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一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4900
  “這倒是讓我很意外啊!”牧景倒吸一口氣,道:“說說詳細經過!”

  “周瑜去遊說張津!”

  譚宗簡單的說了一下經過,道:“眾所周知,周瑜乃是的讀書人,一介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並不讓張津看重,兩次麵見,張津皆以粗暴之禮,多為辱沒之言,最後耗盡了周瑜的耐性!”

  “周瑜代表江東,意圖遊說張津歸順,以降交州,如今眼看遊說不成,心生一念!”

  “殺!”

  “張津雖有萬夫莫敵之能,然而卻不會防備一個毫無威脅之人,在周瑜麵前,並沒有絲毫的防備!”

  “周瑜以獻禮之理由靠近!”

  “一匕首插入胸膛之中!”

  “此非最精彩的!”

  譚宗笑了笑,笑容有些陰森:“最精彩的還是張津被刺傷之後,周瑜以三寸不爛之舌,讓張津部下七大將領反水五個,聯合起來,屠戮主營!”

  “啪啪啪!!!”

  牧景忍不住拍掌起來了:“好心思,好手段,好能力啊!”

  他不得不讚譽。

  這周公瑾,曆史上的美周郎,終究不服天之厚望,能成大事,僅憑一人之力,獨闖交州,刺殺張津,還能說服張津部下反水,了不起。

  這一下不用打,直接就拿下了交州大半壁的江山。

  智慧,能力,勇氣,魄力,機會,一應俱全。

  特別是他敢直接出手。

  如果他不敢近身刺張津一下,張津的部下還真不敢這樣就歸降,隻有撕裂了張津最強大的防禦,才能露出他的軟弱,讓人他那些部下,一個個敢於反噬。

  其實以張津這等武藝,體魄強大,血氣膨脹,一口元罡之氣,強大無匹,一般情況來說,很難被刺殺的。

  可武者最大的弱點不是武藝高低。

  而是防備和不防備的問題。

  比如黃忠,即使是一個王越級別的劍聖高手,想要刺殺他,成功的可能性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如果他背著站在牧景一步之內,牧景殺他輕而易舉。

  因為他防備任何人,都不會防備牧景。

  人都是血肉之軀,哪怕強大的武者,都會被一刀解決了生命。

  當然,這樣也很危險,好像周瑜這種危險性不高的讀書人,去行刺,最後即使讓他成功了,也會張津臨死之後被拉去墊背。

  也就周瑜心思縝密,提前算計好了,把張津幾個部將拉下水,這才險死還生,逼得他們出手,一起殺了張津。

  “張津一死,交州的情況複雜了!”

  牧景站起來了,雙手背負,眸子閃爍,來回踱步,半響之後,才開口說道:“士燮應該是被整個消息給嚇的,所以他這時候選擇歸順我們,目的是防備被江東給吞了,不過他又有些不甘心吧,所以想要保留交州兵權,以其子為質,希望得到我的支持?”

  “應該是這樣!”

  “那你認為,他有幾分誠意?”

  牧景問。

  “目前來說,以我在交州的情報網匯聚的消息來看,士燮其實也沒有幾條路去走了,要麽歸順我們,要麽歸順江東,他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割據交州!”

  “你派人去試探一下!”

  牧景道:“看他願不願意北上江州來見我!”

  “北上江州?”譚宗眸子一亮:“主公是打算……”

  “非必要之時,自不會行如此之策!”

  牧景道:“如果他敢來見我,那一切還可以商量,但是如果不敢,那不好意思,一個不被控製的交州,我是不允許的!”

  “明白了!”

  譚宗很早就知道,牧景是一個掌控力很細致的人,他很少會允許模棱兩可的人,非黑即白,不是敵人,就是部下,明侯府,根本沒有什麽堅不可摧的盟友。

  “江東呢?”

  牧景把心思重新放回江東之上,問:“江東最近有什麽新的消息嗎?”

  “倒是有不少動作!”

  譚宗道:“要說算得上是大動作的,應該是孫伯符的一個決定,目前還在醞釀之中!”

  “說!”

  “孫文台因為西陵一戰,身體很差,目前正在調養身體,深居簡出,鮮少有消息,如今江東大小事情,皆由其長子孫伯符來處理!“

  譚宗拱手匯報:“而孫伯符,為了解決江州在荊州戰役帶來的失敗導致的麻煩,準備了兩個大動作,一個是交州,拿下交州半壁,為他挽回了不少的民心,另外一個,他準備移都!”

  “移都?哪裏?”

  “秣陵!”

