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猛虎之殤 六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4-22 00:54      字數:4512
  在寂靜之中,黑暗籠罩,黎明還沒有來臨,卻在等待光明降臨的日子,是最難熬的一個時間。

  城外,黝黑一片的營寨之中,隻有聊聊的燭火閃爍。

  中軍主營帳。

  孫策徹夜不能眠,他何嚐不知道,這樣的選擇,對他而言,是何等的打擊,吳國百姓不會記得緣由,隻會埋怨誰欠下了這城下之盟。

  喪權辱國之條約,必將會成為他孫伯符此生之恥辱。

  然,任何一切都比不上父親的性命攸關。

  “伯符,此約你不能親自去簽訂,還是吾已代之吧?”周瑜考慮了半夜的時間,他終究不忍心看到兄弟連襟墮落萬民唾罵之中。

  “你,不行!”

  孫策搖搖頭:“放眼江東,吳國上下,除父王之外,唯有吾方能在這盟約之下落下名字,天下人才能認可!”

  盟約代表的兩國之間的較量,講究的名正言順,吳國之下,孫堅是國主,他孫策卻出儲君第一候選人,相當於太子。

  他有這個資格。

  而周瑜沒有。

  “可是……”周瑜抬頭,看著那一張剛毅的臉,萬般說辭,皆已在無言之中,因為太了解,而知道,無法用任何語言去說服他。

  “公瑾,你我相交多年,你明白吾之心,世界種種權勢,於吾而言,莫過於親人之性命,某非漢之高祖,可見親人烹於前,而麵不改色!”

  孫策平靜的回應周瑜:“此一戰,我吳國輸的一塌糊塗,輸的萬劫不複,若吾不能站出來,與父王承下這滔天之罪,父王日後當如何麵對吳國百姓,江東父老,不管是為了父王的性命安危,還是為了這吳國未來的安穩朝堂,吾唯一身而險!”

  “我也知道,勸不住你,可終究不能眼睜睜的看你落得一個萬民唾罵之境!”

  周瑜歎氣。

  “無妨!”

  孫策眯眼,眸子之中,有一抹剛烈的眼芒閃爍:“我可丟名,亦然不要命,可這些明寇狗賊,決不能輕易的離開江東!”

  “汝想如何?”

  “太史已至!”孫策狠辣的說道:“隻要他們出了建業就戰,必須把他們絞殺在長江上,一個不剩!”

  太史慈主力已下,數萬大軍,布局在江北,長江以北一線,早已經是的密密麻麻的戰爭機械,無數的投石機,長距離床弩都已經安置起來了。

  大戰一起,兩麵夾擊,周瑜的主力艦隊加上太史慈的江邊的策應,加上突襲的及時的話,這一股兵馬,有可能被全滅在江麵上。

  “汝,不要命乎?”

  周瑜怒喝。

  “生死何患,國之大義,重於泰山,大吳立於天下之歲尚少,本就威名不足,如今卻有此一遭,已是危難之極,舍我孫伯符一人,可滅此數萬明寇之精銳於江東,平我建業之恥,振我大吳之威,亦為歡喜也!”

  孫策淡淡的說道。

  真把這一股兵馬放掉,那吳國當真是顏麵掃地了。

  “怎可?”周瑜沒想到孫策應下來之後,就已生出死誌。

  “沒有什麽是不可了,某若過不了這一劫,亦為命也,即使某不在了,吳國尚在,父王百年之後,尚有二弟繼承大統,二弟性格之中雖然缺乏開疆拓土之魄力,可精於算計,亦胸襟不足,然城府不弱,心性略有涼薄,可權術手段不凡,可成大事!”

  孫策幽幽的說道。

  對於弟弟,他也看的很明白了,放眼江東,也隻有孫權能讓他托付重任了,哪怕他清楚孫權的心性,自己這些嫡係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恐怕立刻就會被他翻臉清算,可吳國本身就需要一個這樣的君主來繼承。

  其實孫策是有些自知之明,他被稱為小霸王,心性如同昔日之西楚霸王如出一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性情,乃是君主之大忌。

  能為猛將之,可征討天下,難以坐鎮九州,若論打天下,孫權不如自己,可若論坐天下,自己或許還真的有些不如那個年輕而雄心勃勃的弟弟。

  “你把一切都算計好了,可想過妻兒?”周瑜咬著牙,問道。

  “家國天下!”

  孫策苦笑的道:“吾既許以江東父老,吳國天下,唯以此身報之,大喬會理解的吾的!”

