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初平七年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8      字數:4704
  隨後,黃忠押解蠻族數千俘虜,進入滇池境內,蠻族宣告,徹底投降明侯府,這也算是為十萬牧軍討伐南中四郡的戰役畫上了一個句號。

  但是征討成功,不代表南中就太平了,想要徹底的征服南中四郡,明侯府需要用漫長的時間來過渡。

  而且蠻族對於明侯府的投降,也隻是一個形式上的投降,現在是形勢所迫,蠻族無可奈何,但是不代表蠻族一點反抗力量都沒有。

  雖然味縣和柴榆前後兩場戰役,蠻軍皆輸,而且輸的有點淒慘,前後戰死無數,被俘虜的就超過一萬餘,集結了超過五萬主力,折損過半以上。

  但是蠻族的實力其實並沒有折損太多,關鍵是蠻族的各大部落始終窩在十萬大山裏麵,為他們保存了不少元氣。

  想要占領漢人的地方,他們是心有餘力不足了。

  如果他們想要有十萬大山為基地,然後繼續在外麵作亂,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們還是能力和機會去做的。

  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明侯府如何治理南中,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特別是在處理蠻族和漢族之間的關係,強硬和柔軟都不可缺乏,能拿捏這個度的人,才能治理好南中。

  南中都督府,往後數年之內,牧景都不打算撤掉它,而且還要補充它的編製。

  這個作為明侯府製衡南中四郡的機構,是牧景打算用來安撫好益州南部的最好利器,這一場大戰之後,不管是他,還是戲誌才,劉勁,都不可能繼續留在南中。

  南中很重要,但是益州最大的外敵,終究是在中原,而不是在這井底看天的蠻夷之地。

  益州,可不是劉焉時代的益州,也不是曆史上劉備那個益州,而是明侯府統治的益州,一天比一天漲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大,他們是絕不可能窩在這裏西南之地的。

  但是南中也是一個大問題,不安撫好,讓蠻人作亂,讓當地的益州人反反複複的作亂,等於益州的後院在起火。

  誰來治理南中,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牧景,戲誌才,劉勁,他們商討了好些時日,但是他們都沒有發現合適的人選,這個人,首先要有能力,然後還得有手段,最重要的是能掌控一個度。

  目前的明侯府,牧景還真的找不出幾個這樣的人來了啊。

  說到底,還是明侯府太過幼嫩,底蘊太弱,比不上那些強大勢力的積累,軍中人才輩出了,但是在治理地方的人才方麵,倒是有些缺乏了。

  一晃眼,初平六年的歲末如期而至。

  前年的歲末在荊州渡過,去年倒是能安穩一些時日,一家團團圓圓的過日子,但是今年又跑來南疆這裏,牧景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勞碌命啊。

  在這種日子裏麵,他特別的想念家裏麵的兩個嬌妻,如果可以,誰不想溫香軟玉做炕頭,跑來這地方吃西北風,可作為主公,他卻隻能以身作則。

  不過有一點倒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今年的明侯府,戰績還算是彪悍的,一戰壓西羌,一戰平南中,前後兩戰,打出了益州赫赫之威,也徹底了奠定了明侯府統治益州的絕對權威。

  經此一戰,最少益州內部對明侯府的不信任和懷疑,都消失的差不多了。

  龐羲,張任,高定,鄧賢,冷苞,這些西川降將,不說徹底歸心,最少也對牧軍有了一定的認可,因為這一戰,牧軍打出了益州昔日沒有的威風。

  如果說之前,張任或許還有一點點的不甘心,但是現在,張任最少不會認為,自己還有能力顛覆明侯府的統治了。

  他最後的一點念想,湮滅在了牧軍征服了蠻軍的一戰之中。

  初平六年的歲末,牧景是在滇池過了,為了解壓將士們思故鄉的心情,他在軍中舉行了很多很多的活動,盡可能的放鬆了將士們遠征在外的心情。

  大戰至此,雖已經征伐結束,可也不能立刻撤兵。

  最少要等到年後,徹底的安穩了南中之後,才有可能撤兵返回江州城去。

  十萬將士,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過年,多少有些心情鬱悶的。

  這個落後的時代,別說是興軍打仗的將士們,就算是皇宮貴族,世家門閥,其實也沒有多少娛樂的項目。

  但是牧景就有啊。

  他先是在軍中舉行了蹴鞠的比賽,蹴鞠是古今曆史上比較古老的一項娛樂項目,也是比較開放性的一種競技娛樂,同時也是將士們最喜歡的一種競技。

  這種競技,能當成是一種軍中演習對抗,決出勝負,也能傾灑多餘的荷爾蒙,揮霍將士們多餘的汗水。

  一群才剛剛從戰場上下來的殺坯,一個處理不好,甚至會衍生出很多的暴徒,經曆過生死的人,總是不畏懼生死,打仗的時候沒太多時間想這些東西,一旦鬆弛下來,難免有些多餘的想法。