  “選了好地方啊!”

  牧景楞了一下,這應該是後世的南京,要說孫權孫策兄弟,英雄所見略同,曆史上,孫權接過了父兄江山,也選擇了移都,鞏固自己的地位。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笑了一下,心中道:好心思,一力破萬法,要說腹黑,誰言小霸王不如孫黑手啊。

  在政治能力,城府心計,孫伯符都不弱於曆史上的東吳大帝孫權,他如果不是死的早,這江東,未必就會困於一隅,孫權有帝王之才,心思城府,皆為絕頂,然而,少了一股氣,他永遠都比不上孫策這個江東小霸王的魄力,孫策有能力有魄力打出來,他做不到。

  這時候孫策移都,想法很好,不僅僅解決江東的民心問題,還能給江東士族,世家豪族一個很大的教訓,一石二鳥,不,甚至有一石三鳥的功效。

  吳縣,終究是難成中心。

  倒是秣陵,不管是位置所在,還是龍盤虎踞之兆,都能為江東帶來不少的民心啊。

  “既然他有這樣的大動作,我們也要幫他一把!”牧景道:“想辦法,在江東,把這個消息傳出去,人盡皆知!”

  雖然局限於目前明侯府自己都一大堆事情,所以騰不出手來對江東做些什麽。

  但是一些小麻煩,他還是願意去製造的。

  可不能讓孫策發展的順順利利的。

  敵人就是敵人。

  哪怕抓住一點點的機會,都要擴大優勢,給他們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諾!”

  譚宗拱手領命。

  “這段時間,明侯府即將迎來巨變,你辛苦一點,景武司監測天下,盯住人心,人心易變,但是益州荊州不能亂!”牧景輕聲的道。

  景武司的作用力,是越來越大。

  如果說不調動軍隊的力量。

  那麽六扇門在明。

  景武司在暗。

  這樣才能萬無一失的控製好秩序。

  “是!”

  譚宗想了想,有些欲言不言。

  “有什麽就說,在我麵前,你還這一幅小兒姿態,實屬不該,你是我的眼睛和耳朵,你隻管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告訴我就行了,若是連你說話都要顧前顧後,我得考慮,景武司是不是繼續讓你擔任!”

  牧景把這話說的很明白,景武司他是布局天下很大的一顆棋子,甚至會關乎日後的勝利,但是利刃傷人也能傷自己。

  所以定位很重要。

  他不能給景武司太大的權力,不然日後會形成尾大難留的隱患。

  “主公,最近此等流言蜚語,已覆蓋整個益州,人心煌煌,有人不得安寧,唯恐如此下去,會形成禍患!”譚宗輕聲的道:“可傳言終究隻是傳言,如今昭明閣一道詔令都沒有下,傳言是否,還想問一問主公,也讓景武司早做準備!”

  他這問題,是逾越本分的。

  所以才吞吞吐吐。

  “有人把手伸到你哪裏了吧?”牧景一眼看透了譚宗的小心思,道:“是你想要知道,還是他們想要知道?”

  自古以來,變法就等流血。

  當初牧景拿下益州的時候,並沒有流太多的血,很多本土勢力都迅速投靠了牧景,包括益州的世家豪門,而牧景要治益州,必然是繞不開他們的。

  都說漢末是一個世家門閥的時代。

  即使牧景強勢如虎,這些世家門閥在緩過一口氣,憑借著他們家族多年積累的人才,迅速就會在明侯府麾下生根發芽了。

  一旦官吏製度改革。

  一個蘿卜一個坑。

  到時候利益所然,即使是牧景,也是按不住內部戰爭的到來,進步心,也可以說野心,但凡寒窗苦讀的讀書人,誰沒有幾分野心。

  這麽好的機會,能把別人拉下馬的就拉,能上位了,一定跳上去,自然而然就多了一些爭端。

  景武司超然在外。

  卻也難逃這一劫,終究是要被拉進來了。

  “應該都想吧!”

  譚宗訕訕一笑:“多知道一點,能準備充分一點!”

  “糊塗!”

  牧景怒斥了一聲,道:“譚宗,什麽時候景武司開始管起昭明閣來了,我看你是純碎活膩歪了,被人當槍使,真惹急了某家,某就一刀斬了你!”

  譚宗被牧景訓了不敢抬頭,他知道這事情,是自己失了本分,不過終究是拗不過心裏麵的那點小心思,在黑暗之中走了太久了,他有些迷失。

  “以後再管這裏亂七八糟的事情,小心我把你腦袋擰下來!”

