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雒陽!雒陽!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3-21 00:35      字數:3039
  戲隆這個名字牧景是很陌生的,所以他並不是很在意,三國曆史上好像也沒有這個名字,不過不可否認的一點牧景感覺這個青年的才學的確很不錯。

  一夜交談下來,蔣路和戲隆兩個讀書人之間的倒是成了莫逆之交。

  翌日。

  早晨。

  天氣越來越冷了,陽光照耀之下,已經刮起了涼涼的陣風,牧景打了一個寒顫,才從帳篷之中起來,去了河邊洗刷,洗刷之後,開始吃早飯,吃完早飯他要繼續趕路,此地距離京城雒陽已經不遠了,他必須要盡快趕赴雒陽。

  此戰勝負,在朝堂之上。

  他可不能讓一些有心人比他更早運作起來了。

  這個功勞,他必須要落實在牧山的頭上,隻有如此,他才能為牧山謀取一個能讓世人都閉嘴的出身,為日後打下一個堅定的基礎。

  “昊明兄,在下先告辭了。”

  這時候昨夜借宿的青年戲隆也起來了,他起來之後,也準備告辭而去。

  “誌才兄客氣了,他日有緣,必然會相遇!”蔣路對戲隆十分的友好,拱手說道:“若是誌才兄想要尋我,亦可去南陽舞陰,在下定在家中恭候!”

  “一定去!”

  戲隆離去,白衣獵獵,頗為瀟灑。

  當戲隆離去之後,這個商隊收拾東西,開始繼續趕路,向著雒陽的方向而去。

  馬車上。

  “你們倒是聊的盡興!”牧景有些懶洋洋的坐在軟塌上,看著蔣路臉上的笑容,說道。

  昨夜都是他們在聊,聊的都是讀書人的那點事情,牧景插不進去話,幹脆提前去睡覺,補充精神,以便第二天趕路。

  “誌才雖不過及冠之年,可他的才學,知識,見解,方方麵麵皆在之上,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果是誠不欺我也,與他一夜長談,勝我讀書一年,不愧為潁川書院出來的才子,日後必有一番作為!”

  蔣路心情很好,微笑的說道。

  “誌才?”

  牧景聞言,瞳孔微微一顫:“戲誌才?”

  “對啊!”蔣路點頭:“他名為戲隆,字誌才,潁川戲誌才,有何不對!”

  “停車!”

  牧景大喝起來了。

  “是!”霍紹等人連忙停下商隊的行走,走上來詢問:“公子,可有什麽吩咐!”

  “今日從我們營地之中離去了那個讀書人,最後去向可知?”

  牧景急促的問道。

  “他走的方向應該是去了中牟,不過我並沒有派人跟著,暫時不確定方向!”

  “走了多久了,能追的上嗎?”

  “已經一個多時辰了,恐怕追不上了!”霍紹苦笑的道。

  “算了!”

  牧景有些心灰意冷,擺擺手,道:“我們繼續趕路!”

  “你幹什麽?”蔣路有些奇怪。

  “沒什麽!”

  牧景一臉的沮喪,道:“隻是感覺我的心好痛,從前,有一個天賜良緣放在我麵前,我卻不懂得珍惜,然後我就心痛了!”

  “思春了?”蔣路皺眉。

  “難道他是想殿下了?”張火凶神惡煞的道:“牧龍圖我告訴你,殿下可是金貴的,你若敢褻瀆,我滅了你!”

  “滾!”

  牧景給了他一聲吼,然後自己給自己生悶氣去了。

  戲誌才,那可是一個國寶級的大才。

  曹操的崛起,身邊有五大謀士青史留名,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曹操在奠基豫州之前,兵馬少,糧草缺,隻不過空有勤王之名,並沒有諸侯之實,

  是他收繳了幾十萬青州黃巾,建立了青州兵為基礎強大軍事能力。

  為他收繳幾十萬青州黃巾的謀士,正是這個戲誌才。

  傳聞戲誌才有神智之名,乃是寒門學子的驍楚,可惜他和鬼才郭嘉一樣,得天妒忌,英年早逝,在解決了青州黃巾之後,就病死了,因此他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曆史名聲。

  如此一個超級國寶人才,牧景就算三顧茅廬請出來都不負過分,可是如今送到眼前而不知,是在有些糊塗啊。

  還是最近他的心思太沉了,一股腦放在雒陽的事情上,卻忘記了招攬人才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雒陽這檔事,就算他不知道戲誌才,以戲誌才表現出來不亞於蔣路的學識,他也會出手招攬。

  中平五年,十月,初。

  商隊抵達雒陽城中東門。

  雒陽,古稱洛陽,漢光武建武元年,劉秀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改洛陽為雒陽,這裏可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曆經多朝,風雨不敗,有天下之中的稱謂。

  這絕對是當今中原最恢弘和繁榮的一座城池,作為朝廷的心髒,雒陽城不算流動人口,常年有人口將近二百萬以上,匯南北之中,定東西之疆,天下之都,繁榮熱鬧。

  “這就是雒陽城!”

