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東風起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7      字數:2478
  “主公,把戲誌才放去巴郡,合適嗎?”

  會議之後,董扶詢問劉焉。

  “目前來說,他算是最為合適的一個人!”劉焉說道:“巴郡的局勢突然之間短時間之內潰爛,雖事出有因,我們自己也埋藏了禍端,當初為了剿滅附逆之黨羽,的確用了狠辣手段,但是未必不是有心人從中搞鬼。”

  “主公是懷疑世家豪族他們?”

  董扶瞳孔微微變色。

  “哼!”

  劉焉冷哼:“如今某家已經確認,他們和某家,不在一條心之上了!”

  “那為什麽黃權會舉薦戲誌才,他應該知道戲誌才的能力!”董扶想不通。

  “這個簡單!”

  劉焉回答:“戲誌才就算有能力,也是巧婦難成無米之炊,明侯府即使從漢中派兵南下,你認為要多久,起碼要一個月吧,這段時間戲誌才能做什麽,隻能被困在巴蜀,要是大意一點,還會折損在巴蜀,他們就是想要去了牧龍圖的左膀右臂!”

  “他們已勢同水火了!”

  董扶這麽一想,倒是心安了很多。

  “牧龍圖一人,已是十分可怕,加上一個戲誌才,如虎添翼!”

  劉焉低聲的說道:“把戲誌才放出去也好,本來是想要放去南部了,若是能在這時候震一下巴郡,也是好事,隻有如此某家才能去用牧龍圖,若是以他為刃,必能所向披靡!”

  ……………………

  …………

  “巴郡的情況不好控製!”牧景回府之後,囑咐戲誌才:“你萬事都要悠著點,北麵的兵力也不會這麽快抵達,隻能靠你自己了!”

  “無妨!”

  戲誌才說道:“這本來就是我們撩起來的,現在想要收拾起來也簡單!”

  當初牧景送信出去,就是讓外麵的人接應,弄起巴郡的亂局,趁機把戲誌才放在巴郡,這樣避免戲誌才去了南部孤立無援。

  “不能暴露了戰虎營!”

  “我知道!”

  “甘寧!”牧景著重的提起了這個人,道:“我要他!”

  他是讓人弄起來的巴郡的動亂。

  但是事態的發展卻出乎意料之外。

  特別是這個甘寧。

  這個錦帆賊第一次進入他的眼眸是漢中,那時候失之交臂,頗為遺憾,如今送上門來的人才,必須要收攏到門下。

  曆史上的三國中期的戰役,魏國有一個張遼張文遠,古之召虎,在吳國也有一個甘寧甘興霸與之匹敵,如今張遼已經是門下大將,再把甘寧拉進來,水路兩路,牧景都能找到主將了。

  “他?”戲誌才眯眼:“有何特別?“

  “我們少一個水軍大將!”

  牧景道:“他比我麾下所有人都要出色,包括張遼!”

  張遼畢竟是陸地成名的,精通騎兵作戰和步卒作戰,在水戰之上,反而沒有太大的天賦,這也是為什麽在襄陽戰役之中,牧軍水師皆不如人的原因之一。

  “那好,我試探性的接觸一下!”

  戲誌才點頭。

  “我給你三百陌刀將士,記住,無論什麽時候,你必須要好好的保護好自己!”牧景再一次囑咐:“想要亂中取你性命的人不少,甚至劉焉也未必沒有借刀殺人除掉你的意思!”

  “那就讓他們來!”

  戲誌才冷聲的說道:“我倒是要看看,老天爺現在都不敢收我的命,誰又能堂而皇之的取我性命,戰場上,不管是明刀,還是暗箭,某家何懼也!”

  …………………………

  戲誌才離開之後,在州牧府之中,黃權和牧景,一下子對立了起來了,牧景憎恨黃權發配了自己的得力謀士,而世家豪族對於牧景這個劉焉磨礪出來的利刃也頗為忌憚,一下子勢同水火起來了。

  二月二,龍抬頭。

  進入了開春之後,成都內外都洋溢這春日的氣息之中,草生木長。

  這時候郊遊也提上日程。

  劉焉召集文武眾臣,商討這春獵與成都西郊之山林。

  數日之後,春獵開始,這氣派自然不能如同帝王出巡,但是也十分講究安全,前後兩營護衛,安然屋簷。

  春獵其實就是大家去野外騎騎馬,打打獵,互相交流一下感情。

  但是今年倒是發生了一些事情。

  有人從營地之中挖出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大石半尺高,卻歪歪扭扭,如龍騰飛,這種帶著天然龍形的怪石,石頭挖出來,送到了益州州牧府的文武大臣麵前。

  眾人觀摩了這石頭,發現這石頭之上有一個天然的圖案,紋路酷似一個的古纂‘漢’字。

  這個消息,一下子就傳出去了,鬧的沸沸揚揚。

  古代人無論是做什麽事情,都是講究順應天命。

  漢高祖劉邦斬了一條白蛇,就傳出了以赤帝之命斬白帝的無數個傳說,神化了自己,順應了天命,成就的大漢的江山。

  現在這龍形怪狀石頭的出現,也出現了神化。

  流言很快就變成了風暴,傳著傳著,就出現了天命在西南,大漢絕命,複起於西南的聲音,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在成都城之中的不斷的流傳。

  西南之地,唯劉焉乃是劉氏宗室,天命之子的身份一下子安在了他的頭上。

  風暴越演越烈,成都城的大街小巷都好像傳遍了,百姓人人都在討論,讀書人三三兩兩青梅煮酒的時候也在議論紛紛。

  仿佛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州牧府之中。

  但是州牧府很安靜。

  劉焉仿佛絲毫不理會這種流言蜚語的出現,州牧府曾有數個官吏上奏言之,提及讓劉焉順應天命的奏本,硬生生的被他行仗數十軍棍,以正朝廷之法。

  在一次會議之中,劉焉也發表了對此事之態度,言之先帝之厚愛,方讓他鎮大漢西南,他乃漢室忠臣,豈能忤逆天子,如此一塊石頭,怪誕之論,任何人休要再言,言之必伐。

  他的態度倒是安定了不少的人心。

  然而此事並沒有就此罷休。

  二月十二,突然有人上了一奏,請命奏,奏請劉焉,以天下為己任,順應天命,繼漢室之廷。

  一般人鬧不起風雨。

  這個人還不簡單。

  他乃是益州的大儒,李豐,年已有六旬,一生不出仕途,然而在成都西城的安年坊經營一間書舍,一生教學,桃李滿天下,盛名士林,。

  當今廣漢太守張肅,益州別駕張鬆,犍為郡都尉付中……這些人都曾經在其麾下讀書,尊為師長。

  在士林之中被譽為清流之士。

  所謂清流,不為權勢而動,不為財帛而貪,專心學問,立言著說,教育天下,當得讀書人的敬意。

  這樣一個人的上奏,是會引起整個益州的風雨的。

  如果說之前隻是市井小民的議論紛紛,那麽現在,已經進展為了整個官吏階層的議論紛紛,士林,各縣官衙的官吏,紛紛開始異動起來了。

  事情開始徹底的發酵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