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奪荊州 五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4724
  “州牧府的告示?”

  “大家快來看!”

  “原來這段時間江夏的大戰,是江東賊寇意欲奪取荊州,所以勾結了大公子劉琦奪位州牧,以下犯上,謀逆之戰啊!”

  “州牧大人因此而受重挫,垂危在即!”

  “無奈之下,州牧大人邀益州牧軍南下禦敵,為我荊州蕩平稍小,擊退江東賊寇!”

  “州牧大人如今傳位於小公子劉綜!”

  “州牧大人還邀請了明侯輔政!”

  “荊州上下以小公子劉綜為尊!”

  “大公子劉琦乃忤逆不孝,眾請誅之!”

  “……”

  一張告示,在數日之間,黏貼在了整個荊州各郡各縣城門口之上,被無數的人給觀摩到了。

  “這是什麽啊?”

  無數人正在激起了心中的疑惑。

  “江東入侵我的荊州,這些狼子野心的賊子,太可惡了,還聯合了大公子劉琦,實在是欺人太甚!”

  “幸得益州牧軍之助!”

  “不然我荊州,豈不是已經給江東那些賊寇拿下了!”

  “州牧大人還因此負傷!”

  “如今垂危在即,那我荊州日後,如何是好!”

  “哎,之前不是還說益州軍進攻我荊州的,沒想到居然是的江東賊子!”

  “明侯深明大義!”

  “小公子年紀尚幼,還能撐得住我荊州嗎?”

  “如此亂世,若無州牧大人,我荊州豈不是任人宰割,何人能站出來了,為我荊州百姓,庇護一方啊!”

  “……”

  百姓都是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一群人,他們大部分都是沒有讀過書的,他們不知道什麽凶惡的鬥爭,他們也不知道什麽叫分析太平。

  民智不開,略顯愚昧。

  這是這時代的特性。

  他們對官府,有依賴性的信任,所以官文一貼出,無數百姓,都會跟風起來了,他們可不知道什麽是真相,他們看到的是兩點。

  第一,那就是的州牧府的公告,官府是沒有理由愚弄他們這些普通百姓的,所以信任官府說的。

  第二,那日後怎麽辦,官府是頭上一片天,即使劉表這幾年有些的苛捐重稅,有些窮兵黷武,但是百姓都會把這還能活得下去的日子,歸功於官府的保護,失去官府保護,他們會不踏實,會害怕。

