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奉璽登基!奉旨平叛!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7      字數:4570
  清晨。

  當第一縷陽光傾灑在大地之上的時候,整個成都城仿佛都變得沸騰起來了。

  “聽說今日劉使君要登基為帝!”

  “這劉使君乃是仁義之主,登基為帝,也是理所應當的!”

  “劉使君本來就是宗室子弟,如今天子,弑母殺兄,德不配位,本就不該繼承大統,他這是眾望所歸啊!”

  “放屁,他就是狼子野心!”

  “說的對,天子尚在,他卻割據西南,自立為帝,不是叛逆,是什麽!”

  “莫要胡言亂語,劉使君恪守我們益州,庇護我們益州百姓,如今江山不穩,漢廷沒落,他以宗室子弟效仿光武帝挺身而出,我認為得支持!”

  “自古以來,君君臣臣,如今天子尚在皇位之上,他自立為帝,乃是叛逆也!”

  “……”

  百姓的心思很多,每一個讀書人的思想都能影響身邊人,所以他們的看法也不一樣,但是總體來說,他們也隻敢在暗中竊竊私語而已。

  畢竟自從劉焉要登基的消息傳遍之後,這大街小巷都已經開始戒嚴,一隊列一隊列的兵卒凶神惡煞的,他們要是說錯了什麽話,惹來了殺身之禍,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然,雖然戒嚴了,但是百姓們還是走出家門,在大街小巷等待著。

  劉焉登基,要繼承大漢皇位的消息,已經在城中鬧了一個多月,幾乎是家喻戶曉,如今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自然而然的都走出家門來觀禮。

  畢竟他們的心中不管讚同還是反對,登基典禮,他們是畢生都難見一次,總要見識一下的。

  看熱鬧,是華夏人傳承五千年文明的一個特性。

  所以現在的大街小巷的旁邊,都站滿了無數百姓,特別是從州牧府到西城門的主街上,兩邊更是人生人海,想要一窺未來皇帝的真容。

  一個皇帝要登基的儀式是很繁瑣的。

  如果是繼承皇位,首先就要有遺詔,然後才是祭天,再接著大赦天下,奉旨繼位,祭拜宗祠……總而言之,一套流程下來,一個月都無法完成。

  雖然說劉焉已經是把程序簡化了很多很多,這就是一個簡易版的登基儀式,但是畢竟是一個登基典禮,代表的是天下至尊的位置,還是很多工序免不掉的。

  首先是奉詔。

  劉焉並非繼承皇位,所以沒有奉詔之說,但是有矯旨,意思就是能弄出一份聖旨出來了,這份聖旨的作用力並非是讓劉焉繼承皇位,而是數落當今天子的罪行。

  出師有名,方能名正言順。

  劉焉想要繼承帝位,首先就要證明當今天子不配如今的位置,所以一份矯旨就出來了。

  一大早就從州牧府傳出來了。

  奉天承運,偽帝劉協,弑母殺兄,豪奪帝位,失之京都,喪失帝陵,不忠不孝,德行不佳,不配其位,又有之,任用奸佞,不顧關中百姓之生死存亡,強征兵卒,冒其兵鋒,征戰關東,罔顧百姓……………………今,有劉氏子弟劉焉,不甘從逆,撥亂反正,承漢室先祖之念,登基於益州!

  一大篇的旨意本身就是董扶親自操筆的,文筆剛正,寫的是義憤填膺,正了第一分的名,最少讓天下人知道不是劉焉要做造反,是當今天下的錯。

  這一份矯旨很快已經傳遍的整個成都城,成為了人人都觀賞的告示。

  這一環之後,那就是接下來的祭天。

  封禪祭天,是繼承皇位必不可少的一個儀式。

  雖然不至於要去泰山封禪這麽大動作,但是也要從成都城弄一個天壇,好用來做封禪所用,這個天壇就是城西郊外的山嶺上,是牧景帶人修築的,所以今日劉焉登基,必行城西。

  卯時三刻,大吉之時。

  州牧府門外,劉焉已經著裝了龍袍,頭戴平天冠,上了龍攆,帶著州牧府的文武大臣,大搖大擺的上了街道,在萬眾矚目的目光之中,向著城外天壇而去。

  牧景也在文武百官之列,而且還是比較向前的一個,做的是四匹駿馬拉的馬車。

  馬車也有三六九等,是所謂的龍攆,就是天子出行規格的馬車,以六匹駿馬拉車,馬車的規格來說,兩匹駿馬拉車,公卿大臣所用,四匹駿馬拉車的馬車,非王侯貴爵不可用,至於能用六匹駿馬拉車的馬車,乃是天子出行之規格,任何人不得用。

  這一架龍攆可是劉焉早有預備而營造好了,不僅僅如此,文武百官出行車馬,他都已經準備好了,威風凜然的行使在了成都城之上。

  “那就是劉使君!”

