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調控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8-16 22:42      字數:2294
  “這裏就是丞相呆過的地方嗎?”滻子村是劉弗陵第一次來,有意多少有些好奇。

  “嗯,臣就任丞相之前在這裏呆過一陣子。”看著依舊平靜的滻水,薑雲楓的心情很是平靜。

  本來他想去大壯家裏看看的,但那裏已經沒有人了,大壯此時還在丞相府裏。

  他還是沒有從自己的情緒裏走出來,但卻也好了不少,最起碼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每日起來都會自己到大棚那邊去。

  “丞相,這些是什麽?”劉弗陵看著滻水邊上的那塊地,臉上有些好奇。

  “這是玉米。”

  “玉米?這是種了多久了?”劉弗陵不是沒有見過玉米,但他見到的都是已經收獲的成品,秸稈也見過,但那都是枯黃了的。

  “與上次我們給戍邊將士的家人們分發仙糧苗株是差不多同一時間種下的。”

  “那這邊就是仙糧的最後一種了?朕若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叫土豆?”

  “陛下說得對。”

  “丞相,朕有一疑惑。”

  “陛下請說。”

  “丞相曾說過如今我們分發給百姓們種植的仙糧畝產萬斤,而這剩下的兩種仙糧與之相比都要差上不少,為何丞相依舊沒有放棄為這兩種仙糧培育種子?”

  “陛下問得好。”薑雲楓微微一笑,對於劉弗陵的提問他很是滿意。

  他致力於培養一個帝王,而不是一個傀儡。帝王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此時的西漢都掌握在他薑雲楓的手中,但他無意竊國,這樣的劉弗陵才是他想要的。

  “臣敢問陛下,如果您手中有糧食,您是要養牛還是要養雞呢?”

  “自然是牛,牛不僅用途多,身上的肉也是更多。”

  “但陛下您想過沒有,牛的肉的確是比雞要多,但養牛要消耗的糧食也要多於養雞。”

  劉弗陵愣住了,他有點被薑雲楓帶進坑裏了,沒有關注到隱性的條件。

  “牛和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這也決定了雞隻能長到十幾斤,最高不過二十斤(西漢260克為一斤),但同樣的,長得肉多就代表著消耗也多。”

  “陛下應該知道地有沃有瘠吧,這是因為土不一樣,而即便是沃土耕種的時間長了糧食的產量也會慢慢降低。”

  “這土對於糧食就和糧食對於我們一樣,糧食多了人就能長得更壯實一些,糧食少了人就吃不飽,自然也就更瘦弱一些。”

  “丞相是說這土就好像糧食的糧食?”有些拗口,但劉弗陵還是很順利地說了出來。

  “沒錯,地瓜產量高,它吃得也多,而土豆和玉米雖然產量低一些,但它們吃的也少。”

  “雖然人們更喜歡產量高的地瓜,但如果為以後考慮的話還是玉米更加合適一些。”

  “丞相為什麽不說土豆?”劉弗陵很聰明,很是敏銳地抓住了薑雲楓留下的缺漏。

  “因為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這土豆和地瓜其實是一樣的。”

  “另一個方麵?”劉弗陵蹲下身來,扒拉著現在還是幼苗時期的土豆。

  “朝廷每年都要將收上來的賦稅作為軍糧以及災年的賑災糧,但地瓜和土豆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們保存的時間要比稻、麥等糧食短。”

  “眼下我們大漢海內虛耗,當務之急是要補足這部分的消耗,所以臣選擇了產量更高的地瓜,但若是從長遠來看還是玉米更加合適。”

  “那丞相準備怎麽做?百姓們會願意放棄這產量更高的地瓜嗎?”

  “臣與子孟曾經商議過,與明年廢除榷酒酤。”

  “榷酒酤?丞相是想鼓勵百姓們釀酒?”劉弗陵有些迷茫。

  在他看來釀酒這種事兒是要耗費糧食的,這不符合他所學到的理念,在他看來朝廷可以放任商人和百姓釀酒,但卻絕對不可以鼓勵。

  “不,不需要鼓勵,商人們在得知榷酒酤廢除之後肯定是會把目光放在釀酒上麵的,屆時稻的種植量肯定會在利益的驅使之下飛速提升。”

  “可是這……”劉弗陵欲言又止。

  他的思想還是有些老舊,認為隻有在糧食足夠的情況下才心裏有底,但他卻也因此忽視了一些東西。

  “陛下,您要知道有時候有些事情其實是不需要朝廷去掌控的。”

  “以糧食為例,倘若放開榷酒酤,那麽稻米的價格就會飛漲,在上漲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會有百姓為了利益而去種植它,但這樣一來別的糧食的產量就少了,糧價也會因此而上漲。”

  “當別的糧食上漲到一個程度的時候百姓們又會放棄稻米回歸原本的生活。”

  “所以說有時候朝廷其實沒有必要去掌控太多,有些事情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回歸原位,朝廷要做的就是預防災害和身懷異心之心這種突發情況。”

  薑雲楓不想和劉弗陵說什麽宏觀微觀經濟調控這種後現代的問題,他隻是用了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去解釋了一下什麽時候什麽事情是朝廷不需要伸手的。

  其實這都是屬於可操控的變量,是合理範圍之內的,而且如果不是商人惡意操控價格的話是不會導致經濟體係崩潰的。

  如果單純是在自然發展這一方麵其實是不用朝廷管太多的,朝廷要管的是因為商人、戰亂、天災等各種意外情況導致的缺糧和糧價異常上漲等問題。

  “陛下看著滻子村如何?”沒有解釋的太過清楚,因為薑雲楓自認為這些他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很多事情最後的那一點點都是需要人自己去體會的。

  “很好,想必丞相這段時間沒少關照吧。”這倒不是質問,隻是劉弗陵有感而發罷了。

  主要是太明顯了,隻要是眼不瞎的話就能一眼看出來近乎大半個滻子村種的東西都不是麥子,而現在整個西漢有這些東西的就隻有薑雲楓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他們應得的。”

  “當初臣來到這滻子村的時候他們沒有因為臣是外來之人就心有芥蒂,反而是不遺餘力地幫助。”

  “況且現在臣也沒有多幫他們,占用他們的土地種植土豆和玉米最後臣都會回收,一交一易,這是最平常的道理。”

  “這是整個大漢的事情,怎麽能讓丞相出錢回購?丞相可通知金農丞將此事歸到朝廷的下麵來。”

  “這倒是無所謂,丞相的俸祿很高,臣不過是孤家寡人一個,沒有那麽多用得著錢的地方,留著也不過是廢物罷了。”

  話是這麽說,薑雲楓也的確不缺錢,但卻也不是隨便就給人的,這也就是滻子村,不然的話他是不會管得。

  對此薑雲楓到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好,人嘛,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