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第一筆收益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8-16 22:41      字數:2187
  “不礙事的,休屠部的冬天不知道比這長安冷上多少倍,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什麽感覺,都習慣了。”

  金日磾其實是對劉弗陵有所懷疑,因為從他今天早上入宮的時候他就知道劉弗陵在說謊,雖然他不知道薑雲楓到底去作什麽了,但是他卻知道肯定不是像劉弗陵說得那樣。

  到底是匈奴後裔,即便是成了輔政大臣金日磾也是最容易動搖的那一個人,他現在並沒有什麽重振休屠部榮光的想法,隻是相比於霍光和劉弗陵,他還是更加相信薑雲楓一點。

  原因無他,在他看來在薑雲楓的領導下這大漢有了中興的希望。

  “那可不行,有些病其實就是在無意識中得上的。金侍中你現在也差不多要到半百之年了,不能再如此放縱自己了。”

  金日磾的不以為意讓薑雲楓多少有些擔憂,雖然曆史已經發生了變化,劉徹早了一年離開,劉弗陵早了一年繼位,但曆史的大致方向卻沒有發生改變,所以薑雲楓也不知道金日磾的結局還會不會像以前那般。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要往最好的地方去想,但有些時候的有些事情最好還是要朝著最壞的方向去想。

  “陛下還年幼,我對這世間之事所知不多,而又不能偏信與一個人,所以先帝才點名我們四人共同輔佐陛下,若是少了誰那可不行。”

  “哈哈,行,下官知道了。不為自己,為先帝為陛下也為丞相,下官以後會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金日磾爽朗一笑,他並不是覺得薑雲楓的話說得怎麽樣,隻是覺得薑雲楓這個外表看起來還不到而立之年的人卻對著他這個即將知天命的人講述那些大道理而覺得有趣罷了。

  “行了,這時節雖然已經入春,但這天氣還是有些涼,金侍中還是進來說吧。”

  薑雲楓一邊說著一邊讓人打開了大門,而自己卻轉身看向了還在馬車上的劉弗陵。

  “陛下可要進來?不知陛下今日的功課做完了沒有?”

  不說這話還好,這話一出口,劉弗陵也就不好下車了。別說今天的了,他昨天的功課都沒有做完。

  本來昨天他在做功課的時候就因為餃子沒少分神,而在薑雲楓卸冠解帶之後他更是對著薑雲楓留下的冕冠紫綬發了一整宿的呆,早上金日磾的入宮才驚醒了他,隨後他就去找薑雲楓了。

  功課?做了個錘子!

  看著劉弗陵離開,薑雲楓這才轉身對著金日磾說道:“金侍中,進來吧。”

  “丞相這兩天去做什麽了?聽陛下說不在長安?”剛坐下,金日磾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

  “沒什麽,隻是有些事情要辦罷了。”

  薑雲楓並不是個嘴碎的人,也不會把這種事兒四處宣揚,這對劉弗陵隻有壞處,往遠了說對他自己也沒什麽好處。

  損人利己也就罷了,損人不利己就沒什麽必要了。

  “這大早上的就堵我的門兒,到底是有什麽事兒?”給金日磾倒了一杯水,薑雲楓直接盤坐在了墊子上。

  在西漢,人們一般習慣跪坐,像薑雲楓這種盤坐一般來說最起碼也是不禮貌的,但是不管是劉弗陵還是霍光等人都習慣了。

  不是說薑雲楓在別的場合也這麽坐,隻是他們都來丞相府找過薑雲楓,所以常常看到薑雲楓盤坐的樣子。

  “丞相所做那東西的第一筆收益到了。”

  金日磾的話讓薑雲楓愣了一下,其實時間多少有些長了,而玻璃這東西的第一目標也是瞄準了西漢之外的地方,所以他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

  “哦?有多少?”薑雲楓的好奇心被提了上來。

  對於玻璃,薑雲楓其實是給了一個底價的,但他卻知道金日磾並不是按照這個底價往外走的,而且這玻璃的第一次揚名也是極為的重要,金日磾挑選了一些內部的人來負責這件事而不是直接交給了商隊。

  “比下官想得要多一些,僅僅是丞相讓人所製的第一件琉璃就換回了五十匹西域良馬。”

  薑雲楓愣住了,這個收益屬實是連他都沒能想得到的,但是他很快就清醒並追問了起來。

  “良馬?是哪一種?”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但實際上薑雲楓的語氣都有些變了。

  “雖然下官也很想給出那個答案,但遺憾的是並不是那種,隻是大宛最普通的良種馬罷了,但即便是這樣也比隴西郡的戰馬要貴上至少一倍。”

  金日磾的語氣有些惋惜,但卻也充滿著振奮。

  雖然知道不可能,但薑雲楓多少還是有些失望。

  對於西漢的曆史他多少了解過一些,但對於西域那些地方的了解去很少。

  中原自古以來最缺的可能就是戰馬了,西漢好一些,隴西郡那邊就有合適的地理條件來飼養戰馬,所以西漢的馬價並不是很高,基本上是半萬到萬錢之間左右。

  在這個時期,大宛是薑雲楓所知道的唯一比較出名的地方,以戰馬而出名。

  在眼下暫且不說,以後世的疆域來說的話大宛並不是在華夏的版圖之內。

  那裏雖然麵積不過兩萬平方公裏,但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是人煙稠密之地,單單是在這西漢就已經有了大小七十餘座城,人口數十萬。

  博望侯張騫初始大月氏的時候就曾經途徑過這裏,這裏北鄰康居,西鄰月氏,西南接大夏,東北則是烏孫。

  在最初的時候大宛因為和中原相距太過遙遠,但其實早就知道漢朝富庶,想要與漢朝聯係但又苦於不得其徑。

  事情的轉變就在於張騫,據說張騫出使大月氏的時候到過大宛,因為久仰西漢的富庶,大宛王讓人把張騫送到了康居,而康居又讓人將張騫送到了大月氏。

  在張騫歸漢之後劉徹每年都要派出很多的使臣到西域各國,本來事情到這裏都挺好的,很多人也都認為向往大漢富庶而又有良馬的大宛能和大漢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但事情在這裏又有了轉變。

  劉徹派人出使西域,攜帶大量金錢和金馬到大宛,希望和大宛交換馬匹,但不知為何卻並沒有得到大宛王的同意,而西漢的使者因此失態打碎了金馬,大宛王認為漢使輕視大宛,就讓人攔截並阻殺漢使,並且掠其財物。

  至此,兩國的梁子算是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