  牧景走下馬車,抬頭,看著中東門,目光栩栩,心中有一絲絲奇怪的激動。

  看到這座城池。

  看到大漢朝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的中心。

  看到這古色古香,恢弘壯闊的城牆。

  他忽然就有一種真實感。

  他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之中,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一份子,不再是那種格格不入的怪異在縈繞著他。

  “這就是雒陽城!”

  蔣路也走下馬車,站在牧景身邊,看著雒陽城的城門,道:“不到雒陽,非漢民,不曾敬仰朝廷,不為漢室百姓,我曾經無數次想要來雒陽遊學,可是總是沒有機會,今日總算是如願以償!”

  在他們讀書人的心中,學好文武藝,買與帝王家,天子腳下的地方是神聖了,很多遊學的學子都想要來敬仰一番,可惜昔日蔣路因為遊學南陽,結識了蔣琬的母親,最後被困在南陽,無法抽身北上。

  今日他算是了了自己的心願,觀賞了大漢的朝都。

  “可惜了!”

  牧景突然長歎一聲。

  “有何可惜?”蔣路詢問。

  “嗬嗬!”

  牧景沒有回答,隻是笑了一笑。

  他可惜的是未來,這一座偉岸的都城不出三年,將會變成一片廢墟,同時也就宣告的立足中原四百年的大漢朝即將退出曆史的舞台,不得不說,有些讓人惋惜啊。

  “我們進城!”

  牧景下令之後,鑽入了馬車之中。

  商隊開始緩緩的向著城中而去。

  不過雒陽終歸是雒陽,大漢都城,哪怕一些士兵有些鬆懈,可是那些檢查的士兵還是查的很嚴,一些比較敏感的兵器,不如弓弩,箭矢等等屬於官麵上禁止民間擁有的兵器是不能帶進去的,其他的比如長刀,長槍,長矛也基本上不允許入城了,隻有繯首刀算是在商隊護衛的序列之中。

  即使如此,他們這一支商隊在進城的入城稅也起碼要多交三倍以上,最後他們才得意安然入城。

  “好熱鬧了!”

  “好多人啊!”

  “一眼看過去都是人!”

  “這就是雒陽城,我曾經去過南陽郡城的宛城,宛城哪裏也沒有這麽熱鬧!”

  “不愧是我們大漢都城!”

  “……”

  一群鄉巴佬土包子進城去,看到這摩肩擦踵的人流,看著馬車縱橫,甚至可以縱馬奔跑的接到,他們終究是會被雒陽城之中的繁華熱鬧給震懾了。

  雒陽城很大,中軸線是沿著洛水而建立,形成東西直線,這是一條繁榮的街道,街麵上足以能容納十餘馬車並駕齊驅,寬敞的很。

  這一支商隊進城之後,沿著街道轉入了小道,走過幾個坊裏,來到了一座宅院的麵前。

  這個宅院的橫匾之上,上書四個大字,景平商行。

  “大掌櫃!”

  “少當家!”

  宅院麵前,兩個男子連忙走上來,對著馬車行禮。

  一個是趙平。

  作為舞陰縣衙的賊曹,他本應該為牧山守衛後院,可是牧景一封書信,就讓他著急無比的從舞陰縣敢來了雒陽城。

  另外是一個是景平商行的執行掌櫃,孫郝。

  牧景這一次不僅僅動用了景平村的藏金,還拆借了景平商行近乎三千金,這麽大一筆數目如果是其他人自然不會拆借,可是牧景作為大掌櫃,還是有著權限了,所以張恒讓孫郝親自把這三千金運來雒陽,順便在雒陽插旗。

  “無需多禮!”

  牧景走下馬車,看看左右的人流,道:“我們先進去吧,孫郝你去接收你的這批布匹,叔父,你去安置一下我手下的將士,長途跋涉,他們很疲憊了!”

  “諾!”

  兩人點頭,各自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