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鹿門山三大祭酒 上
作者:拾一      更新:2020-10-19 06:46      字數:4504
  網 ,最快更新三國之龍圖天下</a>最新章節!

  大明宮,外形如盤龍,九層樓高,巍峨如大山,屹立在日月大街北側,站在街道上昂視,能感覺到一股直衝九霄雲巔之上的觀感。

  如果放在後世,九層樓而已,在無數高樓大夏的包圍之下,甚至會連一點存在感都的**的。

  但是在這個時代,九層樓高的建築體的高度,是超出所有建築體的標準了,有人說,這是能摸到天的高度了。

  當然,這都是愚昧的人的。

  其實九層樓,也不高,但是從這個地勢本來就高的地方,再登上九層樓之上,站在那落地窗之前,俯視著整個渝都城,那是何等的壯觀的景象。

  此時此刻,司馬徽就在感受這種景象帶來的壯觀感。

  “渝都城,果天下第一城也!

  司馬徽發出了一聲感歎。

  “天下第一城?牧景坐在案桌上,微微一笑,道:“這就還差的遠,許都,建業都,長安,雒陽,都是目前渝都還需要追上去的城池!

  他說的是規模,渝都的規模雖然不錯了,但是比之昔日大城,還差一點,另外就是城中建築體,當*的江州城的確不太有底蘊,如今需要慢慢的積累了。

  “老夫說的是氣!

  司馬徽回頭,目光看著牧景,道:“渝都城的這股氣,是當*長安**的,當*的雒陽也**的,隻有渝都有,這裏的百姓,都在敬仰你,而且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的未來,都充滿的絕對的信心,老夫已經記不起來,有多少***見過,這麽有活力,這麽有希望的百姓了!

  太平盛世的時候,見過一些,但是從他出生開始,大漢就風雨際會,一*不如一*,一開始幾*還能有點奔頭。

  但是隨著天下越來越亂,這百姓對於生活的希望,也就越來越渺茫。

  渝都的新穎,他好奇,也想要去探討,但是他最在意的,始終是渝都百姓的那種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氣勢。

  這也能映射出大**廷給百姓們帶來的信心。

  一個能給百姓信心的朝廷,才有未來了。

  他對於自己從鹿門山走出來了,心裏麵一直都有些忐忑,如今反而倒是冷靜下來了。

  “朕一直都認為,朝廷如果不能給百姓希望,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我們還不如回家種田算了!牧景咧嘴一笑。

  “曆朝曆代都這麽想,可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司馬徽深深的看了牧景一眼,這個青*,每一次都能給他們這些老家夥一些驚喜的。

  “朕相信自己!

  牧景知道,一切的承諾,一切的自信,都是**用的,隻有時間才能證明,大**廷是對的。

  “臣,也相信陛下!司馬徽深呼吸一口氣,俯首而下,拱手行禮。

  這是臣服之禮。

  他入渝都,一開始隻是存在一個嚐試的態度來的,現在他才算是真正的落實了出仕的決定了。

  “水鏡先生無需大禮,日後你我相處,共討學識,為大明的未來,能多添加一份力而已!牧景連忙把他扶起來了。

  這個老家夥,也是一個蔡邕,有名望,有地位,而且學儒學多*,脾氣已經特別固定了,請回來也是一尊大爺來著。

  但是這樣的大爺,來一打,牧景都嫌少。

  他為什麽請司馬徽出仕。

  那就是因為朝廷現在,少的就是司馬徽這樣的人,也希望用他們的聲譽來抹去朝廷的一些的不足。

  “陛下客氣了!

  司馬徽在牧景客氣之中,跪坐在案前,品茗牧景泡出來的茶,茶香味濃鬱,這貢茶就是不一樣。

  他也是一個好茶之人。

  或許說,如今士林之中,品茗茶藝,已經是一個流行了。

  “科舉之事,不知道司馬公可有想法?牧景也改變的城府,水鏡先生是地方的稱謂,來到朝廷了,就有朝廷的稱呼。

  稱之司馬公,那是一個尊重。

  司馬徽,目前缺乏朝廷政績,如果他能做出一番績效來了,分分鍾就能的直接過廷推,進入昭明閣了。

  這人在荊襄之地的威望太強了。

  他一出山,如同無根之浮萍的荊襄係官吏,立刻就有了核心,這時候他們會不流餘力的把司馬徽推動入閣。

  當然,短時間之內,司馬徽想要入閣,基本上也**太大的可能性。

  他有名望是一回事。

  可那是地方,他在朝廷,寸功未立,一點資曆也**了,他若是貿貿然就入閣了,那得打多少人的臉的。

  “科舉之事,臣認為蔡相必有安排的,臣若貿貿然插手,恐怕會壞掉蔡相的部署,屆時會引發委員會內部**,不利於科舉取士!

