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明軍備 二
作者:拾一      更新:2020-11-30 22:57      字數:4465
  牧景帶著戲誌才等人,沿著白帝山走了一圈,看看波濤壯闊的三峽長江水,在看看周圍的山巒重疊。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很快就入夜了,入夜之後,他們才回到了軍營之中。

  白帝山上,城牆已經重建,當年的古城牆已經看不出蹤跡來了,煥然一新的是一座新城,規模不算大,但是一場的威嚴的一座新城。

  這裏與其說是一個軍營,不如說是一個軍城,白帝山第一軍師重鎮,這裏不僅僅是練兵之地,還是軍備倉儲之地。

  基本上各地軍工坊製造出來的軍器軍備,都會運輸來這裏建倉,然後再從這裏輸送去前線的位置的。

  這裏是大明軍用物資最大的中轉倉,樞密院的軍備司,軍工司,後勤司的主要官衙,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這裏。

  城分四座城門,城中主幹馳道以中間分開,把白帝城分為四個區域了,這四個區域,東南和東北都是的校場。

  十餘萬兵馬的駐紮,而西南是軍工作坊,軍備倉庫。

  明一作坊在這裏有不下於二十餘大型工坊的製作,這個軍鎮,除了軍將之外,最多的就是工匠了。

  另外還剩下西北方向,那是一座的居民區,一些軍官,工坊工匠,都會在把家小帶過來了,這裏是一個巨大的生活區。

  白帝宮,這是位於東南東北兩座校場之間,白帝山地勢最高所在了,建立了一座獵宮,宮殿不大,如果放在渝都城,頂多就是一座大型的府邸而言,但是在白帝山這座軍鎮而言?算是規模不凡的宮殿了?主要就是方便牧景的視察軍備的時候,居住之地。

  牧景在白帝宮之中安寢下來?還能聽到外麵沉重的步伐聲?這裏和渝都城不一樣,渝都城的晚上?是安靜的,但是這裏的晚上?喊殺聲不絕耳。

  這就是大明精銳的訓練度。

  當今時代的諸侯?坐擁的兵力而言,所謂的精銳,隻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兵卒都是召之而戰?退之而耕?戰鬥力好極有限,唯一能區分新兵和老兵之間的界限,就是上過戰場和沒有上過戰場,哪怕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三天一訓練軍陣的?都是精銳了。

  但是大明軍製度不一樣,明軍以訓練精銳為主?所轄之兵卒,皆為精銳之職業軍人?是脫產軍籍的精銳軍人,每天都需要的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軍陣磨合?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管是體能,還是戰陣配合,都和外麵的兵馬,拉開了非常大的距離。

  大明軍卒,如今乃是神州第一強,這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當然,這樣練兵,也消耗大,外麵的人不是不想效仿,而是他們沒有大明這般高強的生產力,大明以戰鬥力震四方,但是其之根本是大明的國力,早已經遠遠的超越的神州各地,河北,中原,江東,加起來的生產力,包括糧食生產,軍備生產,都遠遠不如的大明。

  這才是大明超有一統天下的誌向的底氣。

  “陛下,要不要臣去和黃使君,戲使君他們商量一下,讓他們暫停訓練,免得他們的擾了陛下的休眠時間?”

  這一次陪同牧景前來的是禦書房的別駕從事,也算是九層樓比較核心的人,是霍餘一手帶出來的文吏。

  杜微,杜國輔。

  他是鴻都門學出身。

  杜家也算是的廣漢豪族之一,不過的杜微的出身不算很好,庶出,當然,他少年有才名,後來鴻都門學在西南名望越來越高,向四方招收弟子。

  杜微十幾歲在漢中的時候就加入了鴻都門學。

  後來被牧景看重,親自挑選放在了身邊,如果他參與了科舉,起碼也是的能位列進士榜的人。

  在九層樓當值有些年了,在霍餘的教導之下,倒是對於的牧景秘書助手的這一份文吏工作,做的得心應手。

  昭明閣有一個通政司,通政司的建立,就是為了和天子之間做出聯係。

  各部呈上來的奏本,基本上都是通過通政司然後進入了昭明閣,然後昭明閣翻閱之後,在通過通政司,送上九層樓。

  杜微一直和通政司對接,也就是大部分的呈報上來的奏本,都是他這個別駕從事負責送入牧景的辦公室的。

  如今牧景出行,已經很少會把霍餘待在這邊了,因為霍餘身體不好,而且九層樓有禦書房,有這麽多會議廳,有檔案室,軍議室,那都歸霍餘管理,他也走不來,所以他也刻意培育一些能擔當責任的。

