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7-23 21:23      字數:5719
  汝南郡是必須吃下的,這是戰利品,沒有點戰利品,怎麽宣揚這一場勝利了,不過吃下汝南怎麽處理,這就有待商量了。

  不過這也不是陳宮他們能操心的事情,明國文武分工,打仗是樞密院的事情,可行政地方是政事堂的活。

  “盡快做一份戰報,送回渝都!”

  牧景沉思了一下,道:“把汝南郡的事情也詳細的做一份匯報,遞給昭明閣,讓胡昭他們商討,打仗之後,就是治理,吃掉汝南,還得有人鎮得住汝南!”

  “是!”

  陳宮點頭,他猶豫了一下,問:“那要是我們兵鋒足夠凶狠,要不要打到壽春去?”

  “壽春?”

  牧景搖搖頭:“現在江東上下都憋著一口氣,孫堅之死,無疑是提高了江東的怒氣,哀兵必勝,真要把孫伯符惹急了,不顧江東安危,和我們決一死戰,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他不怕江東。

  這一戰把江東打的抬不起頭了,江東在最擅長水域作戰,水軍甲天下,然而偏偏就是在水道上輸了,讓明軍殺入了建業城。

  這對江東的士氣打擊的很大,想必很長一段時間,江東人都抬不起頭,江東大將都未必敢出戰。

  但是物極必反,到了這個地步,隻能慢慢熬死江東,可要是逼的太急了,孫伯符這個江東小霸王可還是有幾分能耐了,到時候他學西楚霸王,來一個破釜沉舟,不管江東上下民生安危的所有事情,傾盡兵馬,背水一戰,那明軍就有些難受了。

  真到了那個地步,不管輸贏,明軍都會吃虧,畢竟現在的明軍,曆經大戰,疲憊不堪,打不起凶狠的戰役了。

  “暫時不要邁進九江郡!”

  牧景輕聲的道:“日後有的是機會,我們沒必要節外生枝,到時候一場大勝被弄成夾生飯,那就不爽了!”

  “是!”

  陳宮想了想,也感覺自己急躁了一下。

  諸侯聯軍,進攻明國,明國主動出征,如今東殺入吳國,攻破建業,北麵雒陽死戰,擊潰周軍,魏軍,燕軍的主力。

  中原大戰又擊敗了曹操二十餘萬的精銳。

  已是一場曠世大戰。

  這時候,太急躁反而不好,慢慢穩打穩紮的進步,才是最好的。

  “傷亡如何?”

  半響之後,牧景還是低沉的問出了這個問題。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戰果他心中有數,這一戰打到這個地步,絕對是大勝,但是自己家的傷亡,肯定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目前還沒有完全統計出來!”

  陳宮苦笑,神色也變得有些嚴肅起來了,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才開口說道:“隻是目前的情形,從開戰到現在,戰死之兵,將兩萬之數了,重傷必須退役,養不好的那種,也最少有五千餘將士以上!”

  哢!

  牧景狠狠的捏碎的手中的陶瓷茶盞。

  他的瞳孔並射出一抹悲憤的光芒,陰沉的說道:“雖然孤一直都知道,打仗就要付出代價的,可這代價,總是那般的心疼!”

  “大王,此戰我們以少勝多,大獲全勝,已是萬幸!”

  陳宮拱手說道:“傷亡本來就是免不了的事情,我們眾將士為大王而戰,為明國而戰,也是為了有一個太平盛世而戰,死得其所!”

  “話,誰都能說的漂漂亮亮,但是……”

  牧景歎了一口氣,苦澀的神色浮現在臉龐上:“孤的心還是很痛,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那些把子弟兵送上戰場的明國父老鄉親!”

  沒有人想要打仗。

  他也不想。

  可生在這亂世,不是你吃人,就是人吃你,你如果不強大,你就會被吃掉,可你想要強大,就必須吃人。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想要一個太平,不是靠一張嘴說出來了,是靠一場場戰爭打出來了,隻有你的拳頭最大,別人才會聽你的。

  當然,憂愁善感是有,可牧景終究是經曆了無數次的血戰的人,他的心腸不說鐵石一般紋然不動,可也不會輕易的就動亂。

  “公台,你和後勤部他們聯合起來了,做一個詳細的統計,每一個戰死的將士,都要清清楚楚,我們明國,可以讓將士們赴死,但是決不能讓他們籍籍無名的去死!”

