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7      字數:3316
  ?

  “看來袁公路最近的日子不好過啊!”

  牧景嘴角微微揚起一抹冷笑:“自從雒陽大戰之後,各地的諸侯紛紛崛起,他算是崛起的最快的一個,四世三公的牌匾還是必任何東西都好用的!”

  “那是自然的!”

  胡昭說道:“天下第一世家,影響力何其巨大,無數讀書人爬山涉水都會去投靠他!”

  “有人才投靠,又有聲望可依仗,輕而易舉的就讓他得到了豫州,豫州本是中原大州,還有南陽握在手中,人口最多,土地最肥沃,兵強馬壯,帶甲百萬,震懾四方,威風凜然!”

  牧景唧唧的說道。

  想想都有些不忿。

  自己父子奮鬥這麽久,打生打死,都不夠他四世三公這一塊招牌的影響力,到現在來說,漢中基本上沒有什麽外來人才投靠了,明侯府的人才,不是自己培養的,就是牧景坑蒙拐騙來了。

  這不,打下了武都,都沒有足夠的人才支持。

  “但是沒有足夠的實力,他袁公路守不住這一份基業!”

  胡昭輕輕的歎氣:“之前還不怎麽感覺,隻是被他四世三公嫡係子弟的名氣給蒙蔽了,上麵有袁氏長輩盯著,但是如今放出來獨立,卻看出來了很多東西,比之袁本初曹孟德此等梟雄,此人無論是大局觀,魄力,決斷,都差的有些遠,別說打下江東,他早晚都守不住豫州的!”

  “他現在進攻江東不順利,又讓曹操在背後插了一刀,南陽的兵力又被我們和荊州壓得死死的,局勢之上自然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戲誌才分析的說道:“但是袁氏在汝南底蘊很深厚,而且袁軍的實力不可小覷!”

  “稟報主公,我們從汝南得到了一些絕密的消息,聽聞最近袁術好像有意調動江東軍渡江南下!”嶽述補充一句:“但是這消息未曾證實!”

  “他準備讓江東軍渡江南下?”

  牧景眸光爆出一抹精芒:“這是放虎歸山!”

  江東軍主將孫堅,外號江東猛虎,根基本來就在江東,一直被袁術忌憚,死死的壓在了北麵,現在袁術打算這一頭猛虎放出來了嗎。

  “難道他不怕控製不住嗎?”戲誌才皺眉。

  “江東久攻不下,豫州又出了問題,他急了!”

  牧景冷聲的道:“他現在手上能用的牌,除了孫堅,還能有誰,這時候為了大局,他必須要把孫堅放出來了!”

  “孫文台!”

  胡昭叫出了這個名字:“此人打過交道,差點階段了我們南下突圍的路,政務上的能力不知道,但是戰場上,他很恐怖!”

  “是金子,終歸會發光發亮的!”

  牧景微微眯眼,眸子之中閃爍一抹意味深長的光芒。

  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這頭猛虎,終究是要出山的。

  “這對我們來說或許是好消息!”戲誌才道:“最少不會擔心江東軍會出現在荊州戰場上!”

  “嗯!”

  牧景點頭:“如此一來,我倒是放心調動兵力了!”

  他站起來,正式下令:“現在北武堂傳我軍令,立刻傳令南陽,調動暴熊軍,景平第二軍,集合兵馬,於武當,山都集合,等待我命令!”

  “諾!”

  戲誌才拱手領命。

  “黃忠!”

  “在!”

  “你立刻趕赴山都,此次對荊州之戰,你為主將,我給你虎符,你有權調動暴熊軍,景平第二軍所有將士!”

  “末將領命!”

  黃忠拱手領命。

  明侯府各部衙門的分權的很仔細,政令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效率很快,當北武堂的調兵軍令下來,整個明侯府如同戰爭的機器,迅速的轉動起來了。

  調兵的命令下去之後,剩下的事情和牧景就沒什麽關係了。

  他剛剛征戰回來,明侯府上上下下都不會同意他再跑一次荊州,而且荊州之戰也沒有這麽快打起來了,最少要到年底,慢一點,要和益州方麵互通消息,可能要等到明年開春。

  這隻是開始準備而已。

  和益州的扯皮也開始了,胡昭專門成立一個談判小組,準備和益州拉開長時間的談判,不管是大戰之前的提供,還是戰時的承擔責任,戰後的收拾,都是一個個的問題。

  牧景就不太關注這些了。

  他很忙碌。

  出征的四個多月的時間,堆積下來大大小小的事務能把案桌都壓垮,雖然文武皆有擔當,可終究有些事情需要他這個主公親自過目的。

  接下來一連十餘天,牧景都被壓在了昭明閣之中,一份份的奏本從他手中發出去。

  “鴻豐號和正陽商行想要聯合在漢中建立交易所的事情,可以批閱!”

