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河東之行 九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6      字數:3446
  時間推回牧景剛剛抵達絳邑的那一天,十月末,秋季已過,寒冬驟現。

  風雪已經覆蓋了聞喜縣。

  聞喜,這一座縣城約莫萬戶左右,三四萬人口,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但是地理位置有些特別,位於在河東郡城安邑城於降邑和臨汾的中間。

  絳邑和臨汾都是的白波黃巾的地盤。

  而安邑,早已記成為了西涼軍屯兵之地。

  聞喜縣就算是兩軍之間的一個緩衝地點,但是自從郭太兵敗,西涼軍就已經把主力推到了聞喜縣城,隻要向北偏西走三百裏就是的白波穀。

  而這時候,聞喜縣城內外一隊列一隊列的兵馬正在的急促的調動之中的,不少將士正在慌忙的收拾東西,這些動作基本上都是拔營的前奏。

  “這個鬼天氣拔營,太傷士氣了!”

  軍營之中,一麵李字戰旗之下,有一個瘦小的中年男子,身穿戰甲,站在轅門上,微微抬頭,目光看著這茫茫風雪,抱怨的說道。

  “要是風雪不停,三天時間恐怕都無法抵達臨汾!”

  站在瘦小男子身邊,有一個長的比較的儒雅的將領,身披戰甲,雙手背負,一雙眼眸也在凝視這風雪之天。

  這兩個人正是西涼軍悍將,董卓女婿牛輔麾下兩大主將,李榷和郭巳。

  牛輔已經被董卓下令,率軍去了雒陽,他的飛熊騎雖然去了雒陽,但是他麾下一部分主力留在了河東。

  河東郡目前算是西涼軍的後院,一邊連著京城,一邊靠著西涼,對於西涼軍來說,是最好的根據地。

  西涼軍能在的雒陽西郊屯兵這麽久,更多的是從河東郡這裏得到的支持,如果不是牛輔率兵站穩的河東的腳跟,恐怕西涼主力根本在雒陽待不住。

  所以即使牛輔接到董卓的軍令,率飛熊軍趕往雒陽,但是還是把麾下兩部主力,李榷部和郭巳部都留下來了,用來穩住河東,保證西涼後路。

  “不用三天的時間!”

  這時候一個文士從營房之中走出來,微笑的道:“兩位將軍不必擔憂,雖有風雪之阻,可我們西涼兒郎早已適應惡劣的天氣,馳道通暢之下,兩日足可北上!”

  “賈軍師!”

  兩人將領看到文士走出來,連忙行禮。

  這個文士他們可不敢小看。

  正是牛輔麾下的第一軍師,賈詡。

  賈詡的名聲在西涼軍或許名氣不揚,畢竟西涼軍有一個實力強大很軍師的李儒,作為董卓女婿兼心腹,李儒在西涼軍之中的地位是無人媲美的,即使牛輔這個主將也不行,而他智慧的光芒可以覆蓋很多人,包括一些有才能的讀書人。

  但是在牛輔麾下來說,賈詡這個平時悠然悠哉的文士卻備受尊敬。

  牛輔當初狙擊郭太的那一戰,就是出自賈詡之手,正是賈詡的設計,才讓郭太陷入了他們的包圍圈之中,硬生生的被圍殺至死。

  “兩位將軍,此戰想要獲勝,就一個要訣,快!”

  賈詡沉聲的道:“時間越拖下去,我們越是麻煩,想要拿下白波黃巾,唯有這一次機會而已,而我們隻有解決了白波黃巾,才能讓京城的主力無後顧之憂,所以我們根本沒有退路!”

  “我們明白!”

  李榷和郭巳點頭。

  郭巳卻有些擔憂:“軍師,我隻是有些擔心,匈奴軍會如我們所願,南下配合我們的進攻嗎?”

  他們和匈奴也幹過幾仗,互相之間也不是友好的。

  所以和匈奴軍合作,他們心有忌憚。

  “他們會!”

  賈詡嘴角微微揚起一抹笑容,笑容有些的冷意洋溢:“他們現在缺糧食,我們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一定會牢牢把握起來了,而且他們很清楚,白波穀之中必有糧食,所以會不惜代價強攻,我們隻要拿下臨汾,控製好進退之間的節奏,然後坐山觀虎鬥便可,等到他們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再來給黃雀在後,必可一戰功成!”

  ……

  ……

  汾水流域,這是河東郡之中最大的河流區域,從北到南,貫通整個河東。

  一支騎兵列陣在河岸西側。

  這一支騎兵足足有上萬之多。

  騎兵並沒有統一的服飾,即使寒冷的天氣之下,也有人隻是簡單的披著皮革大襖而已,甚至有人赤裸雄壯的上身,看起陣型,沒有嚴謹的氣息,更多的狂野。

  這就是北漠騎兵的特色。

  在草原上的騎兵,未必有什麽章法,但是渾身上下都充斥這悍勇不畏死的狂野之氣,讓人看了驟然畏懼。

  為首之一個主將,年約四旬,足足有兩米之高,熊腰虎背,滿臉胡須,身上隻是披著一件的簡單的虎襖,胯下一匹的雄壯的大黑馬,虎眸閃爍。

  他看著河流,有些歎息的道:“可惜,這裏不是北漠,入冬了河麵也不會結冰!”