  ……………………

  當然,劉表的那告示,隻能糊弄百姓,糊弄不了知情人的,但是這告示出來了,卻讓無數還嚷嚷著討伐牧軍的人,變得啞口無言,變得沉默起來了。

  劉表是誰。

  他是朝廷的荊州牧,是坐鎮荊州很多年的諸侯。

  他的威懾力,是強大的。

  哪怕小道一個小山村,都會對劉使君有一種敬畏感。

  他告示出來,代表荊州的未來了。

  哪怕有人反對。

  有人不知道。

  可也無法抹去這一份告示的影響力,已經讓無數人從堅定的反牧陣型,變得有些中立起來了,荊州上層,是那強大的世家門閥。

  但是荊州的中流砥柱,確是那些地方的鄉紳豪族。

  一個個鄉紳豪族,他們有糧倉,有兵器,有人口,影響力不出縣,但是卻是代表一個群體階級,他們的支持和反對,都能影響整個荊州的走向。

  太多鄉紳豪族,對明侯牧景,都不是很看好,畢竟所謂鄉紳豪族,都有不少讀書人在士林之中,士林傳言,牧景是的凶神惡煞的,懂不懂就抄家滅族的暴君,一代凶人。

  可最關鍵的是,現在劉表支持的牧景。

  這就尷尬了。

  這些鄉紳豪族,其實就是劉表立足荊州的根本,劉表利用蒯蔡這些世家門閥,進入了荊州,但是他立足荊州,是因為他能得到了這些鄉紳豪族的支持。

  他支持這些鄉紳豪族,以抵抗大世家門閥的影響力,無形之中,提高了這些鄉紳豪族的影響力,也加大了他們利益。

  因此,這些鄉紳豪族,對他的支持,也是龐大了。

  劉表是一個平衡力很強的人,他孤身入荊州,在荊州,除了士林名聲之外,根本沒有什麽根基,這種情況之下,很容易就會被人架空,當成傀儡。

  可偏偏,他不一樣,他就立足下來了。

  這是他的手段。

  帝王般的手段,提拔一個勢力,打壓一個勢力,導致一種平衡感,隻要勢力之間能平衡,他就能居中增強自己的影響力,因為他是裁判。

  要是一方獨霸,裁判都打,要是勢均力敵,那麽裁判的偏向就很重要了,無形之中的影響力就提升來了。

  放在盛世,劉表絕對會是一個不錯的皇帝。

  隻是,他生不逢時。

  這是亂世。

  亂世之中,單單是有手段,有城府,是不夠了。

  哪怕沒有牧景。

  若幹年之後,他劉表還是沒辦法保得住荊州,還是沒辦法的成就霸業的。

  不過現在來說,劉表在荊州的影響力,的確是巨大了,大到能讓無數決策荊州未來的人,都潺潺發抖,他的公告一出,四方驚懼。

  ……

  長沙。

  韓玄盤坐在的案桌之後,他手上的是今日早上繳獲四方城池的告示,可這告示,繳獲一份,就有人黏貼一份,肯定是有人下了不少功夫,更繳之不盡。

  這告示的影響力,已經初步顯露出來了。

  長沙,有些的起哄的節奏。

  有人嚷嚷著,出兵北上,入江夏,討江東。

  有人嚷嚷著,牧氏挾主,不得好死,需出兵,救援水深火熱之中的劉表。

  各種聲音,都有。

  他腦袋都有些大起來了。

  “太守大人,外麵有人求見!”

  “何人!”

  “此乃拜帖!”長隨呈上一份拜帖。

  “明侯府,行軍主簿,徐庶!”

  韓玄皺眉了。

  他心中七上八下的。

  見,還是不見?

  別人看了是告示。

  他堂堂長沙太守,知道了得可不是眼前看得到了,他知道很多,比如荊州的局勢,江夏的變故,他都一清二楚,每天都會有消息,從江夏回來了。

  本以為這一戰,是一場反擊戰。

  可不曾想。

  牧軍翻盤了。

  還翻的這麽徹底,一擊而中,直接就把劉表給拿下了,他們荊州,十分力氣,都還沒有用上五分,就已經宣告,此戰之戰敗了。

  雖然荊州大軍還在。

  各部將領還在手握重兵。

  但是韓玄看到很明白。

  荊州沒有希望了。

  牧氏奪取荊州,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讓他進來!”半響之後,韓玄低聲的道。

  “諾!”

  長隨走下去,很快就把徐庶請進來了。

  “明侯府徐庶,拜見韓太守!”

  徐庶走進來,躬身行禮。

  “鹿門山上,司馬公龐公黃公,皆為當世之大賢,而汝,身為鹿門山的士子,眾賢之弟子,當有大誌向,以匡扶天下,報效朝廷為己任,奈何侍從賊寇,你可有愧?”

  韓玄先發製人,怒聲如火。

  徐庶的底細,知道的人不少,他就是其中之一,作為鹿門山,幾個大賢教出來的得意弟子,在荊州,也是略顯名聲的。

  “何人為賊?”

  徐庶問。

  “牧氏乃叛賊出身,昔日國寇牧山,敗壞朝廷,喪失禮節,挾持天子,意令天下,得天下諸雄而討之,不為賊也,為何也,牧氏小賊,竊國之權柄,為一己之私心,挑起戰亂,讓生靈塗炭,讓我荊州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不為賊,為何也!!!”

  韓玄冷聲的道。

  他乃是正經八百的聖人門徒,讀書人出身,對牧氏出身,是深感羞恥的,而看不上牧景。

  “韓公此言,失去公平,亦失之身份也!”

  徐庶不卑不吭,淡然回應,但是聲音卻顯得強硬起來了,入了明侯府,歸屬感不算很強,但是相處之下,卻有一種認同的心思,明侯府抱著的信念,他是支持的,也不容別人來汙蔑。

  “莫論當年牧相國之事,先帝之死如何,爾等心之明白,若不願相信,說之無效,牧相國是國賊也好,是權臣也罷,他終究是和先帝同生死。”

  徐庶辯駁之力,即使不如曆史上的諸葛孔明,也不會差很多,讀書人,一支筆,一張嘴,能殺人,能救人,這是就是他們的武器:“吾主明侯,爵與朝廷,起與漢中,乃是受了益州前州牧劉焉公之的邀,當政益州,已有數載,今我益州,百姓安享太平,不曾受半分戰亂之禍,此乃大功德!”

  “荊州之戰,非吾主之念,乃受了州牧劉公之邀,如何當得此罪,若是韓公把這荊州戰亂之禍,都計算在我明侯府的頭上,略顯不公也!”

  “一個巴掌,拍不響!”

  “我益州,與荊州,戰之數年,對對錯錯,誰說得清楚啊!”

  “天下本是亂世!”

