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苗劉兵變(上)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7-28 07:55      字數:4695
  靖康四年三月二十五,臨安行宮。

  ??內宦康履神色匆匆地走進宮中,向趙構呈上一封秘密文書。趙構一目九行地看完文書,登時麵色大變。

  ??這是一封串謀“清君側”的文書。文書上雖然沒有屬名,但“統製官田押,統製官金押”的簽名字眼,卻十分清晰地暴露了兩位統製官的真實身份。

  ??田者,苗也。扈從統製官苗傅是也。金者,劉也。威州刺史劉正彥是也。

  ??弓馬嫻熟的趙構登得嚇得都口吃了。“這兩個賊子,枉我如此信任他們,他們竟敢謀反。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別怪趙構緊張如此。在臨安小朝廷的文武官僚裏,苗劉二人頂多算是中級將領,根本沒有多大威名。

  ??可是朝中最厲害的幾位將領,如今都在外地平叛。韓世忠對付江南西路的李七,張浚則領著王德張俊還有剛抵達江南的王彥一部,正在對付荊南西路的鍾相。楊沂中則在廣南東路,對付起事的土蠻。

  ??朝中隻有一位威名赫赫的大將劉光世,奈何這位被趙構明升暗降,奪了兵權,如今已是沒牙的老虎。

  ??再說劉光世的偌大威名,更多是在相州擁立趙構得來的。

  ??真論起打仗,西軍將門出身的劉光世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常敗將軍。

  ??宣和北伐,劉延慶劉光世父子於軍中召妓行淫,大兵敗退時,這兩位光著屁股騎上戰馬,從白溝河一路狂奔到真定境內,成功贏得“真.光屁股戰神”的千古雅號。

  ??撤退到長江以南之後,劉光世依然是逢戰必敗。領著身經百戰甲具精良的西軍去鎮壓一些起事的農民草寇,他竟然也有本事連吃敗仗。

  ??更讓趙構生氣的是,讓他領著數萬西軍去對付剛剛起事的護民軍時,劉光世再次光榮地慘敗而歸。以致護民軍聲勢大振,成了氣候,如今占據了整個北國。

  ??鑒於以上種種原因,趙構徹底對劉光世失去了期望。前陣子把劉光世忽悠進朝廷,封為檢校太尉,殿前都指揮使,讓他變成了光杆司令。

  ??再說了,就算劉光世不是光杆司令,讓他去對付苗傅劉正彥,趙構也沒有多大信心。

  ??苗劉二人雖然沒多大名氣,也是正牌的西軍出身,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特別是劉正彥,乃是三十年前西軍第一猛將劉法之子。

  ??三十年前,種家兄弟尚在壯年,依然壓不住劉法的風頭。劉法騎一匹大黑馬,揮舞雙鐵鐧,縱橫橫山邊境,打得西夏小兒聞劉法之名不敢夜涕。

  ??劉法勇猛蓋世,卻也有著勇將的弱點,不會拍二種的馬屁,也不會巴結皇帝派往軍中擔當監軍的宦官童貫。

  ??在童貫看來,你劉法膽敢無視我。不拍我的馬屁,就是一個人殺光全西夏人,也是有罪無功的該死鬼。

  ??於是在一場規模中等的西夏進擊戰中,童貫僅給劉法派了不到百騎,命劉法追擊上萬西夏敗軍。

  ??追擊必死,但違抗軍令更是必死。死於戰陣,至少還能得到官家撫恤,給後代留下晉身的機會。所以劉法領著數十騎,追著西夏人的屁股亂打。

  ??西夏人本來挺恐慌的,當他們弄清楚劉法隻有數十人時,登時大怒。你劉鐵鐧也太狂妄了,竟敢以數十人追擊我們上萬人,真以為我們西夏鐵鷂子是泥捏的嗎?

