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四個主力營的兵力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4665
  牧景可以勉強張仲景。

  但是他勉強不了所有的醫者,醫者都是一群有恒心的人,比如華佗這樣的人,認準的就一根筋,比很多的人,都要的堅持。

  這樣做,隻是適得其反的。

  他需要的是,更多的醫者,從心裏麵認可新醫道的發展,認可外科手術的發展。

  “屬下多謝主公的寬仁!”

  張仲景額頭上有一絲絲冷汗。

  他也算是一個有堅持的醫者,要不然他也寫不出傳世醫典《傷寒論》。

  但是人在官場,他比一般醫者,都少了一份原則。

  如果牧景堅持。

  他會選擇站出來,支持新醫道的發展的。

  如今牧景不願意勉強他,這對他來說,倒是多了一份感激,感激的並非是牧景寬仁,而是牧景對他一個醫者的尊重。

  “無妨!”

  牧景微微一笑,道:“道理萬千,誰能走到彼岸,尚且是未知之數,我倒是希望你能一直堅持自己的道路,當然,我支持新醫道的發展,也希望你們也能支持,這是私心,但是作為明侯,執掌大權,我需要公允,我不會妨礙你們的發展!”

  百花綻放,才是的發展的模式。

  如果他一味的想要發展新醫道,而打壓傳統醫道,這未必是好事,甚至會讓很多人產生這方麵不應該有的風氣。

  人的本能,都是趨吉避凶的。

  所以中樞的態度,有時候就是百姓的心思,因為他們認為,隻有跟緊了中樞的發展,才是正確的道路。

  這個時候,牧景不可以出聲,甚至不能主動支持新醫道。

  他唯一能給張寧幫助的,隻能默默無聞的。

  一旦他選擇表態了。

  很多事情就變的味道了。

  “多謝主公理解!”

  張仲景拱手行禮,然後道:“我雖不是很讚同新醫道的發展,但是我的態度和主公是一樣的,我不反對,我甚至希望有新的醫道能出現,能給我更多的壓力和靈感,完善我自己的醫道,不過現在新醫道並不成熟,這回導致很多的危險,我怕到時候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方麵,我會注意!”

  牧景放心了,隻要張仲景不帶頭發對張寧的新醫道,他就有把握把輿論偏向醫學府那邊。

  “那屬下先告退了!”

  “等等!”

  牧景突然問:“仲景,你的傷寒論完成看了嗎?”

  “啊?”

  張仲景有些意外,倒是沒想到,牧景還會關注自己這些年來著寫的醫書,醫家雖為諸子百家之一,然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醫家發展並不好,一般人隻會在意儒家之書,對於醫家之書,倒是不太在意。

  “我想要看看傷寒論能不能成為傳世醫典!”牧景沉聲的道:“我不是一個單單奉承儒家之人,我喜歡看到百花綻放,群芳鬥豔的世界,我希望醫家也有自己的知識傳承,不僅僅是你,醫司之下,但凡有點聲望有點鞥能力的醫者,我都希望他們能把他們的醫術寫下來,閉門造車,難成大器,唯共同研究,方有出路!”

  “屬下當不負主公之重托!”

  張仲景深呼吸一口氣,士為知己者死,一開始他未必甘心情願,但是這些年來,他是切實的看到,牧景對醫家的態度,這是一個值得他付出的主公。

  他願意為明侯府奉上直接的一切。

  “傷寒論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完成,但是我會把目前的手稿,都整理一份!”張仲景道:“希望主公非斧正一番!”

  他說的很謙虛。

  牧景可沒有這麽大氣:“別,我可沒有這個能耐,拜讀一下就行了,另外,你籌備一下,聯合醫學府,建立一個醫家知識館,儲存醫道之學,傳承於世!”

  “諾!”

  張仲景有些激動起來,他著寫醫書不就是想要把自己的醫學知識傳承下去嗎,若是能把當世所有的醫學知識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那對未來醫家發展,有多大的幫助啊。

  ………………

  打法了張仲景之後,牧景有些沉思下來了。

  “雖說醫學發展,需要慢慢來,但是也不能太慢了,總需要有點刺激才行,這倒不是為一個機會!”他站起來,來回獨步。

  “可怎麽樣,才能把這動靜搞大起來呢!”