  “不能叫劉使君了,要叫陛下了!”

  “劉使君居然敢稱帝,他這要置朝廷何在!”

  “混賬,你想死嗎,這時候不能亂說話!”

  “……“

  隊列大搖大擺的走過,兩邊的百姓們都在盯著,不過不敢多言,隻能在心裏麵感歎。

  以為這隊列的前麵是披著戰甲的騎兵開路,後麵一營兵卒也有虎狼之師,這種陣型,就算他們的心中有什麽意見,這時候也得憋屈在這些兵卒凶神惡煞的眼神之下。

  “百姓們皆純良之輩,他們如此支持朕,朕日後當不負他們也!”

  龍攆上,劉焉看著周圍的百姓,裝模作樣的感歎。

  他在享受這種目光。

  這輩子追求了一輩子的位置,仿佛這一刻,有心想事成了,他的心情十分激動。

  “多少人就在追求這一刻!”

  牧景環視四周,在心中也感歎起來了。

  男人熱血,建功立業,說到底無非就是權力榮譽還有美女的追求,劉焉不管日後如何,這一刻,他要的權力,榮譽都已經有了,美女更是想要誰家的就誰家的,這一刻,他能感受到人生的完滿了吧。

  ……

  建立天壇的地方,是西郊的一座無名山峰,海拔不是很高,但是位置絕對是千挑萬選的,從這裏能服飾整個成都城的輪廓,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一座石壇拔地而起,足足有九十九級的台階,這可是古代,不是未來,沒有鋼筋水泥,沒有什麽的大型器械幫助,都是用人力營造出來的。

  未來營造這一座天壇,足足耗費了益州州牧府最少一個季度的稅賦收入。

  這要是算起來,絕對是好大喜功。

  “吉時已到,劉氏子,焉,上前行禮!”一個尖銳的聲音在高喝。

  這是一個禮讚,所謂禮讚,又命為讚,主要是負責祭奠大禮的主持。

  劉焉下了龍攆,邁步上前,他身披龍袍,頭戴平天冠,雙手舉這一個盒子,盒子舉過了頭頂,仿佛是迎著蒼天:“劉氏子孫劉焉,得傳國玉璽之認可,願承天之期望,繼列祖列宗之誌向,今繼承漢室大統,萬望蒼天允可!”

  他說完,親自打開了金匱盒子。

  露出了裏麵的真容。

  那是一方玉璽,靜靜的躺在哪裏,卻有無窮的吸引力,讓所有人都盯著,目不轉睛的看著,凝視著。

  “那是傳國玉璽?”

  “難道劉使君當真是天命所歸嗎!”

  “怎麽可能!”

  “劉使君哪裏有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不是應該在朝廷手上的嗎?”

  “不會是假的吧!”

  “你們還沒有感覺嗎,這些年朝廷出來的聖旨,誰見過傳國玉璽的印鑒!”

  “好像是真的沒有!”

  “難道這一方傳國玉璽是真的?”

  “劉使君敢用出來,必名傳天下,屆時肯定有人來檢驗,到時候要是戳穿了,更是難堪,恐怕這一方玉璽,應該是真的!”

  “……”

  在天壇周圍,從下麵到上麵,裏裏外外,無數的人在擁簇,無數的眼睛都在盯著,當他們看到出現在劉焉手上的傳國玉璽之後,頓時一個個傻眼了。

  正所謂想要繼承朝廷的大統,就需要一個名正言順。

  名分,是其中之一。

  那就是父傳子,兄死弟及。

  劉協還活著,在血統上來說,劉焉隻是一個普通的宗室子弟,這方麵他不算優,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他終究是劉氏宗室,漢室的江山,他還是有資格繼承的。

  而另外一個名義,乃是傳國玉璽

  這玉璽,乃是漢室代代相傳,帝皇的標誌之一,得玉璽者得天下,或許說的有些過分的,但是名義上卻沒有說錯,因為所有的聖旨,都是需要傳國玉璽的蓋印的。

  長安朝廷出來的聖旨,不被天下人認可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上麵根本沒有傳國玉璽的印,即使有些人心是向往朝廷統一的,也會懷疑聖旨的真假。

  “劉使君或許當真是天命之子!”

