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政事堂 七
作者:拾一      更新:2020-11-09 00:01      字數:4471
  當蔡邕應下來之後,這件事情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的波折了。

  不過接下來,就要商量禮部尚書的事情了。

  “既然蔡相接替政事堂主事一職,那禮部尚書就要交出來,諸位認為,何人合適?”牧景笑眯眯的問。

  眾人沉默。

  他們不是沒有人選,而是有些在猜度牧景的心思。

  當胡昭大意失荊州,失了劉勁這個臂膀之後,他在昭明閣的話語權已經無形之中的削弱了一大半。

  如今哪怕是秦頌還有鮑蘇想要附議他,都要考慮一下了。

  人在官場,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

  能坐在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大明朝堂的上要立場,他們本身就是一黨了,下麵有無數的官吏附從。

  支持誰,對於他們而言,隻要考慮大勢在哪裏就行了,不需要考慮太多得不得罪人的問題了。

  “臣,舉薦一人!”最先打破寂靜的胡昭,他一開口,就引來了不少的矚目。

  “胡相有人選,那是好事!”

  牧景的神色雖沒有半分變色的,但是眼瞳卻多了一抹忌憚。

  從不敢小看胡昭。

  別看劉勁叫的狠,但是向來不叫的狗才咬人要的凶。

  胡昭是臣權的代表,是大明百官第一人,他站在朝堂之上,就已經有足夠的威望去對抗牧景的君權了。

  “陛下!”

  胡昭臉上露出了一抹淡然的微笑,道:“臣認為了,司馬徽最合適接替此職!”

  “司馬徽?”

  有人提出質疑。

  開口的是秦頌,他的眼眸光正並沒有任何的別有用心光芒在閃爍,更多的是處於對大局的影響:“司馬公雖為天下的士子之楷模,但是卻從不為官,如今出山,乃為了科舉事宜而已,科舉乃是選賢納士,與朝廷為官,不可二話,若是讓司馬公入朝為官,先不說會不會讓士林學子們反對,單單是司馬公能不能擔當此任,尚且有二話,不可同日而語!”

  “此言在理!”

  鮑蘇想了想,點頭說道。

  “臣認為了,司馬公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對史,政,兵,策,皆有造詣,而且雖然曆為鹿門山祭酒,教書育人,可心懷天下,曾多為荊襄之地的安穩而奔走四方,乃心有大誌之輩,若能為禮部尚書,執大明禮製,此乃天賜賢能於大明也!”

  蒯良立場已經非常的明確了,第一,牧景的心思就在這裏,第二,司馬徽雖不是出生於荊襄,但是立足於荊襄,早已經被視為荊襄之人了。

  鄉黨之情懷,在如今的官場,還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紐帶,他一介降臣,為牧景爪牙,已自絕士林之中,若無人扶持,他日失了聖眷,必然下場淒慘,這時候他需要有同鄉之族來扶持一二。

  所以推動司馬徽入朝為官,可不僅僅隻是因為牧景的命令,更是他自己的意願,他可是用盡了全力去做這件事情的。

  “善!”

  戲誌才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司馬公乃是有能力之輩,執朝廷禮部亦然合情合理!”

  “臣服役!”黃忠平靜的回答說道。

  牧景的眼眸落在了蔡邕之上了。

  昭明閣九席參政,他為其一,餘下八席之位,劉勁被圈禁之中,隻有七個人了,胡昭,秦頌,鮑蘇,戲誌才,黃忠,蒯良,蔡邕。

  現在隻有兩人表現出異議。

  所以蔡邕有一語定江山的力量。

  “臣讚同!”蔡邕深呼吸一口氣,平靜的回答說道:“司馬公熟《禮》天下之人摸出左右,若能執大明禮製,也算是合適!”

  牧景咧嘴一笑:“既然這樣,無需上廷推了!”

  上廷推也需要條件了。

  每一次都上廷推,大明的官都不用做事情了,天天坐在這裏表決就行了,除非昭明閣都無法決議的位置人選,才會上廷推。

  “立刻擬旨,著司馬徽入大明宮覲見!”

  牧景下令。

  “是!”