  他尋思了半響,眸子忽然亮起來了。

  “要不弄個醫術鬥的賽事……”

  “不行!”他很快反對自己的想法了:“醫學終究是生死術,秀出來就太勉強了!”

  他想了一小會,閹割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中恒!”

  “主公!”霍餘放下手中記錄的筆,看著牧景。

  “下一道詔令,直接發益州荊州,不,還是發全國令,明侯府願出錢出力,舉行一場醫道交流大會,願請天下醫者,共同交流!”牧景打算把一場大型沙龍。

  “是!”

  霍餘立刻去寫一份詔書,然後讓牧景蓋印,在直接送往政事堂。

  接下來,就是政事堂的事情了。

  …………………………

  中午。

  牧景忙得一匹,午飯都是的急急忙忙吃了兩口,然後又跪坐在了案前,繼續批閱那如山堆積一般高的奏本。

  最近明侯府改製到了一個關鍵,中樞改革已經差不多完善了,各部的編製都即將到位,政事堂已經開始恢複運轉。

  可是地方的事情太多了。

  特別是荊州。

  熬過這一場亂,雖說已經大局已定,可局部之亂,依舊是沒有結束,特別是地方官吏的挑選,需要迅速,每天都有無數的奏本承上來。

  當他手腕都有些發酸的時候,胡昭和劉勁聯袂而入。

  “拜見主公!”

  雖說胡昭還在和牧景鬧脾氣,但是該有的禮數,他可是一點都不會少的,這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

  “啥事?”牧景的神色也很淡,就熬著這口氣,不能認輸,這是一場戰爭,不能讓胡昭把自己給熬過去了,日後可就製不住他了。

  “這是目前益州的一些改製變法的條例,你過目一下!”劉勁主動一下,緩和兩人之間的氣氛,把一份計劃書遞上來。

  “太粗糙了!”

  牧景看了一眼,道:“還需要做的更仔細一點!”

  “這隻是初步的想法!”胡昭道:”你認可了,我們才會繼續做下去,不然會浪費很多人力物力!“

  “胡長史,你這想法就不多了!”牧景一本正經的說道:“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要有一定的備案,這樣的大計劃,不是說你認可一份,就做一份的,必須要多做幾份計劃書,做的詳細一點,才能比出一份完善的計劃書來了!“

  “主公教訓的對!”

  胡昭若有所想的,倒是沒有和牧景抬杠了。

  “你們還是有些太保守了!”牧景繼續說道:“我已經說服了一眾世家,他們會在明麵上支持我們的,所以你們膽子要大一點,手要狠一點,人不狠,難成事,想要成功,就要有付出,我們不怕承擔這益州動亂的罪!”

  “可動作太大,終究吃虧的是我們明侯府!”

  劉勁輕聲的道。

  “不能快刀斬亂麻,何以一戰定乾坤!”牧景淩厲的回應。

  “主公昨夜之事,不可重複,今之主公,乃明侯之尊,豈能用這等無恥手段,做成大事情!”胡昭突然說道。

  昨夜宴席的事情,還沒有到天亮,就已經被傳遍了整個渝都城。

  這些家主酒醒之後,一大半都在罵牧景的無恥,他們怎麽也想不到,牧景居然用這樣的手段來取得他們口頭承諾。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牧景撇撇嘴:“我這樣做,雖然丟連一點,雖無恥一點,但是總比調兵遣將,把他們殺的血流成河要好一點吧!”

  這老古董,思想有代溝啊,禮儀禮數,當真這麽重要嗎,做成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口出心不服,也難成事!”胡昭淡然的道:“主公雖憑借小手段,讓他們當眾支持,然他們可以陽奉陰違,隻要他們暗地裏麵拖後腿,我們的阻礙也很大的,特別是下麵執行的官吏,一個個都是對他們有很大的畏懼心,即使上令下達,他們會不會遵從,也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這就要看是他們的頭鐵,還是某家的刀利!”

  牧景冷笑的說道:“我和他們講道理的,該給的給了,他們也表態的,敢陽奉陰違,我就殺一個血流成河,師出有名,我怕什麽!”

  胡昭和劉勁聞言,最近不禁有一些抽搐起來了。

  這話他們接不下了。

  或許這就是牧景能當主公,他們始終當不了主的道理,即使他們考慮的在全麵,終究是少了牧景這一份強硬。

  “政務堂已經暗地裏麵籌建了一個益州變法改製的小組!“

  劉勁突然稟報道:“我親自擔任組長,主持對益州變法改製的一切事宜,不過今日早上,黃權向我請纓,要協助我變法改製!”

