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天子的謀算 上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6      字數:5080
  千裏馬之所以是千裏馬,那是因為它的能力異於常人,日行千裏而不竭力,可想要辨認千裏馬,也要千裏馬跑起來才知道。

  畢竟這個世界上好像伯樂這種看兩眼就能看出千裏馬和普通馬之間不同的隻有一個而已。

  人才辨別也一樣。

  並非進了求賢館的都是人才。

  其中不少渾水摸魚之輩。

  但是牧景你不在意。

  他眸光沉沉,凝視腳下的人來人往,聽著那喧囂的聲音,嘴角微微揚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這世界沒有無用的人,隻有看會不會用他們而已!”

  他張開了雙手,形成擁抱,仿佛在擁抱天空和大地,大聲的道:“既然他們進了我的碗裏麵,就是我的人,可進不可出,所有人都收下,我相信到了我這裏,都是人才!”

  一個一個的辨別人才,他又不是的自動辨別係統,他可沒有這功能。

  要是漏掉幾個國寶級人才。

  他會哭的。

  所以最好的選擇,那就是全部拿下,隻要走進求賢館的,他都要,是人才他用,不是人才,他也用。

  “這樣一來,那我們的求賢館還需要擴大規模!”

  戲誌才佩服牧景的胸襟和魄力,可他不得不提醒說道:“這隻是一個開始,但是求賢館已經的應不過來了,一旦鴻都學報的影響力徹底的擴張出去,後麵的情況必然更加熱鬧,我們肯定忙不過來!”

  “我已經借兵了!”

  牧景道:“我家老爹動心了,他會派李嚴帶人前來幫忙,還出資金,在建立一些求賢館!”

  “太傅大人反應這麽快?”

  “他又不傻,況且他反應不過來,不還有蔣昊明那廝嗎,當然他可不是好心來讓人幫忙的,這老家夥最近越發精明了,不見兔子不撒鷹,一開始的死活不答應,現在看木已成中,反應倒是快了,這麽順利的就派人來,肯定是想要挖我們牆,讓李嚴帶隊來,就已經值得小心了!”

  他最近發現,他家老爹越來越精明了,好事湊上來,有傻不著調的事情,跑的遠遠的。

  “李嚴,李正方?”戲誌才眯眼,他對牧山麾下從南陽走出來的人,都有一個摸底式了解,這個李嚴本隻是舞陰一個小官吏,可是跟了牧山之後,步步青雲,而且年紀還不大,比他還小點,可算得上是青年一輩的人才。

  “李嚴這廝,別看年輕,可心思詭譎的很,要說陰狠,蔣昊明都不如他,挖自己人牆角,他熟門熟路!“牧景提醒的說道。

  “我會小心他的!”

  “黃劭也借兵了!”

  “衛尉黃劭?”

  “嗯!”牧景道:“他借兵給我們維持秩序,當然他估計也是來湊熱鬧的,這些老家夥,一個都不好糊弄,自然知道人才難得的行事,他統南軍,有統兵之能,可如今當了衛尉,防禦雒陽城,身邊必然缺乏能為他的出謀劃策的讀書人!”

  “哎!”戲誌才長歎一聲:“我現在突然明白,為什麽你明明知道,求賢令會帶來戰爭,你依舊毫不猶豫的發布了,這牧黨一係,太缺人了!”

  “可不是!”

  牧景苦笑:“暴熊軍,南軍,加上我手上的景平軍,看是兵馬強大,可是我們隻是空殼子,手上能用的,隻是小貓兩三隻而已,不想天下求賢能,就會陷入一個瓶頸狀態的發展,耗下去,隻能被朝廷這攤子活活耗死!”

  “可你終究是的踐踏到了某些人的底線,他們可不會善罷甘休!”戲誌才低聲的道。

  “路就是這麽走出來的!”

  牧景抬頭,目光遠眺,看著雒陽城中起伏不定的房舍,心堅如磐石:“腳下有路,我們要走,腳下沒路,我們還是要走,隻是區別是踏著幹幹淨淨的青雲路,還是踏著鮮血和滿地的屍骨地獄路!”

  “我有個問題,想問你很久了!”戲誌才看著牧景的側影,心中悸動,突然說道。

  “問!”

  “你的誌向何在?”戲誌才問。

  “誌向?”

  牧景想了想,道:“一開始我在蘑菇山上,等著被官兵圍剿,生死之間,斷糧已經久,就想要吃一口飽飯,後來我們打下舞陰,父親改名換姓,我們所有人改頭換臉,讓我們有了立足的機會,那時候我應該是想要讓父親堂堂正正一點,而不是這麽套著一個羊皮活著,再後來,我征戰汝南,那一戰……”

  他有些懷緬起那一場戰役,那應該是他正經八百的上戰場,經曆的數十萬大軍交戰的殘酷,見識的冷兵器時代的人命如草街。

  “我的父親是太平道道徒,是黃巾渠帥,他或許更加向往大賢良師當年的許下的太平願,願天下太平,願太平眾生,為建立一個太平神國而奮戰,但是我不是太平道徒,不相信太平道的神說,我要的很簡單!”

