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鹽務 下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3146
  俗話說得好,做人要有擔當,有錯要認,挨打就要站穩。

  但是東郭豐這認錯的態度也太誠懇了一點。

  這就讓牧景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他看著東郭豐跪膝在下麵,一臉的真誠,心中有些無語啊。

  還真是一等一的老狐狸。

  對抗的時候用出了吃奶的力氣,投降的時候還能把命闊出去,就憑這一點,都的讓牧景刮目相看。

  “豐老都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我繼續藏著掖著,那就有些看不起豐老了!”牧景撕開了虛偽的麵孔,這一刻變得很真實起來了:“成王敗寇,你們輸了,可認否?”

  “認!”

  東郭豐咬著牙,吐出了一個字。

  “認就好!”

  牧景嘴角揚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你殺於真也好,殺李奎也罷,對我來說,都是好事,為此事大動幹戈,我付出了不少,也必須要得到我想要的!”

  “豐老知道某想要什麽嗎?”

  牧景蹲下來,俯視東郭豐,低沉的問。

  東郭豐突然跑來認輸,對牧景來說,就好像憋著一個大招,還沒有打出去,對手就已經投降了,雖說這樣顯得有些憋屈,但是這未嚐不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畢竟任何的戰場上,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

  明侯府繼續再和這些鹽商豪族對抗下去,最後隻能逼狗跳牆,人要是瘋起來,還真什麽事情都能做得出來的,到時候犍為肯定要元氣大傷,最後損傷的終究是益州。

  如今牧景作為執掌益州乾坤的主人,他不管是考慮事情的方式,還是做事情的手段,都得變一變了。

  必須以益州大局為重。

  不偏不倚。

  絕不能偏袒一方,而造成一種不公平,這會影響他在大眾眼中的公平性。

  同時,不管做什麽事情,輸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益州的安穩,百姓的太平,這對明侯府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知道!”

  東郭豐抬頭,眸光對上牧景,輕聲的道:“君侯大動幹戈,無非就想要重整鹽務,百年來,這益州的鹽,都是掌控在我們這些鹽商豪族手中,君侯想要拿回去!”

  “明白就最好!”

  牧景說的很淡定:“怎麽去做,已經不用我來教你了,東郭家也算是百年世家,當年你們的先祖,也算是一代人傑,製定了我大漢百年鹽法,雖然現在已經凋零,但是也不是不可追溯的,東郭家的榮光,從來不是鹽,你得記住這一點!”

  “東郭家的榮光,從來都不是鹽?”

  東郭豐心中一顫。

  他忽然在絕望之中,看到了一絲絲的光明。

  失去鹽,在他一直的意念之中,那就等於失去了東郭家的未來,所以當初牧景上門,和他好好談的時候,他擺明車馬來拒絕,就是不甘心東郭家失去未來。

  但是在牧景的三言兩語之中,他忽然有些後悔了。

  誰說失去鹽,就等於失去了未來,或許,這將會是東郭家的新生……

  “醫者剛才已經和我說了,豐老的身體,油盡燈枯在即,已經撐不住多久了,若是可以,我也希望豐老能安享晚年,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牧景輕輕的拍拍他的肩膀,道:“有些事情,你隻能親自去做,你給了我想要的東西,我就能給東郭家一個未來,為了東郭家的未來,你隻能背負一些惡名了!”

  “多謝君侯提點!”

  東郭豐緩緩的站起來,目光看著牧景,臉上突然笑了出來,笑的很慈祥,也很舒心:“這一次,老朽不會讓君侯失望的!”

  他杵著拐杖,轉身離去,走了很慢,身體都有些晃悠,但是很決絕。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會投降?”

  “意外之喜!”

  “我看你是早有準備,就是把他打一頓之後,然後忽悠他來當一柄明晃晃的刀,借刀殺人啊!”

  胡昭很早就從偏殿過來了,一直在屏風後麵,待東郭豐走了之後,才從後麵走出來,沉聲的道。

  “我忽悠他?”

  牧景冷笑的說道:“這老狐狸本身就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我難能忽悠得了他,他是快死了,所以才想發揮一下餘熱,起碼能給東郭家加加分!”

  說著,他顯得有些悲天憫人:“我也是好心,見不得人難過啊,還是年紀這麽大的老人家,給他一個希望而已!”

  “然後他就會成為你改革鹽務的一柄刀,東郭家出手,這益州鹽商豪族,還能有幾個扛得住,到時候我們明侯府再來收拾殘局,這倒是一個好主意啊!”