  牧景低沉的道:“他們是我們明國的英雄,就當要承受這榮譽!”

  “是,屬下會做好這件事情,絕不讓大王失望,也不讓那些戰士的將士們失望!”

  陳宮點頭。

  他一直都認為牧景這一點是做的很好了,比任何一方諸侯都要好,不管他是為收攏民心,還是本身就想要這樣做,最少他做了,他讓為明國戰死的每一個戰士,都得到了應有的待遇,他們死了,有撫恤金,能福澤父母妻兒,他們能進入烈士墓,享受無數民眾的香火,這也算得上對得起他們為明國賣出來的這條命了。

  “說說目前統計出來的戰果吧,殺敵多少,俘虜多少魏軍兵卒?”

  牧景再問。

  “這一戰,我們斬敵逾越六萬之數有餘,具體的數據,還沒有詳細統計出來,整個泰安平原都堆積滿的屍體,我們還讓周圍縣城的人都來幫忙收拾戰場了,隻是想要盡快的把屍體收拾好,至於俘虜,目前來說,我們俘虜也是六萬左右!”

  陳宮道:“可是有一點,俘虜兵太多了,雖然他們被我們在戰場上打沉的鬥誌,也收繳了武器,但是還是有不少戰鬥力了,一旦恢複過來,容易嘩變,目前隻有景平第二軍在鎮守俘虜,張任中郎將已經竭盡全力的,但是還是戰戰兢兢,希望能增兵看護這些俘虜!”

  “終究是我們的兵力太少了!”

  牧景苦笑。

  “那也沒辦法!”陳宮也攤攤手:“前方要追擊,後方還要看管俘虜,我們哪有這麽多兵馬啊!”

  “這樣吧!”

  牧景想了想,道:“讓神衛軍長水虎賁兩營回來,加上兩營的戰鬥力,還是有機會的!”

  “馬超統領本可斬曹操,卻因為呂布殺出來,錯失了最後的機會,他心有不忿,未必願意啊!”

  “軍令如山,就說孤說了,讓他回來!”牧景淡淡的道:“真是一匹野馬,放鬆一點點都不行,他不知道自己的職責啊,不知道神衛軍的責任啊!”

  “我這馬上就給他下令!”

  陳宮笑了笑,點點頭。

  馬超是西涼出身的將領,野心有多大不是很清楚,但是野性肯定十足,放眼整個明軍將領,能壓得住他的,還真沒有幾個啊。

  “宛城之戰的消息,藏不住多久了,很快就會通傳天下,我們也要做好應對的措施!”牧景眯眼:“經此一戰,天下諸侯都會重新估算我們明軍的實力,從現在開始,我們是真正的眾矢之的了!”

  明軍打贏江東,有人會說,那是偷襲,所以不作數,也不會太過於承認明軍的實力,必然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人。

  而明軍打贏了雒陽,有人會說,隻能算是撞大運,誰讓他們這麽巧,就燒了周軍的糧倉,若非他們能燒掉周軍糧倉,也沒辦法打的周軍的節節敗退。

  而這一次,明軍又打贏了宛城之戰,這就讓人沒辦法再去給明軍向任何理由的,隻能承認明軍的實力,已有了和天下諸侯決一死戰的實力了。

  正因為如此,更多人是害怕了,如果以前的聯盟,還有不齊心,那麽今後的聯盟,就會更加齊心。

  到時候齊心協力之下,他們能爆發的戰力,將會翻倍以上。

  那時候,明軍自然會麵對更大的威脅。

  “大王,此戰之後,天下何人不識明,如此大好機會,不如……”陳宮冒失進諫,拱手說道:“正式稱帝,脫離漢室,建立大明帝國!”

  “為什麽這般提議?”

  牧景倒是沒有憤怒,隻是有幾分疑惑,看著陳宮,微笑的道:“你覺得時機成熟了嗎?”

