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新年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10-24 01:21      字數:2144
  霍光的問題沒能等到薑雲楓的回答。

  信心,這其實是一個很虛幻的詞,信心雖然能左右結果,但卻並不等於結果。

  在有信心的情況下成功率肯定要比沒有信心的時候高出一些,但這高出的部分很有限,因為信心僅僅隻是所有事情當中一個很小的變量。

  對於戰爭來說,這個變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天時、地利、人和,當這三種情況的任何一種不利於己方的時候都會讓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趙充國率領大軍出關之後長安就再也沒有收到任何前線的軍報,一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消息傳遞受環境影響很大,二也是因為在出關之後消息的傳遞要更加麻煩也更加遠一些。

  坐在書房裏處理著政務的薑雲楓始終靜不下心來,不僅因為前線戰事的未卜,也因為丞相府外的熱鬧。

  小除已經過了,現在中原大地已經在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了。

  放下手中的竹簡,薑雲楓最終還是走了出去。

  長安的街頭上,每年一度的國儺正一如既往地上演著,和往常年不太一樣,今年的儺戲雖然在劇目上和以前沒有什麽區別,但氣氛卻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歲卒大儺,毆除群厲,趨吉避凶,歲除邪祟。

  往常年所舉行的不管是國儺還是大儺人們都會進行祈禱,祈禱新的一年順順利利風調雨順,但今年國儺的氣氛卻變得很嚴肅,人們的表情也很虔誠。

  三十萬的將士,他們的家人遍布中原,長安作為西漢的最中心自然也有不少。

  每個人的神情都是肅穆而虔誠,不管是不是親屬,但他們都在虔誠的為如今身在邊塞的將士們祈禱。

  往大了說極有可能關係到一個王朝的興衰甚至是存亡,往小了說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西漢此次出兵大敗而歸,那他們會有好日子過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代表著疫的火把從主祭的手中被移交到了一個精壯男子的手中,看著他拚盡全身力氣朝著城外奔跑的樣子,薑雲楓的心裏不勝唏噓。

  愚昧其實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碼還能讓人心存希望,也能讓人們放鬆不少。

  前兩年的時候薑雲楓都會在這天的晚上於丞相府燃放煙花,這一舉動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鞏固他這個仙人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算是對家鄉表達一種思念。

  但是今年,薑雲楓沒有繼續這麽做。

  不是煙花沒有了,除了在船上見劉徹那次之外他也就隻有每年在這一天才燃放煙花而已,所以即便是他來到西漢過了三個新年也沒有用掉多少。

  不過理論上來說煙花爆竹是沒有保質期的,這東西的保質期是要看存放環境的,畢竟受潮等問題有時候是不好控製的。

  薑雲楓還有很多的煙花,但不是船上帶下來的了。

  煙花的製作很簡單,隻需要在火藥裏添加一些鋁粉和鎂粉這種有特殊色彩的元素就好了,這個時代的冶煉雖然很落後,但以薑雲楓腦中的知識和手中的權利還是能搞得到的。

  他製作了很多的煙花,但是卻並不想在今天拿出來燃放,他在等。

  在等一個消息,一個驚天的利好消息。

  長安啊,真的是一個粉飾太平的地方,因為與此同時的塞外卻全然是另一幅景象。

  硝煙,這個本不屬於西漢時代的東西現在正縈繞在範夫人城的城頭。

  三日之前,夫羊句山外,超前了幾百年出現的重騎兵第一次在世人麵前展現了他的威力。

  每年秋冬都會起衝突,這已經是漢人和匈奴人心中早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雖然今年秋末匈奴沒有南下劫掠,但他們依然還是按照慣例在範夫人城這個先遣站部署人馬。

  即便是刨除戍守武威和碩方等郡的士兵,趙充國帶出關的士兵也足足有二十萬。

  二十萬大軍的行軍,蹤跡根本就無從掩藏。

  在前幾年的漢匈戰爭中匈奴往往都是主動的哪一方,今年的被動不僅讓漢人,也讓匈奴人放鬆了不少,但這份放心卻也很有限,最起碼沒有到讓匈奴人全然不管漢人會不會出塞的地步。

  雖然在匈奴人的心中這個可能性很小,但卻也不是沒有。

  於是乎,二十萬大軍那本就無可掩藏的聲勢很快就被巡邏的斥候所發現,草原上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然而,第一戰的結果出乎匈奴人的意料,他們慘敗!

  而且還是在他們引以為傲的騎兵方麵。

  重騎兵連馬帶人都身著重甲,雖然已經被薑雲楓精簡了不少,但就是這樣精簡過的重騎兵衝鋒起來的時候也不是匈奴人的皮甲能防禦得住的。

  曆時近兩年打磨出來的馬槊第一次顯露出了它的鋒芒。

  僅僅是一次衝鋒,匈奴人派遣出來試戰的部隊一擊即潰,四散逃竄。

  但事情卻遠遠沒有停止。

  重騎兵衝鋒,輕騎兵截殺兼打掃戰場,大軍很快就跟著輕重騎兵開辟出來道路朝著範夫人城進發。

  然而麵對著範夫人城,重騎兵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隨後,漢軍的另一手底牌也是放了出來。

  早在去年的烏桓之戰漢軍就已經應用過開花彈了,但匈奴卻也隻是聽說並沒有親眼見過,他們隻知道傳言說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直接就讓烏桓沒有了戰鬥的心思,就連拖延的想法都沒有。

  而這次,匈奴見識到了。

  如果從廣義定性上的殺傷力來說開花彈的殺傷力很有限,因為它並不能對範夫人城造成什麽殺傷,別說不如實心炮彈裝填的火炮了,甚至連最原始的拋石車都比不上。

  以重量和重力加速度對城牆造成傷害的石彈遠遠比鐵皮包裹著火藥和鐵釘鐵片來的高。

  可兩種武器是不一樣的,開花彈能從最根本的問題上解決戰鬥,那就是守城的士兵。

  當一枚枚開花彈在範夫人城的城頭上炸響之後,聲音中就多出了一份屬於匈奴士兵的慘嚎聲。

  城畢竟是城,在沒有人防守的情況下就隻是一座死物,而一舉解除了範夫人城上的士兵後戰爭的結果就可以看到了。

  範夫人城,順利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