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黍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7      字數:3574
  ?

  這一年的收成的確算是不錯,算是解決了目前的困境,但是牧景還是貪心不足,心中有些惋惜:“即使如此高產量,已經很難得了,但是想要解決溫飽問題,還是不太可能的!”

  這個時代,即使是所謂的盛世,也解決不了一個溫飽問題。

  解決不了溫飽問題,有幾個原因。

  第一,時代落後,耕種困難,畝產始終高不到那裏去。

  第二,鄉紳豪族兼並土地的情況很嚴重,哪怕牧景一次又一次的打壓,可除非從根本上改變,不然是無法改變這種現象的。

  “要不找點高產量的農作物!”

  牧景思考再三,想要另劈道路,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吃飯的問題。

  打來打去其實說到底也是一個吃飯的問題。

  黃巾起義,是因為吃不飽飯。

  各方諸侯能割據,也是因為百姓吃不飽飯,既然跟著朝廷吃不飽飯,那就換一個主人。

  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吃飯的問題。

  要是漢中能解決這個問題,就等於立於不敗之地,最少漢中的百姓會死心塌地的支持牧景,支持牧軍,必要的時候可以全民皆兵。

  那些遊牧民族為什麽可以全民皆兵,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捍衛食物。

  “要說收成高了,其實土豆紅薯才算是神器,任何一樣出世,都能徹底的解決這世界上的溫飽問題,可是目前來說,想要弄出那些土地紅薯什麽的,那是根本不太可能的事情啊!”

  牧景也隻是想想而已。

  這是奢望。

  因為這些東西根本不在中原,遙遠的南美洲啊,以這時代落後的遠洋技術,一百年也造不出一艘能渡海的船了吧。

  所以這個念頭很快就被牧景舍棄了。

  “記憶之中,高粱好像也是高產的農作物,而且種植簡單,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牧景沉思了很久,在不斷的回憶腦海之中那有些朦朦朧朧的記憶,曆史還真不是他的長項。

  “高粱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他還真想不起這個問題。

  不過他倒是隱隱約約的記得一點點:“高粱在這個時代好像有一個稱呼,叫什麽……記起來,蜀黍!”

  “沒錯,就是這個名字!”

  他的記憶越來越清晰:“起源地好像就是巴蜀之地,這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牧景想一出就是一出。

  他直接去了農曹衙門。

  農曹衙門在南書房偏東北的方為,是一棟兩層的木樓,第一層以石頭徹起來了,第二層是木樓紅瓦。

  這時候還在忙碌秋收,農曹上上下下都忙碌的很。

  就連牧景進來了,就沒有幾個人察覺,一個個低頭看文卷,有人進進出出都沒心思主意陌生人走進來了,在這明侯府,安全的很,絕不會有危險,所以他們的警惕性很低。

  最後還是從事葉知發現了牧景。

  “屬下拜見主公!”

  葉知行禮之後,眾人才回過神。

  “屬下等拜見主公!”

  柳陵連忙從主衙裏麵走出來,率眾人行禮。

  “不要多禮!”

  牧景擺擺手,順著位置坐下阿裏,道:“今日到此,心血來潮而已,不過農曹衙門的做事態度,我很滿意!”

  “多謝主公讚譽!”

  柳陵鬆了一口氣,自從唐明被調出農曹之後,農曹算是他一家獨大,但是背鍋的人也隻有他一個,要是農曹有什麽事情,隻能他背鍋了。

  “我這次來,其實是有事情和你們商議的!”

  牧景道:“奉仁,你把農曹的人都集中起來了,我有事情詢問!”

  “諾!”

  柳陵連忙把農曹大大小小的官吏集中,除了出門在外的,基本上都集合在農曹衙門的大堂之上了。

  農曹除了主事,從事,文吏,等等,還有農匠,農匠其實就是農曹的技術專家,這些人可是農曹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集合到的。

  “其實我就是想問問,你們見過這種農作物嗎?”牧景憑借著印象,把高粱畫出來,有些抽象,但是看上去也有幾分契合,如果有人見過實物,倒是好認。

  “這好像是蜀黍!”

  一個青衣長袍的中年站出來,開口說道。

  “你見過?”牧景眸光一亮,問:“你叫什麽名字?”

  名字叫對了,看來自己的記憶沒有錯。

  “屬下童俞!”

  中年拱手行禮。

  “主公,童俞是我們農曹第一農匠,當初我們在實現主公的育苗法,遇到的很多問題,所以從民間請來了童俞,是他為我們克服的幼苗生長的問題!”

  柳陵說道。

  “童俞,你在哪裏見過這蜀黍?”牧景問。

  “這東西在巴蜀並不少見,好像劍閣就有,隻是我們漢中比較少,其實漢中也有,一般沒有什麽用處,一般大災之年,實在沒東西吃了,百姓們會那這些東西充饑!”

  “你確定漢中有!”

  “確定!”

  “好!”

  牧景大喜:“童俞,現在我給你一個任務,你若是做好了,將會改變我們整個漢中的糧食問題!”

  “請主公吩咐!”