  “黃權請纓?”

  牧景聞言,眼眸微微一亮,神色之中有一抹玩味的笑容:“這一下有趣了!”

  他想了想,看了一眼胡昭:”胡長史,你認為,這黃權,在想啥呢!”

  “黃權是一個有心的人!”胡昭想了想,道。

  “有心?”

  牧景倒是明白一二了,他沉聲的道:“既然他有心,就讓他來做,不給他機會,忠艱難辨!”

  “諾!”

  劉勁拱手領命。

  “此事你全權去做,六扇門會配合你,如果實在扛不住,你可以輕視調兵!”牧景表現出來的態度,強硬如虎:“我允許你調兵!”

  “是!”

  當昭明閣已經有了最後決議,劉勁隻能成為變法黨的一員,他必須要親自主持益州的變法,才能贏回牧景的信任。

  他終究不是胡昭。

  他任性不起來。

  胡昭的位置無人取締。

  然而他……

  那就未必了,真的和牧景唱反調,說不定就被直接拿下,好不容易爬到現在的位置,可他不願意跌下去。

  劉勁行禮之後,轉身離去,倒是胡昭留下來了,他和牧景相看兩厭惡,但是還是要麵對麵,他的辦公官署,也在昭明閣裏麵。

  下午,戲誌才來了。

  最近戲誌才倒是不太理會變法的事情,他集中全力,正在調動兵馬,準備對西羌和西涼調兵遣將。

  在益州開始變法改製之前,明侯府肯定要對西邊動兵的。

  局部戰場。

  不會調動太多兵力。

  如今乃是休養生息之年,盡可能的修養生息,保存實力,來年可以應對中原諸侯,一旦大家緩過一口氣,未來的戰爭,肯定是殘酷的。

  “參狼營已經推進至白馬羌的邊界了!”

  “黃巾軍如今壓在北疆,肯定不能動!”

  “我準備主力不懂,但是把龐字營,五溪營,戰虎營,都調動起來!”

  戲誌才細細的稟報計劃。

  “西羌那邊的情況如何?”

  “景武司還在查探,不過我們對積石山了解很深,景武司在這裏做了很多工作,相信不會很難,隻是我怕……“

  “西涼?”牧景眯著眼,眸子閃爍了一下。

  西涼雖被打殘了。

  但是就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目前馬家軍和張繡的北地軍,還在盤桓在的西涼,去年一戰,他們收攏了不少西涼潰兵,兵力比之前還要雄厚很多。

  董卓的敗亡,讓西涼元氣大傷,西涼的大將,死的也差不多了,但是戰場交戰的時候,總會有人突圍出去了,他們逃回西涼,隻能臣服在馬騰或者張繡之下。

  現在西涼,馬騰和張繡為了自保,甚至聯合駐紮,倒是讓中原諸侯,有些不願意的打,畢竟打起來了,太傷元氣了。

  “調動四個營的兵力,即使西涼來搗亂,也不怕,但是做最主要的是誰為主將?”牧景問。

  “閔吾,龐德,沙摩柯,雷虎,目前都有獨自領兵的能力,但是要總管大局,掌控全麵戰場,他們好像都不夠資格!”

  戲誌才也在苦惱。

  “第三軍目前情況如何?”牧景突然問。

  “休整!”

  “那就把張遼調出來!”牧景道:“別人我不放心,讓張文遠親自去,另外讓陳宮為參將,給他們主動指揮權,不要製衡他們,讓他們自己有發揮!”

  “自有發揮?”

  “我們盯的太死了,未必是好事!”牧景輕聲的道:“趁這個機會,我們倒是看得仔細一點,日後誰能擔當重任!”

  “這個好!”

  戲誌才點點頭:“我們目前能掌控一方戰場的主帥太少了,給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或許能培養出幾個日後能獨自掌控戰場的主將來!”

  牧景聞言,捏捏鼻梁,顯得有些無奈:“說到底,人才儲備還是不夠,這些年,景平武備堂,漢中武備堂,江州武備堂,南中武備堂,都輸出了不少將領,可經驗這東西,隻能從戰場上得到,基層將領缺乏,高層將領也缺乏,日後要是麵臨絕境大戰,我們會很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