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3736
  “本侯教過你們的,做生意是一門生存的藝術,永遠都是離不開政治的影響,學會站隊,你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好!”牧景拍拍他肩膀,微笑的道。

  “徐深受教了!”

  徐深俯跪著,畢恭畢敬的拱手受禮。

  “清理門戶,不用本侯親自教你吧!”

  “不用!”

  “做錯事情了,就要有懲罰,這也不用本侯的提醒了!”

  “宛城商行願意承擔宛城至襄陽的官道的修建,不計較任何的受益,另外宛城商行在南陽四個糧倉,願無償貢獻給明侯府,還請君侯笑納!”

  徐深是一個聰明人,既然背鍋了,不放血,是活不下去了,這血既然要放,那就狠一點,最少能博得明侯府的原諒和信任。

  “有氣魄!”

  牧景笑了笑,然後擺擺手:“這事情過去了,回去吧!”

  “諾!”

  徐深吐出了一口渾濁的氣息,公瑾的行禮之後,才轉身離開。

  看著他的背影,徐庶有些不解,低沉的問:“明侯,你既然要用它,這罰的是不是也太狠了,難保他心中不會有怨念!”

  “知道什麽是做生意嗎?”

  牧景反問。

  “做生意?”徐庶搖搖頭:“商賈知道,少有涉獵!”

  “做生意,就是的以小博大的買賣,你們讀書人都認為,走買賣的,買進賣出,不勞作,隻是欺壓的老百姓而已,可你們不知道的是,做買賣的風險,遠比你們想想的要高,稍有不慎,傾家蕩產!”

  牧景淡淡的道:“你以為徐深這麽大方,是在認罪,是在讓我消氣嗎,錯,他這就是在投資,還是可能沒有收獲的投資,但是一旦收獲利益,也是的無比的巨大,這才是買賣!”

  投資明侯府。

  日後就有可能成為皇商。

  一般人沒有這個膽魄。

  徐深不錯,他起碼敢去做,前期的投入,肯定大部分都是打水漂的,南陽益州這一畝三分地,是無法讓宛城商行跳躍而出的,成為眾商之首。

  但是日後如若明侯府順利統一天下,那麽,宛城商行才能接著這渠道,把生意做出去,這次才是收獲。

  “士農工商,商賈之道,終究非正道,治天下,不能循其道而行!”徐庶堅定自己的意念,反駁說道。

  “罷黜百家,獨尊儒道!”

  牧景淡淡的道:“大漢四百年江山,不也還是的落在這個天地嗎,儒道就一定是正道了?”

  “江山崩壞,非儒家之錯!”

  “誰都有錯,隻是你看不到而已!”牧景聳聳肩,道:“不要在這裏和我論這個,我能和你說上十天半個月都沒問題,但是我有點討厭,特別是你們這些儒家子弟的自以為是,我就直接一點,把我的觀點,都告訴你,在我心中,天下大眾,各行其道,士農工商,不分高低,缺一不可,這才能有一個大同盛世的蒼生!”

  “不可苟同!”

  讀書人的意誌始終是堅定了,徐庶回應牧景一句話:“我倒是想要看看明侯,如能能讓天下有一個大同盛世!”

  “那就要好好睜開眼看了!”

  牧景笑了笑,他還是很喜歡徐庶的脾氣了,這種人不會背叛,堅定一種信念,就會的追隨到底。

  ……………………

  在宛城,牧景並沒有呆很久。

  他也沒有時間待久了。

  中原大戰,如火如荼,他必須要盡快西行,進入戰場,把這一場戰役,看的更加仔細一點,不然他感覺自己有些看的不清不楚的。

  一眾諸侯,各懷鬼胎,少一點算計,都會吃虧的。

  接下來三日,他開始對宛城開始視察,包括宛城的城建工作,郡守府的各曹官衙,還有南陽百姓的視察,都很順利,然後和蔡圖他們商討了一番的南陽計劃的進行。

  等他離開南陽,估計就是南陽機會啟動的時候,這時候他得先來一個安排,確保計劃能更快更迅速進行之中。

  最後一件事情,那就是安排暴熊軍的動向。

  “老周,暴熊軍盡可能從北邊撤回來!”牧景吩咐周倉。

  “可我們防禦的不就是武關和豫州,都在北麵,現在撤回來,好嗎?“

  周倉不解。

  “現在中原打的夠狠了,你們就別饞和進去了,留下少部分兵力的守著就行,主力還是得放回來!”牧景低聲的對周倉說道:“二月開春的時候,北武堂就密令的戰虎營和五溪營南下了,你知道為什麽南陽都沒有站穩腳跟,就這麽著急讓主力南下嗎?”

  “荊州?”

  “知道就好!”牧景道:“我在等江東的消息,一旦江東答應和我們聯手,哪怕中原大戰繼續,我也會立刻開啟對的荊州發動進攻,到時候襄陽的安危,隻能靠暴熊軍了!”

  “末將領命!”

  “襄陽營你如何看?”牧景問。

  “雷薄是一員出色的將領,如今他也是無根浮萍,可用,堪用,最好還是用起來!”周倉回答。

  “給你用!”

  牧景道:“把襄陽營並入暴熊軍管理體係之中,作為暴熊軍麾下獨立營來使用,雷薄提升半級,襄陽校尉,兼任暴熊軍的參將!”

  “可以!”

