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下)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6-29 17:41      字數:3714
  《黃州寒食帖》是蘇東坡被貶黃州時所寫。當時蘇東坡經曆了宋朝最大的文字獄,烏台詩案,新舊兩黨都欲置蘇東坡為死地。若不是高太後乃是蘇東坡的鐵杆粉絲,百般周旋,蘇東坡難逃一死。一晃數十載,當時權傾天下的新舊二黨如今多已不在人世,惟有蘇東坡的名聲依然如日中天。不管是高官大賈,還是蕃國貴人,無不以擁有一副蘇東坡的字畫而自豪。

  ??正因如此,李清照這幅黃州寒食帖一拿出來,台下的富人當即就喧嚷起來。餘胖子一下子伸出了十根胖胖的手指,大聲喊道,“我出三千兩黃金!”

  ??餘胖子打得卻是好算盤。他還想故技重使,一下子出了兩倍的價錢,從而震住場中諸人。可惜對黃州寒食帖誌在必得的富紳可不在少數。

  ??汴梁商會會長田滿倉斜了餘胖子一眼,非常輕鬆地伸出了一根手指。“我出五千兩黃金!”

  ??僅次於石家的徐州趙茶商毫不示弱地喊出了七千兩黃金。趙茶商的價格已是天價,嶽飛連喊兩次,一直沒有人應聲,正要喊出第一次,卻見一個矮子從人群中站了起來,大聲說道,“我出一萬兩黃金。”

  ??場中諸人都不認識穿著華麗的矮子,本以為隻是來打醬油的富人,沒想到出手竟然如此大方。台上的蘇邁看到父親一封字帖竟然價值萬金,也是感慨萬分。

  ??倒是智源在台上對嶽飛低聲說道,“鵬舉,這矮子定是個倭人!聽說倭國天皇對蘇仙的詩詞如癡如醉。他曾經派了兩個親隨在蘇仙身邊,充當下人。蘇仙一旦有新作出世,這兩個下人就會想盡辦法,把新作弄到手裏,送回倭國。若是弄不到真跡,也會把詩詞運回國內。而倭國天皇在得到蘇仙的詩詞之內,就會舉行盛大的詩會,和達官貴人一起慶祝蘇仙詩詞問世。嘿,別看這個倭國遠居海上,說不定蘇仙的真跡,倒有一多半落到了他們手上。”

  ??智源正要繼續說下去,卻見嶽飛臉上的笑容忽然不見了,隻餘一臉鐵青之色。嶽飛用冷冷的目光打量著台下的倭人,渾身上下竟然透出一股殺氣。

  ??那個倭人也感受到了嶽飛的目光,立即抬頭向著台上望張望。和嶽飛目光一對,不自禁地抖了一下。不過很快目光也冷厲起來。

  ??嶽飛說道,“這廝不是個善人。必須小心提防。”

  ??李八少見嶽飛臉色大變,連忙也從桌案後走出來,低頭向倭人張望。“哦,鵬舉,這廝乃是倭國關西武士會的人,專門往來中原販刀。倭刀鑄造極精,中原不及,每柄刀可價值數百金。歐陽公還曾經寫過一首詩稱讚倭刀。聽說這廝名叫源義大郎,其家族在倭國舉足輕重。”

  ??李八少和智源都不明白嶽飛身上的殺氣從何而來。嶽飛望著台下衣著華麗的源義大郎,仿佛又望見了淞滬戰場上的血雨腥風。

  ??但實事求是地說,在十一世紀,倭國可以說是海外諸國中對宋室最敬仰者。為了沾點宋人血脈,倭人平民千方百計把家中女眷派到汴梁金陵揚州等地為妓,女眷一旦懷孕,立即運回日本。因為有了高貴的宋人血脈,孩子一生下來,就是個小大名,能讓整個家族躍升到貴族階層。這就是所謂的借種。雖然在北宋時期,來汴梁借種的蕃國不止倭國,連遼人夏人高麗人也常幹這事,但規模最大,也對這事最熱心的卻是倭國。南宋被蒙古滅亡時,倭國武士甚至還想組織義軍,助宋抗元。隻是當時倭國征伐不休,才未成行。不過自宋亡於蒙古之後,倭人對華夏的心態慢慢轉變了,由仰視變為卑視。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派使臣前往倭國,試圖讓倭國恢複朝貢,結果反被辱罵一通,正可以作為倭人心態轉變的一個注腳。

  ??但是縱然倭國此時無害於中原,嶽飛卻不能無視嶽效飛的通天恨意。凇滬戰場上,多少英勇的華夏男兒喊著精忠報國的口號,死在了倭人的槍炮之下。嶽飛感覺自己應該做點什麽。

  ??源義大郎乃是源義家族的大管家,此次來中原,卻是帶了一千柄上好倭刀。他把倭刀運到太行山,以每柄刀三百金的價格,盡數賣給了劉豫父子。帶著大批金銀正要回國,卻聽說了汴梁的撲買大會。於是又轉道汴梁,想為家主買上幾幅宋人的絕世珍寶。他深知家主最喜蘇東坡的字畫,所以一見了黃州寒食帖,立即出口叫價。

  ??他也知道台上商人模樣的人就是嶽飛,目前中原的實際掌控者,據說武功絕倫。但他不明白嶽飛打量自己的眼神為何如此狠厲。源義大郎跟著家主南北征討,手下的人命也有百餘條,也有一身上好武藝,所以他雖然心中打鼓,目光卻和嶽飛遙遙相對,毫不示弱。他大聲說道,“我出一萬兩黃金。台上人為何還不落槌!”

