侯府若要拘人,我們自由他拘之!”

  眾人一下子情緒被牽動起來了,一個個叫的歡騰。

  轟!

  突然,一聲強大的震動聲音響起。

  是地麵上的青石,被一根箭給射開了,箭鏃深入地麵,還讓地麵略為震動了一番。

  “誰?”

  “誰這麽無禮!“

  眾人被嚇了一跳,紛紛的叫起來了。

  “明侯!”

  一輛馬車緩緩而來,馬車上,一道英姿卓越的身影屹立,手中的一張弓,那弓弦的聲音,還在微微的回蕩之中。

  “諸位老人家,是來找我的嗎?”

  牧景跳下馬車,笑聲有些陰冷,知道他的人,都感覺有一絲絲的不安,這情緒之下,誰也不知道他能做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情來了。

  “汝就是明侯?”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見過牧景,這時候倒是有些打量起來了。

  “對!”

  牧景是要躲的,但是有些人欺人太甚,也不要怪他做事情變得狠辣起來了,不讓他躲,那他就直接杠上,反正他就沒有生命名望的。

  “老夫邵嶽!”

  鴻山先生站出來了,還是鞠身行了一個禮:“拜見明侯!”

  邵嶽,字康衡,號鴻山,不見得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他創辦的鴻山私塾,倒是培育過一些人,在士林之中,地位不淺,人稱鴻山先生

  “鴻山先生,略有耳聞!”牧景眸子獵獵:“不知道鴻山先生,今日有和指教?”

  “傳聞昔日明侯,曾太學論政,舌戰群雄,而揚名天下,今日老夫前來,也希望和明侯辯一辯,這明侯府的新政!”

  鴻山先生不卑不亢的說道。

  “辯?”

  牧景冷笑:“不知道鴻山先生,是用什麽身份,來與我辯呢?”

  “一介布衣!”鴻山先生道。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牧景冷聲的說道:“鴻山先生既自認為一介布衣,何以參政,我明侯府新政,成也好,敗也罷,自有我明侯府負責,何須鴻山先生擔憂!”

  “既為益州人,當為益州憂!”

  鴻山先生大義凜然的道:“昔日明侯曾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倒是要自打嘴巴,自束言路不成!”

  “很好!”

  牧景笑了,這些人倒是把自己鑽研一個透了,昔日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估計都被他們分析了一百遍,他們才會站在這裏。

  這是要死磕啊!

  那對不起了。

  “既然鴻山先生有此之心,某若不理不睬,豈不是的大不敬了,好!”牧景大聲的道:“今日我就給汝等一個臉麵,三日之後,於鴻都門學開政會,爾等皆可參與,我們就當這天下人,辯一辯,這新政之道!”

  …………………………

  回到昭明閣上。

  幾個參政麵色都不太好。

  “主公,今日之事,恐怕不簡單啊!”秦頌站出來,拱手說道:“他們來的蹊蹺!”

  “蹊蹺不蹊蹺,已經不重要了!”

  牧景搖搖頭,道:“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輸!”

  “主公為何去而返回之?”胡昭突然問。

  “因為半路上我想透了一些事情,所以就回來了,我倒是沒想到,他們膽子這麽大,居然還敢圍我明侯府!”牧景聳聳肩。

  “想透了什麽事情?”

  胡昭說道。

  “我突然想到了,我可以躲,你們不可以,新政也不可以,這立心,始終必執行要難,我們上麵的人都躲了,下麵的人怎麽辦!”

  牧景解析:“所以我救回來了,他們敢來逼宮,我自然要敢應戰!”

  “主公,要調兵嗎?”戲誌才拱手問。

  “不用!”

  牧景道:“不見硝煙的戰爭,我們動兵,等於輸,我不介意殺人,但是要殺的有道理,不然,我豈不是的自大嘴巴!”

  “可他們未必願意放過主公!”

  “讓他們來!”牧景站起來,腰杆子筆直,殺意騰騰:“一群老不死的,我倒是看看,他們能折騰出什麽東西來!”

  眾人對視了一眼,強硬之下的牧景,他們誰也勸不動。

  這事態的發展,恐怕已經由不得他們了。

  至於三日之後的鴻都門學辯政,這也是他們組織不了的。

  “從荊州調幾個人回來!”牧景突然道。

  “為什麽?”