  ??上萬西夏人回戈一擊,劉法和數十騎全部陣亡。劉法一人雙鐧,至少殺了數十名西夏騎軍。後來西夏人萬箭齊發,把他射成了刺蝟。

  ??不過劉法低估了童貫老兒的無恥。他雖然英勇地戰死了,卻也沒落到好名頭。童貫上書皇帝,劉法不聽上司軍令,恃勇輕出,以致陷於西夏軍中,有罪無功。

  ??那時徽宗倒也不是特別昏庸。雖然沒有賞賜,但也沒有再加罪劉法的家人。

  ??劉正彥就是劉法的獨子。劉法戰死時,他已經十幾歲了。他知道自家父親到底是怎麽死的,所以對朝中宦官充滿了仇恨。

  ??偏偏前幾日他上朝麵君時,一不小心碰到了徽宗的親信太監藍圭的衣袖。藍圭立即就變了麵皮,衝著劉正彥口吐芬方,“賊配軍,進殿麵君也敢如此魯莽,早晚都會被砍頭。”

  ??當時劉正彥氣得渾身發抖。

  ??退朝之後,劉正彥去了苗傅家裏,大倒苦水。苗劉二人幾年前就結為異姓兄弟,誓同生死。

  ??劉正彥說,“若不是顧惜家人,我今天就在金殿上手撕了那廝。”

  ??苗傅也早對朝政不滿,麵對劉正彥的抱怨,同樣也憤憤不平地說,“何止藍圭那廝,康履那個死太監照樣該殺。當然了,更該殺的是我們的老上司王淵。此僚何德何能,竟能騎在我們的頭上拉屎拉尿。聽說朝廷再過幾日又要升他的官了。唉,到時候我們隻會更難過。賢弟你倒好,駐紮威州,手掌大權,王淵老兒奈何不了你。我可就慘了。我身為臨安扈從統製,正好受王淵節製。這老兒絕對會第一時間開刀的。”

  ??說到這裏,苗傅頗為喪氣地說,“賢弟,如果我被王淵害了。我的家人就拜托你照看了。”

  ??劉法本就是一個莽夫。聽到此處,不由憤聲說道,“既如此,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起兵清君側,誅殺王淵老兒,以及康履藍圭等下賤鬮人如何?”

  ??苗傅聞聽此言,先是嚇了一跳。一盤算臨安形勢,眼睛頓時明亮起來。如今他們二人,一駐紮城內,一駐紮城外,掌控著臨安府七成有餘的兵力。

  ??若是猝然發難,絕對能製住萬歲爺,和文武百官。至於製住萬歲和文武百官之後該怎麽做,這兩位莽夫倒真沒想那麽多。

  ??他們的造反並不算是深謀遠慮,完全是積怨過深,腦子一熱就拍板了。偏偏苗傅的幕僚王世修也是個野心極大的人,得知苗劉二人的造反計劃,他不但沒有阻止,反而還積極謀劃起來。

  ??王世修告訴苗傅,既然要挾持皇帝,必須要讓一幫子對皇權沒有太大敬畏的將領主持此事。劉正彥的軍隊中,有一支從北方投來的抗金義軍,外號“赤心軍。”首將名叫張逵,副首領名叫馬柔吉。

  ??這二人都是不折不扣的悍將,平日裏言語之間,對趙宋官家殊無敬畏。所以讓他們領兵衝擊皇宮,絕對是最合格的人選。

  ??就在昨日,劉正彥請示王淵,臨城數十裏的臨安縣境起了盜賊,希望王淵允許他出動軍隊。

  ??王淵早就看劉正彥不順眼了,很痛快地同意了。並且還在回書上命令劉正彥,平定盜賊之後,立即前往威州就防,不用再回臨安報到。

  ??借此機會,劉正彥把軍隊運動到臨安府的外圍。與此同時,苗傅也開始準備行動。

  ??可是苗傅一時大意,竟把造反計劃泄露給身邊的一位親衛。這親衛乃是皇城司安插到他身邊的暗諜。得此密書,立即上報康履。

  ??看到趙構似乎被嚇住了,康履趕緊送上一記完美的馬屁。 “官家勿憂。苗劉二賊尚未動作,就被我們拿到了切實證據,正說明官家洪福齊天,自有上蒼保佑啊。”

  ??趙構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還是有點擔憂地說,“如今臨安城的兵力,十之有七掌握在苗劉手中。我們就算想先發製人,奈何兵力不濟啊。”

