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曹操遇伏,兵敗!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6      字數:3599
  七月二十四日,早晨。

  孫堅率江東軍和汝南軍,兵臨新城縣。

  縣城之中,暴熊軍蓄勢以待。

  城頭上。

  胡昭和蔣路並肩站立,看著城外兵馬,蔣路的目光幽幽,凝視城外鋪天蓋地的而來的兵馬,聲音有些蕭瑟:“苦等數日,總算是來了,可惜,就來了一個孫文台,天下諸雄,不過如此,難得孫文台此將之忠,他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的確!”

  胡昭頷首點頭:“可惜,我們的立場不同,所以我們之間注定不能煮酒談天下,隻能沙場論英雄!”

  都是為了天下。

  他們站在牧氏這個立場。

  孫堅站在劉氏的立場。

  不同的立場,不同的道路。

  “先生,暴熊營已經放棄城外陣型,撤回城中了!”

  一個斥候來報。

  “好!”

  胡昭眼眸之中爆出一抹精芒:“告訴趙平,今日之戰,隻可擋,不可攻!”

  “諾!”

  斥候回去傳令了。

  這時候一個文士快步而來,在蔣路耳邊嗡嗡嗡的說了點消息。

  蔣路揮揮手,讓他下去,然後道:“景武司傳來的消息,馬騰出兵了,直撲宜陽!”

  “主公呢?”胡昭問。

  “主公紮營熊耳山!”蔣路道。

  “這一戰,速戰速決!”

  胡昭麵容劃過一抹果決的神色:“我們沒有時間耗下去了!”

  “嗯!”

  蔣路點頭:“西涼軍南下之勢已在不斷壓進,呂布之狼騎,快則三五日便可進入新城縣內,若是與馬騰前後聯合,必會圍攻我們主力!”

  “所以要盡快擊潰孫曹之軍!”胡昭想了想,一咬牙,道:“昊明,你來坐鎮此戰,我要親自去梁縣,在擊潰曹操兵馬之前,不可反擊,隻能挨打,明白嗎!”

  “好!”

  蔣路點頭。

  兩方戰場的配合至關重要。

  ……

  城外。

  大軍連營,兵馬蓄勢。

  一個營帳之中,卻劍拔弩張,孫堅魁梧的身軀站立,虎眸獵獵,冷芒閃爍,死死地看著盤坐在上的紀靈:“紀將軍,難道後將軍準備放虎歸山嗎?”

  他沒想到袁術的目光如此短淺。

  臨戰下令,讓紀靈按兵不動。

  紀靈之兵若是不動,以他江東軍主力,想要攻克此城,頗為困難,就算如今牧軍乃是逃喘之勢,可亦為精銳,據城而守,如何攻克。

  這讓他大為火氣。

  “孫破虜,後將軍自有後將軍之謀,我們當兼顧大局!”紀靈平靜的說道:“不可計較一城一地之失!”

  “哼!”

  孫堅冷哼:“好一個一城一地之失,既然如此,吾亦不強求了,你替我傳一句話給後將軍,牧龍圖若是出了關中,南陽恐怕就非他後將軍可得之!”

  他拂袖而去。

  紀靈眯眼,眸光閃爍一抹掙紮,孫堅之言並不算恐嚇,牧氏父子起於南陽,如今尚未十萬兵馬,若是歸南陽之地,恐怕南陽這個天下第一郡就要不得安寧了。

  他想了想,書信一封,然後讓人立刻傳給了袁術。

  他雖為將,可乃是袁術家臣,與孫文台不一樣,他對袁術是絕對的忠臣,他可以寫信去勸袁術,但是無論袁術什麽決定,他都會絕對遵循,不會擅自做主。

  孫堅返回江東軍營,怒火難擋:“豎子不可謀也!”

  營帳眾江東大將噤如寒蟬。

  “父親,紀靈不願意出兵?”孫策站上來,微微皺眉,道:“那豈不是讓我們獨自麵對城中的賊軍?”

  “主公,要不暫侯數日!”

  韓當說道。

  “不能等了!”孫堅冷冷的道:“若是讓他們堵在這裏,牧龍圖就要離開關中了,我決不允許他在一把火燒了大漢皇朝之後,堂而皇之的離開關中,不管能不能留下他,我都要試一試!”

  他深呼吸一口氣,冷冷下令:“傳令各部,一個時辰之後,開始進攻新城縣!”

  “諾!”

  眾將領命。

  “主公,不必如此燥火,其實紀靈不動,也不是壞事!”程普看著孫堅低聲的說道:“此戰我總感覺有些不對勁的,若有紀靈為我們壓陣,倒是能讓我們放開手腳進攻新城!”

  “你說的沒錯!”

  孫堅沉思半響,也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莫要理會他們,全軍出擊,進攻新城,把他們的視線放在這裏,待曹軍迂回後方,便可直接攻克此城!”

  “主公相信曹操?”程普突然問。

  “這時候敢孤軍追上來的,我都相信!”

  孫堅虎眸之中劃過一抹精芒,道:“曹孟德此人,必有漢臣之心,他定會傾盡全力而戰!”

  ……

  梁縣,北郊,梁東鄉城。

  曹軍行軍速度不快,日行五十裏而已,此時此刻,剛剛進入梁東。

  “報!”

  “說!”曹操騎在馬上,眸光略過四周。

  “梁東鄉城已經查探過了,並無敵軍之蹤跡!”

  “斥候繼續南查!”

  “諾!”