  他何嚐不知道,他若背負恥辱而死於此戰之中,日後不管是大喬,還是年幼之子孫紹,日子皆然會難過很多。

  畢竟他於軍中盛名太強,總為人之忌憚。

  周瑜拳頭握緊,想自己自詡精明過人,謀略出眾,如今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最好的兄弟以自己生死賭這一把,而無能為力,他心中悲憤之甚,可想而知。

  “大王子!”

  營外突然響起了一聲輕微的叫聲。

  “進!”

  孫策迅速的調整了心態,麵無表情,低沉的開口。

  “大王子,君上有口諭!”

  走進來的是一個老兵,猛虎親衛,他拱手行禮,幽沉的說道。

  “父王說什麽了?”孫策眸子一亮,連忙問。

  “君上諭,吳國之盟,唯孤可名,汝不必參與,明日正午,日上正中,便是破城之時,為大吳,為江東,亦為我孫氏,請奮力一戰!”

  這個老兵開口,聲音略有模仿之意。

  孫策聞言,渾身一顫,目光爆出兩道精芒:“父王到底有和打算?”

  “大王何意,末將不敢揣測,然大王之口諭,末將已經傳達,大王子如何決策,末將無權過問!”這老兵低沉的說道。

  他對是孫堅的嫡係,對於孫策,始終沒有這麽多的耐性,說的很直白了,也很不客氣。

  周瑜深呼吸了一口氣。

  孫堅孫策,不愧是父子倆,一樣的剛烈,一樣的不可辱之,死誌已萌,唯今之策,那就是順勢破城,方為最好交代。

  隻要夠快,那就什麽都來得及。

  ……………………

  城中,一樣的幽靜,大街小巷,風聲瀟瀟,唯有聊聊無幾的腳步聲在間隔之中的響起。

  “剛剛內城傳來消息,孫文台服軟了!”

  一個臨時指揮部裏麵,甘寧的目光看著諸葛亮,問:“你怎麽看?”

  “按道理是好事!”

  諸葛亮揉揉鼻梁,疲憊的感覺席卷而來,但是精神卻越發抖擻,就算想要休息,都有些不得入眠的感覺,他眯著眼眸,道:“孫伯符雖然能代表吳國,然若是的孫文台足夠凶狠,直接廢掉他,亦能厚著臉皮不認這城下之盟,若是孫文台親自出麵,那一切就不必擔憂,孫文台已經身陷囹圄之中,在我大軍包圍之下,哪怕他悍勇三軍,亦不足為患,昔日曹孟德可挾天子以令天下諸侯,吾等亦可挾孫文台而令江東,即使不能進一步擴大戰果,最少能脫身而出,順利歸航,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我總有一種感覺,不會這麽順利的,很多時候哪怕計劃好了,總會有變數存在,此若有阻礙,那麽就是大戰在即!”

  “身在虎穴之中,這種不安的感覺,乃是正常的事情,我們既在這建業城之中,就時時刻刻我們都要做好魚死網破,同歸於盡的打算!”甘寧點頭,他認同諸葛亮的分析,事已至此,孫堅是翻不起風浪了,孫堅的出麵,總比孫策身份好很多。

  “這樣!”

  諸葛亮還是認為有些不對勁,他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明日吾親自去與孫文台會一會,你坐鎮軍中,不管任何的變數,隻要你能穩坐大軍之中,調動所有兵力,哪裏局麵再差,也差不到哪裏去了!”

  “嗯!”

  甘寧聞言,點頭應之。

  論戰場調兵,諸葛亮不如自己,但是論臨時反應,自己不如諸葛亮,而且雙方開聊,那就是鬥心眼的事情。

  這也不是自己擅長的。

  “中郎將,昨夜傍晚,太史慈的主力就已經北臨江北,從壽春之中運出大量的投石機,長距離進攻的床弩!”

  景武司有人來報。

  “這是要在長江候著我們啊!”甘寧冷笑。

  “吾等戰艦,要突圍而出,必出長江口,江南一線,已是吳國重兵,他們在把江北一線握緊了,那麽我們就是江麵上的靶子!”

  諸葛亮冷笑:“這太史子義,亦是一個將才,把戰局的漏洞都不上來了,這是讓我們插翅都難飛啊!”

  “哼!”

  甘寧冷哼一聲:“陣勢可真不小,可如若這樣就想要震懾吾等,那他也太小看吾明軍之兒郎,若無死誌,今日吾等就不如這建業城了!”