  ??康履陰冷的臉上露出一絲成算在心的笑容。“官家何不召樞密使王淵大人進宮商議呢。王大人本為苗劉二人的上司,又深通戰陣,定能兵不血刃地殺此二賊。”

  ??趙構說,“康大官,你這個建議不錯。速速傳旨,召王淵進宮。”趙構想了一下又說,“多派幾個內侍,也召請朱勝非和秦會之進宮。”

  ??不過片刻,王淵和宰相朱勝非就進了皇宮。惟獨往日裏逢召必至的秦檜,卻遲遲沒有入宮。

  ??回報的內侍說,秦大人患了重風寒,病情甚重。雖欲帶病進宮麵聖,又怕不祥,隻能涕泣告罪。

  ??趙構心中不悅,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

  ??隻在心中暗道,這個秦會之,枉我平時如此看重他,他進朝不過二年,已當上了二品高官。如今朕有危難,他竟敢推脫不至。典型的恃寵生驕。哼,過了這道關口,朕也要敲打一下他了。

  ??趙構把文書攤開,讓王淵和朱勝非看了一遍。王淵當即大怒道,“萬歲不用驚慌。苗劉二人本為我之部下,此二人粗莽無腦,根本不足為慮。”

  ??朱勝非憂慮地說,“可是他們兵力眾多,不能給他們起兵的機會。”

  ??王淵揪著下巴上的胡須思索了一會兒,突然眼前一亮。“萬歲,朱大人,我有一計,定可兵不血刃地滅殺二賊。”

  ??王淵深知苗劉二人雖然都是不識字的莽夫,偏偏篤信佛教。平日裏喜歡去天竺寺燒香禮佛。

  ??王淵信心十足地說,“據我所知,今日苗劉二人又去了天竺寺。微臣現在就點五百精兵,圍住天竺寺,直接擒殺二賊,不知萬歲意下如何?”

  ??趙構拍手稱快。“不愧是朕看重的樞密使,果然臨危不懼,智計百出。”

  ??說到這裏,趙構狠狠地說,“王淵,你現在就領兵去天竺寺,把這兩個賊子碎屍萬段。”

  ??趙構等人在宮中密談時,負責宮門安全的中軍統製吳湛就在大廳外警戒。王淵剛剛出宮,吳湛也喊來一個禁衛軍,在耳邊密語一番。

  ??過了一會兒,這名禁衛軍也出了皇宮,行蹤詭秘地進了數公裏之外的秦府。過不多時,禁衛軍從秦府出來,回了皇宮。與此同時,一個身形精悍的漢子從秦府後門出去,騎了一匹快馬,飛一般地奔向天竺寺。

  ??王淵自認為行動夠快,可是當他領著五百精兵圍住天竺寺,把所有的僧房都搜了一遍,也沒看到苗傅劉正彥的影子。

  ??縱然如此,王淵依然沒把苗傅劉正彥放在心上。沒能擒殺苗劉,王淵卻在率兵回城時耍了招敲山震虎的勾當。

  ??他領著五百全副武裝的精兵,由臨安正門入城,雄赳赳氣昂昂地在都城之內巡查了一圈。

  ??苗劉自始至終沒敢帶兵現身。所以王淵認為,這兩個不成器的莽夫,絕對是被他的威風嚇住了。

  ??苗劉有沒有被嚇倒不知道,臨安府的百姓們確實被嚇壞了。趙宋官家的兵將地位雖賤,但軍紀也是超級敗壞,基本上是走到哪禍害到哪,比土匪更狠。老百姓早把他們視為虎狼。

  ??麵對王淵的率兵遊街,臨安府的百姓以為又要遭遇兵亂,紛紛閉門不出。家裏有地窯的,全家老小都躲進地窯。沒有地窯的,則隻能跪在菩薩像前,哀求菩薩保佑。

  ??得知王淵此番舉動,坐鎮皇宮的趙構以手加額,暗暗歎氣。他沒想到自己提拔了個如此蠢笨的樞密使。

  ??朱勝非倒是臨危不亂,他微笑著說,“萬歲不用憂心。王淵此招雖笨,但對付那些沒腦子的莽夫,倒也不失為一招妙計。”

  ??“是嗎?”趙構更加失望地說,”希望一切盡如宰相所料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