  周倉眸光一亮,這樣以來,暴熊軍就多一份實力,也就更好的應對接下來的局麵。

  “我盯著別人,別人也盯著我,我讓你把主力放在南麵,但是北麵也不能忽視,我不敢擔保曹孟德那廝,會不會趁火打劫,殺入南陽來,到時候可別讓他打進南陽了,我們還沒有察覺!”

  牧景囑咐說道。

  “不會吧!”

  周倉瞳孔微微變色:“曹軍應對中原局勢都已經這麽艱難了,他還敢進攻南陽!”

  “小看曹軍了吧!”

  牧景冷笑:“小看誰都不要小看曹孟德,曹孟德麾下猛將如雲,謀士輩出,危險的很,本身有徐州依靠,如今鯨吞兗州豫州,皇甫嵩引發的這一場的大戰,或許受益最大的是他,他要是統一了豫兗兩州,實力就今非昔比了!”

  “末將明白了!“

  周倉點頭領命。

  ………………

  四月初旬,不斷的有戰場上的消息傳回來,都很亂,江東軍打並州軍,並州軍進攻曹軍,西涼軍主力猛攻虎牢關,冀州已經攻破朝歌,幽州軍長驅直入進軍並州……

  一個個消息,讓牧景眼花繚亂。

  這麽多年來,今年是最亂的一年的,開年就開始打,到現在隻是開胃菜,不管是朝廷西涼陣型,還是一眾諸侯,現在還不算是發力的時候。

  真正發力進攻,那就是血流成河了,

  牧景悄無聲息的離開宛城,第一戰倒不是直接西行,而是先北上,北上西鄂。

  西鄂縣。

  牧氏起源。

  牧家村就在的縣城的西北角的一片竹林裏麵,隻是當年被官兵一把活燒了整條村的人,基本上沒有活下來多少,活下來的也到處的流離失所。

  一直到牧山的崛起,牧家村才開始重建。

  但凡有些成就的人,都喜歡光宗耀祖,牧山也不例外,當年牧山入住朝廷,位列當朝相國,封侯拜相,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派人重修了祖祠。

  後來牧景南下在漢中的時候,下令重修牧氏族譜。

  執掌族譜的,就是景平小院大管家,目前來說,牧氏資格最老的人,牧四寶。

  而牧景這一次北上西鄂,倒不是巡察西鄂的事情,西鄂在宛城的西北位置的,距離宛城有些距離,但是的近水樓台,發展的還算是可以。

  他主要是回來祭祖的。

  既然回來南陽的,不能過門不入,而且祖祠他一次都沒有回來過,這就說不過去,如今他這麽說,也是牧氏當家,牧家家主,現在投靠他的牧氏族人,起碼也也有好幾十戶人,算是一個家族複興的開始。

  牧氏發跡,來投靠的人,自然不少,牧家村當年被屠沒問題,可漏網之魚還是有的,這些年過去了,延續子嗣,也算是的有些的人口。

  每一戶來投靠的,牧四寶這個當年的當時人,都會甄選過,即使有水分,也不大,所以對於牧氏家族,牧景還是得上心一下。

  “這就是牧家村?”

  牧景看著前方的一片竹林。

  “是!”

  牧家派來領路的是中年人,牧順。

  牧順是和牧山一個時代的,小時候還是一起玩大的,當年牧家村被屠村,他和牧山一樣,幸運逃過一劫,後來就在南陽討生活,再後來聽說牧家發跡了,就長途跋涉的去了漢中,認祖歸宗。

  “家主!”

  牧順低聲的道:“以前我們牧家村生活很好的,土地還算是肥沃的,背靠大山,還能打獵,就算不能大發大貴,也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那些官兵造孽,屠村燒地,讓我們這些逃過一難的人,都的無處容身!”

  “都已經過去了!”

  牧景安慰了他一句,然後問:“現在牧家村有多少人生活?”

  “大概三十來戶!”牧順說道:“老家主當年重建牧家村,尋找那些離開的族人,這麽多年,也就找到這點人,四寶叔對族人的戶籍身份很嚴格,不是我們牧家村的族人,決不允許濫竽充數。”

  “不過大部分人現在都在江州漢中定居!”

  “包括我!”

  “畢竟我們牧氏族人,在漢中江州,能生活的更好!”

  “在村裏麵的,都是一些老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當年大難不死的人!”

  牧順說的很仔細。

  “當年有很多人大難不死嗎?”

  “官兵是屠村了,但是我們也不是的傻的,不可能任由他們殺的滅絕,所以很多人躲進了山裏麵去,算是保留下來的血脈,隻是沒了戶籍,隻能東躲西藏,不敢去縣城討生活,隻能當成是流民,過的甚是悲苦!”

  “也就是先家主的崛起,我們對生活才開始漸漸有了起色,村裏麵大部分的建築,都是當年先家主派人的重建的,過的算是比縣城都要好!”

  牧順說的很激動。

  牧景隨著牧順,走過了竹林,才發現眼前一片整齊的建築體,他一直都聽先輩說,牧家村被焚燒,就是一片廢墟,但是眼前這一片建築體,坐落有致,都是一個個雅致的院落,周圍是竹林包圍,最北麵是山巒起伏,西麵和東麵,都是河流交錯,這居住環境,就算縣城裏麵都比不上,那有一點點的廢墟跡象。

  看來牧山當年是費了不少勁,重建牧家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