  牧景沉聲的道:“我要我的父親能安好,我要是沒有戰爭,然後我就可以當一個紈絝子,家裏麵有些田地,上麵有些權勢,錢財不可缺,每天可以帶上幾個惡仆,走在大街上,調戲一下小娘子,那日子,一定美好,最好還能有幾個相守一生的紅顏知己,能伴隨走天下,看看這大好河山……”

  “你可真是好誌向!”

  戲誌才聞言,頓時感覺頭頂之上烏雲密布,雷霆滾滾的,實在忍不住了,開口打斷了某人的臆想。

  他千算萬算,真算不出來堂堂的牧黨少主,京城之中無數人的追隨的少年,背靠權勢,手握兵權,談笑之間可與三公眾臣辯駁,揮手之間可讓的無數人人頭落地,居然隻是這個誌向。

  他無語的搖搖頭,轉身離去。

  “你幹嘛去啊?”

  牧景被打斷了向往,有些不爽,但是還是回過神,回頭看一眼,正好看到戲誌才離開的背影,楞了一愣,當下大聲的叫起來。

  “我決定離你你遠一點!”

  戲誌才遠遠的傳來聲音,他寒窗苦讀,吃盡了苦頭,可不是想要成為牧景誌向之中的樣子,他是要以謀略平天下,青史留名的人,不能靠的太近這二貨。

  “是你自己要問了,答你了又被你鄙視,日後本世子可不想搭理你了!”

  牧景撇撇嘴。

  他其實還是挺滿意自己的誌向的。

  要是能有這麽一天。

  那就好了!

  兩天時間,牧景走遍了雒陽城中的十個求賢館,實地考察,親自的去調整接待人才的規格和檔次,建立人才體係,分開各方麵人才,還設立了一些腦筋急轉彎的題目來應考一些的人才的思維才智。

  走了這麽一轉之後,他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不管日後要應對怎麽樣的局麵,最少求賢令這個點子已經的發揮作用力,不多不少,他肯定能把一批人才收歸麾下。

  “人才是一柄雙麵刃,可傷敵,也可傷人,世子還需小心啊!”

  景平院中,胡昭提醒說道。

  “我知道!”

  牧景點頭:“我既然打開了求賢館,就已經有了這方麵的考慮,大門在哪裏,有人才會走進來,自然也有一些居心叵測之輩混進來,這方麵我會小心的!”

  其實一開始他就已經防備這一點了。

  但是時間緊,任務重,想要一一甄別是根本不可能的,難免會有一些人混跡其中的,進入他們麾下。

  他早已經讓景武司的譚宗坐鎮其中。

  不一定能預防。

  但是最少能有點的防備心。

  這一點日後可以慢慢甄別,現在最重要的是打出聲勢,要有天下人才歸與麾下的大魄力,才能的對得起這一次求賢令的爆發。

  牧景翻閱了新一期的儒學日報:“他們好像沒有多大反應!”

  “越是平靜!”

  胡昭搖搖頭,道:“越是說明他們已經闊出去了,我們即將要麵對的,是不死不休的爭鋒!”

  “我想要共存,但是若不能共存,我就讓他們無法生存!”

  牧景冷聲的道:“我倒是看看,他們能有多大行動!”

  做得出這事情,他就受得起這戰爭。

  牧氏想要屹立權勢之巔,那就要有成為天下公敵的魄力。

  “京城之中,有暴熊軍和南軍,十萬精銳雄獅,尚有景平軍鎮守汜水關,不說堅如磐石,可也不是隨隨便便能算計,他們就算有心,也隻能暗中行動,徐徐圖之,而不是一下子打翻我們,我現在更擔心南陽!”

  胡昭低聲的說道。

  他現在是幕僚,正在準備出仕途和尚未出仕途之間,當然要為牧景的分憂解難,所以當求賢令爆發的時候,他就開始的預算了一切的後果,能算多少是多少。

  “南陽?”牧景聞言,瞳孔微微變色。

  “求賢令,求天下賢能,必得罪天下士族,荊州士族,亦為其中之一,若是汝南兵力,南陽唯恐不保!”胡昭道:“南陽要是出了問題,軍心必亂!”

  牧山麾下兵馬,嫡係暴熊軍,九成都是南陽子弟兵,南軍雖然是黃劭嫡係黃巾軍改編而來,但是經過南陽整編,京城之戰年之後補充南陽兵力,也有半數以上是南陽子弟兵,南陽要是出了問題,軍心肯定會亂。

  “現在鎮守南陽的是劉勁!”

  牧景考慮了一下:“他是寒門士子出身,在戰場上被迫歸降吾父,論忠心,未必有多少,但是如果論能力,我還是很看好他的!”

