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諸葛玄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7      字數:3016
  ?

  隆中。

  因為逃避戰亂,不少人家都跑了,但是也有一些鄉土難離,寧可死也要死在家裏麵的人,不過這些人終究少,隻有零零落落幾戶而已。

  其中一戶位於村落的裏頭。

  一個簡陋的庭院,幾個簡陋的茅廬,都是新落成沒有多久的。

  “叔父,我們真的要離開隆中,能去哪裏啊?”

  院子之中,兩個少年站在中年文士身邊,中年文士正在收拾行李,旁邊還有兩個少女在幫忙,開口問的是年紀比較小的少年,約莫六七歲左右。

  “去哪裏都行,反正襄陽這裏不能待了!”

  中年文士說道:“本以為襄陽這裏還能太平一點,可這世道啊,不知道什麽時候,戰爭就降臨了,這一戰,不管是誰家勝利,襄陽是注定血流成河,我們不想成為殃及魚池的人,就得先一步離開!”

  “叔父,那大姐二姐怎麽辦?”

  年紀比較大的少年,約莫十歲出頭,穿著一身布衣,神容有些老成,他輕聲的問。

  旁邊的兩個少女也兩眼看著叔父。

  “本來和蒯家龐家聯姻是好事!”

  中年文士看著兩個少女,微微苦笑,道:“可現在,恐怕大家都沒有心思了!”

  他頓了頓,道:“不過這婚帖已締結,我們諸葛家也不能出爾反爾,我們收拾好東西之後,先進城,然後盡快讓他們兩家認完婚,我在帶你們兩個離開襄陽!“

  諸葛家也算是琅琊望族,即使沒落了,書香傳世的清名不會被汙濁,家族之女,配上蒯家龐家,也算是門當戶對。

  他諸葛玄初來乍到,想要在荊州立足,少不了荊州世族的扶持。

  聯姻是最好的手段。

  去年他就已經安排好了,和兩家長輩也商議好了,日子都差不多定好了。

  可是沒想到,戰爭爆發的這麽迅速,整個襄陽,現在都亂成一團,特別是龐家,大尚書龐季死在了樊城,龐家上下披麻戴孝,這婚事也就耽擱下來了。

  “叔父,一旦入了襄陽城,我們未必能離開!”

  年紀大的布衣少年,歎息了一聲,輕聲的說道。

  “為什麽?”諸葛玄皺眉。

  “當今襄陽,人心煌煌,劉使君有心苦守,必先安人心,叔父雖非當地世族,可在士林之中,亦有幾分薄名!”布衣少年說道:“一旦你都逃難去了,就告訴士林中人,你都不看好襄陽能守得住,屆時人心大亂,劉使君豈能容得此事!”

  “亮,你認為襄陽守得住嗎?”

  諸葛玄目光栩栩,凝視這侄兒。

  他這個侄兒,天生聰慧,好讀權謀之書,從小立誌,學屠龍之術,六七歲就能和自己談論朝政,縱觀天下。

  “不知道!”

  布衣少年搖搖頭:“牧軍來勢之洶,連破樊城鄧縣,勢在必得,劉使君連江夏長沙之兵都調動了,也是死守之意,此戰,勝敗難定!”

  篤篤篤!!!!!

  這時候外麵響起了一陣敲門聲音。

  “有人嗎?”

  低沉的聲音響起。

  “誰啊?”

  諸葛玄瞳孔微微變色,現在的隆中,可是很危險的,本來他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並不想離開,但是前兩天他就看到牧軍和荊州軍兩波斥候在廝殺,所以他才下決心要離開。

  “路過,想要討一碗水喝!”

  院落外麵的聲音響起。

  “均兒,去開門!”

  諸葛玄整理了一下衣袍,開口說道。

  “叔父,要是壞人呢?”諸葛均六七歲的模樣,但是或許是逃難的這兩年來,成長了不少,一般的孩子要沉穩。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諸葛玄坦坦蕩蕩的說道。

  他們從徐州琅琊躲避仇家,一路南下,過江東,入荊州,經無數的危險,這時候倒是沉得住氣。

  諸葛均便去打開門了。

  外麵一行,唯四人,一少年公子,一個隨從書童,兩個壯漢武夫,看似非同一般。

  茅廬簡陋,但是布置的簡潔而雅致。

  中間正堂,竹席鋪地,左右為桌,可宴請好友,亦可接外客。

  “不知道幾位從何處而來?”