  他們大可兵臨城下,震懾一番,耀武揚威之後,在掠奪幾個府邸郡縣,把江東弄得一團糟之後,就揚長而去,這樣還沒有這麽危險。

  然而非要破建業城,那是為了,那是為了直接敲打吳國,為了緩解明國整個江東線的壓力,哪怕戰死,亦無懼。

  “萬事小心為上,還是命令在從江乘東行的艦隊,小心應對,不能被其之偷襲了!”諸葛亮囑咐。

  甘寧已經下令,讓江乘留守的兩個營的主力,駕駛戰船,順江而入長安口接應,這時候可不能被攔腰給擊斷了。

  那到時候就麻煩多了。

  “嗯!”

  甘寧點頭,深以為然,越是這時候,越是不能出錯半分,不然真的就是萬劫不複了。

  …………………………

  翌日,天亮的很快,那紅日跳躍出東麵的海平線之上,也隻是一個眨眼的功夫而已,緩緩的,太陽越升越高。

  內城之下,城門緩緩打開了。

  孫堅騎馬而出,城下百步而立,勒馬抬頭,一眼掃視,目光冷厲如冰,殺意仿佛能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

  諸葛亮出陣。

  兩人搖搖而對。

  在中央的位置,一早就已經立下了一張桌子,這是於萬軍之中的和談。

  “諸葛亮,昔日你出使吾之江東,孤就應該把你留下了,或許就沒有江東今日之難也!”孫堅看著諸葛亮,這一張年輕的臉龐,心中感概萬分,當年諸葛亮出使江東,舌戰群雄,說服自己共同討伐荊州,那時候已是風采不凡了,可還是沒想到,有一天攻破建業的,是這個年輕人。

  他心中略有悔意,當日就不該禮賢下士,還以為能憑借其兄長在江東被器重之,能有機會把此人收在麾下。

  然而如此威脅,本就是一個麻煩。

  早就當暗中除去才對。

  “吳王太看得起諸葛了!”諸葛亮平靜的回應:“今日我明軍能破你建業城,乃是我明軍之威,是我明國君上運籌帷幄之功,即使沒有諸葛,即使沒有甘寧將軍,這建業都,還是會被我們攻破,此乃因果也!”

  “是嗎?”

  孫堅冷笑:“討伐你明國,是因,我建業都被攻破,是果,這因果你們倒是算的自然,可天下之亂,本就是一個攻伐而已!”

  “所以成王敗寇!”

  諸葛亮在孫堅麵前,絲毫沒有膽怯之意。

  “汝說很好!”

  孫堅笑了:“不過隻是成王敗寇而已!”

  他下麵,在明軍萬人矚目之中,走到了案桌之前了。

  諸葛亮也下馬,走了過來了。

  兩人對立不過三步,隔著一張案桌,案桌上是一份的城下之盟,隻要蓋上了吳國君主的大印,寫下了孫文台的名字,就算立起來了。

  “成王敗寇!”

  孫堅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把大印拿出來了,蓋上了,然後提筆點墨,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總算是的成了!”

  諸葛亮眸子微微一亮。

  “你們高興的有些早了吧!”

  孫堅突然說道了:“本來以為能等到汝等二人,亦可算是給江東父老鄉親一個交代,可惜,隻等來你一人!”

  “什麽意思?”諸葛亮猛然的感覺不安。

  “這城下之盟,很抱歉,我吳國不認,即使輸了,我吳國也不會輸掉自己的脊梁骨!”孫堅突然出手,把這一份盟約毀掉了,他突然拔除腰間之劍,劍出無鋒,一劍刺過來。

  “不好!”

  諸葛亮猛然後退。

  但是孫文台即使一身罡力已付之一炬,可依舊是一個武將出身,而他雖經年亦然強身健體之想法,但是還是反應不及時。

  他被孫文台的劍,劃過了腹部。

  不過躲避的還算是及時,避開了要害,鮮血流了不少,可也換過一口了,關鍵他的內甲抵禦的力不錯,為他爭取了生機。

  “休要傷我中郎將!”

  諸葛猛然的後退,後麵明軍將士立刻出手,一波洶湧的箭矢已至,一下子封住了孫堅的進攻之路,逼迫孫堅後退。

  “真是可惜了!”

  孫堅退後數步,眸子淡然:“多年練武,卻不曾想到,近身之下,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之徒,都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