  如果河麵結冰,他就能迅速渡河。

  可惜河東這個地方,說冷也冷,要說結冰也有結冰的時候,可終究不是極北荒漠,才十月底十一月的時節,哪怕下起大雪,也不會的結冰河麵。

  “單於,我們找到渡河的地方了!”

  一個騎兵策馬前來,跳下馬背之後,俯首在下,恭謹的稟報。

  “在哪裏?”

  “下遊七裏!”

  “走!”

  虎背熊腰的壯漢揮動馬鞭,胯下駿馬一聲長嘯,馬蹄張開,向著下遊的方向而去。

  踏踏踏!

  上萬騎兵追隨首領的腳步,向著下遊防線而去。

  ……

  光熹二年,十一月,大雪封天。

  白波穀中到處都是白皚皚的一片。

  議事廳中,楊奉來回踱步,神情陰沉不定,時而焦躁,時而急促。

  從他知道牧景擁有河東衛氏的消息網之後,他就不敢把牧景的話當成耳邊分了。

  畢竟這麽多年在河東一畝三分地上的打拚,河東衛氏的能耐他是知道了。

  而且胡才和李樂北上已經有三天時間了,三天的時間過去,北麵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回來,楊奉頓時有些坐不住了,要知道胡才和李樂的兵馬,足足有一萬多。

  這些黃巾軍皆為百戰精銳,實力占據白波黃巾的三分之一有餘,要是這一部分兵力出了什麽問題,就算他如願的執掌的白波黃巾,恐怕也是的得不償失。

  “郭正,許坦!”

  楊奉召來手下兩個營帥,道:“你們派出手下所有斥候,打聽北麵的消息,打探清楚,到底胡帥和李帥目前的情況!”

  “諾!”

  兩大營帥領命而去。

  楊奉還在擔心北麵的時候,南麵先傳來的消息。

  “報!”

  “說!”

  “城外韓帥求見!”

  “韓暹,他不是在絳邑城嗎?”楊奉吃驚,韓暹離開白波穀之後,率兵返回了絳邑城,這是對他有防備,他是知道了,但是沒想到這麽快去之返回。

  “楊帥,不僅僅韓帥來了,他還率領的麾下大軍,而且他麾下將士好像才剛剛經曆了一場的敗仗,有些丟盔棄甲,如今正在城外求見,乞求能撤入城中!”

  “什麽?”

  楊奉大吃一驚,他猛然站起來了,大步往外走:“去看看!”

  他登上了城頭,往下麵看去,一片黃巾,黃巾將士都習慣頭裹黃巾意為標記,從上往下看去,自然是看到黃橙橙的一片了。

  仔細一看,他發現匯報的沒有說錯,這一支兵馬一定是剛剛打了一場敗仗。

  “韓兄,你這是怎麽一回事?”

  楊奉目光凝視著前方的韓暹。

  韓暹騎在馬背上,身上負傷,戰甲都被撕開了一片,血淋淋的鮮血沿著左臂流淌,他抬頭,目光越過城頭,看著楊奉,沉聲的道:“楊兄,你我為黃巾袍澤,今日韓某已經窮途末路,還請開城門,收留韓某,日後韓某當為你牽馬提槍,絕無二話!”

  這是臣服。

  楊奉沒想到韓暹的臣服來的這麽突然。

  “楊帥,會不會是圈套?”一個營帥上前,低聲的說道。

  “其他人不好說,但是韓暹?”

  楊奉搖搖頭:“他不會,當眾想我臣服,日後若是反了,那他在黃巾兒郎麵前,已抬不起頭了,開城門!”

  “諾!”

  左右領命,迅速下去傳達軍令。

  哢嚓!

  城門打開了。

  韓暹鬆了一口氣,大喝一聲:“兒郎們,進城!”

  黃巾將士一窩蜂的衝進了白波穀之中。

  “韓兄,你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楊奉接應上了韓暹。

  “楊兄,絳邑丟了!”

  韓暹苦笑的道。

  “難道是?”楊奉瞳孔微微一遍,心中有一絲不安。

  “西涼軍!”

  韓暹道:“西涼軍昨夜夜襲了我的絳邑城,城中有人被買通,打開了城門接應他們,我大軍猝爾不及,傷亡慘重,若非當初牧世子的提醒,我留了一個心眼,把自己的軍營駐地換了一個地方,恐怕昨夜就逃不出來了,但是即使如此,我八千精銳,如今也僅存六千不到!”

  “這麽說西涼軍真的和匈奴聯手了?”楊奉倒吸一口冷氣,渾身有一點哆嗦起來了。

  “楊兄,這一次恐怕被牧世子說中了!”

  韓暹情緒有些低落,低沉的道:“你還是早做準備吧,不然我們白波黃巾,就要全軍覆沒了!”

  “來人!”

  “在!”

  “打開武器庫,召集穀中所有兵馬,各營集合之後,輪流守城,加強對外防備,斥候全部放出去,覆蓋穀外五十裏之內,任何消息,立刻匯報!”

  楊奉迅速布置了一番。

  白波穀易守難攻,最要不在沒有準備的時候被突襲,想要守住,還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