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妖道陶子思
作者:中原布衣      更新:2021-06-29 17:41      字數:4064
  李成手下吹響的號角聲不但讓埋伏在溝外的近千黑衣人聽見,也讓臥虎溝上麵的一個道士聽見了。這道士大約四十來歲,麵如冠玉,雙眼細長,乍一看總像是眯著一樣,但若細看,就會看到此人的眼神極為深沉。

  ??他身上披著一件潔白如雲的道袍,手裏揮著一把比道袍更加潔白的鵝毛扇,絕對的仙風道骨,世外高人之態。不過他此刻做的卻是一件極卑鄙的事。他正在指揮近百個穿著灰色道袍的小道士往殺虎溝裏丟石頭,一邊悲天憫人地說道,“這嶽飛乃是猛虎轉世,如果不在此地滅了他,將來整個中原要有多少人死於他手啊。今日我陶子思上秉天意,下承民情,要在殺虎溝,為天下蒼生做一件大善事啊。”

  ??陶子思的語氣裏,有著掩藏不住的得意。陶子思本是一個遊蕩江湖的道人。此人會一些巧妙的幻術,能在冬日上天摘桃子,能在夏日讓池水結冰。所以在朝野之間也算是小有名氣,很多人都認為陶子思乃是有道之士,不日就將羽化成仙。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陶子思的真實身份卻是九尾狐組織的老五。

  ??在嶽飛出現之前,九尾狐做事一向無往不利。欲亂江南,江南方臘起義。欲亂中原,汴梁二帝被俘。可是自從嶽飛率領一幹弟兄在應天府崛起,九尾狐在短短半月之間,竟然遭遇了莫大的損失。先是排行老八的活神仙陳古銅起兵失敗,被周義孟林所殺。緊接著就是金二死於伏羲觀,郭京叛出九尾狐。雖然這些死去的人馬都會被立即補齊,比如阿彌佗佛教如今已經選出了新教主,死去的金二也找到了新的替代人,追殺郭京的殺手已經派出去,但使九尾狐遭受損失的嶽飛周義卻還都活得好好的。

  ??上個月,尚在汴梁的陶子思接到老大的暗信,指示陶子思設計分散宗澤的軍隊,並想法殺掉嶽飛。陶子思接令之後,想了一下,就把目標放在了雙刀李成身上。

  ??宗澤號令兩河近百路義軍,投到汴梁的義軍人數至少有四十萬人。但陶子思明白,真正能和女真人一較短長的義軍也就那麽幾家,河東李成,相州曹成,清風嶺張用,以及曾經縱橫淮南的大盜戚方,大盜孔彥舟五路人馬。這幾個人麾下都有上萬人馬,帳下猛將無數,雖然真心歸順宗澤,但在仇視義軍的副留守杜充的不斷壓製下,心中也有不少怨氣。

  ??其實陶子思最想勸反的是相州曹成,但因為他想用勸反的人馬來殺嶽飛,而曹成則和嶽飛是同州之人,陶子思生怕曹成和嶽飛有什麽瓜葛,所以猶豫再三,還是把目標放在了河東李成身上。

  ??李成此人對自己的武功極為自負,號稱天王,手中雙刀,向來沒有三合之將。投到宗澤麾下之後,宗澤也極為欣賞李成,給了他一個統製官,讓他去防守洛陽汜水關。

  ??陶子思到了汜水關,略施小術,就說服了李成。陶子思說動李成的術法極為簡單,就是讓李成站在一麵大銅鏡麵前,銅鏡裏顯示出的李成卻是身穿龍袍,儼然帝王模樣。

  ??就在李成瞠目結舌時,陶子思不失時機地勸道,“李天王既是真龍之身,如今天下鼎革,正是中原逐鹿之時。李天王何不乘時而起,仗手中刀,以平天下?”

