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完美背後的隱患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8-16 22:42      字數:2262
  其實地瓜隻是薑雲楓拿出來解西漢燃眉之急的,他從來都沒想過把地瓜當做西漢以後的主要作物。

  首先。地瓜不像稻麥那樣能存很久,薑雲楓記得在農村老家的時候一般就是一年,第二年地窖就會清空換上來年剛收獲的地瓜。

  其次,地瓜並不像稻麥那種糧食一樣能被幾乎所有人接受。地瓜的消化問題是好處也是壞處,很多人腸胃有問題的人是吃不了地瓜的。

  而眼下西漢的百姓們可以說是每天吃的飯都到達不了飽的地步,有腸胃問題的人薑雲楓根本就不敢想有多少。

  地瓜隻是給西漢治急病的,真正要持續下去還要看稻麥的。

  鹽鐵令是勢必要廢除的,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有了鹽田法之後鹽就不再值錢了。

  鐵則是因為像曲轅犁和耬車都是需要用到的,而且現在西漢的百姓們收割麥子用的還是石鐮,效率很是低下。

  至於榷酒酤,那就純屬是薑雲楓為了調整西漢的農業格局才想要廢除的。

  首先,說到釀酒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用到米。

  西漢很快就要形成地瓜一家獨大的農業生產局麵,這是薑雲楓所不想看到的。榷酒酤的廢除能讓很多人把目光轉到酒上,這能增加稻的種植麵積和數量。

  雖然乍一看這些稻都是為了釀酒而種植的,但賦稅卻依舊是要上繳的,朝廷隻需要這些作為賦稅上繳的稻穀作為災年的儲備糧和到了災年第二年的時候用作種子。

  其次,地瓜也可以釀酒。

  地瓜燒這種酒可能很多人都沒喝過,但薑雲楓喝過,因為他是魯省人,而且是膠東半島那邊的,而在地瓜釀酒這方麵來說膠東算是比較出名的了。

  不過地瓜燒的味道並不是很好,這酒味道很重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它的味道,不過還是有一部分人喜歡的,而且薑雲楓也有解決的辦法。

  釀製地瓜燒的時候加入百分之三十的米就能讓地瓜燒的口感產生很大的變化,薑雲楓還記得他小時候爺爺就是這麽做的。

  在滿足了溫飽之後百姓們會自然而然地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但這需要時間,薑雲楓要做的就是在這段時間讓農業生產格局別發生太大的畸形,後麵百姓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調整過來。

  總得來說還是因為地瓜不能長時間儲存,作為災年應急還可以,但以長久來看是不適合的。

  雖然可以通過加工成紅薯麵粉、煎餅或者是紅薯粉條等方式延長地瓜的儲存時間,但終歸結底那是糧食的副產物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儲備糧。

  所以,眼下的西漢在表麵上看起來是一片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模樣,但實際上的隱患卻很大,大到了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可能讓整個西漢轟然崩塌的程度。

  “丞相,這是不是有點兒著急了?”和丙吉不一樣,霍光是最早知道薑雲楓要著手廢除鹽鐵令和榷酒酤人,但他還是想再等等。

  如今的西漢可以說是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實際上卻還是和之前沒什麽兩樣。

  地瓜的種植因為種子和幼苗的限製導致還沒有完全推廣開,即便是到了來年開春也不一定能滿足百萬人口的需求。

  但現在西漢的人口有多少?不算為了逃稅的隱性人口,單單是登記在冊的就有三千萬!(沒有史料出處,隻是大部分人這麽認為,距離這段時期最近的、有確切記載的人口數量是漢宣帝時期的5000-6000萬)。

  所以現在的西漢隻能說是在看著希望前進,而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才不到一年而已,即便是有著超越曆史的目光和超越地域的農作物也很難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整個西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子孟,這已經算是晚的了,如果再不開始的話怕是就來不及了。”

  其實薑雲楓真的很苦惱,劉徹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太大了,收拾起來太麻煩了。

  要知道,武帝末期這段曆史在很多人看來都是稍有不慎就會亡國的局麵,也就是輔政的霍光有能力而且又沒有什麽壞心思,再加上當時劉徹已經完成了對西漢的製度改革,這才能讓西漢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等來昭、宣兩個安穩且英明的君主。

  “眼下我們一直都在宣揚仙糧,但實際上能種上仙糧的百姓少之又少,想要讓整個大漢的百姓們都種上仙糧還需要時間,我們不能光給百姓們希望卻不給他們實際性的好處。”

  “榷酒酤還可以拖一拖,但鹽鐵令是真的不能再等了,鹽對於百姓們來說有多重要你不是不知道。”

  貧富差距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當有一部分的人已經種上仙糧衣食無憂的時候你讓那些依舊種著小麥的人怎麽想?總歸是要給他們甜頭先讓他們穩住的。

  其實對於鹽鐵令的廢除霍光是同意的,隻不過他沒想到薑雲楓會這麽早就開始落實,要知道先帝劉徹死了還不到一年。

  人家才剛死,你就要廢除人家定下來的政策,這說出去有些不太好。

  “子孟,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現如今朝廷儲存的鹽已經很多了,而耬車和犁等工具都是要用到鐵的,這是當務之急,不能緩的。”

  “這鹽鐵令是遲早要廢除的,而等到仙糧徹底鋪開百姓們的收成以及朝廷的稅收都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榷酒酤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既是如此,那麽我們又何必要等呢?”

  霍光和丙吉低頭聽著,顯得很是安靜。

  “眼下鹽已經沒有了限製的必要,鐵也是製作農具的必需品,榷酒酤即便是廢除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那麽我們為何不幹脆一點兒給百姓們一個希望呢?”

  “這兩個政策的廢除肯定會讓百姓們為之振奮,我想你們不是不清楚。”

  “丞相。”霍光抬起了頭,看向薑雲楓的目光很是平靜。

  “我等不是不讚成丞相的決定,但是丞相您要知道,這個消息一經傳出,那麽所有的壓力都要您自己承擔,如果再等一等的話這事兒雖然不能說是水到渠成地解決,但最少也不會讓人對丞相您有意見。”

  “對於這個,我並不在意。”薑雲楓搖了搖頭。

  這算不上是負麵的評價,因為任誰都知道他這麽做是為了西漢後麵的發展,這是勢在必行的,隻是短時間內肯定會有人在背後說他不尊重先帝等等。

  既然是暫時的,而且這種聲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那麽他又何必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