  隻有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想這些,才能讓他們安定下來了。

  牧景想了很多很多的辦法,紓解這些將士的壓力,不僅僅是競技活動,他還安排的政治教官,在軍中開展一種名為情緒減壓的心理輔導活動。

  然後是各種的球類活動,讓他們發揮多餘的體力。

  牧景把後世那些能搬來這個時代的娛樂項目,他都可以搬來。

  而且他還親自組織了一個文工團。

  戲劇。

  這是目前還沒有的娛樂項目,也是比較新穎,比較創新,比較吸引人目光的一個項目。

  牧景親自擔任編劇,在軍中所演繹,都是以一些特別英雄氣概的故事為準,而且這也是一種宣揚的方式,比如黃忠戰槍神,三軍取漢中,渡江取襄陽,一個個小故事在戲台上演繹起來了。

  這為將士們增添了不少的精神娛樂。

  滇池城之前有大半座城都被打成的一片廢墟,現在也很多地方還是廢墟,一座城想要建立需要時間和積累,但是想要破壞,不過區區幾天而已。

  滇池想要恢複往日的鼎盛,成為南中的經濟和政治中心,需要時間來重建,不過牧軍將士的娛樂項目,倒是把這座城來的氣氛搞起來了。

  哪怕剛剛經曆了戰亂的殃及,他們也恢複了很快,這個時代的百姓,最大的特點是得過且過,仇恨,他們記不住太多了,反而是能記住給他們帶來快樂的人。

  在這種氣氛之中,時間悄無聲息的進入了初平七年。

  初平七年,這是初平帝劉協在董卓的扶持之下,登上皇位的第七年,天下已經徹底的進入了一個諸侯混戰的時代之中。

  勢力最強大的,莫過於董卓。

  董卓手握西涼精銳,坐擁關中,涼並,還有豫兗半壁江山,北方西麵大部分的版圖,都被他掌控在手上,麾下文武如雲。

  李儒賈詡漸漸的名聲響亮,成為天下頂級的謀士。

  呂布更是所向披靡,成為天下最頂級的武將,西涼悍將更是數不勝數,撐起了整個西涼軍的係統。

  董卓之下,各大諸侯實力相差無幾。

  要說強大一點,隻能算得上是西川的明侯府,明侯府統一益州之後,坐擁西南大地,東麵和北麵都有天險為壁壘,易守難攻,本身就是一種強大。

  另外去歲的兩戰,結果也漸漸的在各方探子的呈報之下,出現在了各大諸侯的案桌上,這兩戰,足以表明了如今明侯府的強大。

  牧軍悍勇,並非虛言,從突圍關中開始,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打出了一個讓人想不到的威勢。

  這也讓明侯府,成為了天下位列第二的諸侯。

  董卓牧景之下,袁紹占領冀州青州,曹操占領徐州,還有半壁的豫州兗州之地,孫堅統一江東,實力也算是強大,劉備在幽州厲兵秣馬。

  然後就是袁術,袁術昔日歸為天下第一的諸侯,但是曆經豫州之敗,然後被奪取南陽根基,如今僅憑著汝南一地,死撐著而已,算是夕陽諸侯。

  荊州劉表,失去了襄陽,威勢大減,雖然如今也在努力的振奮益州,以江夏長沙為中心,把荊州的經濟實力轉變為荊州的軍師實力,但是千倉百孔的荊州,在國力蓄勢之中,總歸是有些的不足。

  交州方麵,自從荊州之戰結束之後,交趾太守士燮和交州牧張津開始了對交州爭奪開戰,目前的張津略占上風,但是士燮的根基深。

  士家乃是交州第一世家,世世代代鎮壓交趾,在交州,民心很強,威望很重,相比於外來者張津,更多交州人更願意臣服在了士燮之下。

  不過張津也非泛泛之輩,他在荊州一戰,為牧軍壓陣,進攻長沙,雖不得長沙,但是也拿到了不少便宜,打出了威勢。

  兩虎相爭的局勢,已成。

  …………………………

  天下諸侯的紛爭,倒是讓牧景能專心的應對益州內部的梳理,過年沒兩天,他已經開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對南中四郡的治理之上。

  “永昌太守,你們怎麽想?”