  ??李成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野心被陶子思激起,慨然言道,“大丈夫生於世上,生不能九鼎食,死也當九鼎烹!不過如今趙宋皇家餘威猶在,宗帥坐鎮中原,恐怕不是起事的好時機啊。”

  ??陶子思掐動手指,悠然笑道,“據我夜觀天象,宗澤老矣,不久必命歸黃泉。到時候中原無主,杜充小人也,不足以統領中原豪傑,到那時,才是天王起事之秋。不過如今天王也不能坐等汜水關。因為根據星象透漏的天機,李天王的宿命之敵不是宗澤,不是金人,不是新登基的康王,而是如今在應天府呼風喚雨的嶽飛!”

  ??李成急問道,“還請陶仙長細細說來。”

  ??陶子思一擺手中的鵝毛扇,神秘莫測地說道,“李天王有所不知。你的真身乃是黃河中的一條金龍。而那嶽飛真身,卻是太行山上的一條成精猛虎。這猛虎極是凶惡,總是在月明之夜,守在黃河龍門,專門和意欲飛上九天的金龍撕咬。所以這條金龍遲遲不能飛上九天,天王也遲遲不能登基為帝。如果沒有這條猛虎精作梗,想必天王早已榮登九五了。”

  ??可憐李成,也是天下知名英雄,江湖有數好漢,卻被陶子思一番鬼話說得怒發衝冠,破口大罵道,“這猛虎極是可惡!陶仙長,我現在就選精兵一千,攜帶強弓硬弩,前往太行捕殺這成精猛虎。”

  ??陶子思搖頭笑道,“李天王有所不知。無論這金龍還是猛虎,都不是凡夫俗子肉眼可見。你如今唯一該做的卻是設法殺掉嶽飛。這嶽飛乃是猛虎精的人間化身,隻要殺掉嶽飛,那猛虎精自然身死荒山,到時明月在天,金龍飛騰,天王飛升之日到矣。”

  ??李成雖然被陶子思忽悠成了弱智兒童,但讓他公然領兵離開汜水關,前往應天府,他卻還沒有這個膽子。要知道宗澤坐鎮汴梁,數萬精兵根本不是李成可以招惹的。再說嶽飛在應天府根基已牢,李成雖然自負,卻也沒信心搞數百裏的長途奔襲。

  ??此時陶子思又給李成出了個主意。他說自己早已算出,猛虎精嶽飛因為離了太行山,法力減弱,絕對會在近日返回太行行。到時候隻須如此如此,就可把嶽飛殺死。

  ??李成聽後大喜,當即選了千餘精兵,和陶子思一起,偷偷潛入太行山。陶子思並不是隻會裝神弄鬼,在九尾狐組織中,陶子思經常被人稱為軍師的。

  ??此人通過應天府送來的情報,再結合嶽飛到達開德府和相州城的時間,早已推算出背嵬軍的行軍速度。相州城中也有九尾狐的情報人員,在嶽飛剛剛離開相州,就已經放飛了手中的信鴿。

  ??陶子思根據信鴿情報,在殺虎溝精心設下埋伏。嶽飛行軍雖然小心,但因為數日無事,眼看又到了二龍山,一時大意,竟被陶子思困在了殺虎溝中。

  ??陶子思深知,隻要自己不停地往溝裏扔石頭,就會打亂背嵬軍隊形。到時候李成再以上千精兵殺入溝內,嶽飛就算有通天之能,也難逃大劫。

  ??可是陶子思雖然精於計算,卻沒有算到李成竟然笨到和嶽飛單打獨鬥。更沒有算到被嶽飛踢了一腳的李成竟然吹響了號角。

  ??號角聲一起,陶子思臉色就變了。他望了一眼二龍山方向,憤然罵道,“豎子果然不足與謀!”