  司馬徽搖搖頭:“臣已經考慮過了,科舉之事,如何出題,如何考試,臣不會有任何的參與,但是臣認為,出題之人,和判卷之人,必須要分開,而且中間還要有一個監督之人,確保科舉公平公正,畢竟如今科舉已聚焦天下士子之心,絕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紕漏!

  “此言大善!

  牧景笑了起來了,道:“那具體的事情,就交給了你們科舉大考委員會自己去商討決定,朕就不插手了,不然天下士子估計要不服氣了!

  他不是不想插手,是不能插手,一旦插手了,很容易留下話柄,到時候落榜之士,必然會有一些怨言。

  這些讀書人,他們敢於攻擊君王,言語之論,牧景也不能真的論罪,所以他們大大方方的用語言攻擊,筆墨紙硯來攻擊。

  但是如果是蔡邕,司馬徽這些人,讀書人就要三思而後行,絕不敢如同對待牧景那般對待大儒。

  畢竟論讀書,蔡邕司馬徽才是的老大。

  “陛下深明大義,臣佩服!司馬徽拱手行禮,微笑的說道。

  “不需要恭維朕,朕知道自己聲名狼藉!

  牧景擺擺手,道:“科舉事情,朕不管了,但是司馬公,你應該知曉,朕把汝召會朝廷,可不僅僅是為了科舉!

  “新政?

  司馬徽在曆史之上,留下的隻是相人之術,而非政治之能,可卻不能否認他在政治上的敏銳。

  他在鹿門山的時候,就已經敏銳的感覺到,牧景把自己拉出去朝廷去,所謂針對科舉,隻是一個噱頭。

  真正的意義,肯定是在的新政上。

  但是新政......

  司馬微有些為難,他不是不認同新政,而是有些的煩,新政一起,舊製必去,利益交替,血流成河。

  那一次變法,能夠不流血。

  “大**建於亂世,昔日秦鼎盛天下,始皇帝一統六國,何等威武,可大秦卻二世而亡,為何?漢之鼎盛天下,曆兩朝,更為了統治思想,加大君權,獨尊儒道,可不也是四百載的命運嗎?

  牧景歎氣:“朕從不懷疑大明能一統天下,但是朕決不允許大明二世而亡,也不認為大明比不過大漢,朕哪怕讓這天下血流成河,也要摸索出一套,能讓大**延續下去,能讓天下安康多一些*頭的製度!

  他在堅決他的決心。

  新政必須要的進行,而且必須要毫無條件的進行,但凡有阻礙,他都會毫不猶豫的捏碎。

  “陛下雄心壯誌,臣唯奉獻自己微薄之力!司馬徽在鹿門山書院也不白讀書,讀書多了,自然也感悟的多了,特別是讀史冊的時候,越發的能感受,不說春秋戰國,單說秦漢,為何而亡也,總讓人有些遺憾。

  不說遠的,就說東漢,有人說東漢亡於黃巾之亂,可細查黃巾之亂之源頭,司馬徽卻不敢說這話了。

  有時候騙人可以,但是如果連自己都騙,那就是在裝睡。

  司馬徽以前能夠裝睡。

  但是現在絕對不行。

  “多謝司馬公的支持!

  牧景笑了。

  這一次總算有收獲了,司馬徽出仕支持自己的,在朝廷之上,他也不用繼續束手束腳了。

  “司馬公先去忙科舉之事,待科舉入了正規,縣試過之後,朕在給司馬公安排一個新的職位!牧景低沉的道:“到時候免不了要司馬公出力了!

  “應當了!

  司馬徽上了船了,自然不會後悔,他拱手行禮說道:“當唯陛下之命令爾!

  “善!