  可惜他看好蔣琬的,誰知道蔣琬半路跑了,要為新政開拓道路,做了一個小縣令。

  現在霍餘把九層樓很多人都當成是培養的對象,廣撒網,能撈多少魚就撈多少魚,但凡有點能力學識的,他都會精心培養。

  於如今大明的格局而言,昭明閣是統帥朝堂,政事堂,樞密院,都察院都是位列之下,但是相對而言,九層樓是獨立。

  大明的天下,還是皇帝的天下,九層樓代表的天子地盤,乃是大明宮至高之地,九層樓內部也建立了很多部衙,但是這些所有的部衙和朝堂上的部衙不一樣,朝廷的部衙麵對的是全天下,而九層樓的部衙,隻需要麵對牧景一個人,全心全意的為牧景負責,有隨意提拔人才的擔任重任的權力。

  杜微也算是少數幾個能脫穎而出,讓霍餘看好的人,這一次被霍餘親自點名,陪同牧景來視察軍備,負責牧景的起居生活,包括和朝廷的奏本對接。

  “不必了!”

  牧景雖然也適應了這種被服飾的感覺,但是很多事情他還是自己的動手了,拿起杜微遞過來的毛巾,從水盆裏麵把雙腳伸起來,然後擦了擦,才說道:“他們應該怎麽訓練就怎麽訓練,不必因為朕而遷就什麽,戰場打的刀光劍影的,朕都能睡的香,這地方反而更有的安全感,不會影響朕什麽的!”

  大明軍隊訓練嚴格,這是一件好事,隻有訓練好的軍隊,上了戰場才能活著回來更多的人。

  這是千古以來的道理,到了什麽時候的都不會錯了。

  ……………………

  這一夜,牧景還是有些不適應的,畢竟不管怎麽說,當你被吵的兩耳發顫的時候,你想要睡,都睡不著的。

  不過牧景怎麽也算是一個武將出身,功夫不算很高,上了戰場未必有多強,但是強身健體還是的足夠了。

  這點影響,倒是沒有讓他的精神出現什麽的比較頹廢的情況。

  他一早上,還是精神抖擻的。

  在宮殿裏麵的庭院,穿著一件單薄的長衫,然後手握盤龍槊,開始大開大合的舞動起來了,看起來威風凜然,煞氣衝天。

  可這隻是的假把式而已,真上的戰場,他不管是的功力,還是招式,都會被一同等級別的武者給直接秒了。

  說起來,這盤龍槊也算是的神兵利器了,那可是牧景集合了不少人力物力,還用了現代了鑄藝來打造出來的兵器。

  可是在他手中,如今的他,已鮮少有機會上到戰場上廝殺了,所以這把神兵顯得明珠暗投了一些。

  “陛下!”

  戲誌才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出現在長廊屋簷下,目光凝視這牧景這煞氣凜然的身姿,微微一笑,叫了一聲,然後行禮。

  “誌才來了!”

  牧景收招,然後把盤龍槊遞給了金九,接過杜微的毛巾,擦一下額頭的汗水,道:“起的蠻早的,就鍛煉鍛煉,可惜久不經沙場,想要找回來當年的從關中給殺出來的那一股的蠻力和勇氣,好像找不到了!”

  “盡是不同往日,昔日陛下乃是喪家之犬,需拚命方能求存,自當奮力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然而今日,陛下已坐擁大明千萬之子民,數十萬精銳大軍,若還需陛下親自執武器上戰場,吾等有何之眼眸,麵對天下之百姓啊!”

  戲誌才笑了笑,低聲的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總感覺有些失落!”牧景苦笑:“倒不是朕願意上戰場,其實真比較討厭上戰場的,最少這輩子都不要見到戰場,可總感覺的,自己好像變得沒用的一樣!”

  “這天下,可沒有人敢說陛下沒用,若沒有陛下坐鎮天下,大明文臣何以安天下,武將何意征沙場!”

