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猛虎之殤 三
作者:拾一      更新:2020-04-13 00:09      字數:4664
  半日的時間,建業外城已經完全被明軍掌控了,明軍兩軍聯合起來,數萬的主力大軍,兵力之雄厚,要破內城,不過隻是旦夕之間。

  不過這時候,甘寧依舊沒有發動對內城的進攻,他就這樣直接吊著內城。

  他的目的不是魚死網破。

  內城之中,孫堅能調動的兵馬,連一萬都不夠,而且大部分是黃蓋殘兵,戰鬥力已經的是打了一個對折,加上內城隻是比外城堅固一點點,隻能算是普通城池的城垣防禦,根本不可能擋得住他們的大軍攻城。

  另外內城和外城之間,還有的城中河,這城中河他們堵不上,就自然要被明軍水師長驅直入。

  這無疑是一個四處漏風的防禦。

  雖明軍而言,沒有多大挑戰性。

  但是他們主力一旦攻破內城,勢必會進行最後的拚殺,他沒有足夠的信心能讓孫文台投降,要是孫文台戰死當場,那他連最後一點籌碼都沒有了。

  城外已經洶湧的撲過來的吳軍主力,必然是對他們進行凶猛的圍殺,甚至不惜殺敵一千自損兩千的打算,都要決一死戰,哪怕就算拚傷亡,也會把他們都拚死在這裏。

  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其實從甘寧率軍攻破建業,已經達到了他們打這一戰的目的。

  偷襲建業。

  還攻破了建業。

  作為吳國都城的建業,都被明軍攻破了,那麽就算緩過一口氣了,接下來的吳國哪有心思繼續出兵西征明國,他們隻能壓下心情來了,穩住內部才是最關鍵的。

  甘寧接下來要考慮的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全身而退,第二就是擴大戰果。

  當然,不能貪心。

  最好的結果,他是能帶著的孫堅一起走,把孫堅俘虜回渝都去,這樣的話,未來的吳國,就等於任由明國拿捏,畢竟吳國的王,都在明國的手中。

  但是這奉先很大,未必能做得到。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和吳國談一場城下之盟,怎麽也要逼吳國低頭。

  ……………………

  一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城外吳國主力是越來越多了,把整個建業城仿佛都要圍的一個水泄不通的意思。

  周瑜,吳景皆然吳國的大將,此時此刻卻都拿不定主意,也不敢進攻。

  一直晚上子時,孫策幾乎把胯下烏騅寶馬給跑吐血,麾下百餘精銳騎兵換了兩次馬,馬不停蹄的趕回來了。

  他們才有了主心骨。

  “城中目前是什麽情況?”孫策已非昔日毛頭小子,曆經無數戰役,還經曆過荊州之敗,他的成長很快,遇事不在暴躁,而是沉穩下來了。

  “目前並不是很清楚了!”

  周瑜低沉的道:“我已經派遣斥候打聽了,可能內城還在大王手中,隻是大王和朝堂文武百官都被困在內城之中!”

  “為何不進攻?”孫策問。

  “投鼠忌器!”

  吳景回答孫策:“我軍是第一個抵達建業都外,但是建業城已經被他們掌控,內城什麽情況我們還不清楚,我怕逼得他們狗急跳牆,傷害大王!”

  “下令,進攻!”

  孫策沉默了一下,很直接的說道。

  “伯符?”周瑜皺眉。

  “公瑾,事已至此,做事豈能悠遊寡斷,他們長驅直入,破我建業,已經是壓我吳國之勢,若是我們還投鼠忌器,那就等於任由掠奪!”

  孫策冷厲的說道:“此時此刻,我們更要表示出一種拚命的氣勢,建業我不要了,吳國朝堂我也不要了,我就要他們陪葬!”

  “可大王?”吳景憂心。

  “若不試探一二,如何能確定父王安否!”孫策抬頭,眸子凝視前方的建業都,道:“希望父王一切安好,不然某定把他們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是我太謹慎了!”

  周瑜也立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其實早在抵達的時候,就應該發動進攻,不能再給明軍任何的時間的消停了。

  時間拖得越久,越是對明軍有利。

  “擂鼓!”

  “進攻!”

  “殺!”

