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抱犢寨(2)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6-29 17:41      字數:4047
  畢進楊再興一行數十人離了應天府,不數日到達滑州。副將王蘭率三千黑甲騎軍已在城外相候。這些騎軍都是跟隨楊再興最久的太行義軍。經過與金兵的半年廝殺,三千黑甲軍早被血火淬煉成了精銳之師。

  ??三千黑甲立於滑州城外,腰杆挺拔,宛若木石,靜默無聲,但在明亮的刀槍之上,卻散發出一股衝天殺氣,嚇得空中的飛鳥卻紛紛繞道,不敢從軍士頭頂飛過。戰馬也感應到了這股殺氣,不安地打著響鼻。

  ??韓常心悅誠服地說道,“楊將軍,沒想到你不但武功比我高,練兵的本事也比我厲害。韓某自問練不出這等精兵。”

  ??楊再興搖頭說道,“韓兄先別往我臉上貼金,我可沒有練軍的本事。這些騎軍都是我義弟王蘭,外加嶽帥派來的三百隊率訓練而成。我是隻管廝殺的。”

  ??韓常哈哈大笑道,“我也是天生的廝殺漢!”

  ??楊再興用手指著像鬆樹一樣挺拔的王蘭說,“所以咱們這次北上,更加離不開我這位義弟。”

  ??梁興畢進韓常都把目光轉到了王蘭身上。王蘭長得眉清目秀,本來應該是一個小帥哥,可惜臉上的幾處傷疤令人觸目驚心,也給王蘭平添了一股滄桑的精悍之氣。

  ??楊再興看著王蘭問道,“城裏防務交結清楚了嗎?”

  ??自從宗澤去世,被宗澤派往滑州的楊再興對朝廷再無幻想,果斷豎起了日照長城的護民戰旗。兩個統製官,劉衍選擇了趙構,張協選擇了護民軍。

  ??此番軍事會議,張協被調往陳州。如今鎮守滑州的武將乃是嶽飛的舅舅姚政。知府則是應天府進士王三元。楊再興和王蘭率三千騎軍離了滑州之後,滑州防務就由姚政負責。滑州是河北西路中樞所在,位置緊要,不容有失。所以楊再興才有此一問。

  ??王蘭笑道,“大哥盡管放心。姚將軍是個精細人。這幾天和新上任的王知府四出巡視,早出晚歸,十分用心。今早出城前,他還托我向你們賠罪呢。說諸事繁瑣,不能親送大哥。”

  ??楊再興開玩笑地說了一句,“他是嶽帥親舅,我可不敢怪罪他。”

  ??眾人也都哄笑起來。

  ??姚政軍略如何,眾人並不清楚。因為在竹蘆渡和沙古質的戰鬥中身負重傷,在應天府將養數月,方才痊愈。等他終於能上戰場了,中原保衛戰也到了尾聲。不過從王蘭的敘述來看,姚政至少是個極用心的戰將。

  ??楊再興抬頭望了一眼城頭上的士兵,目光轉向北方,大手向北天一指,厲聲喝道,“弟兄們,一路向北!”

  ??從滑州到真定府的數百裏路極為荒涼,一個個殘破的村莊癱坐在大地之上,人煙極為稀少。官道兩邊的良田半數拋了荒。半數種上了大豆幹粱。一個個農夫佝僂著背在田間勞作,多是老弱婦孺,望見數千騎軍馳來,先是一陣慌亂,跑得動的就往高粱地裏山穀河岔裏跑,跑不動的老者就聽天由命地站在田裏。等到他們看清旗幟上的長城日照,當即定下心來,扯著脖子喊道,“都出來幹活了!來的是不擾民的護民軍。嶽帥的軍馬!”

  ??躲藏的人就訕訕地走出來,衝路過的黑甲軍不好意思地傻笑。天下間不擾民的軍馬隻有這一支。在護民軍麵前還要躲藏的,隻有金狗和燕地馬賊。

  ??楊再興在馬上打量這些農人,發現無一不是破衣爛衫,猶如乞丐。小孩子根本沒有衣服穿,全都光著瘦骨伶仃的身子。

  ??梁興心思靈便,當即解說道,“楊將軍,這些農夫都是剛安頓不久的流民,雖然眼下困苦,秋收之後就好過了。張知府給每戶流民都分了三十畝無主良田,又分了種子。並免了今年的賦稅。所以秋收過後,百姓絕對吃喝不愁。”

  ??張知府就是鐵骨縣令張龔。張龔本就是進士出身的正牌縣令,精於政事,鎮守抱犢寨隻是出於讀書人的一腔熱血。畢進接管抱犢寨後,張龔就繼續負責真定府政事。為了應付流民大潮,嶽飛特意請張龔坐鎮開德府。張龔不負眾望,成功說服了數百萬最剽悍的河北西路流民回轉家園,種地開荒。嶽飛很佩服張龔這種既有本事又有風骨的文人,就把張龔派到了大名府當知府。

  ??而從流民一眼就能認出護民軍旗來看,張龔做得相當不錯。他不但安頓了數百萬流民,還把護民軍旗幟安頓進流民的心裏。

  ??楊再興歎了一口氣。“我以為滑州百姓日子夠苦了,因為比不上應天府。但和這些流民一比,滑州百姓又算幸運了。”

  ??金兵圍困半年,始終拿不下滑州城。雖然城外村莊多被毀掉,畢竟百姓躲進了城池,逃過了金兵的狼牙棒。金兵退去,百姓回轉鄉裏,在廢墟上搭起草棚,很快就恢複了鄉村生氣。