  斥候校尉領命而去。

  “主公,梁東乃是昔日孫文台兵敗之地,此地周圍也有不少地方合適埋伏,而且至梁縣的地形複雜,斥候恐怕要兩三日時間的查探!”曹仁上前,沉聲的道:“末將建議,我們還是穩妥為主,在此地紮營兩日,可查探周圍!”

  “不!”

  曹操搖頭:“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必須盡快行軍!”

  不是他不想小心翼翼,而是時間不允許,如果讓牧景過了武關,那麽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追擊下去,入了南陽,恐怕連渣都剩不下來。

  所以他們必須要盡快攻克新城,拿下新城之後,才可以直接南下。

  “諾!”

  眾將隻能點頭領命。

  “文謙,曼城!”

  “在!”兩萬員武將應聲而出列。

  樂進謙,李典李曼城。

  自從曹操頒勤王聖旨之後,除了夏侯氏和曹氏的子弟兵之外,其實各方來投的豪傑不少,樂進和李典便是其中之佼佼者,樂進陽平衛國人,少年習武,青年讀書,文韜武略皆為上乘,李典山陽巨鹿人,士族出身。

  兩人各自在鄉裏召集青壯千餘,然後來投曹操,甚得曹操器重。

  “你們兩個率軍鎮梁東!”

  曹操雖冒進,但是也不能沒有一點準備,所以他讓穩重的樂進率兵在梁東接應,若有閃失,尚有後路。

  “諾!”

  樂進和李典領命。

  曹軍繼續南下,開始挺進梁縣。

  一日之後,曹軍行軍雖不快,但是抵達梁縣之北郊,紮營郊外平原。

  “稟報主公,梁縣並無發現任何敵軍蹤跡!”

  夏侯惇率兵入城,搜索一番之後,便回來稟報。

  “我們不入城!”

  曹操目光看著梁縣,眼眸劃過一抹凝重,沉聲的道:“準備迂回,從蠻中小鎮,繞路伏擊新城後翼,接應江東軍,然後一句攻破新城!”

  “諾!”

  眾將率各部前行,不過很快就有人稟報。

  “主公,前方的馳道,山澗落石,堵塞難行!”

  “確定是山澗的落石堵住的去路?”

  曹操有些疑惑起來了。

  這時候太巧合的他都會懷疑。

  “我已經問過了當地的一些老鄉,這種情況維持足足半月有餘,梁縣百姓正在搶修之中!”曹仁點頭:“我們隻要等三五日,便可通道!”

  “沒有三五日可等,那就繞路,向東,沿山而走,渡過汝水之後,自東而入蠻中,過了蠻中,盡快繞過去!”

  曹操沉聲的道。

  梁縣就在汝水河的線上,沿河北走,過河南走,都是路,但是截然不同的路,卻能有不一樣的結果。

  “諾!”

  大軍繼續行走,行至梁縣東南郊外,渡過汝水,沿著河流西南,尚未靠近蠻中小鎮,一座名為伏牛山的山口之間,正值傍晚時分,夕陽西落,陽光自西而照東。

  “殺!”

  “一個不留!”

  “黃天上神在上,保佑我殺敵取勝!”

  一瞬間,伏兵四起。

  “敵襲?”

  “有伏兵?”

  “小心!”

  “快變陣,防禦戰陣!”

  曹軍遇到伏擊,頓時大亂。

  “怎麽可能?”曹操瞪大眼眸,看著四麵八方出來的伏兵,心中一股寒意從背脊升起,聲音蕭瑟顫動:“他們居然能算到我會迂回而襲擊他們後翼,所以早已經布置好了伏兵?”

  這是不僅僅是遇到伏擊的措手不及,還有自己的心思居然被人這麽簡單的猜到之後的那種恐懼。

  “主公,快走!”

  夏侯惇夏侯淵率兵迎敵,曹仁曹洪兄弟保護曹操,殺出重圍之外。

  “追殺上去!”

  黃劭親自率兵,勇猛衝鋒,以大勢之壓,開始不斷的圍殺慌亂之中的曹軍。

  曹操一路撤退,傷亡慘重。

  “主公,快上馬渡河!”

  曹操戰死被射殺,曹洪連忙扶著他上了自己的馬。

  “你若如何?”

  曹操心中感動曹洪讓馬之意,戰場逃生,一馬如命,曹洪這是把他的命讓給了自己。

  “天下可無洪,可不可無公!”曹洪拍動馬屁股,把曹操送上去,然後對著曹仁,大聲的道:“兄長,速速護送主公渡河歸北,我率軍去接應元讓他們,從上遊過橋,我們北岸匯合!”

  “是!”

  曹仁率兵數百,護送曹操渡河而過。

  接著就是夏侯兄弟殺出重圍,在曹洪的接應之下,迅速從上遊的一道木橋過橋北岸,匯合之後,他們沿著梁縣而北上,然後一路上收集殘兵,迅速撤退。

  但是黃巾軍一擊在這裏埋伏數日,蓄勢以待,殺伐之間何等猛烈,不僅僅在南岸廝殺,還一路追擊,追擊過了北岸,直撲梁縣,一路追擊。

  一直至梁東。

  梁東有曹操駐紮的一部兵馬,樂進和李典率兵殺出,放接應曹操的兵馬。

  但是這一戰下來,曹軍的一萬兩千精銳,如今僅存六千不足,損傷過半有餘,士氣低落之下,已無力再戰,唯有緩緩向北,退兵雒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