  吳軍毫無征兆的爆發進攻。

  這一回攻守方為調轉了,鎮守建業城的不是吳軍,而是明軍了,明軍以戰船為主,先把石頭城堵死了。

  石頭城是從長江進入建業的唯一口子,隻要撕開了,就是進入了秦淮河。

  另外四座城門,也在發動進攻,但是明軍早有準備,已經防著的吳軍會隨時對建業城吹起反攻的號角,迅速應變起來了。

  明軍兵力不弱,戰鬥力也不弱。

  而且吳軍充滿趕來了,不管是攻城器械,還是士氣,都遠遠的不足,想要奪回建業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場試探性的進攻,也為孫策周瑜提供了不少信息。

  最少。

  孫堅不在明軍的手中,那他們就還有希望。

  …………

  臨近黎明,城上城下,正在交鋒,但是力度不很強,更多的是雙方都在進行演武一般的攻防交戰而已了。

  甘寧和諸葛亮都登上了城頭。

  “看來他們來了主心骨了!”諸葛亮低沉的說道:“不然的他,他們不敢對建業發動進攻!”

  “孫伯符嗎?”

  甘寧眯眼,眸子劃過一抹鋒芒:“江東小霸王,年青一代之中最能的打的大將,有機會,真想要會一會他才行!”

  “這一次估計是沒有機會了!”

  諸葛亮搖搖頭:“別看他表現的強硬,但是依舊是投鼠忌器的,除非孫文台死了,不然他不敢不顧一切死戰到底了!”

  “我隨時都能破內城!”

  甘寧說道。

  “但是不合算!”諸葛亮笑了笑:“打是已經打了,接下來就是談了,隻要談的順利,我們不僅僅能收割成果,還能安然無恙的離開了建業!”

  “嗯!”

  甘寧何嚐不知道:“不過孫伯符的到來,我想要把孫文台帶回渝都的想法,可能有些落空了,孫伯符向來強勢,寧可一戰,絕對不會給我們拿捏他們吳國的機會的!”

  “不僅僅是孫伯符,就算是孫文台,也不會這麽乖順的隨你返回渝都去!”

  諸葛亮還是覺得甘寧的想法太過於的夢想化了。

  哪怕他們攻破內城,拿下孫文台,孫文台這麽剛烈的人,會束手就擒嗎,肯定是拚一個魚死網破吧。

  “那就談吧!”

  甘寧道。

  “誰去談?”諸葛亮問。

  “你去!”

  甘寧道:“我得壓住城中,不敢建業鬧的天翻地覆,我怎麽甘心,我先打一下內城,鎮一下的孫伯符的傲氣,一上來就氣勢洶洶的要奪城,不給他點壓力,此人無法無天的,到時候真壓不住了,可能就要魚死網破了!”

  “好!”

  諸葛亮點頭。

  咚咚咚!!!!!

  在外城牆打起來了,內城的城牆下,也敲響的戰鼓,明軍開始架雲梯而登城作戰了,進攻內城的戰役打響。

  “不惜代價,哪怕戰至一兵一卒,都要擋住他們!”

  內城的城頭上,孫堅目光幽沉,凝視前方,他能看得到前方的火光衝天,那是外城城牆的戰役了,勤王之兵已經抵達了。

  但是這時候,如果他守不住內城,那一切休談。

  不說他這個大王,就算是吳國文武百官的分量,都足夠壓垮所有人,到時候吳國真的就隻能任由他們的魚肉了。

  從建業被攻破開始,吳國就隻能逆來順受,他這個大王已經是失責了,對不起吳國百姓,對不起整個江東父老鄉親了。

  但是他如今還是要撐住,要給吳國帶來的傷害,減到最微弱的地步。

  ………………

  內城的戰鬥聲音已經傳到外城。

  “是內城的聲音?”孫策登高望遠,他能看到城中的一個方向火光驟然明亮起來了,那洶湧的喊殺聲就是從哪裏傳出來了,那是內城城牆的方向。

  “消息剛剛傳來,明軍已經對內城發動進攻了,我們給他們的壓力,讓人他們轉變成對內城的壓製,內城恐怕擋不住!”

  周瑜拱手,稟報:“再打下去,那就是玉石俱焚了,我們就算能攻破外城,圍剿他們,他們也能先一步打下內城,挾大王,挾我朝堂文武百官,到時候我吳國就真的是潰敗了!”

  “傳令,鳴金收兵!”

  這時候,孫策是不得不撤兵了。

  他若是繼續打下去,那是玉石俱焚,而且他們還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把這一股明軍剿滅,到時候真的就是白瞎了。

  “他們收兵了!”

  城頭上的明軍看著如同潮水一般退下去的吳軍,皆然鬆了一口氣。

  “看來孫伯符闊不出去啊!”