  戲誌才激昂的說道。

  “你今天來就是拍馬屁的嗎?”牧景非常好奇:“很好能看到你戲誌才說一些恭維朕的話,哦,朕知道了,你是來賠罪的,是怕真給你穿小鞋吧,雖然你昨天是放肆了一些,但是朕這樣的正人君子,公私分明,怎麽會記仇呢!”

  戲誌才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他也不想一大早來拍馬屁啊,但是牧景這人,性格他太了解了,大事無錯,可小事無德,你越是覺得他做不出來的事情,他越能掉身份的也做得出來的。

  給穿小鞋這種事情,要是放在別的皇帝身上,可能性不大,因為要顧著臉麵。

  但是他可不管臉麵的的,不管做什麽事情,其他的皇帝會講究禮儀,顧全大局,但是在他身上,大局要顧,可自己不能吃虧,誰給了他氣受,他就會找回來了,有點俠客的快意恩仇了。

  “臣今天來,是邀請陛下參與的擴軍會議的第七次商討會的,我們已經討論了很多次了,擴軍已經開始了,各軍都開始的匯入新兵進行訓練了,但是一些軍籍,編製,都還有些模糊,需要商討!”

  戲誌才說道。

  “朕其實就是來躲一下風頭了,你們行行好,讓朕在這白帝山上當出來散散心了,至於其他的事情,你們這自己商討一下就行了,昭明閣的廷議都通過了,樞密院歐了全權對這一次軍隊重整,軍卒重編,擴大軍編的所有的權力了!”

  牧景其實不太想動,他就是想要上白帝山看看風景線了,至於巡閱軍隊,他隻要人在這裏,就是震懾了,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

  說老實話,他在渝都就忙的四腳朝天,在這裏,他還是想要的安靜休息一下。

  “陛下,兵力擴編,乃是大事,若無陛下親自坐鎮,臣始終擔心會出大問題,陳登雖有了不少計劃,但是還是比不上陛下的聲望!”

  戲誌才苦笑,半響之後,才拱手說道:“如今不需要陛下說什麽,隻需要陛下坐鎮一下,起碼給我們樞密院壯膽一下!”

  “好吧!”

  牧景道:“你戲誌才都這樣說了,朕豈能不識抬舉,朕去收拾一下,然後跟你去看看,說好了,就旁聽了,其他的你們自己的負責,朕不插手!”

  “是,是!”

  戲誌才連忙點頭,至於去了之後的事情,那就由不得你了,到時候你不參與就不參與,給點意見,總行吧。

  牧景從來不是那種特別精於謀略的軍師,但是他卻在這方麵眼光獨到,特別是軍隊編製方麵,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而且往往這種想法看法都優於常人,所以他的作用力,不是出謀劃策,更多的是用他的眼光,來看看這一次樞密院對軍隊整編擴編的籌劃到底有什麽漏洞,或許需要增添什麽計劃。

  …………………………

  軍議大殿,位於白帝山最東北的方向了,東北校場還要上去了一段台階,孤零零的一個山頭上建立了一座大殿。

  大殿空蕩蕩的,沒有什麽裝飾,隻有一張的案桌,然後就是席地而坐,相對而言,十分的簡陋。

  但是這就是軍人,這裏沒有這麽花哨,可周圍的殿堂布局,卻如同一座小型的塢堡,如果死守大殿,最少有六七倍的兵力,才能攻破。

  大殿之中,站著了很多大將,最靠近案桌的位置,也坐著一些各部中郎將,還有軍工司,軍備司,後勤司,軍籍司,等等軍部官衙的文吏,也有不少大臣在這裏。

  為首的,自然就是樞密院的樞密使,執掌大明軍權的大將,黃忠。

  這時候已經開始討論起來了,而且軍人得聲影都是如同雷霆一般的響亮了,牧景還在大殿外十幾步都能聽得到大殿之內那洪亮的聲音在爭吵。

  擴軍相對於軍中部將而言,是一件好事,同樣也是一次機會,擴大軍隊規模,就需要更多的軍官,這對於軍官而言,是一次提升的機會。

  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小兵,不是一個好的小兵,每一個將士都有上進之心,該爭取的時候,誰都不會放棄。

  爭吵自然形成了,而且這些武將,大多粗坯,哪怕讀書儒將,都會被軍中大熔爐給磨滅了性格,所以說話秋來了都會大開大合,爭吵起來,簡直就是一個戰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