  牧景在南中都督府新建的官衙裏麵,召開一個小會議,會議參與的人不多,都是南中至關重要的人。

  “我想到一個人!”

  第五越開口說道。

  “說!”

  “徐閔!”

  “雍闓最得力的長史?”牧景眯眼,看著第五越,第五越這個人以前感覺很低調,但是進入明侯府陣型之後,表現的很活躍,敢說,能做,算得上是一個人才。

  “是他!”

  第五越說道:“雍闓能坐得穩益州,他功不可沒,而且他尤其善於與蠻族打交道,永昌兩次和蠻族的交惡,都是他挽回了局勢,才奠定了雍闓能和蠻族結盟!”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主公要治永昌,自然是少不了對蠻族的製衡,更需要有人能處理漢人和蠻人之間的關係,主公要的是一個太平的南中,這個去永昌的人,不能太過於強勢!”

  “第五太守分析的都對,隻是……”戲誌才眯眼,問:“有一點,如果不能保證,一切都是空談!”

  “忠心!”

  劉勁補充說道:“不能保證徐閔對我們明侯府的忠心,那麽把他放在永昌這個位置上,很容易就讓他和蠻族聯合起來了,到時候我們就被動了!”

  第五越想了想,說道:“雖然保證不了徐閔的忠心,但是……這個人還是可以用的,我了解他,也明白他,如果雍闓還活著,我不建議用他,但是雍闓死了,他可以利用,未必絕對信任,可他的膽子,不敢獨自反抗主公!”

  “主公,這個人,還得慎用!”劉勁還是不太同意。

  “徐閔!”

  牧景叫出了這個名字,思緒倒是有些沉默起來了,用和不用之間,說到底隻是一個決定而已,但是這個決定,關乎永昌郡未來的發展。

  “用他!”

  牧景沉思了很久,才開口說道。

  “主公!”劉勁還是有些不同意,他剛剛想要發表意見,就被牧景粗暴的打斷了。

  “你還有其他人選嗎?”牧景問。

  劉勁一下子沉默起來了。

  他沒有。

  因為明侯府對人才的積累,大多都是停留在一縣之才的基礎之上,對於牧守一郡的人才,十分的缺乏,益州北麵都顧不上,別說益州南部。

  “我不僅僅用他,還得用一個人製衡他!”牧景說道:“孟獲會隨我一同返回江州,他身邊最得意的智囊,我把他留下來,這樣我才好用孟獲,也能讓他對部族放心,我準備把永昌長史的位置給他,一方麵可以安撫蠻族,另外一方麵,也可以讓蠻族開始進行遷徒,不把他們從十萬大山裏麵誘引出來了,我不放心!”

  “孟優?”

  戲誌才眼眸挑動了一下:“主公,你有些在玩火啊!”

  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物。

  在戲誌才心中,孟優之危,甚在孟獲之上。

  “的確有點玩火的意思,而且玩火者,容易自焚,但是……”牧景聳聳肩:“現在局勢到了這個份上,我想要步步為營,都有些難,隻能冒險一點,說到底,南中經得起折騰,明侯府經不起折騰!”

  “哎!”

  戲誌才和劉勁都歎了一口氣。

  牧景說了一點都沒錯。

  明侯府,經不起太多的折騰,但是南中,隨便折騰,牧軍都能壓得住局麵。

  “越嶲太守的位置,我打算給白蠻!”

  牧景又一顆炸彈丟下來。

  “主公,你不怕蠻族勢大成隱患嗎?”

  “不怕!”

  牧景自信的說道:“曆來治理這些異族,朝廷的態度就是問題,如果沒有把他們融進來的心,那就不要談怎麽治理他們,首先要見到利益,才能讓他們信任,這一點是關鍵,我讓他們為官,我讓他們掌權,是告訴他們,我願意用漢人的態度對待他們,人都是想要安穩平樂的,有好日子過了,我不相信蠻族有多少人願意為了反我而前赴後繼的犧牲一個個家庭!”

  “或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還是感覺,危險太大!”

  戲誌才保留意見。

  “那南中都督府呢!”

  “我有人選了!”牧景眯著眼,眸光閃爍一抹意味不明的光芒:“隻是這個人,還需要等等風,風到了,他就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