  ??原來陶子思早和李成說過,這裏離二龍山不足十裏,一切行動俱要小心,千萬不可驚動了二龍山的好漢。雖然號角聲可能傳不出十裏遠,但萬一讓二龍山撒在山外的斥候聽到,也是大大不妙。

  ??李成當時滿口答應,一定不會吹響號角,也不會讓嶽飛的人馬吹響號角。誰知戰鬥剛剛開始,李成就把陶子思的叮囑拋之腦後了。

  ??雖然這有李成被嶽飛踢了一腳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卻在李成早已自視真龍天子,認為二龍山的牛皋董先根本不足為懼。隻要殺了嶽飛這個猛虎精,天下好漢都會歸順於我。

  ??不提陶子思在山穀上痛罵李成,且說嶽飛等人,一見李成伏兵足有近千人,當即率兵後退。羅延慶領著僅剩的四五十名家丁先撤,背嵬軍緊退其後,殿後的卻是嶽飛吉倩二人。

  ??嶽飛把大槍交給吉倩,摘下鐵胎弓,連發七箭,射死了七個黑衣大漢。嶽飛之所以不射李成,是知道以李成之能,必須擋住自己的弓箭。而這些黑衣大漢,就沒有李成的能耐了。

  ??正如嶽飛所料,七個黑衣大漢栽倒在地,頓時讓湧過來的黑衣人氣勢一落。但李成也是梟雄之性,見手下軍兵畏縮不前,當即揮刀,連斬二員親將。然後用帶血的雪花刀一指嶽飛,厲聲喝道,“諸軍且奮力向前。有殺嶽飛者,賞銀千兩,官升三級。畏縮不前者,斬首示眾。”

  ??埋伏在山溝的黑衣大漢都是李成麾下精兵,雖然有點畏懼嶽飛神箭,但己方足有千人,嶽飛再厲害,也擋不住這麽多人的進攻。所以各持刀槍,大聲叫囂著往上衝。也有善射之兵,拉開弓箭,來射嶽飛吉倩。無奈他們的弓箭沒有嶽飛的射程遠,要知道嶽飛十六歲時,就可以拉開三石的大弓。如今二十五歲,無論是武功還是力氣,都在人生巔峰。手中的鐵胎弓可射二百四十步遠,豈是李成手下這些小兵所能匹敵的。

  ??嶽飛再次連發五箭,再次射死五名黑衣大漢。看到黑衣大漢越衝越近,嶽飛當即不再射箭,和吉倩二人迅速後退,去和花如玉等人匯合。

  ??李成見嶽飛一直後退,早明白了嶽飛心意。李成心說,“嶽飛啊嶽飛。你雖然有四五百人,可是在陶仙長的亂石之下,你那些人馬不過是些散兵遊勇,怎擋得住我雷霆一擊。陶仙長說得不錯,殺虎溝正是你這條猛虎精的絕命之地。”

  ??李成振臂大呼,領著千餘人馬殺到了數百背嵬軍麵前。如果背嵬軍可以上馬的話,一個衝鋒就可以擊潰李成的人馬。但此時的背嵬軍不但不能上馬,甚至連整合隊形都不能做到。

  ??陶子思自從聽到李成號角,雖然暗罵李成不足成事,但也知道李成已經發動了全力進攻,所以也命令手下幾十個累得氣喘籲籲的小道士加緊往溝裏扔石頭,堅決不能讓背嵬軍形成隊列。

  ??在高空不斷掉下的石頭裏,背嵬軍再驍勇善戰,也構不成陣勢。散兵遊勇再厲害,也不是進退有序軍隊的對手。此刻的背嵬軍也是一樣。在李成的軍兵和高空石頭的雙重進攻下,背嵬軍竟然被打得混亂起來。幸虧高空的石頭隻能封住背嵬軍退路,畢竟如果往交戰的地方扔,估計李成的人馬也會被砸得全線崩潰。正因為如此,背嵬軍雖然落了下風,但在嶽飛吉倩羅延慶花如玉四員猛將的率領下,依然擋住了李成人馬的輪番衝擊。

  ??陶子思忽然有種恐懼。因為他細長的眼睛已經看到,遠處的二龍山上似乎有人馬下來了。

  書屋小說首發