  ??正因如此,滑州百姓過的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日子。比從未遭受金人洗劫的應天府,那是大大不如。但和曾被金人占領的真定大名相比,則又遠遠勝之。

  ??聽了楊再興的慨歎,畢進忽然說道,“楊將軍,這些流民雖然過得苦,但和燕雲十六州的漢兒相比,卻又算福星高照了。流民雖然暫時吃不飽,至少不擔心金狗的馬刀,馬賊的鐵蹄。我和梁小哥擊殺郭藥師之後,曾乘勢殺入莫州地界,結果還以為到了鬼域。除了世家大族的塢堡,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人煙。當真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韓常點了點頭,表示附合畢進的說法。“韓某還在金狗軍中時,曾率軍剿撫燕雲馬賊,發現所到之處,盡為因饑起事的流民,殺不勝殺,剿不勝剿。向來富足的燕雲十六州早被契丹貴族榨幹了最後一滴油水。再加上連年大旱,蝗災,兵災,還有金狗為減丁而發起的屠殺,燕雲千萬漢兒無日不是在死亡線上掙紮。”

  ??楊再興慨然言道,“寧為太平犬,不做亂離人。燕雲百姓被異族奴役百餘年,可謂慘上加慘。”

  ??畢進冷笑道,“也不是沒有得意的漢兒!比如那些散布燕雲的豪門塢堡,有錢,有糧,有兵,有刀,在亂世之中,反而過得比以前還愜意。這些豪門世家投降金狗,對住在塢堡裏的金狗送酒送肉送女人,卑賤之至,對塢堡外的同族流民,卻是凶神惡煞,無惡不作。據我所知,金人的減丁政策多由這些世家操刀執行。”

  ??楊再興的臉上隱隱現出殺氣。“該死的世家大族,該死的漢奸!”

  ??眾人一路談談說說,走到大名府時,告別梁興,繼續向真定府進發。七月中元節那天,正好抵達抱犢寨。楊再興望見寨子,脫口讚道,“好一座太行鎖鑰之寨!”

  ??抱犢寨位於真定府獲鹿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是讓女真人占住此寨,就堵住了太行義軍的出山之途。在原來的曆史上,鐵骨縣令張龔孤立無援,困守抱犢寨二年後,還是被金人攻破了寨子。宗翰看出了抱犢寨的重要性,就派重兵駐紮此處。從此這所寨子像一道鎖鏈鎖住了聲勢浩大的太行義軍。嶽飛北伐到朱仙鎮時,十萬太行義軍圍攻抱犢寨,經月不能下。後來嶽飛撤軍,太行義軍被騰出手來的宗弼擊潰,趙雲就死於此役。蒙古滅金時,也是屢攻抱犢寨不下,最後采用了和金人圍困張龔同樣的方法,圍了一年半,餓死了寨內金兵,方才拿下此寨。

  ??抱犢寨麵積極大,寨內本有良田千餘畝,不過如今都被改造成了簡易住房。要知道抱犢寨內流民最多時,曾有十萬餘人。去冬嚴寒,總不能把流民露天淋雪。不過如今寨內流民已經散居在真定府內,偌大的抱犢寨又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兵營。數百眉眼犀利的士兵守在寨牆上頭,時刻注意著寨外動靜。

  ??當三千黑甲軍闖入守軍的視線時,寨內當即響起了急促的號角。不到一刻鍾時間,寨牆上已經站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兵,各種遠程兵器也都擺上了牆頭。

  ??留守寨中的畢進副手高林立於寨門之上,望著越行越近的黑甲軍,嚴肅的臉上忽然露出了笑意。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大旗之下,一個瘦小如鐵的人影,正是畢進將軍。

  ??縱然如此,高林也沒有陡然下令開寨迎接。直到三千黑甲軍停在寨牆外千餘步,畢進楊再興韓常三人行進寨門,高林方才下令打開寨門。

  ??“高林見過畢將軍!”

  ??畢進點點頭。高林處事嚴謹,正是大將之才。

  ??高林看到楊再興,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他抱拳對楊再興說道,“高林見過楊將軍。”

  ??楊再興愣了一下說,“你認得我?”

  ??高林手舞足蹈地說道,“竹蘆渡,楊將軍斬殺沙古質一役,末將正是楊將軍麾下的背嵬軍士。”

  ??楊再興在竹蘆渡陣斬沙古質,天下聞名。不過那一戰也是極為激烈。楊再興並不是單騎突陣,他身後還有一百背嵬軍。

  ??楊再興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啊,不好意思。高兄弟,楊某沒記住你。”

  ??高林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失望之色。不過很快就恢複了過來。“當時我隻是一名普通軍士,楊將軍記不住我也是應該。不過我永遠沒忘記楊將軍天神般的英姿。畢將軍,莫非楊將軍也要來我抱犢寨嗎?”

  ??楊再興哈哈笑道,“高兄弟,我要告訴你兩件事。第一件事,畢將軍如今已是師長。而你,也已經成了獨立師的副師長。第二件事,跟我來的三千弟兄是不是也可以讓他們進寨了?”

  ??高林一聽畢進成了師長,當即喜出望外。畢竟護民軍中,師長可是高級將領。他搔了一下腦袋,連聲說道,“看到楊將軍,我都激動得忘了其他弟兄了。”

  ??畢進拍著高林的肩膀說道,“高副將,不要激動。楊再興雖是你的偶像,但也不用就堵在寨門*談吧。今晚,咱們促膝長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