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鹽鐵令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8-16 22:41      字數:2202
  清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薑雲楓深知這個道理。

  在這個時代,地瓜這種遠超世人想象的糧食對天下百姓乃至於商人和貴族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很難說會不會有更改名單以此冒領糧種的事情發生。

  以前在後世的時候總是聽說基層工作是最難做的,因為繁雜且難以落實,薑雲楓現在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單單是一個仙糧問題就很難落實。

  名單這個東西其實很是蒼白無力,他是丞相,不可能一個州縣一個州縣的去確認有沒有人改掉戍邊士兵的名字冒領糧種,但這個工作卻又很重要。

  這是大漢第一次發放仙糧,而且還是在報名募兵戍邊的前提之下,如果不杜絕冒領糧種的事情發生,那麽就會傷了那些報名戍邊人的心。

  如果是如日中天的西漢也就罷了,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薑雲楓不想因為這種事兒讓百姓們對朝廷喪失了信心。

  “陛下。”送走了趙充國,薑雲楓看向了劉弗陵。

  “丞相。”位置有些顛倒,此時身為皇帝的劉弗陵有些底氣不足的意思。

  “往後每次朝會的前一天您可以和餃子玩一會兒,但絕對不能超過半個時辰。”

  “啊?”劉弗陵猛地抬起了頭,眼神中充斥著驚喜和不敢相信。

  “今日已經過了時間,您還是早些回宮。”

  “好!”劉弗陵狠狠地點了點頭,有些興奮的摸了摸餃子的頭。

  “那丞相,朕就先回宮去了。”

  “陛下慢走。”站起身,薑雲楓正色地行禮。

  難得地露出了少年的模樣,劉弗陵蹦蹦跳跳的就朝著門外跑去,但出了門之後就恢複了以往的樣子。

  “劉弘。”

  “屬下在。”

  “讓人去請霍長史過來。”

  “諾。”

  對於劉弗陵的教育問題薑雲楓並沒有想太多,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很多偏向於黑暗方麵的東西他都不太好直接教給劉弗陵,這種東西還是要看個人的領悟。

  或者應該說他並不想教給劉弗陵。

  每個人都是有著私心的,薑雲楓也不例外。

  說實話,上一任皇帝劉徹給薑雲楓留下的影響有些大,如果可能的話,薑雲楓想盡可能地把還政於君這件事往後拖。

  他不知道劉弗陵在接過那份權利之後會做些什麽事情出來。

  這個世界什麽都可以去揣測,就連如今這個被薑雲楓近乎於徹底改變的曆史他都敢去揣測一二,但唯獨人心,薑雲楓是一點都不想去揣測。

  曆史上劉弗陵沒能等到霍光還政於他就死了,年僅二十一歲。

  對於劉弗陵,曆史沒有記載很多,因海內虛耗民生凋敝而采取的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也說不清到底是霍光的一力主張還是他的功勞。

  唯一能證實的就是在鄂邑長公主和上官桀聯合燕王劉旦的謀反中他鼎力支持霍光,這才沒使得安穩下來的漢室天下再次陷入動蕩之中。

  但即便是這樣,薑雲楓還是想留一手。

  據說曆史上的劉弗陵很聰明,對於鄂邑長公主和上官桀的陰謀一眼就能看破,是以盡心竭力歸盡心竭力,薑雲楓並不想成為走狗和良弓。

  篤篤篤。

  “稟丞相,霍長史到了。”

  “進。”

  吱呀。

  “丞相。”推門而入的霍光對著薑雲楓拱手行了一禮。

  “子孟,坐。”薑雲楓伸手示意,隨後開門見山的問道:“早在先帝之時就已經定下了鹽鐵令,如今不知道這鹽到了什麽地步。”

  “目前,長安周遭的鹽價基本是十文錢左右。”

  “這個我知道。”長安的鹽價薑雲楓清楚,他想問的並不是這個。

  “之前本相曾與先帝定下一策,不知子孟是否知曉?”

  “可是那蓬萊之濱的鹽田?”

  “沒錯。”

  “此事子孟知曉,現在這鹽也依舊是按照先帝所遺留的方式售賣,不知丞相有何想法?”

  “放開限製,讓所有儲存的鹽都放下去。”

  “這……”霍光愣了一下,有些遲疑。

  “子孟,如今正逢大漢征兵,仙糧雖然能足以奠定百姓們對大漢的信心,但很難說會不會有人行冒領之事。鹽是所有人都在關注著的東西,募兵的工作已經完成,將士們在分配到個人的裝備之後就會出發戍邊。”

  “本相認為,在此之前朝廷放開對鹽的限製,鹽價大幅度的下跌也能讓那些將士們對大漢更有信心一些。”

  “丞相說得有理,是子孟短視了。”薑雲楓分析的頭頭是道,霍光也沒有反駁的意思。

  他是劉徹留下的一個後手,擎製薑雲楓這個丞相的後手,但從劉徹駕崩到現在霍光沒能挑出薑雲楓的任何毛病。

  當然,一點兒毛病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薑雲楓的毛病更多的還是在對滻子村的偏心上,這些霍光覺得沒什麽,而且對薑雲楓來說也成為不了什麽威脅。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他霍光又不是沒做過這種事兒。

  “另外,本相想在下次朝會的時候提出解除鹽鐵令。”

  然而,霍光沒有想到他才想著薑雲楓的工作沒有出什麽紕漏,下一秒薑雲楓就給他丟了個王炸出來。

  “丞相,這不妥。”言語並不激烈,但卻足夠堅定。

  “子孟,你先聽我說。”薑雲楓並沒有著急。

  “先帝之所以施行鹽鐵令,一是因為當時海內虛耗,國力漸弱,大漢需要富強起來先帝才不得已而為之。二是因為這些都是較為緊張的東西,稀少但卻有大用,這才有了先帝的鹽鐵令。”

  “但眼下鹽價已經降到了征和年間的三成,在之後的放開之後還會更低,如此一來這鹽既不缺價格也不昂貴,這鹽也就沒有了限製的必要。”

  “可是這鐵呢?”

  “子孟,對於新式農具你怎麽看?”沒有直接回答霍光的問題,薑雲楓反到是重新起了一個話頭。

  “很好,也隻有丞相這等方外之人才能拿出如此神妙的工具出來。”

  “子孟,有些過了。”薑雲楓搖頭失笑,但很快就回歸了正題。

  “曲轅犁以及耬車都是需要鐵的,如果沒有鐵的話它們會極易損壞,單單是損壞也就罷了,但這很可能是會耽誤農時的。”

  “依本相所想,這鐵可以在農具這方麵入手,稍稍放一些出去,但卻要規定每個私人的鐵匠鋪每年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