  牧景道:“朕已賜予汝一座宅院,落於日月大街之上,汝可安頓數日,亦可把妻兒接來許都!

  “多謝陛**恤!司馬徽對牧景能把細節的事情都安排好,又多了幾分好感。

  無數的君王都在禮賢下士,但是有又幾個君王,能真正做到呢,少之又少也。

  ........................

  把司馬徽搞定之後,牧景心情大好。

  當然,牧景又不傻,他不會這麽輕易的相信司馬徽的,這時候司馬徽出仕,到底有什麽意圖,他還**摸清楚。

  司馬徽背後這麽多世家門閥在支持,他到底支持新政,還是準備坑自己,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能試探的還是會試探。

  但是該用就得用。

  司馬徽單單是這個名字,都有足夠的利用價值了。

  最少牧景相信一點,不管司馬徽為為什麽會答應出仕,他不會是漢室的人,隻要確定這一點,就足夠了。

  “山民!牧景把龐山民叫來了。

  “陛下!

  龐山民是龐家比較出色的青*,進入九層樓之後,兢兢業業,深得霍餘之器重,更有打算,有了一定經驗之後,會放出去曆練。

  昔日龐山民是不願意出仕的,一個方麵,他對牧景的印象不太好,或許是在荊襄那個氛圍之中,大部分讀書人對牧景的討論都是貶義躲過褒義。

  第二個方麵,那就是昔日明軍和荊州戰爭,龐氏大尚書龐季之死,讓龐氏子弟對牧氏有一些仇恨之心。

  如今龐季之子龐統北上追隨劉玄德,心中何嚐不是希望有一日,能揮軍南下,踏破明廷,報仇雪恨呢。

  可是龐德公既然讓他出仕,他也隻能遵從。

  從襄陽來到了渝都,陌生的渝都,讓龐山民一直有些不適應,但是漸漸的,他卻發現,渝都這個地方,要比襄陽精彩多了。

  而且自從他上了九層樓上,跟隨在牧景身邊之後,他卻了解了不一樣的大明皇帝,也了解了一個不一樣的大明皇朝。

  雖然很多人是人雲亦雲。

  可更多的人,是有自己的感官,有自己的判斷。

  他對牧景的印象,在不斷改變。

  對大**廷的信心,也在不斷的增長。

  無數人在對昔日的漢室而失望,卻找不到信仰的落腳之處,龐山民這樣的讀書人也是其中一個,但是如今他卻找到了。

  他越是了解大明,越是感受到大明的底蘊,就越是動搖曾經的想法,如今的他,已如同無數的明人一樣,對**廷開始寄予了希望,認為大明一統天下,那是無可厚非之事。

  他更希望,能在這樣朝廷之上,大幹一番,不負自己這些*所學,也能有一天光宗耀祖。

  所以他在九層樓,是非常努力的,大小事情都趕著做,不怕累不怕苦,而且還常常利用休沐的時間,去鴻都門學進修。

  因為他感覺,以前所學,過於偏道了,儒道雖好,卻不能一道治天下,而天下書院,大部分都是儒道書院,唯有鴻都門學,鴻都門學有文學書院,有理學書院,還有雜學書院,真正是綻放昔*的百家爭鳴之局。

  這裏麵能學到的知識,是外麵沒辦法學到了。

  他的努力,自然也不會**任何效果,最少,霍餘看得到,牧景也能感覺的道。

  不過牧景對他,還是有一些考驗的。

  他的身份不一樣。

  自然需要更多的考驗來驗證他的忠誠,用人,才能是必須的,但是忠心也是需要的。

  牧景看著龐山民,對於龐家,他知道龐統,也知道龐統這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鳳雛,已經找到主了。

  這一點他不意外的。

  當初龐季之死,本來就讓龐家對自己仇恨起來了,迫於大勢,龐德公才收斂自己的仇恨情緒而已。

  但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不要說什麽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大道理,人性向來都是自私府邸,這是大道理都沒辦法覆蓋的事情。

  龐統離開大明的疆域,在他看來,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他在意的是龐德公。

  龐德公作為鹿門山三大祭酒之一,整個荊襄五州之地,讀書人的楷模之一,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

  而且龐氏一族作為荊襄清流世家,也能影響很多世家門閥做出的決定。

  他需要龐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