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遷徒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6-29 17:41      字數:3774
  吉倩一句一個鳥信王,卻惹惱了馬擴。

  ??馬擴一拍桌子,站了起來,怒視著吉倩說道,“吉倩,你嘴巴給我放幹淨一點。信王乃天家子弟,豈是你一個小小偏將可以辱罵的。”

  ??吉倩眼睛一翻,冷笑著道,“狗屁的天家!真是天家子弟,就不會被金人一窩端去放羊了。”

  ??“你!”馬擴被吉倩噎得無話可說,直想衝上去揍吉倩一頓。不過他又忍住了自己的衝動。因為他怕打不過吉倩。要知道馬擴的武功並不突出。五馬山上第一條好漢可是趙邦傑。

  ??馬擴把目光轉到了嶽飛身上,沉聲說道,“嶽將軍,這就是你的態度嗎?如果你真的忠於朝廷,就應該拿出自己的行動,先把這個辱罵天家的匹夫拖出去再說。”

  ??嶽飛奇怪地望著馬擴,實在不知道馬擴哪來的自信心。說句實話,嶽飛一直懷疑那個信王的身份。如果說他一個人從金軍中趁亂逃脫,可能還會有那麽一點點機會。但帶著自己的王妃一起逃出去,完全能和秦檜帶著夫人穿過千裏淪陷區逃到江南相媲美了。

  ??雖然嶽飛也想過把信王接到應天府,作為對抗趙構的一枚重要棋子。可是細想了一下,覺得壞處絕對比好處多。先不說這個信王的真假,就算是真的,也完全製衡不了趙構。因為趙構此時早已登基,也早已昭告天下。名分已定,信王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到提防信王身上。三國時期,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候固然高超,卻也被天下人視為逆臣,始終不能統一天下。

  ??嶽飛也不想再和馬擴虛與委蛇了。直接開誠布公地說道,“馬將軍,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是不會出兵前往五馬山的。正如你說的,金軍即將大舉南下,我現在最緊要的是返回應天府,布置作戰事宜。而不是棄應天府數百萬民眾於不顧,而率軍前往五馬山保護一個王爺。就算我不同意,我的士兵也不會同意。五馬山兵精將勇,數萬金兵恐怕還攻不下二龍山。我知道馬將軍這次南下,主要是想去朝廷搬援軍的。既然如此,嶽某也就不再打擾馬將軍的行程了。”

  ??嶽飛說出了馬擴的心事,倒讓馬擴小小地吃驚了一回。馬擴這次南下,確實是準備去汴梁和揚州搬救兵的。來到二龍山,完全是摟草打兔子,順手一耙而已。因為護民軍這段時間的戰績實在耀眼,讓馬擴興起了拉攏的心思。

  ??此時見嶽飛把話挑明了,馬擴也不再幻想。領著自己的幾十個親信下了二龍山,直奔汴梁去了。嶽飛望著馬擴有點孤單的身影,搖頭歎道,“馬將軍雖然號稱縱橫捭闔,但根本不懂揣摩二字。他這次求援注定是失敗的。”

  ??張龔因為借到了兵將,自然是誌得意滿,搖頭晃腦地說道,“昔日蘇秦西說秦王,說詞說得是天花亂墜,卻根本打動不了秦王。因為秦王當時根基未穩,無力東侵六國。到了張儀說秦王時,說詞和蘇秦大同小異,卻說得秦王大悅。因為秦王當時已經打算滅六國了。蘇張之差,正在揣摩帝王心思上。馬擴此人,雖然曾出使金遼二國,但明顯不懂揣摩。新帝初登基,本就根基未穩,如果馬擴帶著信王前往揚州,說不定新帝還會獎賞一二。但他獨自前去,隻會引起新帝的猜忌。看著吧,馬擴此番前去,必是徒勞無功。”

  ??嶽飛拍手讚道,“張大人果然不愧進士出身,看得深遠,想得透澈。”

  ??說到這裏,嶽飛卻看見坐在酒席上的趙玉英正在低聲向施全說著什麽。施全卻一味地搖頭,似乎要讓趙玉英自己來說。嶽飛不由微微一笑,也不去打斷他們。

  ??後來施全還是站了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嶽帥,玉英姐說她也聽趙大人提過那個信王,認為那個信王的身份有問題。”

  ??嶽飛笑道,“既然趙大人也那樣說過,看來我猜的也算不錯。不過信王的真假,不是咱們操心的事兒。馬擴和趙邦傑想一來也有自己的謀劃。我們現在該操心的是怎麽樣把二龍山的婦孺盡快地遷到應天府。”

  ??船火兒張橫從酒席上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嶽帥,水路比陸路快。如今我們水寨也有上百艘船隻,一次可運送二三千人。”

  ??嶽飛搖了搖頭,“不行。這樣運送至少也要十幾趟,並不比陸路快多少。張統領,我們的船隻還是太少了啊。必須盡快壯大水軍。這次遷徒,還是沿著黃河岸往開德府進發吧。到了開德府,沿浮橋前往曹州。眾位兄弟,吃完這餐飯,咱們就要啟程了。”

