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秋收
作者:三悔人生      更新:2021-06-29 21:26      字數:2650
  “丞相也莫要失望了,眼下大漢正逢難年,因為東萊郡的水患所以今年的糧價有些不盡如人意,但總得來說還是可以的。”霍光就好像是個好朋友一般開解著薑雲楓。

  ??對於霍光的話薑雲楓隻是搖頭笑了笑,並沒有發表什麽看法。

  ??他其實多少了解霍光以及劉徹這些人的心思,在他們看來百姓們不需要過得多好,有吃有穿足矣。不論是官員還是統治者一般都是這個思想,因為人一般隻有在吃喝不愁的情況下才會有別的心思。

  ??這個時代的上層人們總是這麽想的,不能讓百姓們餓著了,但也不能讓他們吃太飽。

  ??其實二十一世紀也是一樣,當領導的總是怕自己的員工學到了本事後走人。

  ??或許這很醜惡,但這才是人心。

  ??或許眼下的西漢還算是平衡,但這種平衡也是很脆弱的,小一點兒的風浪或許能渡過,但遇到稍大一些的風浪是覺對會產生大的變動的。

  ??“眼下的百姓的確是有的吃,但卻算不上是最好的。據離君所了解,大漢一般都是以軍功為主,所以眼下百姓們並沒有向上攀爬的機會,所以相對來說他們的熱情要小很多。”

  ??大道理薑雲楓還不懂,在這方麵他還需要時間去成長,但是他知道不管是任何事主動都要比被動來的好。

  ??現在的薑雲楓看似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但他所能憑借的就隻有遠超時代的眼光以及那引起萬民轟動的仙糧,除此之外他一無所有。

  ??職場和官場有相似之處,但卻又相差甚遠,畢竟這不是一個體係,或許職場上的某些手段如今的薑雲楓也可以使用,但這部分很少很少。

  ??“子孟,你覺得如果這新糧入世,那麽大漢的格局會發生什麽樣的改變?”

  ??“仙糧入世嗎?”聽了薑雲楓的話,就連霍光也愣住了。

  ??不是他想不到仙糧入世之後的發展,但是他卻不能完全預料清楚,因為這產量增長的太多了,從畝產幾百斤到上萬斤,這是十幾倍的跨越。

  ??量變產生質變,不是說糧食產量增加了十幾倍,之後的發展就能用十幾倍的標準去衡量的,如果真要這麽去衡量並且準備以後的行動那肯定是要吃虧的。

  ??霍光沒有回答,薑雲楓也沒有追問,兩人坐上了一直跟隨在身後的馬車,朝著東麵前進。

  ??那是霍光的馬車,薑雲楓雖然出門前讓劉弘備車了,但是因為霍光的原因並沒有用得上。

  ??一路無話,霍光一直在思考薑雲楓提出的那個問題,而薑雲明也沒有打擾霍光的思考。

  ??從出門開始到現在,薑雲楓和霍光兩人圍著長安皇宮饒了一個圈。

  ??劉徹給薑雲楓建造的丞相府是在皇宮的東邊,是在宣平門和清明門之間的明光宮一牆之隔的外麵。

  ??薑雲楓和霍光出門的時候是向南而行的,而東西兩市是在皇宮的西北方,如今兩人再出了東西兩市向東而行,這基本上就是圍繞了皇宮轉了一個圈了。

  ??出發的指令是薑雲楓下的,目標正是丞相府還要往東的龍首原,而霍光的車夫在沒聽到和薑雲楓同坐車內的霍光說話,所以也就沒有拒絕。

  ??畢竟今天他可是看著自己主子跟這位新任丞相圍著皇宮轉了一圈兒的,中間遇到的那場襲殺說不定還能算得上是共患難了呢。

  ??穿越之前看電視總是聽電視裏麵說官道官道什麽的,薑雲楓當時就一直以為古代的官道就是後世的國道那種級別的,但是在真正體驗過之後才知道完全不一樣。

  ??別說是泥路的官道了,就算是長安周邊的大部分街道坐起馬車來也是顛簸的不行,畢竟這個時代鋪路的青石做不到像後世那麽平整。

  ??這麽說其實也不對,對於坐馬車來說或許還是泥路好走一點,但是也是顛簸的不行。

  ??不過這也是對薑雲楓這種人來說的,因為他習慣了後世那平整的瀝青路和水泥路,像已經習慣了的霍光從上車開始就一直在沉思,薑雲楓所認為的那顛簸的路麵對他一點兒影響都沒有。

  ??坐馬車比走路要快上不少,薑雲楓和霍光很快就脫離了長安周邊的住宅區進入了耕作區。

  ??龍首原雖然現在在名義上已經是被劃到薑雲楓的名下了,但他屬實還真是沒了解過,唯一了解的也就隻有滻子村了,如果硬要說的話他曾經走過一次的長門縣那邊也算是有點兒了解。

  ??眼下已經接近十月了,滻子村收完麥子又種了一茬兒地瓜土豆和玉米,而此時在西漢別的地方也已經開始收獲了,不過和有滻子村薑雲楓的那塊地不一樣,龍首原乃至整個北方的百姓此時收獲的都是大豆和小米等作物,也有高粱但是很少。

  ??在作物種類匱乏的西漢,北方土地的耕種一般都是麥收之後種植一季的大豆或者小米,而在收獲之後再種上麥子,如此地周而複始。

  ??大豆極易感染根瘤菌,而根瘤菌又有固氮的能力,而西漢的耕種方式是機緣巧合還是人們早就發現了其中的奧妙,這一點薑雲楓也不太明白。

  ??不過在薑雲楓看來這還是機緣巧合的成分更多一點。

  ??主要還是因為作物種類的匱乏,畢竟不像後世又是小麥又是玉米的,這個時代的人們基本上沒有什麽挑選的權利,而且菽飯也是百姓們最常食用的東西。

  ??眼下龍首原的百姓們就在收獲大豆。麥收之後種植的大豆一般都是在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收獲,而龍首原這邊則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收獲的時間相對較晚一些。

  ??還是水分充足的原因。

  ??南靠秦嶺,長安周邊的水源不是一般的多,酆水、潏水、滻水、灞水、戲水以及還有一個這些支流最終交匯的渭水,長安周邊的水資源不是一般的豐富,這也是為什麽不管是滻子村還是龍首原糧食收獲都比較晚的原因了。

  ??和後世收獲的場景遠遠不同,人們直接在田間地頭就把大豆接脫殼了,而秸稈和豆莢則全部都被堆到了田裏被付之一炬。

  ??這要是讓後世的磚家看了口水不得噴出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