  甘寧冷笑。

  “太子終歸是太子,不是君王!”諸葛亮倒是很平靜:“孫伯符再霸道,說到底隻是吳國的繼承人,不是吳國的大王,他不敢拿孫文台的命來當賭注的!”

  “所以他出兵進攻,無非就是試探我們有沒有拿下的孫文台了!”甘寧略顯的後知後覺。

  “此人勇武,天下皆知,但是心思還能如此沉穩,倒是難能可貴,恐怕比之江東猛虎,他更是一個難對付的敵人!”

  諸葛亮眯著眼,眸子閃爍精芒,凝視這城外,城外黑乎乎的一片,但是他仿佛能看透那一片片的迷霧,把目光落在孫策的身上。

  孫策若隻是一介莽夫,倒是好對付。

  但是武夫多了一些城府,那就是一個梟雄級別的人。

  曆史上孫策莽撞,一方麵是沒有人壓得住他,孫堅早死,根本沒有機會為他護航,隻能憑借他自己一個勁闖出來的一番基業。

  但是如今,孫堅多活了年歲,把他當成接班人,悉心教育,不僅僅傳授武藝,還傳授君王權術,這讓孫策的成長,更甚於曆史上。

  “不管以後如何,我們還是先過眼前這關!”

  甘寧抬頭:“天要亮了,我想,等到天亮,他們就應該派人來談判了!”

  “嗯!”

  諸葛亮點頭:“是該談了!”

  ……………………

  紅日照大地,朝陽的光芒,把整個的建業城,都映照的明亮起來了。

  南城門。

  城外的弓箭手一箭越過,飛箭傳書,把傳遞的書函釘在了城牆的石磚上。

  書函讓校尉取下來,遞給了諸葛亮。

  “果然坐不住了!”

  諸葛亮道:“他們倒是急,一個時辰之後,城外護城河,邀我們談判!”

  “那就去談!”

  甘寧道:“有消息立刻傳回來,我保持對內城的進攻,但凡有什麽意外和問題,立刻進攻內城,先拿下內城,必要的時候,與建業一起死,也不白死!”

  建業是吳國都城,如他們而言,是虎穴狼窩,稍有不慎,兩軍全軍覆沒在這裏,都有可能。

  真到了那個地步。

  甘寧會毫不猶豫的拉著整個建業城給自己的陪葬,包括的內城的孫堅和吳國文武百官,絕不會放過一個。

  當然,不到最後同歸於盡的時候,他不至於這樣做。

  ………………

  一個時辰之後。

  這時候太陽已經升的有些高了,陽光也烈了不少了。

  護城河。

  吊橋放下來了,雙方都有兵馬列陣,這時候誰也不能討便宜,真要打起來了,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增援接應。

  談判在吊橋上。

  吳國方的自然是周瑜,周公瑾作為代表,孫策是不會這麽輕易的現身的,一旦他現身了,那就等於是決戰了。

  明軍代表是諸葛亮。

  這個曆史上的冤家,在這裏聚首一堂。

  “昔日諸葛兄出使我江東,朝堂上舌戰我江東數十人,風采斐然,記憶尤森!”周瑜拱手,微微行禮,這是讀書人的禮。

  然後他抬頭,目光有些的複雜了看著諸葛亮:”本以為他日再見,能於諸葛兄青梅煮酒,下棋論文,可沒想到居然是這種形勢之下,諸葛兄果然是好魄力啊!”

  “事勢所逼而已!”

  諸葛亮沒有穿戰甲,一襲長袍,手搖羽扇,微微的笑容仿佛就是最大的武器,因為他的笑容讓周瑜感覺,就是對整個吳國的蔑視。

  “公瑾兄,你我皆各為其主!”諸葛亮平靜的說道:“今日就開門見山一點,不必繞開繞去,也不必試探吾之決心,今不同往日,往日你我之主乃是盟友,如今吳國不論錯對,隨曹賊而征討我明國,已是事實,因此你我今日站在這裏,乃敵人也,我軍僥幸破建業,乃我明軍之功業也!”

  “好一個明軍之功業!”

  周瑜冷笑:“可你們以為,你們能跑得掉嗎!”

  “無妨!”

  諸葛亮風輕雲淡的道:“跑不掉,我已決議,以建業陪葬!”

  “你敢?”周瑜瞪眼。

  “公瑾兄莫不是在質疑我明軍兒郎的赴死之心?”

  諸葛亮聲音提高了一下,有些高昂起來了。

  周瑜一下子沉默了。

  明軍一路殺敵,闖關無數,沒有後援,沒有支持,卻能走到這裏,恐怕已經是赴死之心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