  ??源義大郎此行收獲頗豐,在劉豫父子那裏賺了近三萬金。如今見嶽飛臉色不善,更是鐵了心要拿下這幅字帖。他決心要在汴梁為倭人揚名,就算砸下所有金錢也在所不惜。他要讓宋人看看,倭國豪富不亞於中原。

  ??嶽飛深吸了一口氣,臉上忽然又掛起了笑容。“一萬兩黃金第一次。一萬兩黃金第二次。一萬兩黃金。”

  ??這時台下維持秩序的李橫忽然用炸雷般的嗓子喊道,“我出一萬二千兩黃金。蘇仙的真跡豈能落到這個矮子手裏!”

  ??原來卻是李八少見嶽飛臉色不對,雖然不明白嶽飛和源義大郎有何仇怨,還是決定不讓這個倭人得逞,立即衝台下的李橫眨了下眼睛。李橫腦筋雖然不行,但對李八少的每個動作卻都是心領神會。當即喊出了個嚇人的價格。雖然李橫怎麽也不明白,一幅字竟然這麽值錢!

  ??嶽飛苦笑。他知道李橫秉承著誰的意思。他扭頭對李八少說道,“嶽父大人,你這回出價肯定會嚇住這個倭人。其實何妨讓這個倭人買去呢,反正以後,我們還可以搶回來的!”

  ??嶽飛這話倒是讓台上諸人嚇了一跳,都不知嶽飛和倭人有何大仇。李孝娥擔心地看了看嶽飛,卻發現嶽飛的臉色又平靜如初。

  ??源義大郎聽李橫出言不遜,不禁握住腰間刀柄,用冒火的眼睛瞪著李橫,大聲說道,“我出一萬五千兩黃金!”

  ??李橫可不敢擅自抬價,他抬眼一望李八少,卻發現老爺搖了搖頭,當即大聲說道,“你個矮子有錢,老子讓你一次。”

  ??源義大郎如願以償地買到了黃州寒食帖。不過在嶽飛落槌時,這廝又感到一陣心痛,畢竟價格太高了。要知道蘇東坡的字畫雖然珍貴,但大多也不過數百金。

  ??看熱鬧的流民大多和李橫一樣,壓根不明白一幅破字為何這麽珍貴。但他們卻知道今天的撲買款項將有大半作為賑濟流民的專款。所以流民都恨不得富紳個個如源義大郎一樣揮金如土。

  ??當源義大郎走上木台,彬彬有禮地向幾人鞠躬時,台下流民情不自禁地叫起好來。

  ??“好樣的,矮子大郎!”

  ??“矮菩薩!”

  ??“倭鬼!好樣的!”李橫的嗓門依然最大。

  ??源義大郎站在台上,不禁有點飄飄然。想必他源義大郎是第一個被大宋百姓如此讚揚的倭人吧。哪怕尊貴的天皇也沒有這個待遇吧!這一萬五千兩黃金,花得值!

  ??若不是智源下了逐客令,說不定源義大郎能陶醉地站在台子上三天三夜。

  ??望著源義大郎激動得像醉了酒一般,李清照莞爾一笑,“這倭人倒也有趣!”

  ??嶽飛也似乎忘了剛才的殺機,嗬嗬笑道,“倭人倒是做了件好事。”

  ??李八少卻斂去笑容,對台上諸人說道,“我朝士大夫對倭人頗有好感,卻是被倭人的偽裝給騙住了。別看這些倭人在中原溫文有禮,人畜無欺,好像是從君子國來的,一旦到了海洋之上,立馬變成最凶恨最無信義的強盜。大凡海商,最怕在海上遇到倭人。倭人若力不及你,就和你做生意。若是你力不及倭人,難免一通殺戮。倭人性殘恨,一旦得勢,往往斬盡殺絕,連孩子都不放過。鵬舉說得對,對倭人決不可待之以友。”

  ??源義大郎的插曲過了之後,撲買大會繼續進行。各色珍寶不停湧現,也不停被財大氣粗的富紳買下。曆時大半天,天竺的象牙佛雕,純金佛像,栩栩如生的飛天玉雕,蘇東坡的詩帖,宋徽宗的花鳥,顏真卿的字帖,吳道子的畫,全都被撲下,共籌得善款黃金五萬多兩,白銀三十多萬兩。

  ??當智源大師神彩奕奕地站在台上宣布撲買大會結束時,台下的流民不約而同地抱拳在胸,齊聲叫道。

  ??“嶽帥萬歲!護國禪師大慈大悲!”

  ??智源雙手合十,一臉慈悲,心裏卻笑開了花。他知道,今日過後,大相國寺的聲望將如日中天,成為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名刹。

  ??嶽飛則眉頭微皺,他很不喜歡萬歲這個稱呼。創造萬歲這個詞語的始皇帝絞盡腦汁,修仙長生,卻連一百歲也沒活到。強大的秦帝國也二世而亡,不能不說是個強烈的諷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