  “也許是蒼天看著當今天下之亂,百姓流離失所,因此才降下玉璽,為他正名,讓他繼承大統!”

  之前很多反對的人,這時候都有些搖擺不定的,甚至有些人看到的玉璽,更多的是想要直接的承認了劉焉登基的事實了。

  “一祭蒼天!”

  這時候禮讚已經開始高喝。

  “拜!”

  劉焉在俯跪法壇的中央,真誠的膜拜蒼天。

  “二祭大地!”

  “拜!”

  劉焉再一次三跪九叩的行大禮。

  “三祭先帝!”

  “拜!”

  劉焉第三次跪拜,一次一次的重複,卻絲毫沒有不耐煩,樂在其中也。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劉焉的跪拜大禮完成之後,就算是已經初步的完成了登基儀式,這時候文武百官,在董扶的帶領之下,紛紛的跪拜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也順勢跪拜下去,大聲的叫喝起來了。

  當傳國玉璽出來之後,百姓們已經是信任了一大半,再有如此聲勢,一下子就迅速的被感染了起來了,一個個跟著跪拜下去,高喝了起來。

  “諸位愛卿平禮!”

  劉焉站立,一襲龍袍,頭戴天冠,手握玉璽,高居天壇之上,一雙墨玉般的眸子細細的看著黑壓壓的一群腦袋,心中有一股興奮,這一刻的人生,仿佛已經完滿了。

  “逆賊!!!!!”

  一身高喝,如雷霆破軍,震散了所有的聲音,讓場麵一瞬間變得的冷寂了下來了。

  眾人目光一矚。

  叫出了這一聲的人是黃權。

  州牧府主簿黃權,黃氏宗族的家主,益州世家豪門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居然公然的站出來,反對劉焉。

  “劉君郎,你深受兩朝皇恩,封職加爵,為朝廷鎮守西南,當兢兢業業,捍衛朝廷,保護百姓,然你卻罔顧君恩,在朝廷蒙難之際,不曾想要勤王救帝,意欲割據而立,此為一罪,其二,你為了一己私欲,擅動刀兵,征戰荊州,造就兩州百姓死傷慘烈,讓我益州兒郎,無數喪命於此,其三,天子尚在,你卻擅自稱帝,乃是大不逆之舉,當誅九族之!”

  黃權平日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義憤填膺熱血膨脹的一個先行者。

  他無懼威武,戰列了出來,對著所有人,攤開了手中了一份聖旨:“奉天承運,劉焉私竊玉璽,意圖叛逆,禍亂百姓,人人得而誅之!“

  “混賬!”

  劉焉拂袖,眸光如虹,凝視這黃權手中明黃帛書,心中猛然意圖,怒喝起來了:“黃公衡,你敢矯旨!!!“

  “是否矯旨,天下該知!”

  黃權公示了手中的聖旨,展示在所有人的麵前,冷冷的道:“劉君郎,某昔日追隨你,乃是因為你承朝廷之官爵,今你要謀逆,請恕某不甘從之!”

  他怒然一喝:“諸位,若有願意隨我奉旨平叛之人,請站出來,郎朗青天,豈能讓叛逆之賊而攬之!”

  “吾等願意!”

  “奉旨平叛,乃是理所應當!”

  “吾輩讀書人,君臣之義不敢忘,當為朝廷平叛之亂!”

  黃權振臂一呼,頗有民心所向之意,一下子在文武百官之中,就有十餘人站出來,支持了他。

  “黃公衡!!!!”

  劉焉拳頭握緊,他就算先前有了準備,此時此刻也壓不住心中的憤怒,莫要說今日結局如何,這個盛宴,算是被弄砸了,日後就算有人提起來,也一番諷刺的曆史。

  他小看了黃權,也小看了益州世家門閥的影響力。

  “你既然找死,朕,成全你!”

  劉焉怒喝。

  既然他們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眾目睽睽之下,已無法挽回聲譽,撕破了臉皮,他也就不需要藏著掖著。

  我就要登位。

  不是要平亂嗎?

  那好!

  打一場得了。

  如果不能堂堂正正的坐上皇位,他就殺上去,不惜殺的整個益州血流成河,他也要成為九五之尊,這條路,走出來了,他劉君郎就沒想過後退半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