  旁邊會議記錄官的霍餘迅速去傳令。

  “今日會議,就到這裏吧!”牧景看著眾人,低沉的說道:“如今外麵戰火連連,勢必給了我們一些空隙,所以我們大明必須要抓住這段難得的良機,讓百姓的生活過好起來了,這也能讓我們的經濟變得更加好,有了錢帛糧秣,我們才能一統天下,為一統天下,請諸君共勉!”

  這是他在宣誓,他的新政要發力了。

  眾人自然也聽明白了,畢竟在這裏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糊塗蛋,今天的會議看似對劉勁的處理和政事堂還有禮部的權力交替。

  但是其實上就是牧景和胡昭的對抗賽而已,胡昭棋輸一著,輸了政事堂的掌控,政事堂落在了蔡邕身上,胡昭可沒有指揮如臂的權力了。

  不過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共勉!”

  眾臣站起來了,臉上也多了一抹的激動而熱血的氣息,不關牧景和胡昭誰占據上風,那都是大明為了一統天下在布局而已,隻是按照誰的布局走而已。

  …………………………

  從昭明閣出來,牧景上樓去了,胡昭和蔡邕對視了一眼,走在返回各自辦公廂房的長廊之上。

  “胡相是差點將他一軍了!”

  蔡邕壓低聲音。

  “別這麽大聲!”胡昭笑了笑:“他這麽小氣的一個人,今天明明是享受勝利了,要是被我敗壞了心情,說不定會惱羞成怒,真給我們穿小鞋了!”

  “倒不是不可能!”

  蔡邕也點頭,牧景的性格,多少是有些惡劣的,大原則不會錯,但是小毛病不少了,特別的小氣,公報私仇也經常性的事情。

  “說老實話,舉薦司馬徽的時候,我還是在觀望的,但是事實告訴我們,他早有布局,恐怕不僅僅是司馬徽啊!”胡昭低沉的說道:“鹿門山三大祭酒,皆乃才學過人之輩,或許在政治之道上略卻經驗,但是隻要適應一段時間,早晚能達到你我的高度,屆時他們要是成為了新政先鋒……”

  後麵的話不說,蔡邕也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我上位,是他算好的,接下來,他是不是應該架空我?”蔡邕眯著眼,道:“秦頌,鮑蘇都未必服我,戶部吏部我要是指揮不出,農部,工部,醫部,我更不要的想了,至於禮部,我一放手,士燮立刻造反,加上了司馬徽有足夠的威望代替我,我連禮部都難以掌控了!”

  他這麽一想,感覺這一波的上位,看似走上了一個台階,執掌了政事堂,成為了大明民生的總指揮,但是事實上的權力並不大,好像多少有那麽一丟丟虧本了。

  最少把禮部丟掉了,他還是感覺有些可惜的。

  “不會!”

  胡昭更了解牧景,道:“咱們這陛下,做事情大氣,真想要架空一個人,不需要這麽麻煩,他把你推上來,肯定有他的想法,或許……”

  胡昭眯著眼眸,嘴角揚起了一抹笑容,道:“他也知道新政過於凶猛,所以需要找到一些緩衝的地區,你或許就是他的布局之一!”

  “也不是不可能啊!”

  蔡邕眸子一亮:“咱們這陛下,是越來越深不可測了!”

  “接下來,我不能繼續冒頭了,不然咱們這位陛下,恐怕還會瘋狂打壓我,真弄成內亂之患,就得不償失了,我先躲一躲他,至於政事堂的事情,看你能不能掌控了,我如果說話會適得其反,如果我是你,我會去親自去拜訪一下的劉勁!”

  胡昭提醒說道。

  牧景把蔡邕推上來,是和他打對台的,但是他並沒有把蔡邕放在眼裏麵,蔡邕才學,能力,都非常好,而且在官場上的經驗十足,畢竟數朝的老臣,可沒有這麽簡單,但是有一點,那就是他的性格有缺點。