  “尋到蜀黍,然後培育出來,大規模的培育!”牧景沉聲的道:“你要人,我給你人,你要錢,我給你錢,我隻要一個結果,明年漢中武都南陽都可以種上蜀黍!”

  “主公三思!”

  柳陵顧不上其他的,他連忙拱手說道:“據我所知,這東西並不能當糧食,我們如此大費周章,豈不是浪費農曹的力量!”

  “誰說不能!”牧景輕聲的道:“奉仁,作為一個農人,要有神農的思想,天地之間能吃的很多很多,我們不能局限在稻穀和小麥之間!”

  “神農的思想?”

  農曹眾人麵麵相窺。

  “神農嚐百草!”

  有人低聲的道。

  這就是神農的精神,唯有嚐試過了,才能知道能不能吃。

  “屬下領命!”

  童俞本身也有點抗拒了,但是聽到牧景這句話,他頓時鬥誌十足,對啊,沒有人說蜀黍不能吃啊,饑荒年的時候,可是不少人吃過那東西,也沒送命的。

  任務交代之後,牧景就匆匆離開了。

  作為一方諸侯,他不能把精神投放一處,明侯府如同剛剛起步的一艘船,能不能開出去,遨遊大海,還得他這個船長掌舵,他需要掌舵的東西太多了,軍政無數大事在等著他裁決。

  “暴熊軍的情況如何?”

  數日之後,胡昭送來了一個消息,牧景就直接召來戲誌才商討軍務。

  去歲開始,裁軍,改編,整頓,訓練,牧軍麾下,景平第一軍,景平第二軍,黃巾軍,都基本上完成的整頓,第一軍爆發出來的實力,在參狼部一戰之中,已經體現出來了。

  第二軍和黃巾軍的實力如何,目前還是有些數據支持了,景平第二軍以水軍參戰南陽戰役,陸陸續續回來了數據能說明戰鬥力提升,而黃巾軍,兵力最強,實力也是最強的,畢竟黃巾裁軍最多,是兼並了白波軍的精銳,鎮守武都絕對沒問題。

  倒是暴熊軍。

  昔年戰爭過於慘烈,導致暴熊主力盡失,牧景還把先鋒營給拿出來,又去了一部分實力,能不能振作起來了,還真是一個未知之數。

  “周倉還是有些能力的!”戲誌才說道:“暴熊軍的整編,和訓練都完成了,但是實際戰鬥力如何,還需要在戰場上考驗一下!”

  “周倉和張遼在戰場上配合過嗎?”

  “沒有!”戲誌才搖搖頭:“景平第二軍進攻南陽一直以來都是保存主力為主,如果暴熊軍要是摻合進去,那就不是小大小鬧了,估計會引發袁軍主力!”

  “如果荊州之戰爆發,那就讓周倉為先鋒!”

  牧景道:“我需要斟酌一下暴熊軍的實力!”

  “其實你的訓練方法很規整,之前我還懷疑,但是現在我認為,正規的軍人,職業性的軍人,比在數量之上全民皆兵更加的有用!”戲誌才道:“參狼部落的戰役,讓我看清楚了一件事情,戰場上始終不合適那些隨便訓練一下就上戰場的青壯,我甚至在想,如果同等戰鬥力之下擴軍,有十萬大軍,我敢打回去關中了!”

  “事情哪有這麽簡單啊!”

  牧景苦笑:“我們練兵花費多少,胡昭和劉勁心中都有一盤數,別人能練十萬兵馬的錢,我們就隻能練出幾萬兵馬而已,這還是不計較戰甲的問題,武器配備可以了,但是戰甲始終是大問題!”

  戰甲打造必武器更加奢侈,軍中那些精良輕盈的鐵甲,都隻能配備給軍官級別的人,普通兵卒,最多隻是草甲在胸口加一塊護心鏡而已。

  “我也隻是想想而已!”

  戲誌才何嚐不知道練兵的花費,他執掌北武堂,練兵跟來就歸北武堂管,這事情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如果不是景平第一軍在參狼部落的戰場上發揮出讓人驚異的戰鬥力,他或許都不會同意牧景如此奢侈的練兵之法。

  普通兵卒,大多數都是半農半兵,做多就是閑下來的時候,操練一二。

  哪怕是精銳兵卒,十天一練,都算是不錯了。

  但是如今牧軍的將士,職業性的軍人,所有登名造冊,記在軍籍上的將士,都必須每天操練,耗費的錢糧何其之多,一般人肯定受不了。

  戲誌才想了想,突然道:“你急著知道暴熊軍的戰鬥力,是不是和益州那邊談妥了?”

  “談的差不多了!”

  牧景道:“益州已經開始出兵了,寒冬之前,肯定打一仗,就是益州那邊有些小氣,第一批提供的糧草,隻有三萬石,胡昭還打算扯皮一下,看能不能從益州得到更多!”

  “已經不錯了!”

  戲誌才說道:“劉焉算是大氣的了,這也說明,他急躁的想要打一場,我倒是有些奇怪,按道理劉焉不是一個如此急躁的人啊,為什麽會有這麽大讓步,也要進攻荊州!”

  “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牧景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