  ??巨大的嶽字旗幟在黃河北岸高高飄揚,數百背嵬軍身披鐵甲,手持刀槍,在隊伍前麵開道。背嵬軍之後就是二千義軍步兵。這些義軍人手一把刀槍,但身上卻是有的穿著鐵甲,有的則隻有簡單的紙甲。這是二龍山的普通義軍。

  ??在這些義軍後麵,就是浩浩蕩蕩的二萬多老弱婦孺,有拉架子車的,有推獨輪車的,有背著包裹步行的。中間夾雜著一些馱東西的牛驢。

  ??每天要走三十裏路,可以說極為疲累。但無論是年邁的老人,還是年幼的孩童,卻都咬緊牙關地向前走。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目的地是應天府。

  ??應天府是什麽地方?那可是世外桃源。在那裏,沒有亂軍,沒有狗官,也沒有囂張的金狗。隻有愛民如子的護民軍,和戶有餘糧的應天百姓。

  ??再說了,自己累一點算什麽!看看嶽大帥的母親,看看牛大寨主的母親,不照樣和咱們一起走路嗎?那二位老太太可是貴人,卻連轎子都沒有坐,隻是坐在一輛牛車上麵。

  ??再看看嶽大帥的兒子和牛大寨主的兒子,他們兩個小孩子不但和咱們一樣步行,人家還穿著鐵甲,扛著兩把雪亮的鋼刀。人家都沒喊苦,咱們這些人有什麽資格喊苦!

  ??嶽母和牛老夫人確實坐在一輛極為寬大的牛車上,嶽大姐在車上照管她們。嶽銀瓶因為年齡小,又是女娃,所以也得以享受坐在牛車上的待遇。

  ??趕車的是霍銳,他坐在車大把上,雙手緊緊地控製著牛韁繩。

  ??在大車兩邊,除了四個護衛的背嵬軍,就是嶽雲和牛通兩個全副武裝的小屁孩。

  ??他們兩個都是天生神力,穿著鐵甲,單手提著十幾斤重的雪花寶刀,依然輕鬆自在。時不時還調笑一下跟在牛車屁股後麵的高坐民。而在牛車後麵緊緊跟隨的高會民,可就累得說不出話了。

  ??高會民雖然沒有拿兵器,但嶽飛那幅三十斤重的鎧甲套在身上,卻讓身體單薄的高會民走得東倒西歪。

  ??不過這高會民也有一股狠勁,愣是不脫掉鎧甲,就是咬著牙走在路上。他是堅決要做一個文武雙全的秀才了。不過當他看到氣宇軒昂的嶽雲牛通,總是禁不住地歎一口氣。老天爺太不公平了。怎麽就不能把應祥的力氣分一半給我呢。

  ??嶽大姐看到自己的孩子累成這樣,確實心疼,但卻不敢出聲讓高會民脫下鎧甲。嶽母教子一向嚴厲。沒有嶽母的允許,嶽大姐根本不敢自作主張。嶽母其實也心疼自己的外甥。不過嶽母還是一再地說,“會民這孩子比雲兒大五歲,竟然連雲兒的一隻手都扳不下來。這樣下去,怎麽得了?兵荒馬亂的,秀才可沒什麽用。得提得動刀槍才行。”

  ??牛老夫人也讚成嶽母的說法。她仔細打量了一下高會民,很有把握地說道,“我看這小秀才骨架不小,明顯不是小力氣人。隻不過以前沒練過,練一下肯定也是個虎背熊腰的大漢。說不定將來比牛通勁還大呢。”

  ??嶽大姐望了望自己瘦弱的孩子,再看看像個牛犢子一樣的牛通,不由地苦笑一聲。“牛大娘就會寬慰人。我家會民將來能有通哥兒一半力氣就夠了。”

  ??結果這話被牛通聽見,牛通扯著嗓子叫道,“嶽姑姑你說得太對了。會民如果能有我一半力氣大,他就也是一條好漢了。不過我看很難。”

  ??說到這裏,牛通還彎曲胳膊,似乎準備亮一下自己的肌肉。結果被嶽雲一句話給堵住了。“牛通,你別驕傲。我比你還小二歲,就比你的力氣大一半了。等我長到你這個年齡,我就要上陣殺敵了。”

  ??牛通一擺手中雪花刀,不甘示弱地說道,“你還要等幾年呢。我今年就上陣殺敵。看看咱倆誰厲害。”

  ??為二萬婦孺殿後的則是數千精銳義軍。王綱和董先羅延慶傅選負責前麵。嶽飛牛皋焦文通吉倩花如玉負責後麵。還有千餘騎軍在大隊兩側。張橫的水軍則在黃河上運送糧草輜重。

  ??一路行來,根本沒有什麽賊寇來打這支遷徒隊伍的主意。不說別的,光那杆嶽字大旗就鎮住了黃河北岸的流寇土匪。所以走了幾百裏路,不但沒有遇到打劫的隊伍,倒是來投靠的流民隊伍有好幾十支。

  ??這些流民隊伍多則數百人,少則數十人,大多是些青壯漢子。嶽飛也毫不客氣地把他們全部接納。正因為如此,這支隊伍經過一個月的跋涉,終於到達曹州時,隊伍不但沒有減員,竟然還增加了萬餘人。

  ??更重要的是,還有兩個著名的少年好漢帶著自己的隊伍前來投奔。一個是年方十七歲的梁興,一個是年方十六歲的趙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