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轟動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9-04 00:13      字數:2178
  有了之前的經曆,西漢在這次的春耕上也算是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開始的快,結束的也很快。

  不過有一點和以前有所不同,或者說是和薑雲楓等人預計中的有些不同。

  以前地瓜是西漢百姓們最期待也最向往的東西,誰都想在自己家的田地裏種上地瓜,因為那堪稱是神跡一般的產量即便是在繳完賦稅之後也能保證一家人一年甚至幾年的溫飽。

  原本在薑雲楓的預計中地瓜種子和苗株加在一起的數量也滿足不了整個西漢北方的需求,隻有在春耕後的一個月再次對地瓜分株甚至是等到夏收或者明年才能滿足這個巨大的需求量。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今年的春耕地瓜的種子和苗株還有剩餘。

  當然了,這裏麵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被這個時代擎製的,因為交通的不發達導致苗株可能堅持不到那些偏遠的地方,但這依舊不能掩蓋百姓們對地瓜需求降低的事實。

  原因就在於今年開年的時候朝廷頒布的那項政策,取消榷酒酤的限製。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米酒並不是唯一的酒類,小麥釀製的酒也占有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

  西漢這個時代還是太早了,這個早也就導致了他的發展程度很低。

  南方開發的程度低,如果不是這次薑雲楓提出來向南方遷移百姓的話估計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統治者這樣做,所以稻米的產量很低。

  酒的需求量很高,但稻米的產量很低,在這種情況下就催生了小麥酒的誕生。

  榷酒酤的放開放南方本就為數不多的百姓是徹底的放下了對地瓜向往的那顆心,高昂的米價讓他們看著地裏的秧苗都會不自覺的笑起來。

  同樣的,雖然麥子價格上漲的幅度遠遠沒有稻米的高,但仍舊有不少的百姓願意放棄地瓜去種植小麥來換取錢財。

  這就得益於劉徹早年改革幣製的舉動了,五銖錢的統一使用讓這個西漢在錢幣的使用率上高於很多的朝代。

  更往後的朝代不敢說,但在漢甚至唐以前,百姓們的交易方式還是以交換為主,也就是以物易物。

  西漢五銖錢的地位導致了以物易物這種情況的減少,雖未完全消失,但要比之它前後的朝代在錢幣的使用率上要高出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麽百姓們願意放下實打實的糧食而選擇如今更偏向錢幣一方的麥子。

  不過據薑雲楓估計,真正的原因可能還是地瓜的種子和苗株數量的不足,而且這次的分配方式和以前不一樣,之前都是以戍邊將士為主,剩下的才能分下去。

  但這次是以長安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這讓很多地方的放行索性就放棄了地瓜。

  這算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卻也算不上,區別就在於從今年開始,在西漢小麥和稻米已經不能降低到第二選擇了,隻能說是地瓜的次選,但卻沒有第二的那麽嚴重。

  最起碼百姓在選擇這個第二種方案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不滿。

  不過薑雲楓相信現在整個西漢的前進方向還是對的,短期內主要糧食的價格攀升也不是太大的問題,隻要等到地瓜的數量夠了,西漢每一家人都能做到用地瓜保證溫飽、用稻麥換取錢財。

  更何況,酒這個東西在現在這段時間主要還是達官貴人們的享受,百姓們不會奢侈到去買酒,他們頂多會自釀一點解解饞,所以酒價也會慢慢的穩定下來。

  而酒和糧食是息息相關的,等到酒價平穩下來之後糧價也會慢慢的平穩下來。

  這其實就是一個天平,這邊多了就下去了,那邊少了就起來了,源源不斷的砝碼會讓這個天平慢慢的平衡起來。

  所以榷酒酤真的是一項影響很深遠的政策,不管是對於朝廷還是對於百姓們來說的。

  然而今年令人震驚的東西遠遠不止榷酒酤這一個,春耕結束之後馬上要到夏收的時候,西漢再次出現了一個令人轟動的東西,這個東西的第一次出現是在長安。

  冰塊。

  經過一年的準備,霍光終於是把冰塊這個東西拿了出來。

  本來最開始的時候冰塊的出現並不是什麽轟動的事情,畢竟在這個時代很多的大戶人家都會通過挖地窖等各種方式儲存一些冰塊,雖然等到夏天的時候會有不少的損耗,但僅僅是一點兒在夏天也是很令人欣慰的事情了。

  冰塊是在長安東市的霍氏店鋪裏最先出售的,因為這個霍字,所以人們隻當是霍氏將他們儲藏的冰塊拿出來用作出售了,有點兒令人意外但卻也說不上是驚訝。

  霍氏把冰塊的價格定的很便宜,一塊拳頭大小的冰塊售價僅僅隻有三文錢而已,對於普通百姓們來說有些奢侈但卻也不是買不起,但如果從那些有錢人的角度來看就不一樣了。

  夏天的冰塊啊,這也太便宜了吧?

  所以當霍氏的店鋪開始出售冰塊的時候就遭到了哄搶,其中以有錢人家的家仆為主,也時常會有一些普通百姓去買上一點兒解解暑氣但卻很少。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這霍氏店鋪裏的冰塊好像是取之不盡一般,不管售出多少都賣不完。

  就在這個時候,霍氏的店鋪得到了霍光的授意放出了一個消息,而引起轟動的正是這個消息。

  “本店內所售冰塊皆來自霍氏,並且是由當今丞相所授仙法所製,並非是源自於冬季儲藏,因此本店鋪所售賣之冰永不加價!”

  霍氏的店鋪前立著這麽一塊牌子,這才是轟動的起源。

  這個招牌一立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執正反兩麵看法的人都有,不過後來霍氏派人親自確認了這塊牌子上的消息。

  於是,人們就更轟動了。

  迷信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雖然劉徹晚年為了尋仙問道而勞民傷財的舉動讓很多百姓心生反感而不再迷信,但不得不說薑雲楓身上這個仙人的稱號讓這種本已經回落的趨勢又漲了上去。

  再加上霍氏店鋪前的牌子上用了“仙法”這兩個字。

  這下好了,本就因為薑雲楓的出現而導致的局麵更有些扭曲了,人們似乎不僅越來越接受薑雲楓這個仙人的身份,而且還讓這層身份蒙上了不一樣的光環。

  隻是這並不是薑雲楓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