  牧景看他這樣子,有些沒好氣的說道。

  ……………………

  二月二,龍抬頭。

  春天要來了。

  當然,要來隻是要而已,還沒有來,雖然太陽光在融化冰雪,可江州,在雪融化之前,還是很冷的,不時之間的一股寒意隨風一吹,讓人不寒而栗。

  明侯府改製,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這東風,來的也很快。

  “主公,剛剛從許都八百裏送出來了,如今豫,徐,兗,關中都已經開始在各郡各成,黏貼這告示了!”

  景武司的消息總是比別人快半截。

  這就是的信息優勢。

  牧景為了建立景武司,付出這麽多,自然是有收獲了。

  “改元建安!”

  牧景看著這一份拓印的告示,眸子閃閃而動:“定都,許!”

  建安年要來了嗎?

  也對!

  是應該要來了。

  “曹操領百官之首,丞相之位,開十三曹!”牧景冷笑:“他倒是迫不及待啊!”

  曹操的時代,也要來了。

  曹丞相。

  這曹操,必之曆史上的步步為營,如今倒是急了不少,才定下來,就迫不及待的拿下丞相的位置,因此也付出了不少代價。

  “關鍵他把我們所有人都拉下水了!”

  胡昭微微有些感概:“告示上,朝廷重新分至百官,以袁紹為大將軍,以主公為大司空,以孫堅為大司徒,以劉備為大司馬,這曹操的氣魄,還真是異於常人啊!”

  當今天下,小股諸侯,基本上已經被清的差不多,如果還有,不過就是不成氣候,落草為寇,手中兵馬一二百,連城門都進不來的地方土匪。

  真正有能力成為未來天下之主的。

  如今就是西南牧景,幽燕劉備,河北袁紹,中原曹操,江東孫堅。

  曹操輔助天子。

  拿下了先手位置,如今是掌握主動權的人。

  他建立朝廷。

  為了是更好的執掌天下。

  其實如果用牧景的話來套曹操現在的動作,牧景會說一句,借殼上市,很了不起的一次操作。

  套用了漢室的皮。

  他已經成為了天下之主。

  當然,朝廷想要的人認可,終究是需要付出代價了,所以他把一個個那種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給拋出來,這就是的利誘,真正的利誘。

  雖說這些都是虛位而已,不會給這些諸侯帶來太多實際性的利益。

  但是朝廷一旦建立起來了,這些位置,就至關重要了,日後揮兵勤王,都等於有了一個籌碼,對等的身份,才能讓百姓更加的認可吧。

  “我說了,小看曹孟德的人,都會後悔的!”

  牧景淡淡的道:“我比較欣賞的是他這種不吃獨食的心胸,即使知道我們是敵人,他也清楚,自己想要什麽,該付出什麽,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可怕!”

  他從不敢小看曹操。

  這人,天生注定是死敵。

  牧景若想結束這亂世,隻有兩個未來,一個是他斬了曹操,另外一個就是曹操殺了他,他們中間,不管私仇,可道擺在那裏,不同,難共存,其一必死,方天下太平。

  “我們需要應對一下嗎?”胡昭問牧景。

  “應對什麽?”

  牧景反問。

  “也不能讓朝廷這麽的輕而易舉的集天下之民心吧?”胡昭皺眉。

  “由他去!”

  牧景搖搖頭:“你以為他曹孟德給出的誘餌,白給的,我們都應下了大司空的位置,名義上,是承認的朝廷,這時候逼急了他曹孟德,我們給他難看,保不準他給我們難堪,主動權可是在他手上了,他說什麽就是什麽!”

  “要是平日,我倒是不怕!”

  “可如今!”

  牧景輕聲的道:“我們明侯府大變在即,外麵的事情,最好少招惹一點,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完成我們的官署製度的落實!”

  “說的也對!”胡昭醒過來了:“正想和你匯報這事情,倒是被這一份告示給打亂了,我們的第一步準備,已經完成,從上到下,先動南書房,就等你一聲令下了!”

  “告示來的正好,這不就是我們的東風嗎!”

  牧景道:“盡快安排,把這朝廷的告示,黏貼天下,借此機會,明侯府完成改製!”

  “好,我這就去安排!”

  胡昭點頭。

  …………………………

  初平九年,改元建安。

  建安元年,二月三日,明侯府宣朝廷之公告,明侯牧景,榮登大司空之位,開府儀同三司。

  二月四日。

  明侯府出第二份告示。

  明侯府下,昭明閣宣,改南書房為政務堂,政務堂下,改十三曹官衙。

  東曹改為吏曹,西曹改為戶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