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戰後大動作 四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3165
  初平八年,這是多災多禍一年。

  從年初第一天開始,虎牢關戰役爆發,皇甫嵩直接掀起來一場勤王戰役,把天下諸侯,都拉入了戰爭之中。

  一直道到現在。

  覆蓋全天下所有諸侯的大戰,就從來沒有停息過,其中兩個決定天下諸侯未來走向的戰場,關中和荊州,都曆經一場場血戰,堆屍如山,血流成河。

  十二月。

  已是寒冬臘月,大雪滂沱。

  這已經維持了足足一年的亂戰,在這時候,好像漸漸的消停下來了。

  各路諸侯,開始整兵休整。

  或許是舔傷口。

  畢竟,在這一年之中,不管是幽州劉備,河北袁紹,江東孫堅,中原曹操,還是西南牧景,都戰損不少的兒郎,單單是倒下戰場上的生命,不下數十萬。

  入冬,天氣的威迫之下,大戰殘留的氣氛也被散去一些,時局也算是穩了一點,這時候,誰也不敢輕易的掀起大戰。

  荊州,十二月七日,劉表病逝江夏西陵。

  公告黏貼全州所有大小的縣城門口,荊州皆知。

  至於是不是病逝。

  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追究了。

  或許,這就是最好的一個過渡方法。

  十二月九日,荊州長史蒯越,荊州司馬文聘,荊州水軍大都督蒯良,聯名上奏朝廷,以劉表次子劉綜接替荊州牧的位置,十二月十日,劉綜直接上書,舉荊州而入明侯府,願尊明侯為主。

  十二月十五日。

  明侯府發出公告詔令,明侯牧景願以兄弟結義劉綜,弟弟年輕,兄長暫且代荊州大小事務,待日後劉綜長大,再把荊州,拱手返還。

  這一張遮羞布之下,荊州出其意外的平穩,開始向著明侯府治下過渡。

  …………

  荊州城。

  不。

  現在已經名為江陵城了。

  牧景感覺這荊州城聽的有些的太什麽了,就直接大筆一揮,改回原名,畢竟這座城,本來就叫江陵,很多人也叫江陵,後來才被稱之為荊州城的。

  江陵城,是一座主城,大城池,城中百姓數十萬之多,乃荊州數一數二的人口集中之地,同時也之兵家必爭之地。

  大雪,一連下了三日。

  把江陵城都覆蓋起來了,看起來白皚皚的一片,雪白之城,仿如一道特別的美景。

  牧景站在城牆之上,眸子遠眺城下不遠處。

  那是一個校場。

  牧軍北武堂麾下,新建荊州軍的軍營。

  這個荊州軍的編製,是牧景親自賜下來了,還給了特例,蔡瑁黃祖麾下,願意解甲歸田的,發放路費,願意留下來了,全數歸入荊州軍編製之中。

  他雖然答應了蔡瑁黃祖,不會打散這一支兵馬,但是也不代表,他什麽也不做,必須以牧軍的軍法整頓,才能成為一隻可用之兵。

  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主公!”

  張遼從城下麵走上來,拱手把一份文案遞給他:“剛剛整編出來的荊州軍籍,這幾天願意解甲歸田的,都已經離開了,願意留下來了,戶籍都已經歸類軍籍之中,全軍上下,四萬八千八百六十二將士!”

  “這麽少?”

  牧景眯眼。

  “這些都是荊州老兵,不少人都對劉表有很大的懷舊之意,雖時局如此,他們無可奈何,也不會以卵擊石,但是對我們的成見還是有了,最少一萬餘將士解甲歸田,不願意留下來!”

  “也能想到了!”

  牧景有些意外,但是想想,卻又感覺這很正常。

  蔡瑁黃祖麾下,皆為荊州精銳,這些精銳,可是為荊州打了一場場的戰役之後的老兵,這些人,多多少少會對先主劉表,有一份懷舊之心。

  蔡瑁黃祖選擇歸降,他們小兵小卒,也做不了什麽,但是多少會表現一下自己的憤怒和不甘,所以解甲歸田也不算是意外。

  “荊州百廢待興,讓他們解甲歸田也好,多點勞動力!”牧景輕聲的道:“不過吩咐六扇門,全力戒備,這些見過血,上過戰場,從死人堆裏麵爬出來的人,回到地方,肯定會引起一些的遭亂,分分鍾遇到不平不公,就直接拔刀殺人,甚至會選擇落草為寇,為了荊州的治安,軍中要負責起主力,萬萬不可讓軍卒傷了地方的經濟!”