  “士人執刀,並非手中之刀不鋒利,而是他揮刀的力量不夠力!”胡昭道:“我不否認劉勁的能力,我看過他的文卷,他處理政務,統帥南陽沒問題,但是執兵能力不夠,性格有點文人獨特的悠遊寡斷!”

  劉勁昔日在汝南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他的性格。

  他如果當初在汝南,當機立斷,把兵權交給牧山,就不會有葛坡那一場的幾乎滅亡的慘敗,就是他相信牧山,卻又顧慮太多,始終下不了決斷。

  “那你認為呢?”

  “最好換將!”胡昭建議說道。

  “換將?”牧景皺眉,臨時換將,恐怕不太好,不利於南陽安穩。

  “對!”胡昭道:“主公麾下,並不乏當機立斷的武將,無論是周倉,還是鄧洪,都有鎮守南陽的能力,周倉自不多說,此人殺伐果斷,統兵之能不錯,而鄧洪,新野鄧氏的讀書人,但是練武多年,而且還是縣尉出身,有武人魄力,可統帥兵馬,如今南陽,不是要發展,不是鞏固根基,而是要穩得住,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你寫一份奏本,我遞給父親,至於換不換南陽守將,還得看父親的決斷!”

  牧景說道。

  “好吧!”

  胡昭點點頭,執筆點墨,寫來一份奏本,字體工整,條理清晰,把換將的好處和隱患都寫出來了,然後留下落款,蓋上印監,遞給了牧景。

  牧景看了看之後,也蓋上了自己的印監,遞給霍餘,然後霍餘派人送去宮中太傅辦公的地方,直接交給蔣路。

  這些事情處理之後,牧景的重心還是放在求賢令之上了。

  “舉孝廉乃是漢室出仕途的唯一途徑,數百年的影響,早已在讀書人心中根深蒂固,我們頒布求賢令,乃是無奈之舉,另劈出仕之道,會讓很多人不認同,應不能得士林支持,而能走進求賢館的人,雖有讀書人,但是更多是旁門左道的應該更多!”牧景眯眼,他可知道如今士林之中,他的聲望不太好,除非一些實在是走投無路的士子,不然少有人會因為他的求賢令而進入求賢館,反而是儒道之外,諸子百家一些鬱鬱不得誌的人才,更向往求賢館這個地方。

  “我觀鴻都門學之製度,你好像更在意一些旁門人才!”胡昭說道:“無論是墨家,還是的農家,你都十分關注,另外你建立的鴻都學報更是用了小說家魅力,以軼事而吸引讀者!”

  “我從來不會否認儒學之大道,讀書明道理,儒學是最好的,可天下想要發展,唯百家共鳴,我相信除了儒學之外,也有大把大把的人才!”

  牧景笑著說道:“治理天下,可不隻能靠著儒家的學識!”

  他的鴻都門學,親領雜學科的科室博士,對雜學很是在意,自然也會引起一些有心人的異議。

  “我隻是提醒你,治理天下,管理政務,始終還是儒家的學識比較重要!”胡昭是讀書人,大儒級別的讀書人,信仰就是儒家,這是不可動搖的。

  “我明白,我會注意的!”

  牧景點頭,他也沒有準備說服胡昭,他需要慢慢改變一些人,畢竟兩千年的封建製度都是靠著儒家學識來支持,這儒家的學識,根深蒂固的。

  “世子,趙信來了!”傍晚時候,一個宦官走進了景平院。

  “坐吧!”

  牧景親自招待,他熱水泡茶,給坐在對麵的宦官倒上了一杯:“沒有特別情況,你不會來太傅府邸,你來找我,是宮裏麵有情況!”

  這是趙信,昔日十常侍趙忠的義子,也是牧景在大戰之中收複的宦官,放在了宮中,就是為了隨時了解宮裏麵的動向。

  “我已經被架空了,幾個宮宛的公公對我陽奉陰違!”趙信低聲的道:“而且我感覺自己時時刻刻被人監視著,今日還差點都來不來見世子了!”

  “什麽?”

  牧景皺眉:“是天子嗎?”

  “不是天子!”趙信低沉的道:“宮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少有人能比我更清楚,我身邊的太監,都是很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已經追隨我很多年,就算陛下有心,也難以讓這麽多人背叛我,能做到的隻有一個人!”

  “誰?”

  “我的義父!”趙信道:“我的一切都是他給的,也隻有他才能收回去!”

  “趙忠?”

  牧景麵容變色:“他不是死了嗎?”

  “我也認為他死了!”

  趙信神情複雜:“但是誰見到了他的屍首!”

  “他還活著!”

  牧景冷靜下來,嘴角微微揚起一抹冷厲的笑容。

  他還真想不到,那一場動亂之後,十常侍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曆史,最後居然有人活下來了。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內容更新後,需要重新刷新頁麵,才能獲取最新更新!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