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豐收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10-24 01:22      字數:2240
  快半年了,上到劉弗陵薑雲楓下到普通官員,甚至可以說整個西漢都在期待著這一刻。

  在這個時代,能讓所有人都掛念的也就隻有收獲季節了。

  去年算是自劉弗陵這個漢昭帝上台之後西漢最為光輝的一年了,甚至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衛青和霍去病還在世的那段時候,對匈奴的那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讓所有人都為之神往。

  但今年,西漢並不是很順。

  先是多了七萬餘戰俘這個不小的開銷,後來有遭遇旱災,再加上去年的戰爭也留下了後遺症,這讓對尋常百姓的賑貸以及對傷亡士兵的撫恤都是一個不小的開支。

  林林總總算下來,西漢的國庫雖然還沒空,但所剩也沒有多少了。

  若是現在再來一場災害或者是一場戰爭的話就可以接觸到西漢的老底了,或許使使勁兒還能應對過去,但卻也僅限於此了。

  所以收獲並不隻是隻有百姓在期盼,就連薑雲楓也在等著用這場收獲來解西漢的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杜延年也迎來了他作為大農丞的第一場考驗。

  要知道西漢的稅收製度雖然是比較苛刻的,但卻也不是唐朝末年那兩稅法的時代。

  所謂兩稅法就是在夏秋兩季征收賦稅,這兩個季節正好是糧食收獲的時候,所以被稱之為兩稅法,而西漢所實行的卻並不是兩稅法,因此按照慣例的話是應該在秋末征收賦稅的。

  從表麵上看薑雲楓是統攬朝政的丞相,但更多的時候他更像是一個甩手掌櫃,因為他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事必躬親,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下麵官員來完成的。

  這樣一來,壓力就來到了杜延年這個大農丞這裏。

  雖然他也不用親自下去征收賦稅,但他畢竟是大農丞,所要負責的正是這個方麵,若是最後賦稅收不上來的話他肯定逃不了懲罰。

  畢竟他不是薑雲楓,他們的差距在於若是杜延年辦事不力的話會被直接懲罰,但是誰又敢懲罰薑雲楓呢?

  沒有辦法,杜延年也就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西漢現在的窘況誰都知道,杜延年作為大農丞自然也是知道的,因此他明白這次稅收對西漢有多麽重要。

  毫不誇張的說,這次稅收會直接影響到今年冬天邊塞戍防的問題。

  因此,包括杜延年這個大農丞在內,像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甚至是搜粟都尉等等但凡是與之相關的人都忙碌了起來,甚至就連廷尉丙吉的人也都跟著忙了起來。

  既然是稅收那就免不了要預防貪墨的情況發生,這樣一來司掌刑辟的廷尉自然也要動作起來了。

  不過與之相對的是長安皇宮旁的鎬池,這裏是一片火熱甚至是歡樂的情況。

  雖然塊莖類植物的遺傳病很嚴重,甚至一度能達到絕收的程度,但不得不說在他那高額的產量下,豐收時的景象也是相當的可觀的,甚至是能達到震撼的程度。

  而在西漢這個糧食平均畝產量隻有兩百來斤不到三百斤的時代,這種視覺衝擊力無疑是更大了。

  而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在這鎬池裏幹活兒的都是匈奴戰俘,而匈奴那邊的糧食產量較之中原就更少了,少也就算了,還沒有多少土地能夠耕種。

  因此當鎬池所種植的土豆和紅薯收獲時的那份衝擊力對那些匈奴戰俘來說就更大了。

  人生在世,不要把任何人當傻子。

  薑雲楓在想的那些事情其實這些匈奴戰俘大多數也都知道,隻不過他們並不在意,因為他們在意的隻是能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在意統治他們的人是誰。

  在見識過了土豆和紅薯的產量之後這些匈奴戰俘的心態多多少少地發生了一些改變,其中最為明顯的應該就是他們的態度了。

  在外人看來,這些匈奴戰俘似乎是樂在其中了,好像不想返回草原了。

  不過這也隻是少數,雖然這些戰俘們也知道若是自己回去的話自己的妻兒財產不是歸屬他人就是不複存在了,但他們任然對此抱有一線希望,最起碼想要回去看看。

  不撞南牆心不死,這算是人的一個通病了吧,這些戰俘們即便是猜到了自己回去的結果是什麽,但卻仍然願意抱著一絲希望回去看看。

  不過說到底這也隻是他們想的,而能做主的人終歸不是他們。

  豐收當夜,薑雲楓批準讓這鎬池舉辦了個算是小型宴會的歡慶儀式,算是為了慶祝豐收,也是為了加深這些戰俘們對西漢的印象。

  讓人去搞了五頭豬,薑雲楓讓丞相府的廚子去鎬池給這些戰俘們做了一頓土豆紅燒肉,除此之外還有地瓜、玉米等糧食做成的各種各樣的吃食。

  別的不敢說,但薑雲楓可以保證這些戰俘之前沒有吃過這樣風聲的一餐。

  或許這裏麵有曾經在匈奴立過戰功而得到賞賜的人,但說到底在匈奴那邊吃飯的形式也不過是煮和烤,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花樣了,別的可以不說,但紅燒肉他們肯定沒吃過。

  雖然因為調料不足的原因薑雲楓吃起來總是覺得有些怪,但在丞相府上吃過幾次的霍光卻對其報以極高的評價。

  由此可見,顛覆性的烹飪方式對一個落後時代的人有多大的衝擊力了。

  而事實也一如薑雲楓所預料的,當夜的那個小型的宴會相當的歡樂,甚至薑雲楓還讓人送了點兒酒過去。

  反正對於他們大部分人來說這也是在西漢的最後一頓飯了,所以薑雲楓到也沒有計較那些,或許這樣一來反倒是能讓他們心中對西漢的評價更上幾分。

  隻不過這種歡樂注定是短暫的,第二天中午,薑雲楓約摸著這幫人也算是過了那股勁兒了,所以就帶著傅介子過來了。

  薑雲楓說,傅介子翻譯,決定了這些匈奴戰俘的結果。

  返回草原。

  雖然早就想過這一點,但真正等到事到臨頭的時候他們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其中有歡呼的,有失落的,有擔憂的,也有不情願的。

  但這事兒他們做不了主。

  越是不情願的就說明他越是迷戀西漢的生活,將這種人放回草原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所以薑雲楓並沒有管他們的哭訴和請求,隻是讓傅介子跟他們說西漢目前糧食儲量告急,並不打算繼續留著他們了。

  至於這個消息會不會讓匈奴知道他並不介意,因為那狐鹿姑單於即便是知道也了不敢對西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