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腐朽的律法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8-16 22:41      字數:2136
  看著囁嚅的劉弗陵,薑雲楓歎了口氣。

  不知道為什麽,薑雲明一直都感覺劉弗陵好像有精神分裂症的那種。

  時而聰明,時而怯懦。時而像是頗有些氣勢的幼年帝王,時而像是個犯了錯的小孩子。

  “陛下,為帝者,當重視百姓。”

  “太祖高皇帝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秦末的保證、秦二世的恣意妄為,百姓們對先秦已經沒有了信心。”

  就在薑雲楓侃侃而談的時候霍光抬起了頭,表現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最後卻還是沒有開口。

  先帝劉徹才定下了以天子之論為主的儒家思想,這時候去講究這些。

  屬實是有些不太恰當。

  不過薑雲楓卻並沒有停止他的言論,即便是他發現了霍光的欲言又止。

  “百姓,是一個王朝的根基,無論是攻伐還是戍守都少不了出身百姓的軍隊。”

  “所謂言出法隨,那不過是因為百姓還認可,陛下認為秦二世那般的君主可能做到言出法隨?”

  “不能。”劉弗陵低著頭,很是老實的回答道。

  “與曾聽過一段話,此話雖不適宜宣揚,但對於陛下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準則。”

  “請丞相指教。”劉弗陵先是坐直了身子,然後拱手躬身,做出了一副靜聽教誨的模樣。

  “自古以來,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在李世民的舟水之論還有沒有類似的言論薑雲楓不知道,但李世民的舟水之論卻是後世最廣為流傳的,而且也是直入中心。

  皇帝,這個看似一語定天下的稱呼貴不可言,實際上不過是人們簇擁的罷了。一個沒有大臣、沒有軍隊甚至沒有信服他的子民,那麽這個皇帝就純屬是個人意淫。

  “就好像眼下大漢的募兵,是仙糧讓百姓們從內心深處有了穩定,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自己戰死在邊關他們的親人也有飯可吃。”

  “而他們之所以願意去戍守邊關,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大漢值得他們以性命相守護。”

  “餘說一句逾越的話,若是陛下也如秦二世,那麽百姓們又為何要去拱衛這個大漢?對於他們來說誰人做帝王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吃不飽。”

  “唯有仙糧給了他們信心,唯有這樣的大漢才值得他們置自己的性命於不顧。”

  “陛下,太高祖皇帝打下的江山需要的是一個英明且自律的君主,而不是一個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帝王。”

  “秦先有二世暴戾,才有了太高祖皇帝打下的江山。漢若也有一個秦二世,那麽也會有下一個太高祖皇帝出現。”

  整個鴻寧殿安靜地落針可聞,霍光閉著眼睛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而其他人早就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在他們看來薑雲楓說的話何止是逾越,簡直就是大不敬之言。

  “多謝丞相教誨,朕省得了。”而身為當事人之一的劉弗陵卻對著薑雲楓躬身行禮。

  “吾等雖是先帝有命的輔政大臣,但吾等終究還是大臣。這漢室天下最終還是要靠陛下去主持。”

  “畢竟,這個天下姓劉。”

  說罷,薑雲楓突然拱起雙手,對著劉弗陵躬身行了一禮。

  “今日餘進犯天顏,妄自言曰大不敬之語,還請陛下按律處罰。”

  最後這一句話驚醒了所有人,霍光等人看向薑雲楓的眼神中多了一絲的一樣。

  “不可!”劉弗陵站起身,快步走到了薑雲楓的麵前意圖將他扶起。“丞相不過是恪盡職守,履行先帝遺詔,何來大不敬之說?”

  “律法者,當從嚴。若非如此,那天下再無服法之人。”

  “丙吉,你是丞相府司直,當依法評判!”

  薑雲楓的話鏗鏘有聲,然而最後丙吉的話卻讓他瞠目結舌。

  “下官認為,丞相遵循先帝遺詔,所言雖然逾越但卻句句是為了履行輔政大臣的職責教誨陛下,此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是以下官認為丞相應是無罪。”

  “既是無罪,又何來處罰之言?”

  事情發展到這個局麵並不是薑雲楓有意而為之,也不是他提前交代了丙吉,單純就是因為他想要高風亮節一下,但卻因為不了解西漢的律法而導致的。

  西漢的律法很有意思。

  按理說封建時代的律法想要嚴謹那是不可能的,但西漢的律法那都不是不嚴謹能夠表達的,嚴重點說的話甚至是稱不上是律法。

  首先西漢的律法明文規定了犯法者若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的粟﹑縑﹑錢幣就可減輕刑罰,而才薨逝不久的漢武帝劉徹更是離譜,隻要你繳納足夠的錢財,死罪都可以免。

  單單要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之前劉徹因為攻伐匈奴的問題導致了整個西漢的國力都大幅度的降低,從算緡告緡這種政策上就能看得出來西漢是有多麽的缺錢。

  但西漢律法腐化最嚴重的是對官僚的保護。

  就以現在的薑雲楓為例,雖然他所說的話的確是冒犯天顏,但丙吉卻沒有資格去審判他,因為對犯了法的貴族官僚,必須先向皇帝報告,“請”其作出減免的決定,以保護貴族官僚的特權。

  而皇帝是什麽態度剛剛就已經表現得夠明顯了。

  即便是再退一萬步,薑雲楓的行為的確是觸犯了律法,但依舊判不了罪。

  因為除了可以繳納錢財免罪和西漢律法對官僚貴族的特殊保護之外,在劉徹之後的西漢律法還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

  那就是律法被儒家思想滲透的極其嚴重。

  在劉徹接受了董仲舒的提議之後,西漢不僅是表麵的思想都充滿了儒家的影子,就連律法也是被儒家思想所幹擾。

  以德代法,這是劉徹之後漢律的特點。

  也就是說薑雲楓的行為是冒犯天顏,是大不敬之罪,但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劉弗陵在內都認為薑雲楓的行為是基於一個好的出發點,是履行了先帝賦予他的職責,是為了教育幼主。

  所以即便是從這一點上來看薑雲楓所說的那些話根本就構不成是犯罪,隻要劉弗陵不追究,那麽薑雲楓的話說得再重一些也是沒問題的。

  這,就是以德代法。

  這,就是西漢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