  誰都知道,明國回不去的,還想做漢室的小弟,怎麽可能,打的都是漢室諸侯,這一次端著的就是漢室叛賊的名頭。

  說句不好聽了,明國已經和漢室翻臉的。

  從大戰爆發開始,明國就已經脫離的大漢朝諸侯國的名頭了,如今已經是一個半獨立的狀態。

  隻是名不正則言不順。

  明國一天沒有祭天封禪,牧景就一天不成帝位。

  “末將覺得,如今時機剛剛好!”

  陳宮道:“今歲之戰,我明軍麵對天下諸侯,卻無所畏懼,一戰破建業,斬吳王,再戰平雒陽,定關中,三戰決宛城,破魏王主力,斬漢室威嚴,天下皆知,我明國之威,何不趁機而乘勝追擊,直登九五,定鼎江山,以安民心!”

  “你這口才倒是挺好的!”

  牧景忍不住笑了笑:“這倒是有點讓孤想起了當年,你被孤擒獲,大義凜然,一心求死,不願歸降的樣子!”

  “昔日乃昔日,天下皆漢,自當終漢室而為大義,可如今天下變幻!”陳宮倒是坦然:“漢室誰也救不了,唯有日月換新天,放得天下太平,重臨盛世是景!”

  “日月換新天?”

  牧景眸子劃過一抹的銳利而灼熱的光芒。

  日月,乃明。

  天,是劉漢的天,也可是以牧景的天。

  日月可換新天。

  他長長噓出了一口氣,半響之後,才低沉的說道:“此乃國本大事,非汝可討論,留給昭明閣去決議,日後不許多嘴!”

  “諾!”

  陳宮也鬆了一口氣。

  他這一次敢進諫,一半是為了理想,他是真心唯有日月換新天,方能天下一統,太平盛世,但是也有幾分私心。

  他和牧景之間,始終隔著一層,這或許是因為當年他寧死不降的原因,哪怕後來入了牧氏門下,也始終不得牧景的信任。

  當然,牧景器重他,更多的是看重他的才能,可僅有才能,不得信任,是沒辦法繼續往上的,最少進不得昭明閣。

  明國上下,莫論文武,進入昭明閣,是所有大臣武將的奢望,唯有進入了昭明閣從,才算得上明國真正肱骨大臣。

  這一番話,先不說牧景會不會接納,即使不接納,最少在牧景心中,他已經是自己人了,可以值得信任了。

  有著一份信任,加上自己的能力,陳宮是奢望,日後有機會能登頂乾坤,入住昭明閣中的。

  “莫要多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你說過什麽,未必有人記住,但是你做過什麽,孤會看到,昭明閣也會看到!”

  牧景也是一個精於窺破人心的主公,雖然他年紀不大,但是前世今生加起來的老練,倒是很少有人能在他麵前瞞得住意圖。

  這也是這些年,他能把明國治理的妥妥帖帖,無風無浪,國力節節攀升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當一個主公,不容易,哪怕有無數的優勢,可人心終究是人心,治得住人心,才能穩得住勢力,當一個老板,和當一個王,都是一樣了,唯得人心,方成大業。

  這方麵牧景一直都做的很出色。

  陳宮心中微微一突,倒是沒有被窺破心計的尷尬,而是感覺眼前這明王越發的深不可測,讓他不敢繼續賣弄自己的小聰明了。

  “是,屬下明白了!”陳宮畢恭畢敬從行禮:“屬下先告退了!”

  看著陳宮離去的背影,牧景搖搖頭,陳公台絕對是一個人才,即使性格方麵有些缺陷,但是謀略方麵,不輸給戲誌才他們,少了幾分機變,但是多了幾分穩重,推演的戰略計劃,都滴水不漏,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勢。

  隻是人心多變,有時候人心,並非這麽容易得到滿足,沒有的時候,不會想要太多,可得到了,就會越想要。

  比如權勢。

  男兒執權,本就是意氣風發的,可一旦被權勢腐蝕了,就會不擇手段。

  …………………………………………

  宛城之戰以曹操退回昆陽,收攏殘兵,終以結束。

  大戰結束三四天的時間,此戰之詳細,開始被各路諸侯的探子一一的送回去到他們的主公案前。

  最先拿到消息的,自然是吳國。

  吳國經建業一戰,士氣低落,孫策雖已繼位吳王,可不管是資曆,威嚴,戰績,還是人脈,都遠遠比不上孫堅。

  此時此刻的吳國,其實還是處在一個有些水深火熱的狀態之下,大王孫堅戰死,各地世家,各郡郡守,各部將領,皆有動作。

  孫策想要壓住這些人,也並非這麽容易。

  這時候,其實孫策並沒有精力去打聽中原的事情,他想要穩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必須要的小心翼翼。