  諸葛玄跪坐正堂,正堂迎客。

  兩個少年跪坐旁邊,另有兩少女正在溫茶。

  這可是讀書人迎客之禮,雖簡陋,卻絲毫不差。

  “自漢中而來!”

  這一行四人,便是牧景,張遼,黃忠,和神衛軍大統領張寧,開口說話的是牧景,牧景進來之後,跪坐堂下,微笑的回禮。

  “看公子似乎遊曆天下的學子,身邊雖有護衛,可此地已是戰場,頗為凶險,幾位喝完水之後,還是早日離去!”

  諸葛玄輕聲的說道。

  “既為戰場,血腥紛飛,先生為何不離去?”牧景笑眯眯的說道。

  “天下紛亂,何處可安生!”

  諸葛玄有一抹悲哀,感概的說道。

  他們諸葛家前些年還是琅琊望族,他兄長為泰山郡丞,憑借諸葛家之名,勉強鎮得住人,可雒陽一焚,天下亂,秩序崩,僅憑清名,根本無法存世。

  兄長被誣陷入牢,一日病死,他連夜帶著家小逃難,一路上兩個兒子先後病死,唯有三個侄子和兩個侄女幸存,可老大在江東逃難的時候走失了,現在還音訊全無。

  “漢中如何!”

  牧景輕聲的問。

  不在這個時代混過,不會明白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的悲哀,他倒是有點理解諸葛玄的感觸。

  “漢中?”

  諸葛玄搖搖頭:“能太平之地,非漢中也!”

  “為何?”牧景反問。

  “不知道來者何人?”

  這時候,一旁的布衣少年突然開口,冷聲詢問。

  “這位是?”牧景眯眼。

  他一路過來,村中人家已沒有多少,但是也能找出兩戶,初步的詢問,諸葛家的茅廬就在這裏,諸葛家有人丁五口,一個大人,四個孩子,其中兩個乃是少年郎。

  他斷定,這裏麵就有一個是諸葛亮。

  “某家小侄!”

  諸葛均說道。

  “未請教先生的大名!”牧景明知故問。

  “公子有備而來,何故如斯?”

  諸葛均未開口,布衣少年再一次開口諷刺。

  “這又是何以見得?”牧景笑眯眯的問。

  “若長途而來,卻不見行頭,看諸位裝扮,並非泛泛之輩,腳下之鞋看似塵土,卻非舊土,必是如隆中方下馬行之,一路之下,必有馬車為駕!”

  布衣少年冷聲的道:“隆中已為戰區,方圓十餘裏若有馬車進入,必驚四方營,豈能爾等入,爾等尚能進入隆中,非襄陽,必為鄧縣!”

  “哈哈哈!”

  牧景大笑:“有點道理啊!”

  “在下諸葛玄,還未請教公子名諱!”諸葛玄也變得謹慎起來了,他沒見過這公子,但是諸葛亮既然說他是有備而來,那就是衝著自己來了,難道是仇家,諸葛家的仇家都在徐州,不應該啊。

  “牧景!”

  牧景坦蕩的說道。

  “明侯牧龍圖?”

  陋室之中頓時發出幾聲詫異的叫喊。

  諸葛家三叔侄看著牧景的眼神,也漸漸的變了顏色。

  “諸葛玄不知是明侯蒞臨,有失遠迎!”

  諸葛玄很快就平靜下來了,拱手行禮。

  諸葛家是沒落之家,而當今明侯牧景乃是一方諸侯,論禮,他是朝廷一等列侯,論實力,他是坐擁一方權勢,於情於理這行禮是沒有錯了。

  而諸葛亮和諸葛均兩人少年的心思就很簡單,好奇,還有一點點敬佩。

  論當世少年英豪。

  莫過於明侯牧景。

  不管牧景的名聲如何,有一點,他以弱冠之年紀,坐擁一方,這足以讓天下少年敬服。

  “我聽部下大將說,隆中有一人,可預測天時,如此奇人,甚是難得!”

  牧景笑著說道:“所以就不請自來了!”

  “預測天時?”

  諸葛玄心中一突。

  “諸葛先生,不認得我了!”張遼靠近,一張大臉笑意盈盈。

  “是你?”

  諸葛玄認出來了,當日田野之間,幾句閑聊而已,卻不曾想到,這居是牧軍大將。

  “在下明侯府麾下景平第二軍中郎將張遼!”

  張遼拱手的說道:“檀溪一戰,多虧了諸葛先生相助,方能讓我逃出江夏水師的追擊,此乃救命之恩,遼銘記在心,日後有所求,遼必應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