  “知行合一,方為正道,空口白牙,何意讓人信服,他們要辯,我就給他們機會,但是我得讓他們知道,事實如何!”牧景冷笑:“一群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人,總要給他們一次教訓!”

  新政開啟,荊州是最先的。

  所以荊州培育出了一些新政先鋒官來了,其中有幾個還比較出彩的。

  把這些人調回來,當新政辯手,是最合適的。

  “主公,這些老家夥,一個個倚老賣老,不好對付,要不請一些大儒出山,最少在聲望上,壓住他們在說!”

  劉勁陰狠的說道。

  他負責益州新政,自不能看著新政垮台,這些老家夥背後有多少力量,他不管,既然是敵人,那就打的狠一點。

  “不需要!”

  牧景搖搖頭:“我還不至於要給那些大儒低頭的時候,況且以我牧景的名聲,也請不來幾個人,即使請來的,是敵人還是朋友,都說不定!”

  現在新政是得罪人的。

  還真沒有幾個朋友。

  支持新政的,大多都是的年輕氣盛的,在輩分上,在聲譽上,都是壓不住人的。

  “總感覺,有人在操控一樣!”

  胡昭還是感覺很不對勁。

  這些老家夥圍明侯府,牧景去而突然反悔,好像就被設計好了一樣。

  “我得查一查這鴻山先生的底細才行!”胡昭心裏麵的低聲的自言自語起來了。

  “都去忙吧,不必要把這事情記掛心上,成也好敗也好,該做的事情都要做,不會因為一場辯論會,改變我們昭明閣一致通過的改製變法方案!”

  牧景在提醒他們,作為參政,昭明閣已經通過的方案,不管對錯,該做下去,就必須要做下去,可不能三心兩意。

  “諾!”

  在場的都是昭明閣參政,他們都不是小孩子,知道這不是過家家,這改製變法,既然已經決定下來了,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最壞的結果,那就是以鮮血洗地,強行推廣。

  沒有人願意走到這一步。

  但是如果實在沒有路,他們也不是那種仁慈的人,能走到今天位置的,哪怕是胡昭心中都有幾分殺伐之念的人,豈會軟弱。

  幾人走出了昭明閣,倒是劉勁留下來了。

  “主公,這是目前漢州,蜀州,雲州,越州的總督府一些的官吏配置,請你過目一下!“

  劉勁把手中一份官吏的名單,遞上來了。

  牧景看了看,才道:”都是在一個個郡守府提拔上來了,換要不換湯啊!“

  “用人隻能這樣用,不可能換一批,別說我們沒有這多人才,就算有,也未必能撐得住,而且現在已經是大動幹戈了,要是再動,那就真的動搖根基了!”

  劉勁說道:“這段時間,地方政務,效率正在不斷的降低,很多事情都跟不上來,我們不能養改製變法把益州變成亂糟糟的!”

  “嗯!”

  牧景聞言,想了想,倒是認為劉勁說的對,這事情,總歸要一步步來,益州的地方政務,也是離不開之前的那些官吏。

  再說了,在人才儲備上,益州始終不如其他地方,如果再過幾年,倒是好一點,可現在來說,遠遠不如。

  其他地方,比如河北冀州,讀書人都能為袁紹所用,一個寒窗苦讀十幾年的讀書人,在治理地方政務上,自然有幾分把握。

  然而,牧景哪怕這些年大力的提拔教育,培育出來的讀書人也不在少數,鴻都門學之下,還有這麽多學堂,自然讀書人也多。

  可是當官,哪怕他們已經從學府畢業,也不夠格,隻能在低層積累經驗的階段。

  如果再過幾年,讓這些人完成了經驗積累。

  倒是讓明侯府有了一個完善的人才儲備係統。

  到時候還想要有人拿住牧景的短板,那就是異想天開了。

  “不過也不能這樣由著他們!“

  牧景道:“這些人可以用,但是要調一下,用生,不要用熟,這樣才能讓他們出力,想要站穩腳跟,豈能沒有動作,舊政等於和我們對著幹,現在新政是他們唯一的道路,他們想要做事情,就要熟悉新政!”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