  荊州打了這麽久,已經是疲憊不堪。

  如果再被這一群解甲歸田的將士搞得天翻地覆,那麽想要恢複民生和經濟,那就太難了。

  “諾!”

  張遼點頭。

  “另外黃忠將軍,已經開始整肅長沙軍了!”張遼繼續說道:“長沙軍雖然都是青壯,但是被戰爭熏陶的太少,雖然也下過苦功夫訓練,但是終究少了幾分戰場上下來那些老兵的經驗,換而言之,意誌力不夠,估計會被他整肅不少人!”

  “讓他整!”

  牧景道:“荊州留下兩支兵馬,已經是我的大度了,我們也養不起太多來的兵,牧軍,終究是需要精銳的,我們一直都是走精銳的路線!”

  他信奉,精兵才能打仗。

  哪怕這樣會耗費更多的資源,而得到最少的兵力,他也願意這樣整頓。

  戰場上,他寧可相信一個職業精兵,不願意相信十個被趕上戰場的青壯,那畢竟是生死之地,每一條生命,都是寶貴的。

  “荊州,還真是一個麻煩!”軍中的事情,還解決,但是地方,這讓牧景捏捏鼻梁。

  整頓這些兵馬,倒不算是什麽,畢竟如今牧軍強勢,這些人也掀不起什麽風浪,慢慢整治就是了,關鍵是荊州這麽大一塊地盤,一時三刻明侯府消化不良啊。

  沒有這麽多的人才。

  荊州麾下,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七郡一百一十五個縣。

  除了南陽和把南郡一分為二的襄陽軍之外,其他的,都需要大整頓,不然不利於明侯府對於荊州的掌控,這必然是一個大動作。

  可這樣的大動作,肯定是會影響舊勢力掌權人的利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個蘿卜一個坑,隻要涉及利益,沒有理由也會的鬧點事情出來了。

  如今,戰事剛剛平息,荊州正是百廢待興,修養生息的時候。

  這時候,選擇大動幹戈……

  ……………………

  十二月,十九日。

  牧景戲誌才,率神衛軍,與江陵碼頭上,登船。

  逆流而上,返回江州。

  荊州這一戰打完了。

  目前在的荊州,有張遼,徐庶,黃忠等人執掌大局,也不會有什麽意外。

  這時候,牧景還是要盡快返回的江州城,執掌明侯府,給荊州訂下一個章程來,不然這樣拖下去,荊州到底走向什麽樣的未來,就很難說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

  牧景重返江州城。

  以目前的道路水平,水路本來就是快很多,江中行舟,日夜不間斷,六天,已經算是晚的了,這還是因為,其中有一段,以為下雪冰封了,最後隻能棄船上岸,耽擱的兩日,不然更早就回到了江州。

  牧景第一眼之下的江州城,變化之地,有些難以置信,還沒有進入江州,一眼看過去,都是一座座院落,一條條的街道,什麽時候,江州都發展到這裏來了。

  初平八年,不僅僅是戰事頻發的一年。

  與江州城而言,也是高速發展的一年,不管是北城的發展,還是的渝中半島的發展,都加快的速度,在這一年之中,整個江州城,已經擴大的一杯以上。

  同時……

  江州城的發展,是比較異類的。

  一般城池,之所以是城市,是因為有城牆。

  但是江州的發展,擴展居住區,劃分各大區域,除了舊城的城牆之外,並沒有重建城牆,從外麵看過去,就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城池。

  …………

  “屬下胡昭!”

  “屬下秦頌!”

  “屬下……“

  數十明侯府文武大臣,已經在北城郊外,十裏亭之中,恭候良久。

  “諸位乃我牧軍之功臣,不必多禮!”

  牧景披著大襖,走下了馬車,親自扶起了這些留守江州的大臣,真誠的說道:“這一年,苦了諸位了,景在此,為牧軍數十萬兒郎,給諸位鞠躬了!”

  牧軍的勝利,不僅僅是來源於戰場上的戰無不勝。

  更多的是後方一直堅穩。

  若無胡昭秦頌等人,穩住後院,穩住民生發展,保持糧道穩定,牧軍就算再強大,也早就被一場場大戰給拖垮了。

  戰場上建功立業,風光無限。

  然而他們,這些幕後功臣,做得好是本分,做不好就是罪臣。

  為了維持牧軍高消耗的戰役,他們付出了多少。

  沒有人知道。

  但是牧景要記住,他不會以文壓武,但是也不是一個武夫當道的人,他深刻的知道,文武就如同左右手,缺了那一個,都吃不上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