  胡昭笑眯眯的說道:“壞人都不用你來做了!”

  “胡說八道,我哪有這麽陰險啊!”

  牧景擺擺手,決定不合胡昭在這話題上麵聊下去了,不然顯得自己太陰險狡詐了,這不符合自己的人物形象,他轉移話題,道:“現在我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剩下的事情,就看發展了,不過鹽務司那邊,要加大力量了,人員配置,鹽規法度,必須要盡快完善!”

  他細細的說道:“不在地方設置鹽官,把業務統一歸在鹽務司之下,也不用直接官方製鹽販鹽,我們沒有這麽多大的精力忙活,同樣也不能與民爭利,但是這個規矩要立起來了!”

  “除了賦稅之外,渠道也很重要,必須掌控!”

  “鹽,同樣是一種戰略物資,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戰略物資給了別人,所以那些渠道可以用,那些不可動,必須要清楚!”

  “鹽的製造,要有鹽務司的製鹽許可證,販鹽需要有鹽路指引,就是鹽引……”

  “這個南書房能處理好,關鍵是你忽悠了這麽多人入場,總要給他們一些利益吧!”半響之後,胡昭說道:“現在這些商賈可都已紅著眼在看著饕鬄盛宴!”

  “在商言商!”

  牧景淡然的道:“我可沒有邀請他們入場,是他們自己摻合進來的,不過……”

  他想了想:“也是可以給他們一些甜頭的!”

  “分散這些鹽商豪族的力量,最好的方法,是把製造和銷售渠道分開,為了不讓他們造反,留給他們製造權,然後把販鹽渠道拿下來,你準備召開一次鹽引拍賣吧!”

  “同時,通知六扇門,規矩既然立起來了,那就按照規矩來做,嚴厲打擊私販私賣,有一個抄一個,不用手軟!”

  “主公,現在關鍵還是鹽務司主事的位置,遲遲不能定下來!”

  “有人選嗎?”

  牧景撓頭了。

  又碰見了現在明侯府最大的短板了,人不夠用,無論什麽時候,都是一個大問題。

  “倒是有一個,就是資曆太輕了!”

  “說!”

  “法正!”胡昭說道:“扶風人,名士法真的孫子,在漢中的時候,自薦為吏,在南鄭縣衙呆過,現在是法曹從事,有能力,就是太年輕了,現在不過二十餘歲!“

  “法正?”

  牧景眸光微微一亮,試探性的問:“法孝直?”

  “主公也聽過他?”

  胡昭笑著說道:“看來當初他在景平武備堂鬧出的風波,倒是不小啊!”

  “景平武備堂?”牧景問:“什麽事情?”

  “主公不知道嗎?”

  胡昭解析:“當初他曾經與好友孟達,同進漢中的景平武備堂,但是他是最快一個被開除的學子!”

  “開除?”牧景問:“怎麽一回事?”

  “年少氣盛,桀驁不馴,在軍法推演之上,有幾分能耐,再一次軍事推演上,和武略教官黃劭鬥了一個兩敗俱傷,後來兩人不知道起了點口角,爭的倒是挺嚴重的,一氣之下,他棄武從文了,自薦進了南鄭縣衙!”

  胡昭道:“我親自考察過他,是個人才,所以親自提拔他為南鄭主簿,他在南鄭做的的確不錯,對於明科的研究也頗為深刻,執法剛硬,後來我給他調到了法曹,任法曹從事!”

  “你認為他能督導好鹽務?”牧景眯眼。

  又遇到一個大牛,心情倒是不錯,當然,他不太像拔苗助長,就算是諸葛亮,他都不敢讓其一步登天,人的成長,還是要有階梯了,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成才。

  “我認為可以試試!”

  “你的口氣告訴我,不太自信啊!”

  “說到底,他還是年輕,年輕就氣盛,過於剛硬,未必是好事,過猶不及,怕就怕會壞事,不過在能力方麵還有原則方麵,他是可以勝任的!”

  “那就他了!”

  牧景直接拍板,道:“詔令今天就發出,三日之內,他必須上任,鹽務司片刻不可等!”

  “不用在商討一下?”

  “特殊時期,特殊人才,特殊的對待!”牧景道:“年輕人沒有什麽不好的,朝氣蓬勃,幹勁十足,鹽務司,就需要一個鐵腕主事,才能鎮得住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