  牧景把奏本遞給了霍餘,道:“但是你和劉主簿說,最好能把一些本地商戶加進去,這交易所的影響力孫郝他們很了解,所以他們才會砸錢,可關乎了漢中商業發展的一環,我們不能袖手旁觀!”

  “明白!”

  “還有這些奏本,怎麽遞上來的,怎麽打回去!”牧景把左側十餘奏本直接丟下去。

  “主公,這可都是南書房送上來了!”

  “告訴劉勁,他若是連這南書房都管不住,那就不要管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都送上來,我要他做什麽!”牧景冷冷的道。

  “是!”

  霍餘苦笑。

  劉勁是過於謹慎,很多東西不敢越權,所以大大小小的奏本,基本上都送上昭明堂,但是這樣會大大影響明侯府的運轉效率,自然惹怒了牧景。

  牧景從不擔心手下人攬權,他擔心的是在其位而不謀其政的人,所以劉勁算是惹怒了牧景。

  “那兩條馳道進展如何?”

  “漢水馳道都是很順利,但是東山馳道遇到了不少困難,開山鋪路,終究是艱難的!”霍餘回答,他能作為牧景身邊的秘書文吏職務,下麵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了解一番,隻要牧景詢問,他都能回答一二。

  “有困難就克服困難!”

  牧景道:“人家商行的資金投進來了,如果我們不能克服困難,打出這條馳道,丟的將會是我們明侯府的聲譽,這一點是決不允許的!”

  聲譽很重要,特別是明侯府新建,若不能有一個守信的聲譽麵對天下人,不會有人和明侯府結盟的,這個亂世之中,諸侯成群,單打獨鬥是會死的。

  “嗯!”

  霍餘點頭:“我去督促一下工曹!”

  “還有多少奏本!”

  “剩下的應該都是北武堂送上來的奏本!”霍餘回答:“這幾個月主公都在前線,但是軍中一些事情還是需要主公過目的,畢竟訓練的成果也需要主公知道!”

  “好!”

  牧景一一翻開:“你去忙,我仔細看看!”

  “諾!”

  霍餘拱手而去。

  “等等!”

  牧景叫停了他。

  “主公,還有吩咐?”

  “伊籍放出去曆練了,你還要去物色一個可以頂替他的人選,昭明堂不能讓你一個人扛著!”牧景輕聲的道:“能在身邊的人,需要什麽能力,你比任何人清楚!”

  “是!”

  霍餘點頭。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如同自己一樣,一直在牧景身邊,想要在牧景身邊,能力必須過關,還要忠誠,另外還要有一定的情商,知道什麽時候做什麽事情。

  ……

  九月,天氣驟冷,初秋已至。

  秋收也如期的來了。

  今年的秋收,對於漢中來說是一個不一樣的秋收。

  春耕的時候,農曹提出用了育苗法,改變了這個時代的播種,用插秧的技術代替了之前撒種的落後技術,能不能有成果,就看這一季的秋收了。

  這一天,牧景親自領農曹一眾官吏,來到了一片試驗田之前,上百畝的良田,到處都是黃澄澄一片,這景象是無數農戶最喜歡看到的一幕。

  “開始收割!”

  牧景卷起腳上的袍子,又把袖子拉起來了,拿著新型的鐮刀,親自踏入了水田之中,一腳泥巴一腳水,走上了良田。

  一眾官吏對視一眼。

  無可奈何的苦笑。

  他們就是來視察了,沒想過做農活,但是現在牧景都親自上場了,他們也隻能上場,農曹如今可是一個大衙門,從主事以下,有數十官吏。

  收割,脫穀,打穀……一係列的程序,頗為複雜。

  這時代,收割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幾天下來,他們也就收割了五畝地而已,這都把他們這些人忙得腰杆子都挺不直了,適可而止,牧景也不能非逼著他們去當農夫,剩下的就讓人集體收割。

  “告訴某家,收成如何?”

  牧景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這一次農曹用了育苗法,先育苗,後插秧,和傳統的那種直接把種子毫無規則的丟盡去發芽不一樣,看起來是好上不少,但是還需要用數據說話。

  能不能把育苗法直接推廣出去,就看收成的問題,最少要讓農戶信任,才可能推廣。

  “二十七石!”

  農曹主事柳陵激動回答。

  “五畝地,畝產五石有餘?”牧景眸子湛然亮起來了。

  這個時代,畝產很低,能有三石的就不錯了,能一口氣提到畝產五石米,這絕對是一個突破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