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招標 下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7      字數:2699
  牧景翻閱西曹整理出來的計劃書,當然,這其中少不了工曹的努力,甚至大部分都是工曹的人提供上來的數據。

  明侯府的府邸已經將近完工了,前院的辦公區去年就完成了,後院的住宅區大部分的院落也已經落成,工曹如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這四條把漢中和南陽貫通起來的馳道上。

  工曹主事嶽祝,已經親帶著一支上百工匠集合起來了勘探隊,自去勘探了。

  消息倒是不斷的傳回來,但是勘探還沒有完成。

  “東山馳道,走了就是東山棧道!”

  牧景仔細的看了看:“這應該是最長的馳道,從房陵直通南鄉,走東山棧道,全長將近三百裏!”

  “關鍵是山道!”

  劉勁苦笑的說道:“投資最大的,就是如何把這棧道擴為馳道,所謂馳道,最少是四輛雙頭馬車並肩而過,才能稱之為馳道,投資必然最大,而且還要用明侯府的名義,征召民夫!”

  “但是一旦貫通了,那就不同而語了!”

  牧景眯眼:“現在從房陵走東山棧道,到南鄉,最少有三四天的時間,但是一旦打通了馳道,馬車趕路一天一夜就到了,時間就是利益!”

  “打通之後如何不知道,但是如今困難揪出來了,就怕龐大的投資,嚇退了這些商賈,行商之輩,未必膽魄如虎,看不到利益,必然退縮!”西曹主事鮑蘇苦笑。

  “那也不一定!”

  牧景搖頭:“會有人有膽魄的!”

  他想了想:“倒是這漢水馳道,隻有二百裏,而且沿著漢水下,直通武當縣城,倒是沒有這麽麻煩,或許更加容易讓人有了投資的心!”

  “但是主公,你可知道,如今漢水已經可以通商船了,多了一條馳道,未必就更加受歡迎!”

  沉默良久的東曹主事秦頌低聲的道。

  漢水在景平第二軍的努力之下,水道清理的七七八八了,一些狹小,或則擱淺的地方,都被整理了,普通商船是可以初入,沿著漢水的馳道自然就有些多此一舉。

  “不!”

  牧景沉聲的道:“漢水是漢水,馳道是馳道,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水上是不安全的,缺乏安全感,但凡有能力的人,商隊也好,平時進出也好,都喜歡走馳道多,不是嗎?”

  “也是這個道理!”

  劉勁倒是認同這個道理。

  “大膽假設,小心驗證,這行事風格是對了,馳道計劃未必一帆風順,既然你們南書房認為先開兩條,那就開兩條!”

  牧景同意的南書房的計劃,問:“什麽時候招標?”

  “十天之後,三月初三!”

  劉勁回答。

  “誰來負責?”

  “我親自負責!”劉勁說道:“此事關乎兩郡百姓的民生大事,我必須要親自坐鎮!“

  “好!”

  牧景點頭:“招標之日,我會親自到場!”

  那些商賈,恐怕還是需要自己的名頭去震一震,不然明侯府這招牌,未必擋得住啊。

  ……

  時代不一樣,環境不一樣,市場也是不成熟的,招標雖然開創了一個新的行商方式,但是第一次總會有些的手忙腳亂。

  三月三日,南鄭城中,一座大宅。

  這大宅就是昔日明侯府暫時落腳的那一座大宅,牧景更在城中的據點,被劉勁巧取豪奪的征辟使用了,牧景也無話可說啊,人家為了節省成本,他還得讚譽一番,真是好屬下。

  “隆掌櫃,有些日子不見了!”

  “平掌櫃,我可不想見到你,當年在關中,你可是把我們隆家的糧倉吃的一點都不剩!”

  “陳年往事,難得隆掌櫃好記得!”

  “駱掌櫃,你們駱家離開景平商行之後,倒是找了一個好的出路,東海商行在關中搶了我們恒通不少的生意吧!”

  “都是生意,徐掌櫃可不要說搶,這不好聽!”

  “葉掌櫃消息靈通啊!”

  “景掌櫃的消息不也很靈通嗎?”

  “……”

  將近二十餘商賈齊聚一堂,有半數以上是昔日的景平商行故人,互相之間倒是的有些的活絡。

  “諸位很久不見了!”

  牧景帶著劉勁,連同明侯府西曹和工曹的十餘官吏,從外麵走進來,微笑的對這眾商賈。

  “拜見大掌櫃!”

  昔日景平商行麾下的商賈,紛紛行禮。

  “拜見君侯!”

  一些商賈沒有景平商行昔日的習俗,隻是畢恭畢敬的行禮,尊稱君侯。

  “做!”

  牧景壓壓手,讓眾商賈坐下來。

  他向來是開門見山,沒有太多的客套話:“這一次讓汝等趕赴漢中,其實你們心中也在打鼓對嗎,我昔日也曾為商賈,行商講究的是利益,今日我就在這裏給你們一個承諾,在漢中行商,我絕不會壓迫爾等,願意可以,不願意也可以!”

  “大掌櫃的為人,吾等自然信任!”

  眾人紛紛拱拳。

  牧景在商界的信譽,其實比天下還要好,昔日的景平商行,那是真真切切的打出了商賈的威風,以商賈一己之力,撼動整個關中糧食價格,那是無數商賈都敬仰的一戰,也讓他們心中有了希望。

  “劉勁,你和他們說說,這馳道計劃的投資和盈利方式,之後我們在談招標之事!”

  牧景輕聲的道。

  “諾!”

  劉勁走出來,他自我介紹了一下自己,然後開始詳細的把這一份馳道修建的計劃解說了一番。

  “馳道的盈利在與路稅!”

  “路稅價格高低,明侯府來定,但是收入歸投資的商賈,而且關隘設置也是明侯府才能做,但是這賬目盤算,可以任由你們來查閱!”

  “我們這一次一共有兩條馳道修建!”

  “一個是東山馳道,一個是漢水馳道!”

  “修成之後,十年之內的路稅,全歸投資上,但是十年之後,我們會收回這條馳道的路稅權力!”

  “……”

  劉勁說的很仔細,完完全全的把投資和盈利的方式都導出來,讓這些商賈自己去衡量。

  “路稅這種方式,更多的是看有沒有人走,要是路修成了,沒有人去走,恐怕我們就要血本無歸了!”

  “南陽人口多,漢中地方大,更是益州和荊州之間的交匯,一旦修成,不管是商隊,還是普通百姓,恐怕都願意走這條路吧,能一天到南陽,誰會走五六天啊!”

  “話是如此說,但是還得擔心明侯府的人耍賴怎麽辦?”

  “如今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哪裏最生意不擔心啊,倒是明侯為人,我聽聞不少,對於我們這些商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尊重的吧,若是做生意,我還是願意和明侯府做!”

  “十年路稅,其實是有的賺的!”

  “就是周期太長了!”

  “……”

  商賈們開始竊竊私語的商討起來了。

  “東山馳道足足三百裏之長,恐怕一家難成大事!”代表東海商行的餘掌櫃盤算起來了:“我們東海商行調動了隻有八千金而已,吃不下啊!”

  “大掌櫃已經預算多了,我們恒通商行進來了已經運了六千金,但是看來還是遠遠不夠啊!”

  恒通商行的代表也在盤算。

  幾個商行的人心中也開始暗暗的計算起來了。

  “現在開始招標!”

  劉勁道:“首先是東山馳道!”

  招標沒有後世那麽規範,就是誰願意做的事情而已,對於目前來說,能拉出一個願意去做的人,牧景絕對是很滿足了,不會如同後世那樣,又要有標書,還要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