  不是說他性格不好,其實就是性格太好了,在政治場上,他的性格就容易成為別人攻擊的縫隙。

  在官場上,算計一個人,不僅僅是看他怎麽做事情的,還要看他怎麽做人。

  牧景這一次利用劉自的事情打擊劉勁,讓胡昭更加謹慎起來了,同樣也讓他明白了一點,政敵是隻能被打壓的,如果講感情,就必輸無疑。

  如果他想要對付蔡邕,並不算是很難的事情。

  可這時候,他更需要蔡邕,畢竟牧景把他從政事堂上隔開,就是為了阻擋他的權力阻擋新政,這時候他要是和牧景對著幹,那就是糊塗事。

  真惹急的牧景,誰知道這個凶狠的陛下還會做出什麽事情來了。

  劉勁這事情一出來。

  新政已經是陛下不能觸碰的底線了,這是很多官吏都已經有了共識的事情了,所以接下來的新政,會推動的更快。

  牧景也算是用心良苦啊。

  ………………………………

  秦頌和鮑蘇在下麵走,戶部吏部都在下麵官衙,他們雖為參政大臣,但是更大的精力在經營戶部和吏部。

  戶部執掌天下錢財,吏部掌管大明的官吏,那都是主要大部,是大明朝廷的根基。

  “怎麽看這事情?”秦頌的聲音壓得很低。

  “你問我,我哪知道啊!”

  鮑蘇苦笑:“入閣最晚的是我,說話最沒有權威的也是我,說老實話,陛下有沒有把我給放在眼中,我都不知道!”

  “此言過分了!”秦頌搖搖頭:“陛下若不是器重你,你知道你根本沒有入閣的可能性,大明不養活的閑人,有才者上,無才著下,這是原則,陛下也不會破的原則!”

  鮑蘇倒是不否認這一點,自明侯府建立開始,到如今的大明朝廷,牧景用人,喜歡劍走偏鋒,但是卻從沒有不公平而言。

  屍位素餐之輩,是沒辦法立足朝堂之上的。

  “政事堂劉相執三分之一,你我可頂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在陛下的掌控之下,蔡相如今名正言順的當掌政事堂,可若想要執權,根本跳不開你我!”秦頌歎氣,說道:“其實這時候把劉相踢出去,是非常能影響大局的,隻是陛下心意已決,我們也無可奈何,或許在陛下眼中,新政更重要,政事堂確是新政避不開的官衙,我們的選擇,變得非常重要了!”

  “陛下當初建立政事堂,如同就是朝廷之中的一個小朝廷!”鮑蘇微微一笑,道:“現在咱們這個小朝廷,就等於改天換日了,動蕩是必然的,但是,你我皆乃陛下之信任之臣,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大局為重,得穩住局勢才行!”

  “此言大善!”

  秦頌連忙點頭,沉聲的說道:“不管如何,先穩住政事堂,至於蔡相能不能的順利執掌政事堂,看他表現,他雖名揚天下,若是比學識,吾當以學生之禮而尊之,可如今政事堂之事,卻不可同論,他若有能力,吾當服之!”

  其實政事堂的事情,他多少是有些遺憾的,劉勁下去,他是最有希望的,不過他為人剛正,不會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情。

  也不會為了一個位置而不擇手段。

  有能力的人,他也服。

  但是如果一個沒有能力,隻懂得舞文弄墨的大儒登位,他卻不甘心。

  如今的儒家,雖有根基,但是還沒有到後世宋明時代能以學識震天下的地步。

  “我也是這麽想了!”

  鮑蘇微微一笑,道:“蔡相的能力若能執掌政事堂,我不會有第二句怨言,願馬首是瞻,可若沒有能力,休怪吾上奏彈劾!”

  …………………………

  政事堂的改天換日的消息,很快就傳出去了,甚至已經傳到了個地方去了,一些地方總督都有些擔心。

  畢竟他們都是直屬政事堂管轄了。

  上麵換的天。

  下麵還能安穩嗎。

  不過蔡邕終究是有不錯的威望的,他上位的消息,讓這些動亂的人心迅速的平複了不少。

  “蔡邕上位了?”

  幽禁在家裏麵的劉勁聽到這個消息,嘴角有一抹苦笑。

  有點出乎意料之外。

  但是卻又在清理之中。

  能接替他位置的人,真的不多了,胡昭不會自動送上門,自降身份,那麽隻有蔡邕能坐上去了。

  “陛下用心良苦啊!”

  劉勁不是一個傻子,他很快已經想通了一切,心中微微一沉,有些為胡昭擔心:“胡相多了一個對手,陛下便輕鬆半分,這樣一來,陛下便可全心全意的投入新政之中,大變在即啊!”

  胡昭是唯一一個能在朝堂之上,堵住牧景的人,如今因為自己,胡昭束縛手腳,牧景自把他放在一邊。

  那麽新政,已經沒有的攔路石了,必然會爆發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