  不過也不代表他當一個睜眼瞎,明魏之戰,近在咫尺,甚至關乎九江郡之安危,他怎麽可能不盯著。

  所以大戰結果一出來,就有探子立刻把戰報傳回去了。

  堂上,孫策還穿著孝衣,跪坐首位,眸子仔細的看著這一份的戰報。

  “沒想到這個曹孟德竟如此無用之極乎?”這一份戰報,打出孫策之預想之中,在他想法之中,此戰不管誰勝誰敗,都是兩敗俱傷的,怎麽可能輕輕鬆鬆就被明軍打贏了呢。

  二十餘萬的魏軍主力,居然被明軍這樣擊敗了,殺的潰不成軍,能逃回去了,十不存四五了。

  這一戰,魏軍絕對是元氣大傷。

  傷的比吳國還要的重幾分啊。

  吳國雖然被迫國都,可真正來說,並沒有折損太多主力,整頓之後,實力猶在,隻要他能振奮軍心,依舊是無所不往的吳軍精銳。

  可魏軍,此一戰,折損太大,哪怕他們還能突圍出來不少,曹操還能收攏不少殘兵,最後也是元氣大損。

  哪怕曹操坐擁四州,掌控朝廷,恐怕這一次,也要休養生息好些年,才能緩過這一口氣了。

  “大王,某與汝之看法,倒是略有不同,非曹操之無用,乃明軍略微詭譎而已……”

  周瑜跪坐旁側,他看著孫策日益消瘦的臉頰,心中暗歎的一口氣,太大的責任壓在了孫策身上了,讓他都有些力不從心了,不過幸好,還有他們,吳軍雖敗,建業雖破,然而吳國文臣武將,卻並沒有折損太多,孫堅是以他的死,而保住了整個吳國朝廷,如今的結果,還不算是最壞。

  他分析說道:“此戰報上說,明軍是用了一種特別的武器,可白日驚雷,天降明火,轟鳴大地,放破了魏軍戰陣,擊潰魏軍的軍心,方能一舉擊敗魏軍!”

  “你相信嗎?”

  孫策冷笑:“天下有如此武器?”

  他不相信,怎麽會有這麽恐怖的武器。

  “若是其他人,瑜自當懷疑,可明國卻不一定沒有!”周瑜眯眼:“明國集天下的巧匠,推舉墨學,對機關之術,冶鐵之藝,有很大的突破,當初渝都傳來,所謂神跡,某就有所懷疑,乃人為所至,如今看來,恐怕**不離十!”

  “若是明軍當有如此利器,豈不是……”孫策是相信周瑜了,他不禁有一股寒意從心中浮起,咬著牙,道:“孤還該如何為父親報仇啊?”

  孫堅戰死之境遇,日日撓於心頭之上,他片可不敢忘。

  一心要整頓兵馬。

  待穩定吳國之後,便可率軍進攻,為父報仇,攻陷荊襄之地,殺明軍一個血流成河。

  可這一戰傳過來,他卻心涼了一半了。

  若明軍當有如此恐怖武器,恐怕日後吳國,別說報仇,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江東偏於一隅,比不上中原的強大,可如今中原都被殺成這樣,他江東軍,還能有什麽作為啊。

  想著,孫策有幾分的沮喪。

  仿佛多日憋下來的一口氣,讓他緩不過來一樣。

  “大王,莫要失望,機會我們還是有的!”

  周瑜看著孫策這般模樣,便開口說道:“明國已為天下之敵,一人之力,即使強大,亦難抵擋天下之力,此戰之後,天下諸侯,必然齊心協力,同心同德,聯手對付明軍,那怕明軍在強大,恐怕也難以抵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