  “吾主乃是為了太平而來,非戰也!”

  他聲音凜然,倒是有些也得韓玄都說不出話來了。

  兩人的目光對視。

  韓玄的眸子深沉,眸子淩厲,想要壓服徐庶,但是徐庶的眸子很平靜,波濤不驚,始終是不卑不吭,淡淡然,施施然的樣子。

  半響之後,韓玄才歎了一口氣:“奈何之,如此人才,居留不住與荊州,乃荊州之悲也!”

  “時也命也!”

  徐庶想了想,回答。

  “你說的天花亂墜,也沒用,實情如何,你我心中肚明,多說無益,今日你前來,所謂何事,盡管道來,兩軍交鋒,不斬來使,說完你就給滾,再入長沙半步,殺無赦!”

  韓玄冷酷的說道。

  “庶之前來,乃是為了說降韓公!”

  徐庶坦然的道。

  “哈哈哈!”

  韓玄大笑:“汝之言,著實可笑,某乃荊州長沙太守,背負長沙百姓之生死,哪怕戰死於此,豈會降之汝等,牧龍圖居然讓你來說降,豈不是在輕蔑我荊州兒郎!”

  “張允要南下了!”徐庶輕輕的一句話,讓韓玄的笑聲戈然而止。

  他瞳孔張大。

  “不可能!”

  韓玄咬牙切齒。

  “是韓公認為不可能,還是韓公心裏麵的不願意承認,如今的荊州,已經是四分五裂,此時此刻,還有幾個人,能如韓公一般,守與州牧,忠於劉公!”

  徐庶平靜的闡述:“劉公已命吾主輔政,小公子劉綜為荊州主,可大公子劉琦必不會善罷甘休,荊州內戰在即,要麽支持小公子,要麽的支持大公子,可也不得不說,有人想要自立為王的,比如張允,他手握雄兵,可無根基之地,他若想為王,必須南下,隻有回來的長沙,他才有立足的機會!”

  “休要在此,挑撥離間!”

  韓玄怒喝。

  “既然韓公是明白人,我說再多冠冕堂皇的話,恐怕都難讓韓公平心氣和下來好好想想,既如此,我就攤開和韓公好好說道!”徐庶繼續道:“今之荊州,明侯府勢在必得,為此,我丟掉了整個關中的利益,得不到荊州,我們不會善罷甘休,哪怕傾盡全力,哪怕繼續從益州調兵,在所不惜!”

  “戰爭,已經無可避免!”

  “但是你們還有得選!”

  “長沙是一個地方!”

  “這些年來,雖然有波濤,但是也不曾經過太殘酷的破壞!”

  “但是一旦大軍南下,張允意圖自立,我軍長驅直入,必是血戰一場,到時候,長沙會不會被戰爭給毀掉,誰也不能保證!”

  “韓公乃是長沙太守,對長沙,必負有最大的責任,你如若不想看到長沙的百姓,流離失所,你應該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

  徐庶的一句一句話,仿佛好像一個錘子,在不斷的敲響韓玄的心靈。

  曆史上對韓玄沒有太好的評價。

  但是韓玄是一個愛民的官。

  他當政長沙多年,對長沙的感情,絕對不是表現出來的淡漠。

  這是他的死穴。

  就好像那句話,戰爭,已經無可避免了。

  韓玄的麵色有些難看。

  猙獰的厲害。

  正如他的心情一樣的複雜,他甚至看著徐庶,帶著一絲絲的殺意,有幾分想要把徐庶就地格殺的衝動,因為他怕徐庶這樣說下去,他真的會堅持不住。

  “韓公!”

  徐庶繼續開口道:“張允數萬子弟兵,百分之五六十,乃長沙兒郎,若是覆滅,長沙多少家庭會失去兒子,丈夫,父親,你可想過!”

  “張允乃是名將!”

  韓玄硬邦邦的說道。

  “恰好,這個名將被我明侯府打敗過,不止一次!”徐庶淡淡一笑。

  兩人的眼神,又一次碰觸了刀光劍影來了。

  “張允要回來,我們是擋不住了,但是長沙,我們是誌在必得的,到時候,長沙走向何方,隻能是你這個太守大人來負責了!”徐庶道:“當然,如果韓公不願意,也還有第二個選擇的!”

  “說來聽聽!”韓玄的心情很複雜。

  他不想聽,但是不得不聽,因為他也清楚,張允,還真未必是牧軍的對手,這些年打下來了,牧軍的戰鬥力,已經清楚的擺在了哪裏。

  “張允如若能降,那就天下太平了!”

  徐庶笑眯眯的道:“最少長沙不會有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